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小螺号》观后感
真的很佩服导演叶京。他说自己就是怀旧的无可救药的人,因此,他把自己的青春曾经经历过的故事用很艺术的形式给表现出来。与血色浪漫一样,同是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军区大院、玩主、碴架、拍婆子。到现在为止这是我看过感觉最好的两部关于那个时代作品之一,另一是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
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也正好是父辈的那一代。隐约的记得小时候父亲讲关于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而青春剧的人物就生于那个时代,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那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青春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
我喜欢那群伴随着革命电影长大的孩子惯用电影台词激励人生,为了打架进拘留所会想到渣滓洞,伙伴们内讧会想到甫志高,谁要是生病受伤了会说列宁同志已经发烧了,他已经咳嗽了,大量引用南斯拉夫电影《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及其他战斗片里的台词,到改革开放的广州被流氓欺负了打架都会对伙伴喊“你们撤退我掩护,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就连被拘百无聊赖的牢房里都会背诵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里的台词……我非常怀念那个时代的精神,哪怕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其实这些电影在我们成长的时代大部分都没有看过,有些看过了不懂早就忘记了,但我看着他们的演绎似乎是被他们提醒着忽然看懂了那些影片。
还不得不提一下青春剧里的音乐。片头音乐和在剧中的背景音乐中最常听到用大提琴来演奏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无比的怀旧。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人感动。剧中后面还有吉他演奏版的。羽凡自弹唱的《往事只能回味》,怀旧味道更浓,静静的聆听,随着音乐就能把你带到回忆里。
导演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里面的背景音乐是不同的。人们的装扮也符合时代的标志。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能听到更多熟悉的歌曲,《金梭与银梭》、《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小螺号》等等很多。大家戴着蛤蟆镜,但蛤蟆镜上的商标一定不能揭的,模仿《大西洋底来的人》,穿着喇叭裤、放着录音机在家学跳交谊舞的情景。还有昔日骑着自行车、拎着棒子查架的孩子们已经改成是背着吉他来查琴——吉他弹唱比赛,而且是PK赛,两伙轮着来,你方唱罢我方上,哪方输了不服气就会去搬救兵或改天再约,胜利方一定会吉他弹唱高歌《啊朋友再见》为他们送行……这情景简直太有趣太生动了。
再来说说青春剧中的人物。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打着血色浪漫2来做宣传的,我觉得和血色浪漫还是不一样的。血色浪漫里突出的是钟跃民这个人物。而青春剧里的人物有很多,每个角色看似都不可或缺,且每个角色的形象都很出彩,包括像吴胖子,老将和瘸子王匡林这样的配角。
现在就以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为线索,回顾一下故事和对人物的感觉。
Ⅱ 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加片,你还能说出一部加片名字吗
一般都是《新闻简报》和动画片,如《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等等。最后才放 电影正片啊!谢谢!
主要是新闻简报纪录片。科教片!防止病虫害,施肥,农药,土地改良,下雨,刮风,干旱的形成!
是那部电影,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在电影正片开放之前,播放员都会按照国家政策或者地方政策,推荐播放一些农业或者工业宣传广告,同时有时也会插播一点国家新闻等。
小时看电影在正片开始之前都要加放(新闻简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世界未解之谜)。
记得是先演一些新闻记录片,大多都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然后才演“正片”。
《农业学大寨》
一般放正片儿之前放夹片儿,都是些国家新闻农业知识,还有儿童故事片儿,那时候放电影儿在大街上,佳片儿也是在召集人,人们都陆陆续续全来了,这时,就开始放正片儿了,不记得加天儿的名字,有好多佳片儿都没名字
问: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夹片,你能说出一部夹片的名字吗?
