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问刘德华的一部黑帮电影,港片
不是黑帮电影,是解救吾先生吧?
春节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条街繁华喧嚣,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刘德华饰)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张华(王千源饰)一伙人持枪绑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郊外小院里。吾先生意外发现绑匪还绑架了另外一个人质小窦(蔡鹭饰)经过与张华的一番谈判,吾先生将小窦从死亡线拉回。两人开始了争取生机并相依为命的惊险20小时。
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组织最强警力,刑警队长邢峰(刘烨饰)和曹刚(吴若甫饰)连手展开侦破工作。但狡诈狂妄的绑匪张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对同伙和人质也都不讲规矩,单独出门与吾先生的好友苏先生(林雪饰)交收赎款,但是他在取得赎金之际交代同伙到晚上九点,无论能不能拿到赎金都要将人质杀害。
经过几轮侦查和对抗,警方掌握了张华的行踪,邢峰和曹刚精准配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将张华抓获。此时离绑匪约定好撕票的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深夜九点即将到来,邢峰和曹刚再次联手与垂死挣扎的张华展开心理较量,并在最后时刻找到了突破口,但张华的同党却打算提早撕票 。
㈡ 电影解救吾先生怎么样
不错。影评很高。
本片不是那种充斥着飙车枪战的酷炫警匪片,期待着警匪大战的观众请摆正心态。本片也没有什么深度心理刻画,反派的童年阴影青春创伤什么的毫不CARE,你一个画面都不会看到。片里的警方没有任何个人英雄主义,只有严密的团队合作,前线审讯追捕后援收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谁也不是Superman。
但是要说《解救吾先生》是纪录片,我也是不同意的。丁晟剪辑水准突飞猛进,像《猜火车》一样正叙倒叙结合,几线并进最后汇合丝毫不乱。配乐也是一大亮点,印象最深的除了《小丑》和《傲慢的上校》,其中一段京韵配乐是最惊艳的,两次在夜幕下响起,带着一丝邪性和张狂。
下方有剧透。
下方有剧透。
下方有剧透。
但是本片并不是没有火爆。华子的军械,那些AK47,手枪手雷,分别在三方的脑洞里爆发过,一点没浪费。
第一次是在人质吾先生的脑洞里。在这之前电影有一个伏笔,就是华子在吾先生公寓看到的部队合影。所以当那段脑洞随着突然加大的BGM发生,我就知道这不是现实。这个脑洞并不是那么理想,吾先生拿到机枪扫射了三个绑匪喽啰,然而自己和小窦也中了枪,但是不管怎么样,好歹能够自救了。如果不是华子及时发现他的军队背景打电话回来,电影就可以在此终结了。
(通过查阅新闻我了解到,本片原型吴若甫先生确实拥有部队背景,当时也确实尝试夺枪)
第二次是在张华的脑洞里。华子笑着说“绑架算什么,太低级”,观众一直以来的好奇心被点燃。因为的确,从开头搜出的军械来看,用于绑架实在大材小用。随后不久张华就跟两个人质畅想了自己的理想,抢!金!库!说实话,当看到华子脑洞里黄澄澄的金条,的确很燃的。要是拍这种劫匪大盗该多精彩!然而作为旁观者,我对华子的团队表示一下不信任。由狱友构成的团队,实在是有点低级很不牢靠。所以吾先生对小窦说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我深表认同。
(原型绑匪的确是想要抢银行的。)
第三次的脑洞正好是第三方,也就是警方的脑洞。警方在几个点广撒网,循着蛛丝马迹终于发现华子的车,摸到了华子的一个“窑”,然而那个窑在一个小区里,群众非常多。考虑到华子随身携带手雷的变态爱好,想象一下如果就地逮捕,可能会引发如何惨重的损伤(我都能想象社会头条、微博爆料和公知高潮的盛况)。在这个脑洞里,由于枪械和手雷的无差别扫射爆炸,警匪双方和群众都损失惨重,所以这个小区不具备抓捕条件。这很好理解,用脑洞表达则更加直观,警方抓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对警察工作多了一点了解。
对比以上几个火爆脑洞,实际抓捕过程则显得短暂“不过瘾”,比如说抓张华的过程,我看到有人说酝酿了这么久,居然这么快就抓住了。但是实际上这个迅如雷霆的抓捕我非常喜欢。当时刑峰披着不起眼的军大衣静静地走过去,情况有变时敏捷地坐下降低存在感,然后瞅准时机一把抓住张华,转体360°后扑倒,曹哥卸手雷,另一个警察卸枪,就如事先部署的那样,整个过程大概不超过3秒。当时那颗手雷的保险已经拔出,被曹哥慢慢地塞回去了。这时我舒出一口气。我宁愿所有的抓捕都能这样迅捷无伤。
影片最高潮处的静默处理也同理,简直是火爆的对立面。看来丁晟已经把所有的火爆都留在了脑洞里,然而整个影厅屏息静观的体验非常完美,这种强烈的代入感,相信要比震耳欲聋的特效更让人印象深刻。
