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电影讲的是苏联女兵管理德国战俘的
名为《第四十一》,但不是二战时期,而是内战时期,不是纳粹俘虏,而是白匪俘虏。女主角最终也没有殉情自杀。
⑵ 苏联二战用日本战俘打仗是哪部电影
登陆之日 마이 웨이(2011)
导演:姜帝圭
编剧:姜帝圭/Byung-Hyun Kim
主演:张东健/范冰冰/小田切让/金仁权/韩承龙
类型: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 日语 / 俄语 / 德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2011-12-22(韩国)
片长:137分钟/ 144分钟(蓝光加长版)
又名:我的征途 / 我的路 / My Way / マイウェイ 12,000キロの真実 / Mai-wei
⑶ 苏联抓60万日军俘虏是那一部电影
《登陆之日》是一部韩国和美国合拍的战争片,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小田切让、范冰冰等主演,影片于2012年7月10日开始上映。
剧情介绍
小时候跟随父亲移居到朝鲜的少年辰雄(带和小田切让 饰)遇到了 和自己一样喜欢跑步的朝鲜少年俊植(张东健 Dong -gun Jang 饰)。
长大后他们成为一队马拉松对手。在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上,俊植一微弱的优势战胜了辰雄,但是在日本田径联盟的操作下辰雄获胜。
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俊植被强征为关东军,而辰雄成为新任守备队队长。此后俊植先后在日军、苏军、德军服役,辰熊也与俊植一起走过了坎坷旅程。
(3)一个苏联人带9个战俘的电影是哪个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金俊植
出生于贫困家庭,在日本殖民朝鲜时期与日本将军之孙长谷川辰雄竞逐长跑,直至奥运选拔,尽管涉险夺冠,却被诬陷违规,最终被充军,在前线遇见前来督军的长谷川辰雄,后来两人被俘虏、出逃、失散,最后相见便是在诺曼底。
2、长谷川辰雄
日本将军的孙子,小时候跟随父亲移居朝鲜,小时候与金俊植竞逐长跑直至奥运选拔,后来在二战期间担任大佐到前线督战再次遇见金俊植。
3、雪兰
来自中国的女神枪手,狙击技术卓越,为报仇射杀日军,在一次野战中被金俊植意外俘获,后为掩护俊值牺牲。
4、金恩珠
金俊植的妹妹,桐戚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哥哥。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哥哥能够在马拉松选拔赛上获胜从而晋级到奥运赛场上,并夺得金牌。
同时也是一个不敢表达自己爱情的羞涩的女孩,不敢轻易接受安东对自己的表白,同时又因为安东送自己的一枚发卡而感到幸福。
5、安东
俊值的好兄弟,喜欢俊值的妹妹恩珠,从小兵到管理长,最后死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6、明武
俊值局行陵的好友,青年学生,为俊值打抱不平,最后被关东军强征为敢死队惨死在了诺门坎。
⑷ 求部电影名字。
电影的名字叫:《卡廷惨案》
◎简 介
卡廷惨案描述的是一代人的悲剧。电影讲述的是四个波兰家庭所遭遇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一大批波兰的战士,他们也是身为他人的父亲、丈夫和兄弟,他们落入了苏联军队的掌控,最后被残忍地杀害了,成为了“斯大林主义”的牺牲品。电影也展现了二战前后的波兰所处的国内外复杂情况。
◎年 代 2007
◎国 家 波兰
相关资料: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导致波兰政府流亡,苏联趁机占领波兰部分领土,并俘虏了大批波兰军队。此后,波兰流亡政府希望苏联能交出战俘,以使组建抗击德军的军队。苏联称大部分战俘已逃走,只交出448名军官。1943年,德国宣称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森林发现了大量被害波兰军官遗骸。而苏联对此矢口否认,辩解称这些战俘死于德军之手,并与波兰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西方有人推测,这批战俘是苏联应德国要求杀害的。直至1990年,苏联才正式承认内务人民委员部是枪杀二战期间一批波兰军官的主谋。
俄罗斯《独立报》2005年4月11日文章题:卡廷森林事件65周年祭(作者雅科夫•埃廷格尔)2005年4月20日《参考消息》
谁是凶手
1940年4月,斯大林统治时代最血腥的一幕在卡廷森林上演,2.5万波兰人被枪杀,血流成河。他们主要是1939年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抓获的战俘。当时,随着波兰的解体,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并入了苏联。卡廷森林事件已经过去65个春秋。对于这段历史引起的恩怨纠葛,莫斯科与华沙至今难以释怀。