过去农村放电影,那是县放映队的巡回放映,不是商业放映,所以每放正片之前都可能带有夹片,这些夹片有新闻片,有科教片,还有动画片。
那时夹片里的新闻片就是《新闻简报》,说是新闻,其实也是早就过时的新闻,因为它是随着电影正片而来的,有的电影两三个月才转过一次,有的甚至还长,这新闻也就是几个月以前的新闻了。有一次看《新闻简报》毛主席接见某国政要,还是上一年的事。
科教夹片记得有一部是《猪囊虫》,说的是人和猪共同寄生的绦虫。还有一部是《节柴灶》,说的是烧火做饭修节约柴草锅灶的影片。还有说小麦移栽玉米移栽技术的。
动画片和木偶片还有剪纸片也有很多夹片,《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
《半夜鸡叫》,
还有《红军桥》,
《小螺号》,《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动画木偶夹片。
让说一部,我却说了这么多部,超额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还有的都记不清了。
看正片过瘾,看夹片也很入神的。
回答问题:
小时候农村露天影院放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我是七九年的,八十年代露天电影依然在我心里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和放露天电影。那个时候还是放黑白的,电影机器需要2、3个人拉,一到放电影的时候村里广播就会通知。听说要放电影,小孩子们有的早早的拿着板凳去村等。有的饭都不吃,就去等放电影,在那个时候,农村看一场电影很不容易。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也变化大了,都没有来农村放电影了,而去城里看电影现在电影票很贵。很少时间去看,而八十年代放露天电影的那种情景不会在有了?
农村露天电影,我
记忆忧新
曾记得,那些年,我们农村看过露天电影.
顾名思义,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看电影。
露天电影,在七十,八十年代流行。
农村放电影,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择生产队场里,学校操场,农民宽敞的大门口。采用放映机,有的是活动影片。
在8o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队,是公社组织的,如果哪个村放电影,其它村的社员也会跑上个三里…五里的路途去看露天电影
网友老伙计:
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是我孩时最有情怀的一段美好记忆。
暑假中每逢八一建军节晚上 体育 场必有驻军慰问给当地民众放映露天电影,而且连映二部故事片,那天傍晚我总是兴奋地马虎吃几口饭,嘴中叼着一
饼,肩上扛着长板凳和几个小伙伴去占最佳观影位置,每当布幕上出现闪闪放光芒的八一五角星时,我们就拍手呼喊,肯定是我们小孩最爱看的战争打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上甘岭》、《战上海》、《英雄儿女》、《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列宁在十月》等中外电影如数家珍,百看不厌。
加片?哈!要不是你提问,我根本想不起来“加片”这个词组了。一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和电影票的涨价,看电影少了,更别提在农村看电影了;二是现在电影院里都是提前放广告,完全想不到加片的概念。不过题主的提问,很快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看电影的一些情形。
“加片”这个词还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就像是一个欢快地从父老乡亲嘴里蹦出的精灵,带着惊喜,却又忽的不见了——我实在想不起来,在农村看电影时,看过哪些加片,只感觉是加演了一部电影。但显然这不是事实。
小时候看电影,主要记住的是情节,而不是片名。我敢肯定的是:那时候电影开演前,绝对没有商业广告。
Ⅲ 70年代好看的老电影
哈哈 够你看的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些
文革时期 1970--1976 电影一览表
(包括舞台艺术片总共大约95部)
1970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智取威虎山》(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灯记》(京剧)
1971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京剧)
1972年5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龙江颂》(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1部:《白毛女》(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奇袭白虎团》(京剧)
1973年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3部: 《艳阳天》
《战洪图》
《青松岭》
1974年17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4部: 《杜鹃山》(京剧)
《侦察兵》
《南征北战》(重拍)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4部: 《火红的年代》
《无影灯下颂银针》
《渡江侦察记》(重拍)
《一副保险带》
八一电影制片厂2部: 《平原作战》(京剧)
《闪闪的红星》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创业》
《钢铁巨人》
《平原游击队》(重拍)
《向阳院的故事》
《半篮花生》(越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 《沙家浜》(粤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园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6部: 《海霞》
《红雨》
《决裂》
《草原儿女》(舞剧)
《烽火少年》
《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6部: 《战船台》
《春苗》
《第二个春天》
《小将》
《人老心红》(淮剧)
《拣煤渣》(淮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沂蒙颂》(舞剧)
《激战无名川》
《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
