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影讯 > 声音元素电影片段

声音元素电影片段

发布时间:2025-04-13 08:51:06

1. 2005年上映的电影《金刚》中的音效手段

前几天看到Weta发布了2005年版《金刚》的幕后制作解析,这版《金刚》是翻拍自1933版的经典同名电影,于是激起了我看看1933年版的《金刚》的欲望,电影评论里画风基本是这样的。

来看看这段打斗场景,大家自己品一品1933年还是黑白电影时代的特效。

1933《金刚》中  金刚与霸王龙打斗场面

 

当然了,今天我们是来跟大家谈2005版的《金刚》。05版《金刚》的剧情是这样的:女演员安·达罗在一个岛上拍电影,被当地土著抓去献给金刚,但没想到金刚爱上了安,金刚为了保护安,与三只霸王龙殊死搏斗,最终却被人类抓住,以死亡告终的故事。

这版《金刚》中导演将战斗场面升级,场地扩大,设计了金刚与霸王龙一家三口的战斗的场景,这场战斗不局限于原地,而是在骷髅岛上演一场失控的大战,穿过丛林,在骷髅岛崎岖的地形上横冲直撞。在当时那个年代要完成如此复杂的制作,还是具有很大挑战的。

那么接下来我就借Weta放出的解析,来和大家说一说15年前是如何制作这些战斗场面和角色的。

环境

首先先来说说金刚与霸王龙战斗发生的场地—骷髅岛。

在设计骷髅岛时,导演在1933版的基础上再加工,他希望周围环境茂密潮湿,长满苔藓和藤蔓,使得在虚幻与现实中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看到的视效场景能够越逼真越好,但是导演偏偏希望创造出一个不那么真实的、虚幻的、比任何地方都要崎岖、有更多怪物和更多奇景的岛屿。来看几张当时的概念图。

骷髅岛场景设计图

在下面这个场景中,金刚和霸王龙在打斗的过程中从悬崖边上掉下来,被藤蔓缠住,在那里战斗陷入困境。不过悬崖前后的环境宽敞明亮,这样给金刚和霸王龙的打光工作就相对容易一些。

金刚与霸王龙战斗时跌落的悬崖设计图

到了拍摄后期的时候,道具组建造了一个主战场的微缩模型。微缩摄制组花了很长时间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

拍摄微缩场景

金刚和霸王龙掉落的那个悬崖是两块巨大的石墙,上面布满了藤蔓和苔藓,这让崖壁看起来很潮湿,石墙的裂缝里还密密麻麻的长了很多其他植物。

悬崖缩影

为了更好的达到那种朦胧奇幻的效果,还运用了不同的照明灯光和不同层次的烟雾来营造氛围。

环境场地都已经就绪,就要准备开打了,下面咱们就来聊聊战斗场面的设计。

 

战斗场面设计

这些战斗场面都是先由动画部门用简模做Previs,然后根据故事板,制定拍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人员可以自由发挥,设计金刚、霸王龙和安在藤蔓上的不同动作。

 故事板

然而自由发挥一时爽,制作场景火葬场。他们设计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场景,一只霸王龙从悬崖上掉了下来,并且将金刚一同拖了下来。然后挂在悬崖中生长的藤蔓上。安从金刚的手中掉落,挂在藤蔓上,藤蔓经过猛烈的晃动,带着安一直摇摆,霸王龙试图咬住荡到自己面前的安,然而藤蔓被霸王龙扯断,安经历不断下落后双手抱住一只霸王龙的牙齿,悬挂在空中,同时还要躲避其他进攻的霸王龙。

这一段描述着就够累的了,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制作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随着场景难度不断增加,需要更多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跟拍。最后剪辑的时候再从所有拍摄的素材中挑选需要的镜头。

战斗的动画设计是十分困难的,不光要考虑到这些大块头在藤蔓上打斗时的动作,还要考虑它们的重量和平衡,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当角色掉下来的时候藤蔓必然会跟着掉落并且带着周围的叶子和岩石一同往下掉。

女主安·达罗

由于上面所说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十分复杂的特效镜头,所以需要对安进行单独拍摄。

其中有一个女主从藤蔓上掉下来的场景,在拍摄时为她绑了上了藤蔓和各种各样的吊带,由工作人员推动藤蔓,然后摄影师进行多角度的拍摄。

和金刚一同跌下悬崖的画面

在藤蔓上的片段

抓住霸王龙牙齿的片段

还有一个片段是她落在霸王龙的头上,道具组用塑料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恐龙头道具,恐龙头剧烈晃动,女主死死抓住霸王龙的头,好让自己不掉下去。

落在恐龙头上的画面

电影中还有许多动作是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比如下面这个场景)因此要给演员做数字替身。

首先对演员进行了扫描,建立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演员模型。在很多镜头中人们完全区分不出哪个是真实的演员,哪个是数字替身。要知道这可是15年前啊!

