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过《白狐》的朋友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看过电影《白狐》,想给它写个评论,不是为了吐槽,只是感到可惜,因为它烂得还有救,它本来可以不用这么烂的。这部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就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小学生做作业,赶着出去找小朋友们玩、看动画片,这完成的作业就......
仙魔的题材,爱情的主题,以及演员的阵容,还有里面一些用心营造的台词,都可以接受,或者说让人期待或喜欢。这原本是一部大有可为的作品,却怎么就成了一部大烂片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剧情转接太过僵硬,极其不自然,很多的瑕疵,这就是我定义为烂片的原因。
说我感觉欠缺的吧。
王大人喊出那句“要杀要刮悉听尊便”让我一下子乐了。这一场是王大人与海蝠王的交锋,王大人一被抓过去就大喊大叫,让妖孽滚出来见他,感觉完全落了下乘。 一般都是心里不安的一方才会迫不及待大喊大叫,想要改变处境或者祛除恐惧。那一句“要杀要刮悉听尊便”更是承认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事实,地位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电影根本没能成功表现出王大人的血性。
不如改成,妖魔先来找他,王大人给予仇恨的目光,甚至不屑理睬的目光。我们来分析电影背后的逻辑,王大人本是一身正气凛然的一个人,从力量上来说,被妖魔抓去应当是毫无反抗之力,想必早有舍身取义的觉悟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可以认为已抱必死之决心,无惧海蝠王,心系百姓苍生,对海蝠王欲除之而后快。他对妖魔的心里活动,是不是应该仇恨,完全忘记了个人安危。
然后海蝠王为什么不直接杀了王大人,却费事把王大人抓回海蝠岛 ?因为海蝠王有求于王大人,他要王大人每天给他送一个人吸血。这一段,是否可以描述为王大人在肉身力量处于劣势,但因心胸坦荡,并不忧虑个人安危,在心理上处于上风呢?反正大不了一死我不怕。
这种交锋,谁先开口谁就落于下风,因为行动上体现了心里的不安,急于改变现状。所以我觉得,这一节王大人先闭口为妙,妖魔先开口威胁王大人,王大人怒斥妖魔,最后妖魔恼羞成怒杀掉王大人。
下一个不妥,就是海蝠王对元丰的第一次袭击。地点,狐仙谷。写到这忽然感觉到自己知道就行了,不大想写了,也不需要别人来认同或否定,浪费时间。
做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似乎也不妥当,继续。
对元丰的袭击,逻辑上的瑕疵在于,堂堂一代万年大妖,傲世仙魔人三界的存在,居然出手偷袭一个凡人,实在有失一代强者风范。这样的出手,反应了两点,一则是至阳玄魄的威力,让海蝠王忌惮,还没激发就害怕得马上过来击杀,二则却削弱了海蝠王的妖王形象。妖王对至阳玄魄感到害怕,显然是缺少了一颗强者之心,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勇气面对激发后的至阳玄魄,真正最强大的人,相信自己无敌,连苍天亦敢逆。这样一个道心不够强大的妖魔,居然能让仙魔人81路豪杰联手都没办法,不得不说仙魔人那些修者都什么垃圾,居然联手都不能拿他怎么样。
剧中提到,海蝠王受再重的伤三日可复原,死了七日可重生,想必这是其最大倚仗,不过干嘛非要击杀他?关起来永久封印镇压总可以吧,万年大妖就真那么无敌,没有任何法器装备能做到?
我们再看海蝠王的这次出击,他从海蝠岛特意跑到狐仙谷,干了什么事情。对王元丰偷袭出手,然后退走了。他来干嘛?杀王元丰,使用偷袭,然后莫名其妙退走了,来做的事情没做好干嘛就走了?在这个过程中,海蝠王对王元丰出手了两次,一次被灵儿化解,另一次被狐妈击退。
注意,在狐妈击退妖王的过程中,洞府没有任何禁制力量辅助狐妈的战斗,完全是凭借她的修为击退,这就是台词里面说的那么厉害的妖王的力量?狐仙谷作为众狐狸精的老巢,怎么在其中就没体现出对她们战斗力的一点点帮助呢?修炼千年的狐妖就没有什么阵法法门或者其他的力量来经营一下自己的老巢吗?连人类大户人家都可能有不少防御措施,机关陷阱......修炼界拥有休仙手段的防御不足为奇吧。
分析到这,我回头找我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这次袭击海蝠王的妖身和幻化的人身都没有出现,能算海蝠王出手吗?那就得说那些小蝙蝠一样的东西和海蝠王算什么关系。是海蝠王的一种攻击形态?是他身体里一种妖元力量的外放?或者干脆就是海蝠王所养的小蝙蝠,是他的小弟手下呢?反正我看电影的时候没看见电影表现出来,不过这么分析想一下的话,大概就是小弟手下了吧。不知道导演自己是否给这些小蝙蝠给了精确定位呢?
