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好看的伦理片
《反基督者》http://www.ruifilm.com/?action-viewnews-itemid-9281
“反基督者”在影片中的代表是“女巫形象”。电影的一条主线是女主角所写的论文,主题是——欧洲历史上对女巫的大规模屠杀。这本身属于反女性的主题,而我们的女主角也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逐渐精神变态(相对正常人而言),或者说是精神升华(相对于女性中女巫天性的苏醒)。毫无疑问Lars Von Tier的新片《反基督者》将是2009年最血腥最阴暗,也是最晦涩最具有争议的一部电影。可以想象,导演将两年来的精神分裂的所有阴郁与暴躁全部发泄在这部影片之中。在这部影片中,Lars又回到了他早期的对视觉技巧的着迷,同时又不失《狗镇》简洁有力的戏剧张力。因此,尽管很难称这部影片是Lars的代表作,但对于他的整个导演生涯,或许是一个不小的转折点。《朗读者》http://www.ruifilm.com/?action-viewnews-itemid-9307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
㈡ 电影理论的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是一种最丰富而且复杂的电影理论,其基本体系在20年代即已完成,但在此后的近20年中又经过本人的不断否定与补充。他的大量电影论文已在苏联被编成六卷集出版。和电影理论史上所有的代表人物不同的是,爱森斯坦同时也是一位有创见的电影导演,他亲自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构想。
爱森斯坦毕生研究电影蒙太奇问题。他从电影的无声画面开始,但电影技术上的进步不仅没有使他的基本论点失去凭依,反而丰富了他的理论体系,使他的蒙太奇概念从单一的画面的“撞击”进而包容丰富多样的声画对位(自然合成、节拍合成、节奏合成、旋律合成、音调合成)和作为多音部剧作中独立的“彩色的线”。
爱森斯坦在他早期的著作里,提出电影中最小的单位是镜头。但认为单个镜头本身是单纯的心理刺激物,只有在同另一个镜头相连接时才产生意义。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他在1923年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理论,主张采用一种“任意选择的、能起独立影响作用的、无拘无束的蒙太奇”,以便对观众的心理造成冲击式的影响,把观众的思想感情引向所需要的方向。所谓“杂耍”是指电影演出的片段,意思是要以稍许夸张的、突出的形式来表达导演的观念。例如在《战舰波将金号》里,在枪杀水兵之前用帆布把他们蒙起来,就是一种“杂耍”,因为在生活中这种事是没有的。随后不久,爱森斯坦又提出了“理性蒙太奇”的理论,主张在电影中废弃形像,把镜头变成某种图形文字,通过这种图形文字的组合来直接表达思想。但到30年代末期,爱森斯坦否定了自己的这类观点。他指出:“这里的问题在于,我首先被这样一个事实所迷惑,就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镜头,根据剪辑者的意志而被对列在一起时,就经常不顾它们本身的内容而产生‘某种第三种东西’并且变成互有关联”,于是就“更多地去思考各种对列的可能性,对于被对列的镜头本身,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分析性的注意。”
但是,爱森斯坦在改造他的蒙太奇理论时,仍保持他原来对蒙太奇的根本观点:“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象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所不同的是他把重点从形式转向了内容,指出蒙太奇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是条理贯通地阐述主题、情节、动作、行为,阐述整场戏、整部影片的内部运动,因此,在运用蒙太奇手段时,应该注意的是那基本的既能够同等地奠定“镜头内部”内容,也决定这些单独的内容在结构上的相互对列的东西,也就是那总体的、统一的内容。这样来看待蒙太奇,那么不论是各个镜头或是它们之间的对列就都有了正确的相互关系。于是,爱森斯坦对“对列”作了新的解释:“镜头甲是从所要展示的主题的因素中选取出来的,镜头乙也是以同样的根据选取出来的,但在对列之下,从中却产生了能够最鲜明地体现出主题内容的形像来。”