这里运用了05年最新光影技术,创造她的面部和头发,这样就能获得一个非常逼真的面部动画。再用光影技术和服装工具制作她的衣服。

霸王龙

女主角讲完咱们再来看看霸王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Weta的雕塑家根据一颗真实完整的南达科塔州黑山的的霸王龙头骨,制作了霸王龙一家三口的模型,这三只霸王龙每只都稍有不同,他们先雕刻出模型然后扫描到电脑中,在电脑中进行着色,添加细节,创建纹理。

南达科塔州黑山的霸王龙头骨

扫描到电脑里的图像

最后给霸王龙添加鳞片、肿块和类似鳄鱼皮一样的皮肤,使它看起来像电影里的怪兽一样,而不是像古生物学家发现的光滑恐龙皮肤一样。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了达到前面说的导演希望骷髅岛呈现出一种虚幻效果吧。

金刚

主角当然是要留到最后介绍。金刚的制作可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通过创作和设计所有的细节,要把他变成一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字大猩猩,这是非常复杂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团队要设计出金刚不同的表情,把他当成一个真实角色来对待。导演要求金刚需要看起来像个“老人”,并且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危险中的“老人”。

金刚早期的动画设计是按照动画师的喜好自由发挥的,基本上是通过复制预览效果完成。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增强和改进动画中的动作,最终观众才能看到如此有血有肉的金刚形象。

音效

最后就是音效的添加,音效部门为霸王龙和金刚的咆哮创建了音效。

电影中金刚的吼叫是由多种动物叫声合成得来的。

还有藤蔓拉扯是嘎吱嘎吱的声响,和断裂的声响。

录取藤蔓拉扯、断裂的声音

回看15年前的电影,其中的场景、特效、剧情依然能给我带来不小的震撼。

从1933年到2005年,这70多年来,电影特效制作的不断精良,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术的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以前不敢想象的画面现在都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谁知道现在攻克不了的难题放到70年后,是不是也能轻而易举了~

好啦~今天介绍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文章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CG世界」

深夜小编
深夜艺术官方账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
评论(0)

2. 从镜头运用和声音形式分析电影节奏——浅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摘要:在2004年法国上映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原名为《Les choristes》,又名《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和《The Chorus》。该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由热拉尔·朱尼奥领衔主演,曾提名第五十八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第62届金球奖和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该影片中的镜头运用手法的合理运用和别出心裁的声音形式让作品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呈现出的整体风格十分和谐,对其叙事结构的总体安排和构造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强有力的烘托感和渲染力成为该影片节奏感的出彩之处。本文将主要从镜头切换和声音形式两方面来分析该影片的节奏中所蕴含的魅力。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镜头运用;声音形式;电影节奏感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在音乐梦想上不得志的老师克莱蒙·马修,在窘迫的境遇下来到塘底寄宿学校当学监,同那里的校长、老师和孩子们等人相处,并最终用音乐温暖了孩子们的心,改变了他们人生轨迹的故事。

      影片中采用的是过去式插叙的叙事结构,通过已经成为著名音乐家的皮埃尔·莫朗杰来翻开由佩皮诺带来的马修的日记本来引起这一段往事的回忆和感概。

      在影片中,运用了多种镜头运用方式来构建起人物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品质,也使得故事的叙述和情节的演进不再单调乏味。给人以舒缓为总基调的节奏感,便于情绪层次的抒发和推进,巧妙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带入。

      除此之外,马修组建的孩子合唱团的歌声直接作为电影音乐的主要内容,既能保持当前情节的进展,又恰好可以让其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阶段性总结的情感符号。音乐在该影片中具有陪衬性质和烘托作用,同时也成为影片中的重要内容和素材。无论是作为桥梁还是作为基干,声音在该电影中的运用时机和呈现形式等方面都值得去探究和思考。

