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跪求一篇《唐山大地震》影评!!字数不限!!专业点最好!
——影评《唐山大地震》
序
早早听闻《唐山大地震》时,第一感觉冯导借《2012》之势,主推一部商业化的视觉饕餮盛宴的灾难片,高科技营造的逼真视觉感受将是影片主卖点之一。随着《唐》内部剧情简介的浮出水面,我倒是颇有几分诧异,该影片倾向于唐山大地震背影下的文艺片,细腻纠结的感情成为影片的主旋律,虽然动用了陈道明、李晨、徐帆、陈瑾、张静初、陆毅、张国强等实力派与偶像派强大明星阵容,但对于看惯了西方大制作商业片的中国观众,它是否能叫好又叫座呢?再次成为中国电影的风向标呢?心中不由又多了一份期待。终于7月29日夜有幸于公司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唐》,其中海报中的23秒,32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6年夜晚的23秒震中的唐山毁于一旦,23秒改变了无数个唐山家庭的命运。方家一家人作为故事的主线,在这场命运的旋涡中挣扎与颠沛,32年心结在自责与离弃中痛楚,这场地震用23秒带来了32年的内心救赎。终于家人于5·12汶川大地震救援后,触景生情,彼此心中被离弃的记恨才得以释怀与理解,姐弟相认,母女相拥,以圆满的救赎故事结局,并用真情感染观众心灵深处尘封的记忆与情感,留下因情而动渲泻后眼角的湿润,同时也给耳畔留下:“没了,没了之后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的人生顿悟,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幸福。祝愿唐山这座浴火重生的凤凰城及自强天助的唐山人历久弥新,美满幸福。
择,一场32年的心灵余震
故事的主线是以唐山震前、震中、震后方家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展开的。震前以大群蜻蜓异动为凶兆开篇,以平凡百姓的描述方式,刻画着方大强、云妮带着孪生姐弟方登、方达一起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但故事情节发展中,留下云妮给姐弟两人分一个西红柿的伏笔,先给弟弟,明天一定给姐姐买西红柿。当日夜晚震中,在室外车上的方大强与云妮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出于父母之爱第一反应是想抢救在家中熟睡的方登与方达。为此方大强为保护云妮被砸于废墟之下逝去。震后,云妮没有过多时间悲痛大强的逝去,而是寻找生者,不久发现方登与方达被共同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而且如果想救人就必须撬动一头,意味着只能救方登与方达姐弟中的一个。形势迫人,云妮作为一个母亲陷入人生最艰难的抉择,她最终选了救弟弟。听到母亲的决定,水泥板下的姐姐方登泪水悄然而下,黯然神伤。救出的方达伤势严重,云妮无法顾及亲人的逝去的伤痛,急忙带方达去医疗队救护。而后姐姐方登在死人堆中爬起,看到身边已无生息的父亲,无助与离弃的记恨,形成幼小心灵不忘的心结。地震平静后,她被陈道明、王姬饰演的一对军旅夫妇收养,自己取名王登,努力想去忘却那段记忆,但梦魇中却时常浮现。方达则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与母亲相依为命。32年后,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姐姐因感人情景理解母亲当年抉择心情。一母亲为救腿被压在水泥板下的女儿,宁可被记恨,挥泪决定锯断女儿的脚,救女儿的命。之后姐弟两人不期而遇,终相认。姐弟回家见母亲云妮,云妮强忍激动情绪,向女儿跪下以求心灵救赎,并指着灵像前放在一盆西红柿说:“妈妈,没有骗你!”32年余震心结此刻冰释前嫌!