人们在谈论苏联的蒙太奇理论时,常常把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class=link>..普多夫金相提并论,其实这两人的蒙太奇理论是有重大差别的。普多夫金倾向于电影和语言的类比,强调蒙太奇就是电影导演的语言。认为正如在现行的语言中可以说“一个字”、“一个句子”一样,在蒙太奇处理中也可以说一个字,即洗印后的一段胶片画面,或者说一个句子,即若干片断的组合。这种类比表明,普多夫金更多是注意镜头的连接与组合,他说:“我认为从某一个拍摄点拍摄下来的、然后放映在银幕上给观众看的每一个物象,即使它在摄影机面前曾经是活动的,但它仍然只是一个死的对象。……只有当它作为多个不同的视觉形像的组合的一部分而被表现出来的时候,这个物象才被赋予了电影的生命。”他主张蒙太奇的速度必须完全由场面的情绪内容来决定,而不是由导演出于影响观众情绪的愿望来决定。因此,普多夫金所理解的蒙太奇是“对素材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即删去现实中必然带有的,但只能起过场作用的无意义的素材,保留那些能表现出戏剧高潮的及富有戏剧性的素材的过程。他认为电影创作的基本方法蒙太奇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这种去粗存精的可能性。爱森斯坦不满足于仅仅用蒙太奇来加强镜头的??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创作过程之中,使观众也不得不经历作者在创造形像时所经历过的同一条创作道路。认为观众被引入这样的创作行动时,他的个性不仅不会受制于作者的个性,而且在跟作者的思想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将彻底展示出来。
㈢ 电影里有哪些片段是让你难忘和感动的
师爷:完了,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也就是西历二零一零年,我们来错地方了。
张麻子:我倒是觉得这个地方不错。
师爷: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张麻子:老子从来就没想要过穷鬼的钱。
师爷:不刮穷鬼的钱你收谁的呀?
张麻子:谁有钱挣谁的。
师爷:当过县长吗?
张麻子:没有。
师爷:我告诉你,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张麻子:怎么才七成啊?
师爷: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
张麻子:谁的脸色?
师爷:他。
张麻子:他?我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看他的脸色?
师爷:对。
张麻子:我好不容易劫了趟火车,当了县长。
师爷;对。
张麻子:我还要拉拢豪绅。
师爷:对。
张麻子: 还要巧立名目。
师爷:对了。
张麻子:还要看他的脸色。
师爷:对。
张麻子: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吗?
师爷:那你要这样说,买官当县长还真就是跪着要饭的。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这门子呢!
张麻子:我问问你,我为什么要上山当麻匪。
师爷:摇头。
张麻子:我就是腿脚不麻利,跪不下去。
师爷:原来你是想站着挣钱,那还是回山里头吧。
张麻子:哎?这我就不明白了,我已经当了一个县长了,怎么还不如一个土匪呢?
师爷:百姓眼里,你是县长,可是在黄四郎眼里,你就是跪着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张麻子:寒碜。
师爷:不寒碜,那你是想站着,还是想挣钱呢?
张麻子: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师爷:挣不成?
张麻子:挣不成?
师爷:挣不成。
张麻子:这个能不能挣钱?
师爷:能挣,山里。
张麻子:这个能不能挣钱?
师爷:能挣,跪着。
张麻子:这个配上这个,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师爷:敢问九筒大哥何方神圣?
张麻子:鄙人,张麻子。
……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他妈长着麻子。
——《让子弹飞》
㈣ 急!!!影视剪辑中当代电影理论两大派别的特点和理论依据是
电影史上理论与创作中对立的两大派别——场面调度派理论(即长镜头理论)和蒙太奇派理论的比较
蒙太奇理论 场面调度理论
讲故事,通过时空分割解释和阐明含义,破坏了感性真实。 记录事件,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尊重感性的真实时空。
导演:自我表现(叙事性) 导演:自我消除(记录性)
画面:人工技巧改造加工 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
镜头:单义,鲜明性,强制性 镜头:多义,瞬间性,随意性
观众:引导观众选择,被动 观众:提示观众选择,主动
综合、借用其他艺术手法,戏剧美学传统 利用摄影机独特的记录和揭示功能,反对把其他传统观念运用于电影上,追求没有艺术的艺术,消灭人为加工痕迹。
片段组合,以短镜头为主,突出前景,孤立运用造型因素 深焦距透镜拍摄长镜头,保持时空连续性和中后景清晰度
演员:忽视演员的独立作用,演员只是服从导演的意图,在某些场合只是构成画面的一个造型因素。“一部影片的创作是在剪接台上完成的”。 演员:强调演员自主作用,强调即兴表演;启用非职业演员。