      一、丰富的镜头运用方式和生动的画面效果

        (一)多种类镜头运用

      《放牛班的春天》中运用了多种运动镜头来顺应叙事人称的切换以及故事情节的开展和过渡。

      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整部作品中应用的次数较多,主要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和中间的转场,如莫朗杰得知母亲噩耗后转入参加葬礼,由白天活动转入夜晚马修伏案写日记和乐谱等等镜头,传达出拉长时空的效果,使情节上能够进行自然而灵活的过渡,也保留有记叙手法原有的风格和基调。

      影片中甚至还出现了甩镜头,即哈杉校长审讯蒙丹是否偷钱时激怒蒙丹,后沙贝尔抓住蒙丹,哈杉校长气急说要报警要蒙丹入狱那一幕,沙贝尔给马修递眼神时运用到了整部影片中唯一一次甩镜头,强有力地凸显出蒙丹偷钱事件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糟糕地步,紧急的情节下留给人更多无奈的惋惜和无措,与之后蒙丹被警察带走出门时回头顽劣一笑的慢镜头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和讽刺,这种带给观众视觉上和感情上的突兀会激发起观众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对于寻找和理解影片旨意也是一种合适的契机。

      而主观镜头在影片中也成为一个亮点。莫朗杰母亲维奥莉特的美好容貌通过主观镜头表现出马修内心对她的青睐和欣赏,自然生动,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感。在特写镜头中,更是将维奥莉特向着阳光扬脸微笑时候的每一道眼角皱纹都拍摄出了柔和的气质和韵味,并且因为镜头给的时间较长,观众很容易就能明白镜头中所展现的其实正是马修深情地看着维奥莉特而不自觉地被她的美丽所吸引时的“眼神”,从而顾及了电影中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巧妙的将人物心理的代入感直接传达到观众那一方。

      把控和聚集一个镜头各方面的可利用的信息,就是使电影在稳定有序的进程安排上具有灵活机动的发展空间,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多地做到细节饱满。这便是在电影节奏中镜头运动方面所要着重考虑的。

      而《放牛班的春天》这样一部影片,在主体内容上就规定了它必须要把镜头着重地放在马修指挥孩子们唱歌的段落上。其中的许多推镜头成功地把合唱团这一整体形象立了起来,并将马修和孩子们相处过程中情感的交流与培养穿插在合唱当中,避免了表现内容上的枯燥乏味,也借此加强了呈现效果上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让师生彼此心意相通、心情互晓的微妙默契通过推镜头发挥到淋漓尽致,努力放大想要分享给观众的感动。孩子们为伯爵夫人表演合唱的片段就是一个典型段落场景。

      (二)画面景别、画面角度和色彩基调的选择

      约瑟夫·冯·斯登堡导演曾说:“电影是一件艺术品:当视觉画面的流动遵循着可感知的节奏(有着特定的停顿和步调),且这些连续的画面在各个方面都关乎整体。”画面是构成电影的流动零件,而分析和理解画面就是解读好电影节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是画面景别。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适合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该影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交代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主题思想上也注重“交流”“表达”“倾听”“理解”等双向或多向互动的概念,所以中景是该影片主要采用的景别。近景也是电影镜头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景别,利用其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有力刻画人物性格的优势,可以便于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上的交流,由此产生的接近感也使细致画面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如“抵抗运动”中的寝室合唱的片段。莫朗杰自学学会新乐谱中的独唱部分并骄傲向马修展示的神态和歪头动作,马修预想不到莫朗杰进步之大的惊喜眼神,以及对于莫朗杰身上自满情绪的些许无奈的撇嘴微笑,都是由于近景在两人之间的来回切换才得以呈现出师生之间细微而生动的感情流露。

      其次是画面角度。实际上画面角度和镜头的拍摄角度密切相关。在影片中较为经典的画面是孩子们在教室窗户边放飞写着送别字条的纸飞机来送别被哈杉校长开除的马修。当马修感动之余决定转身离开的时候,通过俯拍出来的画面传达出的,其实是孩子们眼睁睁看着尊敬而喜爱的老师带着的孤独、卑微却又倔强的背影离去时内心的不舍和心疼。由此看出,贴切的画面角度能够非常自然地引导观众思考的层次,使得影片的格局得到开拓和延展。