就算是其手下,最后月亮背景传来 的是海蝠王本妖的声音了吧,那海蝠王真身去了狐仙谷吗?不过是让人虚惊了一场,却威胁什么“与我为敌就是与天为敌”,实在没脸没皮,他自己出生了没能拿人家怎么样还说那样的话,台词让人感觉......还不如一击不中就不出手,显示一下我绝代妖王一次出手没干掉你不屑于纠纠缠缠再出生的高人风范。直接明言我下次再来杀你,我有强大的力量,就是光明正大杀上来,对你强势碾压。
不管是不是妖王亲自出手了,那场莫名其妙的退去都让人感觉突兀,然后我再次试着从逻辑中找他退去的原因,好似他 该受了伤。怎么受伤的呢?抓王大人的时候被元丰血光所伤。那一节,妖王真身同样没有现身,是一些像蝙蝠人一样的东西进行的行动。那些蝙蝠人和海蝠王又是什么关系呢?化身不像化身,手下不像手下。如果是化身,真身何必要问那伤从何来,就应该直接知道是怎么回事才对,如果是手下,手下出去办事,海蝠王怎么可能受伤,最多他的手下受伤而已。
然后就是求医那截了,那截剧本的表达我理解,可是演员的演绎,我只能说完全没演出那种效果 。阿娇听见一夜治好的方法是移植元神不能还回,会把自己变傻的时候,原意表达是她没多大犹豫就决定了做是吧,然后故作轻松。但是呢,拍出来的画面就是阿娇往旁边看了下,没有特别的目光或表情特写,然后一窜匪夷所思的台词。
我们来分析小翠这个人,她对爱情有着极其明确,极其强烈的向往,想要“ 白狐绥绥,九尾庞庞,与君相拥,地久天长”的爱情。为了期待这份爱情,她与母亲争吵,甚至不惜自杀。前面的剧情里,小翠根本就没有接受元丰,不想与这个不解情爱的傻子在一起,她为了母亲做出尝试,但观众们都知道,她不爱元丰,一直不爱,也许元丰面对妖王以身相护那次感动了她,可是剧情里面没有演绎出来,或者说阿娇没有演绎出来,很多观众还停在小翠不爱元丰的念想里,这一节的台词却是情深意重到极致的台词,效果就是观众感到雷人,你爱他个屁。与此同时,那医生,是叫沙夜大师吧,在小翠做出牺牲自我的决定的时候,他讲那后果的惊叹调也大煞风景,跟老版什么事情都智珠在握时候逗弄凡人的济公似的,这处不知道是该说配音还是该说什么,感情基调把握完全不对嘛,我更接受的表现,这个人的心理活动是感到可惜,为之遗憾,以及敬佩。我当时听那语音感到的是这个人大惊小怪,然后又调侃......
而后阿娇开始找理由了,一来拯救苍生,二来母亲夸我懂事......前面的剧情有多少铺垫出她有拯救苍生完全牺牲自我的情怀,这里的台词是大慈大悲的形象了,可惜前面的剧情没铺垫出来,给人的感觉就只是突兀,看不出来我们隔壁老王如此心系苍生了。再说苍生 ,前面的剧情除了很多人逃出城以外,剧情也完全没有铺垫出众生皆苦,哀鸿遍野的凄凉景象,不知道这人什么时候这么关心苍生了。这效果,苍生就像找过来的一个借口笑话。母亲夸奖会让她牺牲自我爱情雨幸福?前面的剧情却是与母亲争执乃自自杀,这剧情转变的如此突兀,来点中间过渡和原因交代也不至于这么让人难以接受吧。还不如把那多余的台词砍去呢,直接用面部特写,用眼睛目光来演绎,小翠用沉醉的目光看着王元丰的睡靥,他睡得沉静安详,像一个天真无忧的小孩,用言不由衷的语气来说可以让母亲高兴(用事实,你的目光和表情来表现你已深深爱上了元丰比靠台词里的语言来表示爱他要有说服力得多,记得《大话西游》里面,春三十娘说白晶晶还爱孙悟空的时候,白晶晶的台词意思分明是恨孙悟空要杀了他,可她拿起剑的时候却是一剑刺向春三十娘而不是孙悟空的转世至尊宝。不需要台词来说爱,行动是证明)这个电影里面,却刚好相反,那效果就像,季摇对着张智霖大喊,我跟红莲的感情比你和小翠的感情要深厚百倍,来世他生,碧落黄泉,我爱她之情犹如那滔滔江水........