拧,一代唐山人的自强不息
自助者天助,震后的唐山人抹去悲伤的眼泪,开始重建新生活。方家是众多受灾家庭中的代表,其中唐山人坚韧不屈性情中的“拧”劲在元妮、方达、方登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元妮,一个丧偶丧“子”的“拧”母亲
方大强的母亲与姐姐远到而来,劝元妮将方达交给方家人抚养,改嫁开始重新的生活。但元妮毅然拒绝,拧劲的要一个人带大孩子,最终当方大强母亲与姐姐带方达上回程的汽车时,元妮的拧迎得方姐姐的同情,为了元妮她们放弃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方达回到母亲的身边,共同生活成长。接近尾声时,孩子建议她找个伙,元妮:“没有什么人能像你爸一样,用命爱我,我为守值了”
方达,一个身残志不残的“拧”汉子
失去左臂的方达,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自己的勤奋打拼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离家与伙伴远赴杭州创业。由一个登三轮的业余小导游转身为最后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总。他凭借的就是灾后一代唐山人血液中自强不息的“拧”劲,从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
方登,一个独立的单身“拧”妈妈
对于方登性情中的“拧”体现在三点上。第一点,出于对养母兴许猜忌,毅然选择学医去杭州异地求学;第二点,当男朋友对其未婚先孕置之不理,毅然决定生下孩子,作单身母亲独立养育孩子长大;第三点,当自己准备与外国老公结婚,才带着长大的女儿“点点”回到丧偶后依然独身的养父陈道明身边,多年不联络养父的原因是“没有脸”,由此可见其自强的性格。
爱,一段平凡包容最美人性
大爱无声——是灾区的解放军,是四方援助的全国同胞,还有每个灾区同患难,共相互的唐山人自己。我感受的爱很平凡却真实。其中,主要聚焦在陈道明与陈瑾饰演的军旅夫妇身上。特别是陈道明身上厚重的博爱与陈瑾独有的私爱。陈道明一直想让方登回到唐山自己的亲人身边,而陈瑾则害怕心中的“丫丫”离开自己。随着方登的长大,陈瑾担心其养父陈道明生活上的不方便,展示出世人固有的私心。但当她离世时,真情流露希望方登能原谅她所犯的一切错误。陈道明饰演的养父,演技绝对炉火纯青,将那种军人特有的父爱表现的张力十足。包括生活细节的关注及得知方登因孕退学后,先脱下军装,松开领带等细节后,以父亲角色怒打方登男友“陆毅”的一场戏。在这些平凡的种种情感下,包容与流露了最美的人性!
尾声,一家人来到了墓地拜祭父亲方大强。从方登以往墓中,取出小学到高中一式两份的笔记本,暗示了母爱的博大与无私,也是一分歉意与无奈,此刻情感达到高潮。随后,出现真实的唐山地震亲历与见证7旬老者,骑着自行车划过刻满受难者姓名的纪念墙,影片最后落幕。
救赎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或说映象。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袭时,每个经历过的唐山人都在竭尽所能的救援,但那时,不止有他们,还有我们。多难兴难,否极泰来!
距离汶川地震发生半个多月以后,利用周末看完了《唐山绝恋》。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看这部电视剧——难道伤痛还不够深,需要用以前的伤痛来释放当下的伤痛?!
历史永远铭刻着这个坐标:东经118.2°,北纬39.6°;人类永远铭记着这个时间: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
唐山上空电闪雷鸣,地面狂风暴雨,距地面深达16公里处的地壳突然发生剧烈地震荡,冲击波相当400枚当年广岛原子弹的大地震发生了,仅仅20多秒,242769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164851人遭到致命的重伤,中国北方的工业重镇唐山在瞬间被夷为平地,其惨烈的程度远远超过二战的广岛。
时间逐渐抚平了人们的伤痛,一座新唐山又矗立在新中国的版图上。唐山地震三年后,老导演傅超武拍摄了一部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蓝光闪过之后》。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电视剧却迟迟没有出现,一直到2006年,二十二集电视剧《唐山大地震》才正式拍摄完成,当此剧在某电视台播放的时候,却被国家相关部门叫停——我不禁想起了前几年的《走向共和》的遭遇。叫停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国家地震总局对艺术作品《唐山大地震》提出了异议。后来,在多方协调下,《唐山大地震》才以更名为《唐山绝恋》播放。
虽然剧名只是剧情的某种延伸,但作为一个灾难剧,特别是“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特定的事件,名字的改变,无疑是减少了此剧的悲壮色彩。更何况,片名的改变,使一部灾难片变成了爱情片,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无奈。
这部二十二集的电视剧,可分为震前、震中、震后三部分,在地震来临前,我们看到,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安详,幸福地生活、恋爱,或者为生计而劳作,前十一集虽然用抒情的表现手法来描绘人们的生活的状态,但其暗藏的灾难始终绞着观众的心,可视为地震来临时的铺底。等到了地震来临时,众生万象,有高贵的人性,也有卑劣的嘴脸,等到地震过后,重建成为主题,在这里,我们又看到高于一般情感的大情,或者说,是大爱。
李健雪不愧是实力派演员,对于剧中的向市长这一角色,表演非常到位,特别有这样一个画面,我都快掉眼泪了。李雪健扮演的市长一身旧军服,步履蹒跚,满面愁容,他站在废墟中,眼含热泪地对数百名孤儿说:“1976年7月28日,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个日子,它是我们唐山的忌日。唐山是震不垮的!你们是唐山的未来!现在我们的条件养活不了你们,等条件好了,我一定把你们接回来,唐山永远是你们的家。”
1976年7月28日,是唐山的忌日。2008年5月19日—21日,全国哀悼日。这三天,不仅是对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的哀悼,也是对32年前唐山大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悼。
B. 谁能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情节用英文介绍
中文版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