1939年,苏军共抓获波兰官兵近30万人,既有普通士兵,也有二战爆发后应召入伍抵抗法西斯的各阶层人士,其中不少是知识分子。1939年底,苏联成立了战俘及拘禁者管理局,彼得•索普鲁年科任局长,俄罗斯中部集中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的监狱都在他的管辖之内。
1940年3月5日,贝利亚交给斯大林一份报告,建议“特别审理”集中营的1.47万名波兰战俘,以及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被俘的1.1万人,对他们施以最高刑罚——枪杀。审理时不必传讯被告,亦不必出示罪证。当时,包括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扬、加里宁、卡冈诺维奇等在内的政治局常委都在贝利亚的报告上签了名。这究竟是贝利亚本人的想法,还是他按斯大林的授意写的报告,至今仍是个谜。
波兰俘虏被关押在3个集中营里: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哈里科夫州的旧别利斯克和特维尔州的奥斯塔什科夫。被俘者集中了波兰军队几乎所有的精英,包括295名将军、上校和中校。与他们一道沦为囚徒的还有波兰知识界的翘楚。一些著名人士也被关人集中营,但幸免于难,其中包括后来的波兰总统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在苏联组建波兰集团军的安德斯将军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等。波兰著名导演维德的父亲也死于卡廷森林的枪杀,维德打算将这段历史搬上屏幕。
在苏联屠杀波兰军官的同时,希特勒也在德国展开了逮捕波兰知识分子的行动。时任被占区行政长官的汉斯•弗兰克承认:“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数万波兰人将在这次行动中丧生,尤其是波兰知识分子的精英阶层。”而希特勒更是直言不讳:“现在的波兰统治阶层应当全部被绞杀。”法西斯分子和斯大林在铲除波兰精英阶层的问题上,可谓不谋而合。
枪杀计划
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加里宁州负责入托卡列夫详细描述了枪杀时的场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警备司令布洛欣亲自从莫斯科赶来,与加里宁州警备司令鲁巴诺夫制定了详细的枪杀计划。囚室被用厚厚的毡布包裹起来,外边听不见枪声。监狱的其它犯人被临时转移。波兰囚犯被一个个领进来,核对姓名、出生年月,随即被戴上手拷,带到布置好的囚室,子弹从其后脑勺射入,囚犯当场毙命。当时,加里宁有30人参加行刑,其它3个集中营也有53人在执行上级的命令。行刑工具是德国的瓦尔德式手枪。每天夜里被枪杀的人数约在200一350之间。事实
上,枪杀波兰军官的地点除了囚室,还有密林深处。正因如此,人们在卡廷森林附近发现了众多波兰俘虏的遗骸。
哈里科夫的屠杀也在进行中。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哈里科夫分局的警卫头目瑟罗米亚特尼科夫透露,枪杀是在该分局位于捷尔任斯基大街的监狱中进行的。俘虏被从火车站押到此处,然后,尸体被卡车拉到距皮亚季哈特基村1.5公里处的森林公园第6区,掩埋在内务分局的别墅附近。指挥枪杀的同样是来自莫斯科的警备人员,并得到了当地内务分局以及监狱管理人员的协助。
科泽利斯克监狱的波兰军官遭遇了与斯摩棱斯克监狱同伙同样的噩运,也被直接押注卡廷森林附近枪决。在那里,人们共发现8处坟墓、4200具尸体。3个集中营的2.2万名囚犯突然人间蒸发,这引起了其亲友的担忧与恐慌。根据苏共政治局和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囚犯家属们被流放到荒凉的哈萨克斯坦,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缺衣少食。他们生命中的唯一寄托便是四处写信,询问自己在狱中的兄弟姐妹、父母妻儿的下落。
戈尔巴乔夫执政前,苏联政府一直否认卡廷事件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所为。在解放卡廷及其附近村落后,苏联更是发表声明,将责任嫁祸到法西斯头上。但波兰流亡政府与盟国政府都很清楚,谁是真凶。
1990年4月13日,苏联政府在解密档案的基础上,公开承认以贝利亚及其副手梅尔库洛夫为首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对枪杀波兰战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这是“斯大林时代最严重的罪行之一”。1999年,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领导的国际民主基金会公布了卡廷事件的有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