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星手抄报内容简单
1、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4、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5、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全中国,也必将照耀全世界。
Ⅱ 八佰推荐卡是怎么制作
八佰推荐卡制作 :1、先准备一张白色的白纸板,最好是长方形的。
2、然后用铅笔将推荐卡的大致边框用铅笔勾画出来,以荷花边框为例子。
3、将签字笔将边框仔细地勾画出来。
4、用彩色铅笔将荷花涂色。
5、在小一些的边框上,写上推荐卡三个稍微大一些的字。
6、然后将书的名字和书的梗概等内容写在推荐卡上。
7、用彩色笔将边框淡淡地涂上颜色,这样,一张好书推荐卡就完成了。
Ⅲ 八佰手抄报
Ⅳ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一看的,里面主要讲的是淞沪会战里的最后一战:四行仓库的那场战争。其实这个电影我们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内心都会非常的难受,想通过什么方式把它发泄出来却不知怎么做。淞沪会战虽然是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和日军的交战,但是我们真的输得非常的惨,非常的憋屈。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应该了解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这所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大部队可以撤离,其次就是为了能够让英国等领事会的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让国际方面给予我们援助,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场战争注定是无法胜利的,但是最终他们八百壮士成功守了下来,最后安全撤退,其实他们做的已经很好了,我们应该敬佩他们,牢记历史,发愤图强。
Ⅳ 八一手抄报怎么画
工具/原料:
彩笔、纸。
1、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边框,在左上角写上主题:81建军节手抄。
Ⅵ 一年级手抄报怎么做
一年级手抄报的画法如下:
1、准备好手抄报用纸,一般用A4纸,先用铅笔画好模板,一般是各个板块的轮廓要画出来。注意留出主题位置,区分好画画和写字的区域,并用铅笔画好写字区域的横线。
2、写字区域:识字小妙招两个或三个,一一写下来。
3、写字区域:和读书有关的故事一个,写下来。
4、写字区域:猜谜语五六个(视版面而定几个)。一一写下来。
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也可绘画图案进行划分。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或右上位置。
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Ⅶ 八佰电影讲的什么
8月倍受期待的国产战争大片《八佰》上映了,对于太久没进影院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份巨大的惊喜。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太多太多的泪点涌现,相信大家在观影时都忍不住流泪吧。不过没去电影院看过《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电影《八佰》讲的什么?《八佰》真实历史事件又是什么?
八佰电影讲的什么
《八佰》是由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主要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
其实这部电影是根据历史上淞沪抗战后期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改编的,面对数十万敌军的400多战士为震慑敌方故谎称800人,与敌军在上海四行仓库进行四行仓库保卫战。参加这场战役的414名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电影名《八佰》也来源于此。不过文艺作品是可以适当进行创作的,所以电影作品与历史上真实的八百壮士的故事还是有一定的出入。虽然《八佰》是一场群像戏,但是却把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心态转变刻画得细腻动人。
Ⅷ 八佰历史背景
电影八佰历史背景:
一、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当时中国尚未统一,国内还存在很多军阀 一个国家居然存在三个政府,此时日军在上海主动发起攻击。8月14日南京政府发起反击,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国人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决心保卫祖国,各路军阀也都放下昔日的仇恨不再内战枪口一致对外。
淞沪会战打的相当惨烈,在此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75万余人,包括老蒋的精锐嫡系中央军 还有各路地方军阀湘军桂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等,日军海陆空共投入30余万人。
二、战争失利掩护撤退
战争持续三个月由于武器装备低劣,老蒋指挥不当还有军阀派系太多不好指挥,地方军战斗力低下等原因,最终以国军损失30多万日军损失5万多的结果结束战争。
在此次战争后期老蒋令88师524团留一个营的人留守四行存库与日军周旋目的。是营造国际舆论的抱到与支持,想取得英法美的支持援助。
电影八佰就是以这个背景开拍的八佰壮士在四行仓库坚守四天四夜,最后撤退至英租界。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
八佰壮士后续
1、撤退英租界
10月30日,大部队突围成功。掩护任务完成后,谢晋元接到国军统帅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没有想到的是,孤军一进入租界,日军就向租界当局施压。
结果这只孤军被英军缴械,被安置在胶州路的一座废弃军营(史称“孤军营”)内,由白俄雇佣兵看守。名义上虽不是战俘,实际上和战俘一样失去了所有自由。可叹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此时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铁笼子里。
2、开办小作坊支援抗战
被看押期间,谢晋元教育战士们要不失军人精神,加紧操练随时准备重返战场杀敌。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孤军建起了宿舍、厨房、礼堂、球场等生活设施,并且还开办了制皂、织袜、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补贴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援抗战。
1938年8月11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孤军营”全体将士破例升起了国旗。此举遭到租界当局和万国商团外籍军队的干涉和围攻。为保卫国旗,战士们赤手空拳与敌肉搏,4人牺牲,100余人受伤。
当日下午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为反抗租界当局的暴行,谢晋元发动绝食斗争,最终在上海爱国同胞的积极声援下,租界当局被迫做出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公开道歉。
3、日伪策划暗杀了谢晋元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日伪企图劝降谢晋元,遂指使汪伪政权的“二号人物”陈公博亲赴“孤军营”劝降,并以伪陆军总司令这样的高官要职相诱。结果谢当面将委任状撕毁,陈公博也被骂得狗血淋头而逃。
后来,陈公博并不死心,又多次“好言相劝”,谢终不为所动。见谢晋元如此“不识时务”,日伪又策划了对谢晋元的暗杀行动。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28日,日军突然攻入“孤军营”,将手无寸铁的孤军340余人全部俘获。日军原打算将其改编为伪军,遭到毅然拒绝后,又企图将他们杀害。
不过慑于这支军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军最终未敢动手,后将他们分散押解到浙江诸暨、杭州、南京孝陵卫、南洋的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工。
孤军的一部分人在日军非人的苦工奴役中相继死去,但活下来的人一直没有停止斗争。例如,被遣往浙江诸暨的一支孤军夺取日军的枪械后,加入了当地抗日游击队;1945年日本战败,被押到新几内亚的36名孤军军官将负责看押的日军小队抓了俘虏。
4、抗战胜利后
抗战胜利后,孤军幸存者从各地陆续返回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沿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为老团长守灵。
后来内战爆发,他们不愿卷入内战,遂解散各谋职业,大部分隐姓埋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十分艰苦。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曾亲自为这些孤军壮士安排工作。
但他们在后来的“四清运动”和“文革”动荡中都受到了冲击,有一些人遭迫害致死。“文革”结束后,余下的人都在政府的照顾和善待中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2010年12月17日,孤军壮士之一的杨养正老人以96岁高龄在重庆辞世。如今,谢晋元的四百壮士中仅有92岁的杨根奎老人一人尚存人世。
网络-谢晋元等八百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