唐山大地震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的一个傍晚,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英文版The tangshan earthquake "tells the story of a" 23 seconds, 32 years "the story.In 1976, tangshan, truck drivers FangDaJiang wife and her fetus LiYuanNi, dragon,The tangshan earthquake with ordinary happiness of life. One evening in July, tangshan earthquake happened. To save the child, FangDaJiang died, and was the same block the pressure on both sides, regardless of slab people want to save, must give up another. Yuan's ailing brother chose since childhood, but the head of the mother put to hear.After raising son alone, ni, strongly survived, left side by WangDeQing soldiers put into the new couple adopted, and the world. Mother asked, from the lives of...The tangshan earthquake film about a "23 seconds, 32 years" the story. On July 28, 1976, a magnitude 7.8 earthquake will TangShanZai 23 seconds to become ruins. In the face of a young mother of two children can save a helpless under cornered choose sacrifice sister and brother, save this changed the whole family, let the fate of earthquake survivors in a dilemma of emotional 32 years. Director feng xiaogang's emotion, said the film strength can truly to audience, let a person think soul in the face of disaster between emotional collision and death trial, is to "soul". The torture When he saw the girl from the trailer and woke up, the ruins of the rain, around a casualties were crying out of the lens, "mother" perfect outfit.but couldn't help shedding tears: "any a mother will collapse, the choice that such feelings like a fountain from my body out, a long time hard." "The daughter" zhang jingchu watching trailer shed tears after excitedly, she says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is a reflec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of the moving film emotion.
C. 《唐山大地震》中有哪些让人深刻的情节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亲选择救弟弟的时候。
说起《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相信大家都看过了吧。《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一上映,就赚足了人们的泪点。影片中有很多情节,至今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这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母亲做选择的时候。地震之后,姐姐和弟弟都被压住了,这时救援人员让母亲做出选择,要救女儿还是救儿子?那一刻,作为母亲的我能理解那个妈妈的心痛,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是自己的宝贝,无论是放弃哪个都是很难的,但是孩子妈妈纠结了之后就救了儿子,我当时就泪流满面了。
其实,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当中有很多情节都让我很感动。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D.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什么故事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
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
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4)唐山大地震电影解说片段扩展阅读: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
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
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E. 你觉得《唐山大地震》中有哪些催泪的片段
感动瞬间一:开场对唐山大地震发生瞬间的重现。有了《集结号》大型爆破场面的拍摄经验,冯小刚导演这次玩的更大。整个唐山大地震过程的呈现的只能用“异常惨烈、触目惊心”来形容。
感动瞬间三:徐帆的婆婆,从济南赶来,要接孙子到济南生活。一个地震中的母亲,丈夫和女儿都在地震中丧生(后来女儿奇迹般的生还)。她只剩一个儿子,但婆婆也没有了儿子只剩一个孙子。当妈的没办法,只得答应婆婆接走儿子。后来送儿子上车站,小姑子在车窗看着徐帆说:“妈,你把孩子带走等于是要了云娟的命啊。”当长途汽车停下来,儿子飞奔向徐帆的时候。镜头给了徐帆一个大大的特写。那个喜极而泣的母亲的笑容,让所有人泪流满面。
F.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经典台词是什么
我认为剧中的经典台词有很多其中的一段对话很是深刻。方登:“你知道我妈这么多年咋儿过来的?心碎的跟渣儿一样,守着废墟过日子......”方达:“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方登:“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
一直到女儿方灯在自己的墓地里发现了上学前父亲买的书包,弟弟方达把一大包书打开,原来母亲每年买书都买两份,一份给弟弟一份给姐姐,一直到高中毕业,姐姐历届了母亲这32年的不易,抱住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说对不起.....