【名词解释:蒙太奇派】
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对立的两大派之一,其对立面为场面调度派。从美学倾向来说,蒙太奇派强调电影创作意味着用蒙太奇手段对现实进行改造加工,因此影片的制作……(将上表蒙太奇理论一项的内容一一论述)。蒙太奇派在理论著述上的代表人物有爱因汉姆、米特里等,在创作上,属于蒙太奇派范围的是类型电影以及一切被笼统的称为传统电影的故事电影。
【名词解释:场面调度派】
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对立的两大派之一,其对立面为蒙太奇派。场面调度派的理论基础是巴赞的影像本体论,它强调电影本质上是真实的艺术,主张……(将上表场面调度理论一项的内容一一论述)。场面调度派在理论著述上的代表人物有巴赞、克拉考尔等,在创作上,属于蒙太奇派范围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真实电影以及一些强调电影写实性的电影导演如让·雷诺阿、奥逊·威尔斯等的影片。
巴赞对待蒙太奇的观点
巴赞并没有完全否定蒙太奇。但他确实把蒙太奇贬为一种次要的电影表现手段。巴赞强调单个镜头自身的涵义和表现力,反对利用蒙太奇随意分切、编排和组接镜头,从而破坏镜头的暧昧性和多义性,破坏时空统一性。最著名的观点是“若一个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求两个或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应被禁用”。
㈤ 电影史上有哪些剪辑惊为天人的电影片段
戈达尔《筋疲力尽》,这部片子出来以后电影界震惊了,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剪!因为戈达尔创造了跳切。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一部纪录片竟然拍得如此先锋,最经典的便是人的眼睛特写和观看到的景物快切,这也印证了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
㈥ 什么是电影理论,什么又是电影文学
一、 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㈦ 经典的运用蒙太奇手法的电影请介绍下.
1、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该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㈧ 电影“万物理论”霍金在最后演讲的时候有一片段笔掉地上,那一段有什么寓意么
他很想去将那只笔捡起来,这对于他而言本来只是一个,平常不过的动作,如走路,呼吸那么自然的小小动作,他已经做不到了。他帮这姑娘把这笔捡起来,对他而言很自然的动作,就像对他而言,很多东西那么自然,可惜已经做不到了,以至于让自己面目全非。以小见大,完全体现了霍金心中的苦。有些人不会捡起姑娘的笔,可能是没看见,可能是看见了但觉得不关他的事,不捡是很自然的事。这位曾经单纯,天真,聪明的人偏偏能看见,感受到很多东西,别人看不见或能看见的,本来他能很自然的做很多事,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可惜他无法做到,只能看着,或者他努力去做,或者他无法做,有些事只有告诉别人或让给别人去做。比如,他对jane的爱。他很爱她,但是他又给不了正常生活,幸福快乐。他成不了自己。他被逼的成为了自己也觉得不堪的人。他没有接受女王的勋章,我觉得就是因为他自己还不是他自己。他不是也说了吗!他不是霍金,真正的那个人漂亮的多。但是这又是他,只是不是他的最终形态,不该是他永恒的样子,他应该会想做出无限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吧!他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回到他该有的样子,回到他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这样安慰自己和jane。他为此不断努力。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总是有希望。有人说他活着自私,其实从某方面来说,他也不过天真和单纯的抱着这个渺茫的希望努力到他不能在努力的时候吧!
㈨ 电影里什么是《丰碑》片段
世界电影名作——电影史上的丰碑。
在世界电影史上,凡是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作品,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谈到电影的宝库,它们无疑都是其中最珍贵的旷世之宝,因为它们是电影艺术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登峰造极之作,它们代表了人类电影的最高成就!
