⑴ 瞄准一共多少集
瞄准一共57集。
《瞄准》凭借突破性的故事题材,热血烧脑的悬疑剧情,电影化的时空叙事风格,打破了观众对于“年代剧”的刻板印象。
剧集的背景设定在1949春天,讲述了城市狙击手苏文谦(黄轩饰)和池铁城(陈赫饰)从并肩作战的搭档,到一次次生死对决和信仰交锋的故事。《瞄准》中的时代气息的细节十分还原,且大多依靠镜头调度,将环境空间的历史真实质感带出来。
(1)电影瞄准在线扩展阅读:
主要人物介绍:
1、苏文谦
由演员黄轩饰演,原国民党”判官“组合的一员,代号牧鱼。在一次误杀后,苏文谦发誓不再碰枪,后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一直帮助紫舒母女,并做了木雕师。
但是命运还是让他重新拿枪,他枪技卓绝而又举枪为善
,瞄准射击“不为杀人,只为救人”。因而处处和老搭档,师兄池铁城对抗。在保卫行动结束后,苏文谦任公安局科长。
2、池铁城
演员陈赫饰演,代号水母。内心深远,思想缜密,成熟稳重,为达成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心中只有任务,不分黑白。曾为了完成刺杀使美男计让秦紫舒为其生下女儿小雪,后又误导老搭档苏文谦杀人。导致妻子、师弟、老爹和女儿都对他非常厌恶。最后死于苏文谦枪下。
3、欧阳湘灵
由演员杨采钰饰演,代号海鸥,她与苏文谦相识于一场被层层阴谋和欺骗覆盖的“暗杀”行动,在那次行动中,“海鸥”永远地失去了她的灯塔,心中被悲哀伤痛和愤怒充斥的她开始了“三年如一日”对“水母组”的研究。
在和苏文谦的交往中,欧阳湘灵逐渐非常信任他并互生情愫。最后,欧阳湘灵和杨之亮一样为保护秦鹤年壮烈牺牲。
⑵ 《瞄准 (2015)》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瞄准 (2015)》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FX_8lDcobE-SAcdvCTnXJg
⑶ 《瞄准》一共有多少集
瞄准一共57集。
《瞄准》凭借突破性的故事题材,热血烧脑的悬疑剧情,电影化的时空叙事风格,打破了观众对于“年代剧”的刻板印象。
《瞄准》简介:
《瞄准》是由五百、别克执导,黄轩、陈赫、杨采钰、李溪芮主演的年代动作剧。
该剧讲述了苏文谦和池铁城两名曾经并肩作战、配合无间的王牌狙击手搭档,由于信仰的分歧而走上对立面,在一次次生死对决和信仰交锋中,最终走向不同命运的故事。
该剧于2020年10月9日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首播,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网、芒果TV同步播出。
⑷ 如何评价黄轩、陈赫主演的电视剧《瞄准》
提起谍战剧总是会让人想到柳云龙、刘小峰为代表的那一代演员,而青年谍战剧似乎未能出现佳作。
刚开播的《瞄准》严格意义上也算是一部青年谍战剧,两位主演陈赫和黄轩分别是34岁、35岁,尤其是两人鲜有涉及谍战剧领域,这一次两人的合作倒是让观众多了不少期待。
当然,谍战剧最重要的还是剧情能否吸引人,而《瞄准》前两集几乎是全程高能。
在故事的开头就是满满的紧张刺激感,王砚辉塑造的保密局特工叶冠英前往松江码头接头,尽管他小心翼翼,但其实早已经被盯上,而且盯上他的有自己人还有我党公安。
与此同时木雕师曾思过正在为一位长相漂亮但是行为举止有些怪异的女子刻画像,而该女子则是时不时橘悔段有意地看向叶冠英,祥和的大街上危机四伏。
曾思过看似毫不知情,但脸上的表情早已经出卖了他,于是他匆匆选择收摊走人,而这位貌美的女子则是故意撞向我党隐藏人员导致打草惊蛇,叶冠英看势不妙就要逃跑,但最终还是被我党潜伏人员逼到绝境。
在这危急时刻,走投无路的叶冠英挟小男孩作为人质,而保密局设下的杀手也用狙击枪击中叶冠英,只是在这危急时刻曾思过先行出手救了叶冠英一命。
这样的剧情直接引出了多个疑问:曾思过/苏文谦(黄轩)为什么要救名义上的反派叶冠英?池铁城(陈赫饰)出现又是什么目的?