《雷雨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金光大道(上集)
《车轮滚滚》
《长城新曲》
《黄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电影制片厂2部: 《碧海红波》
《阿勇》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 《小螺号》
1976年41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9部: 《反击》
《山花》
《沸腾的群山》
《宝莲灯》(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百花争艳》 (音乐歌舞)(1976-5)
《南疆春早》(76年12月)
上海电影制片厂13部:《欢腾的小凉河》
《年轻的一代》(此片系重拍)
《磐石湾》(京剧)
《征途》
《难忘的战斗》
《江水滔滔》
《审椅子》(京剧)
《新风歌》
《金锁》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吕剧)
《三定桩》(莱芜梆子)
《小店春早》(黄梅戏)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红军不怕远征南——长征组歌》(舞台艺术片)
《南海风云》
《红云冈》(京剧)
《南海长城》
长春电影制片厂7部: 《雁鸣湖畔》
《芒果之歌》
《长空雄鹰》
《锁龙湖》
《山村新人》
《金光大道》(中集)
《半边天》(吕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1部: 《开山的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3部: 《枫树湾》
《山里红梅》
《红霞万朵》(黄梅戏)
峨嵋电影制片厂2部: 《寄托》
《春潮急》
广西电影制片厂1部: 《主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两张图纸》(湖南花鼓戏)
Ⅳ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谢谢提问,就个人看到过的如下,欢迎补充。
火红的年代、春苗、艳阳天、青松岭、长城新曲、侦察兵、金光大道、红雨、闪闪的红星、打击侵略者、奇袭、飞虎、激战无名川、南海长城、南海风云、海霞、海岛怒潮、乡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猎字99号、405谋杀案、沸腾的群山、枫树湾决裂、欢腾的小凉河、创业、沙漠的春天向阳院的故事、平原游击队(新)、渡江侦察记(新)、南征北战(新)、延河战火、小字辈、雁鸣湖畔、刑场上的婚礼、红牡丹、伤痕、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难忘的战斗、年轻的一代(新)、红河激浪、她从雾中来、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红花、自豪吧!母亲、
在特殊的十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有些电影拍摄的相当不错,堪称经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闪闪的红星》,电影内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画面干净,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电影中的三首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至今传唱不衰。
还有一部戏剧电影,河北梆子《宝莲灯》,郭德纲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这部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唱腔优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场,每次都能引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在那个年代,除了样板戏,还有一类题材,也受到观众的追捧,那就是战争片。50年代,一些经典的黑白战争故事片,重新拍摄成彩色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总体来说,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经典,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
还有一部《平原作战》
,虽然是新电影,却是向50年代拍摄的《平原游击队》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战》中的赵永刚,虽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无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双枪李向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个人觉得,当时最出色的
战争片,是《激战无名川》,那时候的演员是真正的赴汤蹈火,爬冰卧雪,志愿军战士用高射炮打飞机,拆除定时炸弹,当时看的紧张的不得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些经典镜头还历历在目。
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电影吗!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会少吧!有些还是翻拍的呢!如《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等!这里就说本人看过的,小学一年级时包场看电影,看过的是《青松岭》,此外还有《红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还有好像是《磐石湾》吧?有一次还包场两部样板戏,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按顺序是:1966年长影《雁鸿岭下》、北影《红色邮路》《女飞行员》《红石钟声》、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长影《艳阳天》《青松岭》(重拍)《战洪图》(重拍),1974年长影《钢铁巨人》《向阳院的故事》《创业》《平原游击队》(重拍)、北影《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上影《火红的年代》《渡江侦察记》(重拍)《无影灯下颂银针》《一副保险带》、八一《闪闪的红星》,1975年长影《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红雨》《决裂》、上影《第二个春天》《小将》《战船台》《春苗》、八一《激战无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号》、西影《碧海红波》《阿勇》,1976年长影《雁鸣湖畔》《长空雄鹰》《锁龙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腾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击》(未发行)、上影《征途》《难忘的战斗》《金锁》《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欢腾的小凉河》《江水滔滔》《新风歌》、八一《南海风云》《南海长城》、珠影《枫树湾》《山里红梅》、西影《开山的人》、峨眉《寄托》、广西《主课》。
