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张黑白照片是那个老电影的
鬼子来了 (2000)
鬼子来了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姜文
编剧: 姜文 / 史健全 / 述平 / 尤凤伟
主演: 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 / 姜宏波 / 丛志军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 唐山话
上映日期: 2000-05-12(戛纳电影节) / 2002-04-27(日本)
片长: 139分钟
又名: Devils on the Doorstep
鬼子来了的剧情简介 · · · · · ·
抗日战争末期,河北某偏僻乡村挂甲台的老实村民马大三(姜文 饰)迎来棘手难题:某人将分别装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香川照之 饰)和汉奸翻译董汉臣的麻袋扔给他,声称不日来取,却迟迟不见其来。厚道的马大三一边将两人当亲爹娘侍奉,一边同村人商议计策,最后决定将两人处死,但终因“天 意”不了了之。
巧舌如簧的董汉臣为自救,设法令挂甲台村民与花屋小三郎签署合约,称将花屋安全送到日方宪兵队后,村民可得到几大车粮食。马大三与众村民兴高采烈赶到宪兵队,将俘虏交由日方,然而日方并无“以其礼还其礼”的教养。
2. 看自己家乡方言的电影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很长时间以来,方言电影在国产电影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角色们用方言说着台词,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喜剧效果,而且适合演绎小人物的悲欢。
最新的例子就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面的故事来自全国很多地方,里面的角色也就说起了北京话、东北话、贵州话、陕西话,听上去五花八门,充满趣味。
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对电影中的方言也就听个大概,感觉语音上差不多就可以接受。然而如果电影中的角色说到自己家乡的话,我们就能听出他们说的方言往往是有些不地道的。如果要挑毛病,我们就能挑出很多毛病。
对于演员来说,能够说一些方言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做到说任何方言都极为准确,那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几乎没有哪个演员能完全做到。
下面我说一部反映我家乡故事的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冯巩导演并主演的影片。
与这些成年人演员比起来,反倒是扮演刘小好的小演员叮当,保定方言说得还算过关。有可能叮当具有语言天赋,或者这么大的孩子学东西最快,因此他反而成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冯巩爱拍方言电影冯巩后来还拍过方言电影,包括以天津方言为主的《别拿自己不当干部》。里面参加客串的演员也非常多,但由于天津话相对比较普及而相对容易学,很多演员的发音还是比较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