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爷保号爆单是真的吗
老爷保号爆单是假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老爷保号是潮汕地区的地方方言,意思是老天保佑,意欲祈祷,是对希望的祈祷,没有科学依据,不可信,故老爷保号爆单是假的。
❷ 从《老爷保号》看潮汕电影
01 2021年第一部潮汕电影《老爷保号》
1月15日,潮汕“家己人”的电影《老爷保号》带着潮汕人的期待登录全国院线。这是近年来继《爸,我一定行的》和《英歌魂》之后取得龙标的潮汕题材电影。
这部影片根据潮汕著名说唱团体壹指团体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陈伟豪、大目和肉丸等三个热血叛逆、热爱潮语Hip Hop(嘻哈)音乐的年轻人经受嘲笑和质疑,凭借奋斗和冲劲最终收获音乐梦和爱情的成长故事。其中以主人公陈伟豪等人的音乐追梦线贯穿影片收尾,以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和爱情等情节线穿插其间。
为突出地道的潮汕风味,《老爷保号》将影片人物对话的潮汕话对白占比提升到90%,全潮汕人演员阵容,并将取景地拍摄的95%取景于潮乡——普宁。可见,这部影片的票房可以说是压在了全国潮汕人的身上了。
尽管在某些对白中人物肢体语言反应存在瑕疵,大目和陈伟豪的爱情故事在发展上缺少情节铺垫,尤其是前部分女主马琳的落水以及其与男主陈伟豪的相遇有些不合清理。两人感情的升温到结尾的结合这个过程显得略微仓促。从以上来看,影片在叙事的完整性上仍存在不足。
但《老爷保号》在剧情紧凑程度和矛盾的形成及化解上相对之前的潮汕题材电影呈现得相对成熟,并没有刻意为了突出喜剧元素而无逻辑地拼凑喜剧情景。其中陈伟豪之母(由老一辈潮剧艺术家李莲香饰演的李金兰)去世后在庭院幻现这一情景渲染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总制片请来了潮汕著名说唱团体壹指团体的队长香菇担任这部戏的音乐监制。壹指团体是潮汕土生土长的嘻哈音乐团体,成员都是来自潮汕的年轻人,致力于潮语嘻哈的推广和发展。
作为小众方言的嘻哈团体,壹指团体多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艰苦卓绝”。这样的经历也让团队的音乐充满了彰显地方标签、渴求认同的风格。而香菇也把这种风格延续到电影音乐当中去。
壹指团体主要成员
潮剧作为潮汕的文化名片,是潮汕题材电影热衷呈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拍出影片的地道潮汕风味,剧组在片中大量出现了潮剧经典片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潮剧团的风貌,为观众打开了一个重新认识潮剧的窗口,也勾起了一大批潮汕人的记忆。
影片内容也讨论了“潮剧的衰亡”这一命题。影片中的陈伟豪母亲李金兰是一个资深潮剧演员。自己与儿子虽同样热爱舞台,但儿子对潮剧不感冒而热衷嘻哈,但母亲还是支持儿子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最终影片以李金兰的去世为暗语,并在肉丸失手烧掉剧团后台借潮剧团长陈楚鑫之口说出“剧团没了,潮剧没了”。
“现在潮汕发展太快了,我们找遍了潮汕,都没能找到老潮剧团的身影。所以干脆我们就自己砸钱,在空地上建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潮剧团。”——《老爷保号》导演高峰
影片最后似乎给出了一种思考方式——将潮剧与流行音乐结合。
影片中,三个主人公从一开始不欣赏潮剧,到后来慢慢理解潮剧,最后在潮语说唱音乐的创作里融入潮剧的元素,将潮剧服装、唱词等带上说唱的舞台。他们通过满是潮剧元素的说唱舞台,唤醒年轻人对潮文化的传承之魂。同为潮汕人的总制片杜元骏也说:“潮剧是我们潮汕人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我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喜欢它、接受它。”
02从小品到电影
潮汕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电影梦。
解放前老上海滩的四部卖座片——《姊妹花》《渔光曲》《都会的早晨》《一江春水向东流》,其导演郑正秋和蔡楚生俱为潮汕人。其中,蔡楚生的《渔光曲》曾连续放映84天,创下票房奇迹,他的另一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更引发了连续在上海滩放映3个多月的盛况。
但这都已是陈年往事。