这些台词和情绪的矛盾,剧情演绎没铺垫够,再深情的台词表白只会让人感到突兀和雷人,调动不了观众的情绪,没有代入感。
再接下来,观众们还没完全把她爱他当成既成事实的时候 ,她已经独自爱得举世皆忘我独爱你了,把别扭感继续了下去。
然后元丰灵儿成亲那一段,小蝙蝠们来攻,打着打着小翠万念俱灰心不在焉了,这个过程里,她的那些姐妹们都没能实质性的出手帮到她,她的那些姐妹都先后被杀消失掉却惟独她留得最久,不知道什么逻辑。 拥有千年道行的狐妖,在争斗中处于劣势,双方的修为惊天动地不用说了吧。人家说高手过招最忌分神,稍不注意一个破绽就是万劫不复,到了这主完全失神还能最后被灭。。。
为什么那些狐妖姐妹一个个的消亡我却没感觉到一点悲壮呢?本该是往悲壮方向走的吧,电影里面对情绪的渲染可真是与众不同..
还要分析一下季摇这个人,前面的剧情铺垫算是一个贪生怕死圆滑世故却又不要面皮的一个人吧,他在最后时刻突然跳了出来,骂了妖王拖延了一点时间,是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突然,因为前面那么的一个人怎么这里不要命的跑出来了。你就用镜头强调一下红莲死后,他的情绪痛苦挣扎,最后跳出来也不至于那么突兀了吧。
武术指导也没请一个吧,那斗法打的什么乱七八糟,尤其最后杀小蝙蝠那样子,一个个弱不禁风的女子,有气无力的挥动小剑,完全儿戏嘛,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
还有 几个莫名其妙,九尾狐神功是什么?至阳玄魄是什么?编剧或者导演仔细想过没有。先说,至阳玄魄,是一件神器?一种体质?还是其他什么?对其形容用了一个量词,副,一副至阳玄魄,它为什么需要激发和路上捡到那把装备一点理论交代都没有,还要弄那个挚爱女子成亲洞房,你不如搞个双修功法还不至于那么不清不楚呢,根本就没有准确定位。
再说九尾狐神功,乍听似乎是一门功法。但是一门会在别人梦里传出去自己就不会再用的一门功法,别人接受了传功还不知道,这样一门功法也让人感到好奇,我对于能剥离自己一门厉害神功传给别人别人却不知道的功夫更加好奇。这样一门功法,还不如说是一件仙器更像呢,你看她使用起来的时候,也就几条狐狸尾巴,从哪里看都是装备特征,你说是一门功法,就为了强调狐狸家族有这一门厉害功法?
那海蝠王的妖身形象,妆容谁化的?和印象中国外某一魔幻片里面一种小怪的妆容像极了,是《魔戒》还是什么记不清楚了,吹得那么牛的一海蝠妖就人家一苦力般的小怪模样!!!!!