我想这三个脑洞表明,电影不是不能这么拍,但现实不一定这么酷炫,这种酷炫不管对谁来说也都不是好事。丁晟用脑洞给电影保留了一些大场面,调节了电影的节奏,反衬了更好的现实。不过有人会觉得有点突兀,我觉得这里插入还可以做更好。
再说一下电影结局。华子的老母亲没有替儿子说什么话,只说下辈子做个好人。不洗白,好评。王千源在这里的哭中带笑的表演也是本片演技巅峰。最后是吾先生的苹果,苹果在片中象征意义十足,既是吾先生求平安的寄托,也是锁定苹果园的线索。最后吾先生给张华带了个苹果果篮,有人说是以德报怨,我觉得是对张华最好的嘲讽,胜过任何语言。电影至此戛然而止,《傲慢的上校》响起。走出影院看着平凡的街道和人生,有一种珍惜人生热爱生命的感悟。
最后说一下对主演的点评。看了一下大家的评价,对王千源有点吹过头的架势。因为《钢的琴》和《绣春刀》,我也很喜欢王千源,相信很多豆友也是如此。但是这次对他的大规模吹捧有一种把他当枪使的感觉,甚至说出在他的表演下其他人像演小品的这种捧杀的话。
在我看来,天王在其中的发挥也是非常到位,方寸之地情绪感染力十足,而且毫不出戏。我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在片中也多次受到他的感染落泪。不管是对人质2号的维护,还是获救时的惘然,还有最后见到好友的激动,都非常令人动容。我也看到很多赞扬,相信有很多人跟我同感。但是也有一些人习惯性踩天王演技,然而天王早已影帝加冕,观众也应该多一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烨,借一位网友的话,我觉得他是最被低估的。他饰演的刑峰表现完美,没有什么表演痕迹,不抢戏,但是达到了角色所应该达到的效果,拿捏得很好。虽然缺少长镜头和特写描绘他,但是他作为一线干警那种凌厉的存在感还是很强,不管是几次抓捕,还是和林雪配合与绑匪联络时的机智应变,他和整个警察团队融为一体,作为警方中坚力量非常写实可信。这一点也得到了原型刑警的赞许。
从本片表演风格讲,王千源是属于比较外露的风格,非常抓眼球,天王的表演是恰到好处,而刘烨的表演则比较内敛和自然。这三位影帝表演都可圈可点。本片中的几个配角,包括小窦,林雪,绑匪仓哥,华子的小情儿等也都不错。至于视帝吴若甫,我想更多的是一种参与感,他同样融入了警察团队,成为“第一个进去的人”,拯救了“吾先生”,也就是他自己。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祝福他。
㈢ 解救吾先生为什么刻画饺子掉地上片段
这个片段是丁导亲自剪的,他说自己就是希望让大家可以记住这个镜头,并且可以衔接上前后剧情。首先它是一个Mark,就是从这个点插入了之前的剧情,然后作为一个记忆点;其次没有吃到饺子证明其还没有走到终结,比如之前刘德华要死的时候也是吃饺子;第三个是饺子的所代表的传统寓意。
剧情里嫌疑犯吃饺子,第一是因为过年了,第二是警察想感化他、给他送了饺子。
解救吾先生的主要剧情:
春节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条街繁华喧嚣,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刘德华饰)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张华(王千源饰)一伙人持枪绑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郊外小院里。
吾先生意外发现绑匪还绑架了另外一个人质小窦(蔡鹭饰)经过与张华的一番谈判,吾先生将小窦从死亡线拉回。两人开始了争取生机并相依为命的惊险20小时。
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组织最强警力,刑警队长邢峰(刘烨饰)和曹刚(吴若甫饰)连手展开侦破工作。但狡诈狂妄的绑匪张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对同伙和人质也都不讲规矩,单独出门与吾先生的好友苏先生(林雪饰)交收赎款,但是他在取得赎金之际交代同伙到晚上九点,无论能不能拿到赎金都要将人质杀害。
经过几轮侦查和对抗,警方掌握了张华的行踪,邢峰和曹刚精准配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将张华抓获。此时离绑匪约定好撕票的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深夜九点即将到来,邢峰和曹刚再次联手与垂死挣扎的张华展开心理较量,并在最后时刻找到了突破口,但张华的同党却打算提早撕票。
㈣ 在《解救吾先生》这部影片中,华仔最后送绑匪苹果有什么深刻含义
看过当事人吴若甫的介绍,是这样说的。被绑架的时候绑匪抽的烟他不喜欢,有一个绑匪特地出去买了他喜欢的牌子给他。他曾经就想过绑匪被行刑前送一条烟给他,但是没有被允许。
导演就在电影里圆了他这个愿望。但是导演不喜欢烟,就用苹果代替了。主要想表达的就是,人哪怕有过一点点善心,也会因此得到回报。
也有自食其果 的意思,和吾先生的对话也表示了当绑匪是他自己的选择,来钱快,还刺激。所以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没什么好值得同情的,自己种下的恶果只有自己吞吧。