      最后是色彩基调。色彩的主观性运用可在剧作内容和叙事完整上起到有效的表现和强调作用。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心理性格的变化,设计不同的段落场景色彩,能推动叙事发展变化,明确剧作结构,增加画面形式感。【1】该影片在总体的叙事基调上呈现出的是偏暖的前进色,无论是故事的讲述方式,还是故事内容本身,都是给人以明朗的情绪和积极的想法的。

      影片中的许多画面视野还包含着关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与设计。林荫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场景设置,而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形成的碎影营造出有温和质感的打光效果,间接地舒缓了人物之间的谈话节奏,有利于观众捕捉到“故事情节走向明朗”的暗示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属于影片在内容上的简省化说明,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对审美艺术的感应能力。

      二、声音在影片中的多样化呈现类型及其相应的意义

      日本知名导演黑泽明曾表达过他所认为的声音在电影中应占有的态度和位置:“真正的电影的声音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明性的伴奏音,或在同步录音时捕捉到的自然的声音。换句话说,影片的声音并非简单地增加图像的效果,而是将效果放大两倍,甚至三倍。”声音在电影中的价值并不符号化,而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则更加明确地证实了这一点。

      (一)旁白

      旁白叙述贯穿了该影片始终,在营造马修这个人物的第一人称的视点上取得成功效果。特别是旁白的内容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现,更让观众有度日记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旁白对于故事情节的补充和镜头的跟进也做到了准确简洁,实现了影视中画面和声音的有效沟通。在组织影片的内容的作用上,旁白叙述增强了多幅画面的拼接与过渡时的视觉震撼力。

      比如,当马修看到孩子们的合唱有了明显的进步时,决心要继续编写出新的乐谱。孩子们的歌声作为配乐,而马修的画外音为“五月,我又有了新的战果”。与此同时,画面接连出现孩子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近景镜头,并对伯尼法斯梳头和佩皮诺作弊做了特写,让影片的氛围瞬时变得欢畅和愉悦起来。随后的孩子们在空地上滚轮胎和在走廊上放飞纸飞机的种种活泼生动的画面,被悠扬的歌声和旁白语调渲染得尤为纯净而烂漫。

    (二)歌声

      在这部影片中,歌声无疑是最打动人的一个声音元素。声音是表现质感、时间和温度的重要手段,而孩子们合唱的声音因为真实、丰厚、环绕而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而在场景中和其他声音形式的互相叠加使得受到触动的感觉更加丰盈和独特,由此大大增强了故事内容的可信度。与旁白相同,歌声在电影结构上也具备组织情节和转场的两个功能,作为一种剧情手段和转场元素而存在。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是在影片中孩子们唱出的歌词。主题曲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海上的清风,海面上的清风,托起轻盈的飞鹭,从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飞来。冬日转瞬即逝的气息,远方你的回声飘离了,西班牙的城堡。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的晨曦中,寻找通向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马修写出的歌词中到处洋溢着孩子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的渴望,再经由孩子们唱出自己的心声,传达到听众耳里的便是师生情谊交融在一起的天籁之音了。

     

参考文献:

    【1】郭曼.浅析电影创作中的主观色彩的运用及其作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12).

阅读全文

与声音元素电影片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四虎最新电影 浏览:815
最情欲的电影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425
兴安岭猎人传说电影院怎么没有 浏览:44
张子枫和吴磊最新电影 浏览:724
灰姑娘电影完整版 浏览:817
电影特别的爱免费完整版 浏览:281
讲述日本二战邮差电影 浏览:839
题材相同的中西动画电影 浏览:269
迅雷专题电影 浏览:294
电影圆明园主题曲 浏览:702
二战关于希特勒的电影 浏览:909
美女主动上位微电影 浏览:338
大河奔流电影哪里能看 浏览:797
电影实时总票房 浏览:987
龙纹身的女孩电影天堂下载 浏览:495
下载电影哪个免费软件好用 浏览:689
小旅社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89
步步杀机电影完整版 浏览:777
私人电影院主题 浏览:218
调音师法国微电影影评 浏览: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