然后我说一下那些大概也会被许多人喷的”情深意切“的台词,台词本身并没有错。就像这世上再多的人骂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或者男人真不是东西,其实真爱还是有的,不过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罢了。台词在本电影里面却非常雷人,实在是编剧导演功课做得不到位。完全是对电影语言的运用不到位造成的,电影该用画面情节铺垫出来的东西,你用一两句话让人来把他当做既成事实,这让那些对白显得好苍白。就像描述兄弟感情的时候,人家说阿大替阿二挡过一刀,你的描述却是阿大和阿二是最好的兄弟,没有人比他们更好了,他们的感情感天动地,惊天地泣鬼神。
台词与情节不和谐,自己两端闹了别扭,电影里面演的事情才是灵魂,台词的作用不过渲染和抒情,情节没发展到这步来,你却这样说话,那就完全表错了情,深情变作无病呻吟,再深情的台词最后苍白无力。
所以我大胆猜测,这部戏的情节是不是先确定了最后那些看似深情的桥段情节部分,然后填充其他事态发展,最后弄得不伦不类。
电影动了仙魔题材,却不了解仙魔修真文化;电影主题是爱情,却脱离了生活,没有演绎好爱情,最终形成空中楼阁的烂片,想想原本他的背景,他可以延伸出去的布局,实在感到可惜。
跳舞那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小翠其实不愿意给其他人跳舞的,要是之前小翠已经接受元丰,特别想给元丰跳,却被妖王敌袭打断,一直想跳留成遗憾,最后跳舞的时候会多一份悲情。剧中却是小翠试着接受元丰被她姐妹们打断,她跳舞的愿望并不强烈。
小翠负伤消失那部分,就给那些攻击先是伤痕,体现出狐妖妖元和蝙蝠的攻击两种力量在争斗,妖元一旦败退狐妖就消失灰飞烟灭,小翠后面消失的时间就能从逻辑上说过去了。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里面说的逻辑问题,并不是绝对的,非要找一个理由来解释,也可以解释过去。可我们看电影的时候,观感不是那么感受的,在这些瑕疵里面,已经破坏掉了和谐的氛围。就好比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汤锅里,突然看见一颗老鼠屎,这里面可不止一颗。如果前面的剧情能带来我们相信了他们深爱的观感,后面那些深情部分就会变成加分而不是那么雷人了。
最后说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其中提到的修改意见极为简陋,或者只是思路并未深思,加上惯性思维,又落入俗套之嫌,就不多赘述了。真长,不说了。
里面一些名词的解释。
化身:修真者本体以外的使用的身体,例如将意识的一部分降临到一个石头人身上,操作这个石头人进行活动,可以认为是他的而一个化身,因为有意识神魂在上面,化身受损可以导致本体受伤。
装备:修真者当作武器盔甲使用的东西,根据好坏不同称为法器仙器妖器神器之类的,狐妖千年道行打造的东西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好理解吧,不会和铁匠打出来的东西一样塞。
Ⅱ 白狐电影男主为啥娶别人
剧情需要,狐是妖!妖与人不能在一起。
3D魔幻电影《白狐》取材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牛朝阳编剧并执导的3D魔幻电影,笔者针对片中的爱情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唯美的画面中隐藏着对爱情的深思。这里既有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也有为爱痴狂的种种情况,这些不同类型的爱情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实质,作品中的这些表象特征更为我们诠释了爱情正剧背后隐藏着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为爱牺牲、男权至上、人妖殊途和情感补偿。
[关键词]《白狐》;爱情;追求;痴狂;传统文化
近两年,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影视剧作屡见不鲜,从《画皮》系列到《倩女幽魂》再到《画壁》,一系列的魔幻电影接踵而来。2013年张智霖、钟欣桐主演的3D魔幻电影《白狐》同样如此,《白狐》改编自《聊斋志异》,又不局限于原著中的简短故事。该作品取自《聊斋志异》的小翠篇,经过牛朝阳的改编为我们诠释了一段与原著中风格迥异的爱情传说,针对于这部褒贬不一的作品,笔者将从爱情模式的角度分析牛朝阳给我们奉献的情爱大餐。
一、爱情模式
爱情一向是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的主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塑造了一批美丽多情的“异类”,他们各有特色。《白狐》依然延续《聊斋志异》原文的特色,在其影视剧中也塑造了一群性格突出的“狐妖”。总体而言,《白狐》讲述的是狐仙小翠与凡人王元丰之间的痴情傻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一)追求理想的爱情
狐母为报当年的救命之恩愿将自己十个女儿中的一个许配给王大人的痴儿元丰,王元丰选择了最有主见的小翠。
小翠是该剧的女主角,在剧作中是一个追求浪漫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她从得知自己要作为报恩的筹码嫁给王元丰以后就极力反对,因为在其心中认为真正的爱情是大禹和九尾狐的完美结合。
小翠对爱情的追求不因游娘的爱情悲剧“清醒”,也没有因为狐母报恩的原因而放弃,即使母亲提出若不相从,就断绝母女关系,小翠依旧不改初衷。当理想和现实相差甚远的时候,她宁可选择亲手撕毁象征神圣爱情的画卷,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也绝不向现实妥协。这种用生命弹奏出来的爱之歌令人动容。
(二)为爱痴狂
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白狐》继续为我们展示出来不同的为爱痴狂的精美画卷,剧中人灵儿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不痴不傻不是爱,该作品塑造了各种样式的痴傻之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爱而疯