(4)张华认罪电影片段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
春节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条街繁华喧嚣,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刘德华 饰)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张华(王千源 饰)一伙人持枪绑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郊外小院里。
吾先生意外发现绑匪还绑架了另外一个人质小窦(蔡鹭 饰)经过与张华的一番谈判,吾先生将小窦从死亡线拉回。两人开始了争取生机并相依为命的惊险20小时。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组织最强警力,刑警队长刑峰(刘烨 饰)和曹刚(吴若甫 饰)联手展开侦破工作。
但狡猾狂妄的绑匪张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对同伙和人质也都不讲规矩,单独出门与吾先生的好友(林雪 饰)交收赎款。但是他在取得赎金之际交代同伙到晚上九点,无论能不能拿到赎金都要将人质杀害。
经过几番侦查和对抗,警方掌握了张华的行踪,邢峰和曹刚精准配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将张华抓获。此事离绑匪约定好的撕票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
深夜九点即将到来,邢峰和曹刚再次联手与垂死挣扎的张华展开心里较量,并在最后时刻找到突破口,但张华的同伙却打算提早撕票。
㈤ 如何评价解救吾先生值得一看么
《解救吾先生》因为源自真实事件,所以真实成了影片最大的特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剧作。
《解救吾先生》尽管题材本身并不是那种传统的悬念重重,但导演丁晟却通过高速镜头语言的运用营造出了很强的紧张感和真实感。
(5)张华认罪电影片段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春节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条街繁华喧嚣,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刘德华饰)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张华(王千源饰)一伙人持枪绑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郊外小院里。
吾先生意外发现绑匪还绑架了另外一个人质小窦(蔡鹭饰)经过与张华的一番谈判,吾先生将小窦从死亡线拉回。两人开始了争取生机并相依为命的惊险20小时。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组织最强警力,刑警队长邢峰(刘烨饰)和曹刚(吴若甫饰)连手展开侦破工作。
但狡诈狂妄的绑匪张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对同伙和人质也都不讲规矩,单独出门与吾先生的好友苏先生(林雪饰)交收赎款,但是他在取得赎金之际交代同伙到晚上九点,无论能不能拿到赎金都要将人质杀害。
经过几轮侦查和对抗,警方掌握了张华的行踪,邢峰和曹刚精准配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将张华抓获。此时离绑匪约定好撕票的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深夜九点即将到来,邢峰和曹刚再次联手与垂死挣扎的张华展开心理较量,并在最后时刻找到了突破口,但张华的同党却打算提早撕票。
㈥ 励志电影国语的
中国合伙人
㈦ “人无完人” ——浅析电影《解救吾先生》中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电影《解救吾先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一场解救“吾先生”的警匪缠斗故事,“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其故事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掺杂了很多虚构元素,但这些虚构元素受真实事件制约。事件起因、概貌、走向、结局等,一般不做虚构,但对事件发生进展各阶段的细节,置身于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心理,则有较大的虚构空间。”[1]电影《解救吾先生》通过改编,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向我们展现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从而增强电影的戏剧性。