潮汕题材的大众化影视作品一直是稀缺的,制作小众方言的影视作品仅靠情怀是远远不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潮汕人的屏幕梦想是由以潮汕小品来堆砌的。在潮汕本土, 潮汕方言小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一直广受观众热烈欢迎和追捧。
小品《大笑西游》
上世纪末,潮汕民间活跃着一批曲艺话剧表演者,他们大多出身话剧团、潮剧团等组织,演绎潮汕方言情景喜剧,掀起了小品热潮。一些艺人相继成立工作室,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品喜剧,借助地方主流媒体的力量走进千家万户,并在后期诞生一批出家喻户晓的“笑星”,如水鸡、赵曙光、蔡汕长、方展荣等。
方展荣
赵曙光
从《个元两粒》《六合彩迷宫》《潮汕阿兄湖南妹》到后期的《牌坊街的故事》《厝边头尾》,在新世纪的前十余年里,潮汕小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在潮汕大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穿越题材小品《金牌家丁》
但小品大多为追求喜剧效果而主题老套平庸,情节平实简单,制作也相对粗糙,供大众茶前饭后娱乐消遣,搏人一笑之外并无余味。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老一批艺术家的相继退出舞台,资本看不到小品的未来,小品事业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不得不走向没落。
2016年《我来激笑》总决赛
之后,以潮汕三市联合制作的潮语幽默演绎大赛和剧本创作大赛《我来激笑》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一度重新掀起小品热潮,但纵观参加节目的选手多是民间素人,且节目方后期并没有完善的培养模式,小品的火棒难以递交到新一代手上。
尽管仍有一些有志人士依然坚持演绎小品,但很难再制作出像之前那么脍炙人口的作品。见不到小品复兴的潮汕人目睹了中国电影市场繁的迅速繁荣,开始极力呼唤潮汕“家己人”的电影。
2018年,第一部《爸,我一定行的》横空出世,潮汕人奔走相告。(2012年《鮀恋》打着“第一部”潮汕电影的标签问世,但未取得龙标)《爸,我一定行的》主创蓝鸿春正是当年《鮀恋》的摄影监制。
尽管作品剧本和主题都无法与一线影片比肩,喜剧元素带着浓重的“剧场小品”味道,但终究在潮汕题材电影这片戈壁上栽下了第一棵树。
之后的2019年,《英歌魂》也紧随其后问世,再到如今的《老爷保号》,近年来潮汕题材电影有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03潮汕题材的电影何去何从?
可以预知,未来还会有更多潮汕题材电影问世。在未来几年潮汕题材电影还将处于探索阶段。这个阶段是“情怀满足”阶段,潮汕电影的任务和作用主要是满足潮人对家乡电影的基本需求。这一时期本地观众还不会立马用过高的艺术标准来要求它。
有了第一个阶段的探索,第二个阶段将开启“引流”模式。如果说前期是把作品的每一处都贴上“潮汕”的标签,那么在第二阶段就是慢慢地撕下一些,进一步拥抱主流市场,探寻潮汕人之外大众人群的口味,更多地讲述潮汕和世界的故事。潮汕题材电影市场的流量洼地将逐步形成。再者,一批本地流量新星也将在后半场冉冉上升,为此后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制作做准备。
而“探求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的主题”或将贯穿其发展进程,这也是很多做潮汕题材电影的影视工作者的初衷。
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摆脱“稚气”,在打造喜剧元素时要跳出“小品”的框架,杜绝为刻意搞笑而无逻辑地堆砌喜剧元素。在作品主题上可以继续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这一关键词,故事细化到典型的文艺工作者身上。另一方面,潮汕地区以“重商”闻名,也是著名侨乡,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商业故事也大有文章可做。展现改革开放后外来务工人员入潮的生活图景,用文化和人群的碰撞及融合反映时代的变迁或许更能引起潮汕群体以外人群的共鸣。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将戈壁变成森林,还需要这一代人的努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GQI7Y3WtAiyvfSAk-Slvw