巩新亮在该剧中客串了一位和凡人恋爱的鱼精――游娘,疯,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因为在三百年中她偶尔的清醒的时刻反而是她最伤心欲绝的时刻。所谓“寒窗苦读,你我海誓山盟铭心刻骨;金榜花烛,却是天涯漫漫陌路殊途”,游娘痴痴的苦恋换回来的却是“薄幸锦衣郎”。她面对着棋盘陷入了幻想的状态,是因爱而疯。
2.因爱而坏
《白狐》中上演了一场妖界的“无间道”,其核心人物就是孝顺的火狐“红莲”,正像该剧的人物造型董承光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的那样:火狐狸红莲,敢爱敢恨,纠结在人与魔之间不能自拔,最后用鲜红的血祭奠那极致的爱,在用生命换爱情中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的确,红莲在剧中充当了爱情的祭品,她首先是爱上了不该爱的敌对方的大BOOS,在苦等没有结果的时候选择了自我放逐。当季遥向她伸出“爱的邀约”的时候,红莲抱着复仇的心态接受了邀请。
但是我们应该可以看出,红莲和小翠一样也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她违背了母亲的意志偷偷与心爱的人交往,无论做多少事情,一要保全母亲,二要守候爱情。但是,正邪不两立的立场和苦等无果的无奈最终将其推进了以死捍卫自尊的极端。
3.因爱而傻
小翠对爱情最为憧憬,对自己的情感追求也最为执著,当她知道王元丰那颗痴傻的心中对自己的真情实意后已经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否则,当她见到元丰与其他狐妖在一起嬉戏玩耍的时候,眼泪为何不自觉充满了眼眶呢?在这种慢慢滋长的情爱中,小翠为了元丰彻底地改变了自己。
首先,她忘却了心中的“大禹”,决定要与元丰成亲。这时候的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元丰对她的那种“刀伤箭射火烧”也绝不放手的深情。而当找到神医医治王元丰痴傻之症的时候,其情就已经深种了。所以,小翠愿意用自己千年元神去换取元丰一夕病愈,即使对方清醒过来再也不认识她,即使小翠自己会变傻。我们要注意的是,此时小翠变傻只是生理上的傻,她会慢慢地不认识别人,甚至不记得自己,但是在遗忘世事之前,小翠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还是不断地加深印象,让自己不要忘记元丰。这一阶段的小翠已经开始从生理上的傻向着精神上的傻转变。
小翠看着忘却了自己的健康的元丰重新选妻,悲痛欲绝却又不能溢于言表,而元丰凭借记忆深处的味道再次选择了小翠让其感动不已,此时为小翠“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小翠为元丰的牺牲更大,为了人间正义,她终于将元丰让给了灵儿,并且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到这里达到了高潮,而小翠为爱而傻的表现也达到了极致。
二、爱情形式的实质
在《白狐》中为我们展现的这种种爱情形式令人动容,透过这些形式的本身我们来追求一下其背后的实质,可以从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学中对爱情的认知,其认知对爱情背后隐藏的文化有一定的解释。
(一)为爱牺牲
中国的爱情观与西方不同,绝对不会有那种绝对的“爱情至上”“恋爱自由”的观点,所以片中的红莲、小翠固然在心目中无限憧憬自己心中的真挚爱情,但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为爱生存,所以当爱情同现实其他伦理道德发生冲撞的时候,她们必须在爱的名义下为爱牺牲。
红莲的爱情和亲情是相互抵触的,红莲既想保护母亲,又想与海蝠王长相厮守,所以她选择了给海蝠王报信,希望自己能够在维护爱情的同时保护母亲的性命。可事与愿违,红莲最后在为母报仇的道德驱使下寻找根本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打败的海蝠王,所以她走上了血祭之路。
小翠的爱情和人间正义是矛盾的,如果选择维护自己的爱情,那么势必不能激发元丰体内的至阳玄魄而消灭海蝠王,从而匡扶人间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小翠就得违背自己的情感意愿,把心爱的人亲手送到自己的姐妹手上,并且为了保护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
(二)男权至上
男权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蒲松龄当年创造《聊斋志异》的时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但是也没有逃离男权至上的框架,而牛朝阳改编和执导的过程中也保留了这一点。电影《白狐》中有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几千年老白狐,有如花似玉的千年狐狸精,但任由男主人公挑选。可见,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在爱情中永远都附属于男性存在,我们看片中几个重要的爱情全都如此。
剧中的王元丰虽然在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傻小子,但是他天生就肩负着驱妖逐怪的任务,即使他当时的智商不足,也不影响狐母为报当年恩情就任其在十个女儿中选妻的决定。而选妻的方式更加特别,那就是让王元丰这个傻小子自己挑选,当他难以抉择的时候,就选择了“风筝选妻”的方式,这里仅仅照顾了男方的想法,而全然不顾女方的心理,正是典型的男权主义的体现。
游娘和凡人相恋,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被凡人抛弃,从此以后陷入了疯狂状态,她即使有千年道行也是徒留伤悲,这时候的游娘并不具有真正的斗争精神,剧中隐隐透出负心汉考中状元后的欢快人生,而这样没有怨言的自我疯狂不也象征着女子在男权社会中那种低下的地位吗?