G.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的什么,女主最后一眼表达了什么
时代感,是历史灾难题材电影的根,从“讽刺”中来的冯小刚,早年用戏虐的喜剧来建立普通人的时代感,后来用宏大的悲剧来建立一代人的时代感。
但到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变得棘手起来。它是如此熟悉——毕竟,唐山大地震才过去了40来年,却又十分模糊——毕竟,很多人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特殊的历史。冯小刚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将历史的宏大与厚重,与人性的伟大与平凡有机的联系起来。
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人性是伟大的。作为“拍啥啥就成”的国内最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冯小刚用他独有的敏锐与睿智,嗅出《唐山大地震》的独特,在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无常之间,他准确找到了令人动容、感人肺腑的感情宣泄点。
此外,本片试图将人物的感情走向,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但从最后的成片来看,这种尝试是失败的。过分渲染的感情,冲淡了时代性这个关键元素,观众的所思所想,全部都是围绕着一对母女的感情纠葛,选择性的忽视了不同时代背景带来的异同。
H. 《唐山大地震》剧情简介
剧情介绍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影片赏析
不计成本打造地震场面 众主创忆重拍经历 《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非传统意义的灾难片,“如何真实表现那场毁灭一座城市和几十万人生活的灾难”依然是整个创作团队必须直面的难题,实际情况也是困难重重,几经跌宕。“最艰难是对整个地震氛围的营造,这个效果的营造对技术要求很高。我们的电影工业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要有很多的外援,要请韩国的、英国的、南非的等等,大家一块儿来做这个事。” 导演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关于冯导提到的“地震氛围”,监制陈国富也曾表示,“如何在技术层面真实反映地震实况,这个挑战远超出华语片技术水平。过去我们拍地震只是抖镜头,演员在想象中跟着动,镜头跟演员的震动无法同步,然后通过很多短暂的镜头连接在一起,眼尖的观众能察觉不是整个场景在晃动,是虚拟的。如果要达到真实的效果,要把景搭在整块能震动的装置上。另外,景还要分成震前跟震后,震垮的景不能单纯用爆炸完成,必须符合灾区的情况。电影中这短短几分钟的戏全是突破。” 在谈到拍摄地震场面的投资时,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首次回忆起了这次的重拍经历:“一开始我们运用了比较传统的方法来拍摄,比如天崩地裂,房屋倒塌和震颤等场面,用传统拍摄方法会限制导演的画面感,因为这种方法通常不会有大场面的感觉,尤其是没有一个连续感。首先观众看到的是很小的景别,其次镜头是不连贯的,这个肯定会严重影响视觉冲击力。所以我们最终经过权衡决定更换另一种拍摄方法。剧组动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拍摄设备,让景别的大小和镜头的连续性都达到相当高的标准,但这部分的重拍也把我们的拍摄期拖长了一个多月。” 据悉,王中磊先生所提到的“最先进的拍摄设备”学名是自英国的Motion Control摄影机(简称mcc),这种昂贵设备以前只在拍广告时使用,它的原理是把机器放置完毕,把整个长镜头设计好,以后这个机器则可以不动,一层一层拍,每次完成一个镜头为六层。因为机器不动,人在那一遍遍拍,从现场看完全是人为机器服务。据制片人胡晓峰透露:“这台设备一天至少人民币五万,因为需要提前试验和安装,从英国来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加上他们的差旅和指导费,就可想而知这个镜头是多少钱了。” 冯小刚导演透露,“因为mcc能保证每一次镜头运动的速度、角度和上一次的轨迹完全一模一样,所以《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些高难度的特效镜头,需要6次拍摄才能把镜头合成在一起做出效果,都是依靠mcc完成。”
I.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片段
表示妈妈觉得方达不争气,他说得是混账话。方达不了解母亲当时做出那样的决定——“救弟弟”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痛苦。方达不好好珍惜,反而说了一句,很不现实无法挽回的话,怎叫妈妈不生气。
J.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梗概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弟弟后来跟母亲生活在一块,母亲和弟弟以为姐姐已经死了。十年后,弟弟高中没有参加毕业考试后来去了杭州。姐姐当时因为自己的养母的关系也报考到了杭州的医科大学。但是姐弟俩还是没有见到面。姐姐其实也不愿意寻找自己的母亲,她其实一直恨着她的母亲和弟弟。
后来姐姐因为在大学和一个研究生谈恋爱而未婚先孕,休学了,通过做家教之类的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女儿,而弟弟当了个老板,开了家公司同时也将自己的老婆带回了唐山的老家。弟弟一心想要母亲过上好日子,但母亲不愿意,因为心里的结,宁愿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姐姐自从休学后,就销声匿迹了,自己的养父一直找不到她。后来她因为快结婚了,把自己的女儿带了回去。刚好快过年了,养父看到了自己的外孙女很高兴。这是他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年。后来姐姐就随着自己的外国老公去了加拿大。她的本意是不愿意在回去。
但因为汶川地震,姐姐感触很深,坚持要回国,参与救助,命运再次将姐姐和弟弟牵扯了在一起。两个人终于还是相认了。后来姐姐和弟弟回了唐山去看自己的母亲。但是她看到自己的母亲后起初还是不愿意原谅她,知道去扫墓的时候,她看到自己的衣冠墓里拜访这很多书。弟弟说,这是每年开学的时候,母亲都会买两份书。姐姐才知道其实自己并没有被自己的母亲遗弃,两人终于冰释前嫌。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和陈瑾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0年7月12日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
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