TOP1:《战舰波将金号》
谢尔盖·爱森斯坦导演了这部影片,曾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并屡屡在国际性的电影评奖中排行榜首。该片以1905年俄国海军波将金号战舰的起义为历史题材。这次起义在历史上虽然失败了,但在影片中它喻示着1917年革命的胜利。影片塑造了人民大众的群体英雄形象,使电影不再仅仅是取悦于人的新奇娱乐,而成为一种具有革命性、思想性的艺术形式。特别是爱森斯坦以三只不同姿态的石狮子(沉睡、苏醒、立起)的隐喻性镜头,表现了人民反抗沙俄暴政,以及在“敖德萨阶梯”中通过多种蒙太奇形式的沙俄军队对人民的屠杀,都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爱森斯坦还是当之无愧的电影理论家,他于1922年发表的纲领性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是电影理论的不朽著作。
TOP2:《公民凯恩》(1941)
美国电影艺术家奥逊·威尔斯出任制片、编剧、导演、主演的影片《公民凯恩》。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当时的奥逊·威尔斯年仅25岁,《公民凯恩》是一部传记影片,它是根据美国出版界一位巨头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身世写成的。这部影片这所以不同凡响的殊荣,主要是因为影片没有按照一般传记片那种线性编年史体例去描写人物,而是通过5个与主人公凯恩共同生活过的人讲述了凯恩的整整一生,从而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而又复杂的人物形象。
TOP3:《偷自行车的人》(1948)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将德·西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世界影坛上公认的经典性影片。该片真实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人民贫困的生活:主人公安东的自行车被人偷了,为了工人,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存,安东四处寻找。他走遍了肮脏的街道、破旧的住宅区、旧货市场,及至教堂、妓院,最后不得不去偷别人的自行车·····影片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对现实中那些阴暗、冷酷的生活底蕴的揭示,使该片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意义。在电影的表达形式上,德·西卡忠实恪守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全部采用街头实景拍摄,没有职业演员,没有人工照明,没有特技剪辑,摄影机就像是观念的眼睛,目睹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同时目睹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耀人光辉。
㈩ 求有人生哲理的电影片段,最好5分钟左右
《El empleo 雇佣人生》,一部西班牙小短片,把现实世界的雇佣关系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被雇佣的人生,寓意很鲜明。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1990 (63rd) Creature Comforts - Aardman Animations, Channel 4 - Nick Park
动物悟语Creature Comforts
1991 (64rd) Manipulation - Daniel Greaves
操纵Manipulation
1992 (65th) Mona Lisa Descending a Staircase - Joan C. Gratz
蒙娜丽莎走下楼梯Mona Lisa Descending a Staircase
1993 (66th) The Wrong Trousers - Aardman Animations, BBC - Nick Park
超级无敌掌门狗:裤子错了 The Wrong Trousers
1994 (67th) Bob's Birthday - Snowden Fine Animation,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Channel 4 - Alison Snowden and David Fine
鲍伯的生日Bob's Birthday
1995 (68th) A Close Shave - Aardman Animations, BBC - Nick Park
超级无敌掌门狗:九死一生 A Close Shave
1996 (69th) Quest - Tyron Montgomery and Thomas Stellmach
追寻Quest
1997 (70th) Geri's Game - Pixar - Jan Pinkava
棋逢敌手Geri's Game
1998 (71st) Bunny - Blue Sky Studios - Chris Wedge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Peter &
棕兔夫人Bunny
1999 (72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Aleksandr Petrov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000 (73rd) Father and Daughter - Michaël Dudok de Wit
父与女Father and Daughter
2001 (74th) For the Birds - Pixar - Ralph Eggleston
鸟!鸟!鸟!For the Birds
2002 (75th) The ChubbChubbs! - Sony Pictures Animation, Columbia - Jacquie Barnbrook, Eric Armstrong and Jeff Wolverton
恰卜恰布The Chubbchubbs!
2003 (76th) Harvie Krumpet - Australian Film Commission, Film Victoria, SBS Independent - Adam Elliot
裸体哈维闯人生Harvie Krumpet
2004 (77th) Ryan - Chris Landreth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瑞恩Ryan
2005 (78th) The Moon and the Son: An Imagined Conversation - John Canemaker
月亮和孩子The Moon and the Son: An Imagined Conversation
2006 (79th) The Danish Poet - Torill Kove - Mikrofilm AS,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丹麦诗人The Danish Poet
2007 (80th) Peter & the Wolf - Se-ma-for, BreakThru Films - Suzie Templeton
彼德与狼Peter & the Wolf
2008 (81st)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 Robot & Oh! Proction - Kunio Katō
回忆积木小屋つみきのいえ
2009 (82nd) Logorama - H5, Autour de Minuit Proctions - Nicolas Schmerkin
商标的世界Logorama
2010 (83rd) The Lost Thing - Shaun Tan and Andrew Ruhemann
失物招领The Lost Thing
2011 (84th) 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 – Moonbot Studios - William Joyce and Brandon Oldenburg
神奇飞书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
2012 (85th) Paperman – John Kahrs
纸人Pap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