红莲与季遥春风一度,从传统角度来看无异于“红杏出墙”,所以即使她出于爱情复仇的心理需求再强烈,即使她对海蝠王感情再深,都不能撼动男性在爱情双方地位上的绝对权力,所以红莲必须死在海蝠王的手下。
自小在狐仙谷长大的凡人灵儿更是如此,她从见到元丰的第一眼就希望能够与其结为连理,而剧中我们也看到了她的如愿以偿。灵儿最后的装扮让人深思,那传统道德要求下的贤妻良母形象更是深深诠释了男权社会中的正统爱情。
(三)人妖殊途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这并不能突破人妖之间的界限,这种对异类婚姻的反对历来是我们国家传统思想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该剧亦是如此。
小翠与王元丰的爱情并不被看好,就连狐母也希望小翠作为报恩的筹码陪对方几年而已,尤其是游娘与凡人爱情故事的设置更是暗示了人妖相恋是没有好结果的,可是王、翠二人还是不能自拔陷入了爱情之中。尤其是小翠,她是一个可以为爱情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小妖,正是这种飞蛾扑火般的爱情使得她最终走上为爱而傻的道路。事实果然如此,从游娘口中得到元丰必须与人类结合才能够斩妖的事实以后,小翠就必须放弃爱情,将元丰拱手相让于灵儿。
而灵儿与元丰――两个凡人的结合才是最正统的,这才是符合我们传统观念的,所以只有他们的结合才能打败海蝠王,才能真正地在人间过美好的生活。
(四)情感补偿
中国的各种艺术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作为影视文学的电影也是如此,当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的时候,我们总要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一种情感上的补偿,以此来说明曾经的美好并没有随风飘散。所以,梁山伯、祝英台死后要化蝶,唐明皇也可以派方术之士寻到仙岛上的杨贵妃,《聊斋志异》中的妖魔鬼怪可以放弃多年道行转变成凡人继续人间的情感,所以《白狐》的结尾也设置了类似情节以期达到人们心理上的慰藉。
海蝠王被消灭5年以后,元丰和灵儿的女儿在纸上涂鸦,然后她拿起来就将“作品”撕成了碎片,而这样的举动恰恰是小翠生前常常做的。小翠虽然在抵抗海蝠王的战斗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在这里,她又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生了,无论是转世轮回还是置换给王元丰千年道行的结果,这种折中的情感补偿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观众的心。
三、结语
电影《白狐》加入了大量东方玄学概念,把魔幻题材升级为玄幻题材,更具有东方美学和哲学内涵。而电影所表达的爱情非常简单,即“不痴不傻不是爱”,这给那些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抑或渴望经历浪漫情爱的人们带来了震撼。人们常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在《白狐》这部凄美的大片中,牛朝阳导演为观众奉献出一个魔幻的世界,让人与狐的爱情在特效技术的烘托下更加生动,更加让人相信爱情,也在爱情这个伟大的、亘古不变的主题下使我们领略到了种种深情。