一、对“吾先生”的改编
电影《解救吾先生》中,吾先生的原型是吴若甫,吴若甫为大陆男演员,电影里,吾先生的身份是香港明星,同时在电影中又给他增加了一个退伍军人的身份,并且参加过实战,04年吴若甫未婚,电影中却给吾先生设定了一个妻子。并且增加了许多吾先生与另一人质的戏份。
在影片开头,从吾先生与程总的对话中,能知道吾先生已婚,并且平时与妻子感情很好,但在绑匪问他是否结婚时,他却说自己未婚,这一点体现了吾先生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同样是在片头,他不拒绝与粉丝合照,让卖花的小姑娘好好读书,又体现了他是一个随和的人。在被绑架后,张华直接让手下在他面前用绳子勒小窦吓唬他,他愿意用自己的钱去救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并且在之后的20多个小时里,一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安慰着小窦,这里又体现了他的善良与坚强。绑匪让他喝可乐时,他推脱自己有糖尿病,这里实则表现了他的谨慎。他向张华隐瞒了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通过他的想象,向观众展现了他有一定能力反抗绑匪,这里又表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通过以上几点,说明了吾先生是一个机智、勇敢、坚强、谨慎而又富有责任心的人,有人认为“在大多数时候让人感觉到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他符合我们在心目中勾画的‘英雄’的一切标准。”[2]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也有着他的弱点。
在张华上前时,他向吾先生说明自己是市局刑警队的,车子涉嫌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件,而此时的吾先生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矛盾点,直接导致最佳自救时间的流逝。其次是,当他知道无论张华得没得到赎金,自己都要被杀害时,他崩溃了,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淡定,像个普通人一样声嘶力竭的哭喊着,通过这两个地方,我们能够得出,吾先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并不会因为他是明星而有什么不同。
丁晟导演在接受网易娱乐专访时曾说“一个人被绑架所有的可能,都被刘德华很好的诠释了出来。”通过对“吾先生”的改编,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却不完美的人,让我们感觉吾先生这个人很真实。
二、张华的多面性
电影中张华的原型是王立华,王立华被人称为“北京冷血绑匪杀人犯”,12岁时,逼父母离婚,17岁时,又因抢劫被判入狱9年,是一个残酷、冷血的人,片中的张华与王立华有着较大的出入。
张华对别人非常残忍,对待自己的同伙也是一样,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可以插介绍人一刀。即便拿到了钱,还是要将人质杀害,张华的扮演者王千源这样评价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什么章法和原则可言,只有穷凶恶极又吃不饱的主儿,才能干出他干那些事。”[3]而张华身上随时又带着手雷,从这一个点又看出了他对生命的漠视。张华在接受审问过程中,不时挑起眉毛,嘴角上扬,语气永远是不削、嘲讽,显得轻蔑,在问到他母亲之时,他说后悔没有杀掉母亲,毫无人情味,就是这样一个对一切都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也有温情的一面。
虽然他从一开始就决定杀害吾先生,但在吾先生提出想吃苹果的时候,他还是让手下去很远的地方买,其实这里,张华就露出了一点点善念。还有在带走吾先生时,张华有一个用手摸小窦头发的动作,像是在抚摸孩子,又让人感觉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张华与女朋友有一场激情戏,他的手一直按在女友头上,体现出他有些强势,女友让他不要把手雷放在茶几上,张华抢过手雷只是说了句真扫兴,但他却在女友说不给他生孩子时,立马给了女友一巴掌,“这其实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他是用那种方式展现他的爱。是会向狼、像老虎一样把你死死咬着,来展示那种爱。”[4]然后是他对母亲的态度,虽然他说想杀母亲,但这样是为了让母亲不那么难过,包括在片尾,面对母亲,他还是哭的像个孩子,用头撞玻璃给母亲磕头,还有他让女友把孩子生下来陪着他母亲这点,都让我们从这个冷血的绑匪身上看到良心和温情。