单单是前两集中就会有一种除了我党几位同志其他全部是反派的感觉,但通过剧情简介可以知道苏文谦(黄轩)与池铁城(陈赫饰)曾经是搭档,但两个人现在已经不往来,而苏文谦最后也会变成正派与池铁城进行较量,那《瞄准》这部剧的核心便是苏文谦与池铁城两个人为什么要对抗。
按照国剧的套路,最终胜利的必然是苏文谦为代表的正派,但池铁城为代表的反派暗杀组又将有怎样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严格意义上来看,前两集剧情虽然高能反转,但是逻辑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失误,幸好这些套路化的设定并不会影响总体剧情走向。
⑸ 电视剧瞄准在哪里拍的瞄准取景地景区介绍
《瞄准》这部电视剧的整个场景还是非常宏大的,作为一部谍战片,这部电视剧尽可能的恢复了当时繁华的上海景象,而这些场景有的是搭棚,有的是实景拍摄的哟。
《瞄准》制作规模庞大,辗转象山、上海、横店等地进行拍摄,共设置场景579个,租赁摄影棚16个,面积高达35000多平方米,搭景面积高达30000平方米,工作人员最多时超过1500人。叶进军表示,《瞄准》虽为小荧屏作品,但其制作上完全遵循电影化制作水准,该剧一方面打破电视剧传统的正序结构,尝试电影化时空叙事风格,当下与回忆交错穿插,唤醒细腻自然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全程采用世界级电影拍摄设备,灯光舞美、服化设计都比肩大片。与此同时,《瞄准》主打“狙击技术流”,将枪林弹雨的精彩画面通过高质感的镜头语言全景呈现,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饕餮盛宴。
正在热播的谍战剧《瞄准》第10集中,公安局准备在松江站跟水母暗杀组进行一场伏击战。剧中的松江火车站的拍摄地,就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新桥镇的中国海影城,很多朋友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中国海影城”这个名字,更多的人只知道象山影视城,其实,中国海影城与象山影视城隔街对望,占地约1000亩,由浙江广电投资15亿打造而成的民国影城。
这是一座仿造的民国时期的北平火车站,也就是《瞄准》剧中的松江站,坐落在浙江中国海影城内。在我眼里,这座火车站是我见过的所有影视基地里布置得最为精致的一座。当你一踏入这个地方,就会被它的怀旧感为之惊叹。
火车站的铁围栏和出站大门。剧情中,公安局便衣和水母暗杀组人员在火车站蓄势待发,水母暗杀组人员光头打扮成搬运工,他的任务是一旦发现有情况,马上拔掉插在搬运车上的小红旗,通知同伙。
剧情中火车站候车大楼门前,人来人往,戴墨镜的女人(水母暗杀组人员)混在人群中,一旦看见光头拔掉插在搬运车上的小红旗,马上摘下墨镜报警,示意同伙停止行动,马上撤离。
《瞄准》这部剧在细节上很有历史感,如实还原了当时上海的相对“先进”程度:
1、电话机、电话亭,长途电话。
1876年,美国的贝尔和华生发明了电话机,仅过一年后,上海的徐华生就根据西方报纸中对电话机的介绍,成功仿制了中国第一部电话机,并投入使用。
1879年9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申请电话专营权,并获得批准。
1926年,上海有了市内长途电话,市内华洋两个电话系统也开始互通,并且打破了以往电话“各自为政”的局面。
所以,《瞄准》里女特务打的这型搭通长途电话,就是特指1926年之后的上海市内长途电话,虽然华洋两个电话系统已经互通,但是转接、人工等等程氏销序复杂,时间就会相对长一些。
2、天气预报。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1900年3月,瑞典爱立信电话公司上海代理商与数英商、华商注册成立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是年8月,设在汉口路的公司中央交换所开通,通话处不下百处。该公司除经营私人电话、公用电话的业务外,还兼营徐家汇观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业务。