❸ 纪传泽是哪里人
广东潮汕人。纪传泽,中国影视男演员,他是广东潮汕人。代表作:《老爷保号》,这部电影全员都是潮汕人,90%为潮汕话,更让人乡情满满的是整部影片拍摄有95%是取景于潮乡——普宁。
❹ 老爷保号
这是我最近用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句潮汕话,从小听到大,老爷保号。这可以理解为老天保佑的意思,只是各个地方的神明不一样,在潮汕,老爷是大家供奉的神明。在我看来,这句话和《三傻》中的ALL IS WELL是一样的,它是一种信仰。而人哪,总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的信仰,求求佛拜拜神,可是这对吗?不错,这个问题是老妈提的,
她说观音菩萨一直住在她的楼上,可是她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给她上香。我啼笑皆非,一方面感动老妈的需要是我求职的事,一方面觉得她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是转念一想,观音菩萨在乎那三根香吗?如果信仰的力量真的存在,观音菩萨或者老爷应该更在乎我们是否真的相信吧?老妈又提了一个点,很有趣,我觉得很值得探讨。她把观音菩萨比作朋友,她说如果一个朋友每次找你都是因为有事相求,你会愿意跟他做朋友吗?显然谁都不太喜欢这样的朋友,而我们在神明眼中大概是这样的人吧。
然后,老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平时多上香,没事也拜拜菩萨。这很老妈了。她经常教育我要多跟朋友交往,有事没事串串门,送送礼,当真的有事时才不会走投无路。这在人世间很行得通,人活一世,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朋友互相帮助实属正常。而我会纠结一个问题,我的本心是怎样的?如果我是为了日后能够求助于某位朋友,那我宁愿不上门拜访。所以每次老妈想带我串门时,我都是挑朋友的。喜欢,聊得来的,甭管地位高不高,有空就去,因为好玩。不喜欢,没有共同话题的,甭管多有权势,算了,不想勉强。所以我常常身边可以求助的朋友不多,两端分化,好的朋友尽全力也会帮我,普通朋友我也不好意思上门求助。这种情况下,我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十分有限了。
好了,跑远了,说回神明吧。我觉得神明作为比人高一等的存在,他们在乎的应该是更加本质的东西。这个人有没有好的品质,这个人是不是真心祈祷,这个人有没有为了偷懒而不停地祈祷。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平时积攒人品,遇上事情神明加灵。我不知道我这个人怎么那么奇怪,别人不纠结的问题,我会纠结很久。我会思考积攒人品的原因:如果你是为了日后有好报,才每日行善,祈求神明,那这些好报真的应该属于你吗?我看未必。当一个人出于对自己的诚实,对神明的敬仰,而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努力时,他得到的一切都只是他的附属品。而那个更高一级的灵魂,才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礼物。
可是人世间真的很难,在这个人人投机取巧的时代,你如果坚守本心,你可能暂时地被竞争淘汰,你也可能一辈子都不怎么顺利。另一条路是,我先顺应时代,回过头,等我有得选择时,再回归本心。所谓的圆滑处事,只是让身边的人更好过。我在道义上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所以每每如此,心里都不舒坦。然而,在为人处事中,我又觉得这么做没有损害他人,反而对周围的人,当然包括自己在内有利,何乐而不为?
其实,像老妈的比喻那样,我也很想和神明交朋友。或者说,试试跟他们交朋友。即使太多人求他们,他们没有时间搭理我,也无所谓。我跟他们交流,更多的是与天地交流,与灵魂交谈,以更加平静的方式处事。我更多地是想跟他们讨论困扰我的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答案也无所谓。仅仅是讨论本身就具有意义。
突然想起小学二三年级放学在花店等待父母时,我经常和老天对话,跟他说我今天考得不错,跟他说我今天碰到的事儿,偶尔也祈求他照顾我,但不强求。可是我渐渐长大,我对“老天”这个我小时候的“玩伴”越来越苛刻。我太忙了,忙得没时间看看他,和他聊聊天。而当我压力很大时,我又抱怨他没有善待我。其实,他可能只是在忙其他人的事罢了。与其去祈祷往后的路神明能够给点帮助,不如发愿往后的路真诚待人,真诚待事。
有空多跟神明聊聊天,也许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