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演小品和演电影的不同
楼主,我是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
你这个问题怎么说呢?
小品?我们姑且就叫舞台剧吧?因为是在舞台上演出。这点您同意吧?
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和观众能产生共鸣。
观众能切实的感受到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形象。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舞台剧的剧情是连贯的,不要cut,也听不见导演喊:“预备,开始!”只要大幕一拉,剧情已经开始了。这对我们演员来讲,是个挑战,因为要考验演员的基本功,就是“声乐,台词,形体,表演”简称:声台形表。最关键的是,演员演这样的戏很过瘾,能直接感受观众的反映。当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个“包袱”(就是噱头)抖的很成功的话。你会倾听到观众的掌声。当然,这是我处于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和您说。如果哪个演员真是这样的感觉,那么他一定“跳戏”了。就是不投入了。真正好的演员在演舞台剧的时候,是完全投入的,是完全进入剧作家所提供的人物的规定情景当中的。只有在谢幕的时候,看着全体观众起立为你喝彩,那个时候,我们会体会到:“演员是幸福的。”还有就是,舞台剧的表演环境和观众席都在一起。因为观众席和舞台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演员的形体方面应该相对的夸张。这样观众才能看清楚。还有灯光,“灯光是舞台的灵魂”。灯光可以营造出很多很唯美的场景。就像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先生在人民艺术剧院拍《茶馆》时,他用了三个“耳灯”来营造那个动荡的时代,灰灰的,朦朦的,效果很好。楼主如果喜欢舞台剧,那么焦菊隐先生导演的《茶馆》你是一定要看得。这个是焦菊隐先生的颠峰之作。这里面的演员最精彩的就是于是之先生了。哎呀,我说得挺乱的。楼主见谅。本来想睡觉了,看到这个问题就没睡。您将就吧。舞台剧就说这么多了。
电视剧和电影……这个,有篇很有名的论文叫做《镜头前的微相表演》,说的就是舞台剧和电视电影之间的差别。我简单说说吧。我们经常会在看一篇影评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字眼:大全,小全,中景,近景,特写……这些都是只有影视剧才有的专有名次。没听说拍话剧还有切景别的。(当然把话剧成影像资料有时会用多机拍摄,期间不免得会给某个演员特写,但是那个也是通过不同位置的摄像机单独拍摄,然后再插到整个影片里面,而并非是有导演在下面喊着:“停!给他来个特写……”这样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还有就是影视剧是由很多的部门共同完成的。经常提到的有“摄录美服化道”。演员在表演时就要考虑到“景别”了,特写就是特写,不能有太大的动作幅度,否则就出画了(出镜头了),大全就是大全,要求表演时的形体稍有夸张(否则全景看,只有一个小黑点了)。还有,影视剧现在还有后期配音一说的。(虽然国家倡导同期声电视剧,但是有些演员的“台词”不行,摄制组的资金也不够,只能后期配音……)这个先说这么多,明天我再来补上。很多的差别……睡觉去了啊,实在是有点睁不开眼睛了。见谅。
② 求解!冒昧打扰,想问一下贵团可有人知道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哪个制作成本高一些,哪个利润高一些呢
真人电影制作成本高是实话,但不像楼上说的那么恐怖,演员片酬占的比重其实不算高的。
《阿凡达》投资五亿美金,而影片男一号在这部电影之前都是在电影中客串,片酬不高,资金大部分都用于CG制作。但凭借出色的制作,本片票房27亿美元!
《富春山居图》一开始拥有两条主线,一条夺宝,一条两男两女的感情线,几次粗剪都超过三个小时!冯小刚毫不客气地批评孙健君“一部电影什么都想要怎么行”!于是东剪西剪,又花钱补拍戏份,才终于理出一条夺宝主线,而最终投资也直飙1.6亿人民币。最终还是靠着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才好歹拿到接近3亿人民币的票房,但口碑大家有目共睹,影片从头到脚被批得体无完肤!
《少年派》的男一号之前甚至没有演出经历,是李安导演一眼相中,片酬较低(个人猜测),影片成本1.2亿美元,相信大部分都花在特效部门身上。影片拿奖无数,好评连连,但最终票房也就1.327亿美元。
【可见真人电影成本普遍高,但利润确实是动画电影更高】
《里约大冒险》制作成本九千万美元,但最终全球票房8.8亿美元!