早在1900年,上海就已经拥有天气预报业务,只是播报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含糊、也就是说,百年之前的上海人出门前,已经能接听电话提示的天气预报业务了。
《瞄准》中,“池铁城”那场跟随大雾伺机而动的暗杀事件,就是接听了电话提示的天气预报,而采取的敌特行动。
3、消防栓、救火队
1866年7月20日,上海第一救火队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消防队卜核拿,同年8月,虹口第二救火队成立,此时的消防队拥有水枪、钩梯、斧头、救火车、抽水水泵车、蒸汽水泵车、抽水机车、救护车、以及一系列街道消防栓。
没错,150多年前,上海就已经有消防栓的存在了。《瞄准》中苏文谦救下欧阳时,正好撞在消防水龙上,体现的正是上海当时的最现代化的一面。
4、幻灯片
1933年前后,上海的工厂就有能力自制幻灯机了。
1937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访华,在上海交大做关于“原子核”、“物理中的因果律”等演讲,当时在演讲过程中,用了幻灯片做展示。
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都已经用赛璐珞制成的幻灯片充当教具了。
在《瞄准》中,1949年的公安部门,理所应当地使用幻灯片,针对敌特分子做案情分析。
5、电影
据上海《申报》记载,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上海,1908年,上海就有了可同时容纳250人观看的电影院:虹口大剧院。之后,兰心大剧院、美琪电影院、大光明影院??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百老汇,中国电影之都。无数电影人汇聚于此。
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票房席卷全球,上海也不例外。
《瞄准》剧中,“小雪”喜欢的白雪公主蛋糕,就是上海电影产业发达的证据:
6、传真机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比电话发明还要早三十年。传真通信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
上海由于有出版业、报业的基础在,传真应用的非常广泛。
7、移动式步话机
“曹必达”手里拿的像“大哥大”一样的东西,正是大哥大的爷爷——移动式步话机,二战前就已经配备在美军部队中,
这种步话机重2.3千克,工作波段为3.5~6兆赫,通信距离在1~4.8千米。我们在美国二战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
上海解放后,军管部门收缴了这些步话机,配备给公安局,用于对抗敌特工作,正是情理之中。
8、上海电力系统
当时,上海是中国电力系统最好,家用电器最多的城市。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盏电灯、第一家电厂、第一条线路、第一只电表、第一台变压器、第一条电缆、第一座变电站。
1861年的时候,在上海租界的英国商人提倡用煤油灯,于是集资建厂成立了“大英自来火房”,向用户提供煤气照明,从南京路的河南路到外滩,10盏路灯也都是煤气灯照明。
1882年英国人李德创立上海光电公司,煤气照明与电力照明展开了竞争,一度煤气照明因为价格低廉、亮度高取得了上风,但后来因为电灯发展,煤气照明被电灯打败。
从大英自来火房,演变出来的“火表”一词,被套用在电灯照明上,一直沿用下来。
电厂刚诞生的时候,家用电器只有电灯,所以电厂也叫灯厂,用户买灯,就要拉电线,拉电线就可以用灯照明了。因为沿袭煤气灯的火房叫法,火表一词也就流传下来了
《瞄准》中,女特务打电话谎称自己是电力公司的,要求查电表,蛋糕房负责人要求员工查“火表”走了多少,一听历史感就出来了。
1924年,上海华生电器制造厂从一个小作坊转型,还研究出了摇头电风扇、自冻器、等电器设施。因此,《瞄准》中的摇头电风扇,同样符合当时上海的史实,观众不必觉得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