不管有哪些,凡正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不管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启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年青的一代》《第二个春天》《春苗》《红雨》《火红的年代》《山村新人》《无影灯下颂银针》《长城新曲》《牛角石》《雁鸣湖畔》《渡江侦察记》《侦察兵》《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战洪图》《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红云岗》《向阳院的故事》《祖国啊母亲》《豹子湾的战斗》《沙漠里的春天》《闪闪的红星》《杜鹃山》《盤石湾》《平原游击队》《平原作战》《红石村》《反击》《盛大的节日》《创业》《海霞》《小螺号》《奇袭白虎团》《审椅子》《长空雄鹰》《激战无名川》《沸腾的群山》《渔岛怒潮》《决裂》《青春似火》《 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风云》《青春》《两个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儿时的回忆,记得上小学二年级,学校组织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 陋天电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来时几个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学校谈观后感,潘东子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样板戏,记忆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战》《奇袭》《春苗》《渡江侦察记》,有一部战斗片《侦察兵》王新刚老师主演的,是战斗片的精典。写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对题?
十年间,拍摄了屈指可数的故事片,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一巴掌!就这几部故事片,它们背后充满着鲜为人知的 故事!
《创业》:作家张天民根据开发大庆油田的创业事迹,创作出的故事片。审核时遭江青刁难未通过,作者致信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邓小平马上把信转交毛泽东,经批示后才公映。
《决裂》:反映大学从工农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后,两句流行语随之产生: 马尾巴的功能;这就是资格 (指手上有老茧子就是上大学资格,见图片)
《侦察兵》:1974年上映,侦察兵神乎其神,敌人都是草包。此片后被封存。
《春苗》,以赤脚医生春苗为主要人物,反映农村卫生医疗领域的阶级斗争,不久被封存。
《青松岭》,以农村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故事片。老贫农张万山与富农后代钱广之间围绕着生产队赶大车的车老板子的故事,展开了 贫下中农必须牢牢掌握“鞭杆子” 的斗争。张万山反复说:旱烟一经钱广过手,保证跑了味……
《闪闪的红星》:根据作家李心田的小说改篇。以红军后代潘冬子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红星歌》《小小竹排》《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等,久唱不衰。
—
—※4月25日于长春※——
首先我是80后,我小的时候经常看的两部电影,电影就是闪闪红星和平原游击队。
我们小的时候都向往闪闪红星里面的小演员潘冬子。勇敢机智,智斗胡汉三。
应该说闪闪的红星是一部爱国电影,是让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扬的一步少儿电影。在那个年代,我们小的时候,电视里边闪闪的红星几乎是隔两个月或者一个月播放一次。小的时候我记得家里面有一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是熊猫牌的。现在这个牌子的电视机好像已经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当电视里播放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家里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后,我们就扮演电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汉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后就这样相互嬉闹,好不热闹。这部电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很多欢乐,尤其是李双江演唱的闪闪的红星,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们的心中。
平原游击队,反映沧州一带,德州一带游击队,抗日战争的题材的一部电影。李向阳这个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们80后这一代 社会 主力青年的心中。
这部电影也是每逢过年过节,各电视台必放的一部电影。90年代的农村彩色电电视机几乎很少。这部黑白的老电影,让每一个家庭看到了英勇无畏的李向阳。每次看完这部电影,都点燃了我们心中激情昂扬的细胞,那么奋进,那么兴奋。我记得那时我们还要扬言,长大以后也要参军,到部队做战斗英雄,保家卫国。那时的雄心壮志,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电影。是我们这代八零后童年时光的回忆,没当再次看到这样的电影都能点燃我们心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