Ⅲ 如何评价《白狐》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始白狐虞夫人为了报恩,找到了300年前的在雨中救了自己的王大人,答应把自己女儿许配给王大人的傻儿子王元丰,当王元丰的形象出来时,我大惊了感觉完蛋了,张智霖的这个形象真的不知道怎么去满足观众们的苛刻要求,只能说张智霖的演技太好了,看惯了他在港台剧中充满智慧、沉稳帅气的形象,这个天真的少年王元丰真的是悔三观啊。接下来的一大段我只能给这部电影冠上搞笑的头衔,表明来意之后虞夫人把他们父子带去看她的一群小狐狸,绝美的狐仙居住地,十个小狐狸的出现让这场面不仅有美景更有美人儿,老狐狸对每个女儿的命名以大家在电影中经常见到的方法,颜色分类来命名,其中一个凡人叫“灵儿”,要知道这个名字可是别有韵味,要知道最后使元丰有神力的是“灵儿”,在对每个女儿介绍一番之后老狐狸想出了丢风筝定姻缘的馊点子,,而这个看似馊的点子可是经过编剧导演一番折腾啊,风筝可以撕、画卷可以撕、但是老狐狸的心不能撕、但是观众的心一定要撕,在"小翠"这个注定不平凡的白狐出现后原本在“灵儿”手上的风筝跑到了小翠手上,而最后这只风筝又被小翠亲手撕碎,我不得不说这一点编剧可是撒费苦心。经过这么一番胡闹这种种暗示着影片将围绕元丰、小翠、灵儿展开一个曲折迷离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像这一切的起因风筝一样一切回到无,支离破碎的结局撕碎观众的心,但是最后导演也没有那么狠,他竟然安排了元丰会做风筝,他经常说梦话:“我做一个,你撕一个”,而小翠也曾回答道:“我撕累了,你好好睡”这一字一句无不暗示着即使风筝被撕碎,但是尼玛元丰会做,即使结局注定支离破碎,但是元丰却是个支点,他让这个结局凄凉确注定不失美感,凄美凄美也,而导演就是这个胡闹的“小翠”他将这本来一个报恩的感人故事演变成一个魔幻爱情凄美剧,但是导演也注定会累的,他最终折腾完了,他把一群狐狸和蝙蝠都折腾死了,最后留下了元丰和灵儿和小翠的元灵。。。对此我相当佩服牛朝阳的隐喻,他将中国式电影的隐喻又进一步细腻,细腻到电影中每一句台词都相当的饱满,多一句嫌多,少一句不足。而这部电影的爱情故事不仅仅局限在元丰,当然如果只有元丰和小翠的恋情只可称之仙人爱情罢了,而魔幻二字编剧则安排了季遥、海蝠王、红莲的三角恋来充实,而在这段恋情中狗血在海蝙王把红莲的血吸干了,而智精竟说是“爱”着吸的,修行万年的妖精王也动了情,而动了情的女子被凡人勾走了,海蝙王一怒之下吸干了爱人的血,然后竟然练成了绝世神功。。。八情九魅、凡人、仙狐、魔、精、佛及剧中让人捉摸不清的爱情真是把魔幻及爱情和故事三个词填充的五彩斑斓。
魔幻爱情故事有了,而这部的影片的“不痴不傻不是爱”的爱情主题,我只能说剧情真的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开始傻子选择了小翠,痴迷着小翠非她不娶,可谓痴爱,而后小翠又为了元丰将自己千年元神转移到元丰体内,自己成为傻子,还傻傻的以为元丰醒来选了她两人就可以在一起了,谁知因为爱情变疯的游娘出来插一刀,告诉小翠元丰只能和凡人成亲方可使出神力,(在这本人真的觉得游娘貌似看不得元丰和小翠好了,自己被抛弃,于是乎才出来帮忙导演继续捣乱)小翠的傻印了老狐狸说的自古狐狸和人的恋情都没有美好的结局,对于这个主题又不得不提蝙蝠和狐狸的恋情了,红莲和蝙蝠本来好好的,自从红莲对凡人动心后,悲剧连连。“不痴不傻不是爱”这句话在剧中最先由灵儿提出,他不嫌弃最开始的傻子,也就是现在的2b少年,而小翠一直信阳着"与君相拥,地久天长"的爱情,虽然这没错,但是她觉得元丰这个傻子给不了她需要爱情,于是乎鄙视了这个2b青年,最后的结局一出感觉导演又在暗喻着什么。。。
影评中不得不提是白狐的3d效果确实不错,很不错,这部电影走向唯美风,海蝙王也在剧中说过“狐仙谷后山的风景有时比鲜血更诱惑”,导演也在影片中打起了广告。细腻的3d呈现让影片的景确实吸引着不少观众的眼球,不仅是景的特写,更有不少唯美镜头的特效,第一次元丰选妻场景、小翠撕风筝场面、元神转移剧情、小翠的那支舞、最后狐狸们大战蝙蝠的情节。。。貌似自从《画皮2》的细腻的风格成功后,中国影片逐渐走向细腻化,走向细腻情感化。虽然剧中确实有不少剧情的狗血,但是对于第一次导电影的导演牛朝阳来说他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他用细腻的情感和细腻的唯美场面特效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对于这部电影最后我不得不提是我看哭了,在导演各种折腾后,情到深处,又痴又傻的爱情,好玩的爱情,玩转这观众们的心,当元丰抱紧小翠告诉他我要"与君相拥,地久天长,就算拿刀刺我,我不放,拿箭射我也不放我也不放,拿火烧我欲火焚身我也不放"的时候,当元丰第二次选妻拉着小翠告诉她“我的心跳记得你的香味儿”的时候,当小翠记起她和元丰在一起、想起的元丰名字的时候,当小翠想起元丰想看她跳舞她跳起优美的舞姿且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当最后元丰抱紧小翠。小翠香消玉殒的那刻,我只能说他们的爱情真的太好玩了,让我的心跳记着的他们的玩转的律动。。。