《卑鄙的我》成本6900万美元,票房5.43亿美元啊!
且动画电影良莠不齐,2D动画制作成本更低,详见喜羊羊系列大电影,但他每一部都赚钱了,而且是赚大钱!这很大程度和受众群体有关。所以动画电影是最容易高利润的!
真人电影也有以小搏大的例子,拿大家非常熟悉的《东成西就》说,这是剧组拍《东邪西毒》时面临资金问题时临时让王家卫刘镇伟弄出来的片子,里面的演员几乎零片酬演出,特效也是能简就简,但最终票房口碑双丰收,电影公司和观众都其乐融融。
但这种真的是极端个例,低成本的真人电影一般都是文艺电影。在特效大片当道的今天,文艺电影的影院之旅是非常困难的,要么不过审,要么影院就排了一天的片就匆匆下线,很难收回成本。香港导演许鞍华就是这个例子。她的电影感情十分细腻,但票房真的不高,都收不回成本。最出名的《桃姐》也是在内地乃至国际市场都“叫好不叫座”,十分遗憾。
因此,在以统一规格(真人大片VS动画大片)为前提的比较下,其实真人电影成本高,利润而言动画电影更客观。这利润不能看数字,得看成本与收入的比值。
【纯】【属】【手】【打】,作为参考吧,也希望采纳~
③ 电视剧和电影利润哪个高
电影、电视剧赚取利润稍微有不同。电影的著作权人是制片人,也就是说如何处理电影他说了算。电影赚取利润靠的是票房,就是电影到全国各大小影院放映,赚取的是观众的电影票钱。当然他们最怕的就是观众录下来或从其他渠道获得电影传到网上,也就是抢先版。电视剧也是由制片人把导演、编剧、演员合作创作的电视剧卖到各大电视台,收取的是电视台的钱。或者是一次性买断、或者是一集多少钱。电视剧也分首轮播出、次轮播出,价格都不同,这也就是一部电视剧很多电视台播放的原因。电视台靠的是播出电视剧赚取期间插播广告,赚取广告主的钱。
④ 同为喜剧人,为何贾玲的电影票房大卖,郭德纲的电影票房却很惨淡
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毫无悬念就是贾玲了,她导演的《你好,李焕英》,不仅票房目前突破54亿,暂时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的第二名,她还成为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这两项荣誉,很多导演可能终其一生,都很难达到这个成绩,但是贾玲却凭借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了成功。这也可能是喜剧人里,跨界拍电影最成功的导演之一。
《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上映,喜剧题材优势就很加分,再加上贾玲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人气,电影主人公的原型又是贾玲的母亲,让观众感觉故事的真实感十足,也更容易代入到电影角色中。还有,贾玲这次重点谈的主题是“母爱”,更容易引起共鸣。郭德纲的电影,太过用力去制造笑点,反而让人觉得内容空洞,没有吸引力。所以说,同样是喜剧人,贾玲能大获成功,靠的是内容,而不是演员阵容。
⑤ 《你好,李焕英》原版小品与电影版有什么区别
你好李焕英真的是春节的最成功的一部电影,因为现在的票房已经呈现了一个碾压之势。我们都知道唐人街探案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因为有一和二的基础,所以唐人街探案三不用这么做宣传就有很多原著的粉丝来看。但是你好李焕英却是贾玲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一个女导演能够在这群作品中出圈真的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贾玲这一次之所以取得成功,我觉得离不开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就是贾玲的人气,第二个就是背后人员的努力,还有第三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真的非常好看。
我觉得喜剧和悲剧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能拿到那么高票房的关键之处就是真的打动了观众,像这种类型的电影主要就是做到真实,这样的话即便有一些小细节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那么观众们也是买账的。那么要说起小品和电影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小品的话就比较夸张了一点,电影中的人物就有电影的特点。总之,不管是小品还是电影,都是贾玲导演的用心之作,现在不能剧透,大家还是自己看电影吧!
⑥ 哪个题材的电影容易成为票房热点 一部电影的净利润大概在多少 票房越高缴税比例越高吗
随着文娱行业的发展,电影行业也在逐渐走向成熟!也让各类题材走进大众的视线,从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可以看到,第一部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第二部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部科幻片《流浪地球》,那么目前的热门题材到底有哪些?
其税收比例是不变的,但是票房越高,片方的分账比例就越高!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距离财富自由,我们只差留言区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