我承认这部电影太多小地方的不合理,太多巧合的堆积,但是没有这些哪来的故事,中国或许没有诺兰那样的编剧,编不出那么令人信服又有深度的的剧情,中国的影片或许不像好莱坞影片一样视觉的享受将科幻的元素用3d精美呈现,但是这部《白狐》细腻到深处,无论是景上还是情感上都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或许这是以后国内影片发展的趋势——情致深入、细腻细微。
Ⅳ 《白狐》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电影里的内容,一个书生救了一只受伤狐狸,后来狐狸成精化成人形,再后来他们就
就是个MTV吧!不是什么主题曲和插曲!
白狐的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宝莲灯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Ⅵ 电影白狐插曲是什么
电影白狐插曲是《不痴不傻不是爱》主唱火狐狸虚拟组合
歌词
月亮千年
为只为来写你的影子
风吹千年
为只为来刻你的样子
胡乱的拍
拍不开命里锁住的情门
心碎一地
却依然傻傻笑给你看
笑得好看吗 月光旋转吧
我为你在变傻
不痴不傻不是爱
不傻不痴不明白
春去春来 月圆月缺
相聚都是为离别
不痴不傻不是爱
不傻不痴不痛快
谁人笑我 我笑谁人
疯疯癫癫醉一生
不痴不傻不是爱
不傻不痴不明白
春去春来 月圆月缺
相聚都是为离别
不痴不傻不是爱
不傻不痴不痛快
谁人笑我 我笑谁人
疯疯癫癫醉一生
Ⅶ 白狐电影
狐仙
Ⅷ 电影《白狐》中插曲叫什么
白狐。
歌曲:白狐 电影《白狐》主题曲 作词:玉镯儿 作曲:李旭辉 演唱:谢容儿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夜深人静时 可有人听见我在哭 灯火阑珊处 可有人看见我跳舞 我是一只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千年孤独 滚滚红尘里 谁又种下了爱的。
Ⅸ 求电影白狐详细剧情。
在仙魔世界,宇宙间最大的恶魔海蝠王正危害人间,天下惶惶!狐仙谷的疯丫头小翠却爱上了凡人傻小子王元丰,而王元丰身上隐藏的至阳玄魄,正是邪魔妖道的终极克星!当正邪大战与痴情傻爱无可避免地缠绕在一起,一出感天动地的真爱传奇,澎湃上映。
以《聊斋志异》中的《小翠》一章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电影《白狐》讲述的是狐仙小翠(钟欣桐饰)与凡人王元丰(张智霖饰)之间的痴情傻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莲花碑大战看点十足
莲花碑大战将是《白狐》中一场大规模武戏。大战的发生地处于男主人公王元丰(张智霖饰)家后院的莲花碑附近。这座看上去有些破旧,并被藤蔓所缠绕的莲花碑,其实暗藏玄机。原来,身处人间的王元丰等人,正是通过叩响碑体,才得以与身处仙界的狐母等人联络上。
电影白狐剧照
电影白狐剧照
七天夜戏大战的起因,便是王元丰和其父王大人在梦中被狐母邀去狐仙谷后,一直无法确认元丰欲娶小翠为妻之事。于是他们来到莲花碑处,打算问个明白。谁知就在他们叩响莲花碑之时,数名海蝠妖从天而降。在王大人和王元丰陷入险境之时,狐仙谷的狐母和小翠通过灵通宝屏将其尽收眼底。狐母携小翠穿越仙凡两界的屏障,赶去相救。于是,狐母开始与海蝠妖的正面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