张华也曾经入狱9年,出狱后却变本加厉,他说自己从事绑架是因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人脉等原因,在被问到是否回家过年时也说有家难回,在和吾先生对话中,他反复说着“人和人的命怎么就不一样”,这几点体现出这个人很悲剧,而正是因为他人性的扭曲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张华不是警匪片中典型的坏人,我们看到了他的多样性,他是一个立体的人物,能够让观众理解他,并且反思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三、邢峰的双面性
刘烨扮演的邢峰原型是刑警徐经峰,曾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是一个绝对正面的形象,邢峰却有着性格矛盾的地方。
在工作上,邢峰是一个敬业的人。在抓捕张华的过程中,邢峰是直接过去将张华往马路上按,其次是在审问张华的过程中,他能随机应变,获得线索,这里,他展现出一个有勇有谋的警察形象。在准备解救人质时,他也主动要求第一个上。在解救出人质后,邢峰有一个悄悄捂嘴打了个哈欠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体现了他的辛苦也表现出人物的朴实,这样一个为人民的好警察,对家庭却有所亏欠。
邢峰知道儿子生病后,没有给妻子回电话,而是把手机放进包里继续去谈工作的事,妻子的短信他工作的时候也不回,在儿子等待他一天后,就算空了下来他也没有主动给家人打电话,反而是儿子一大早给他打过来,虽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质,然而,对妻子和孩子感情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往往警匪片是为了凸显警察形象的高大,都会将警察塑造成正义、聪明,接近完美的形象,但本片却给邢峰设置了双面性,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性格是矛盾的,使得人物形象不那么类型化。
四、小窦的另一面
蔡鹭所饰演的小窦原型是另一名人质杜庆疆,据吴若甫所说“当年的小杜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在电影里却表现的有点猥琐,穿个花裤子,开口就是‘约炮’,这让我看着很别扭”[5]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使得前后的反差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了小窦的另一面。
小窦第一次出现在吾先生面前时,他的形象、穿着打扮,就已经与吾先生形成了对比。第一眼给人感觉唯唯诺诺的,在后面都表现地没有主见、像个小孩似的、防备心理弱,与吾先生被绑后相比,都体现了他的懦弱,这个人物一开始让人很嫌弃。但在垂死之际我们又看到了他的闪光点,车其实是他正牌女友的,他为了保护女友才说是炮友的,自己也是一直坚持着,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女友冒险送钱来,我们看到了他与之前截然相反的一面。
小窦外表与之前的表现经过一个反转,他这个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形象感觉很戏剧化可是又很真实,如果之前选定的演员是个帅气、干净的,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电影《解救吾先生》“由于对真实情节的高度还原以及对暴力的非商业化表述与诗意消解,使影片在故事内容方面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基调。”[6]“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作,特别是纪实主义剧作应强调对真实生活的原样再现,在剧作上反对人工编造故事情节和类型化的人物性格,鼓吹到生活中去发掘真实事件。”[7] 生活中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人,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不仅展现了人物自身矛盾的一面,同时增强了这部电影的戏剧性。“警匪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雷区。一来过往对正派的要求过甚,二来对反派的抑制过多。”[8]本片能被广大人群称为优秀国产警匪片,戏剧化的人物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
[1] 彭涛·中韩真实事件电影之改编观念比较[J]·当代电影,2016(04),166-169页
[2] 耿佳·人性的矛盾——电影《解救吾先生》观后感[J]·青年文学家,2016(08),110页
[3][4]十支、小七·专访王千源:我必须成为那个罪犯[J]·电影世界,2015(09),21-25页
[5] 张嘉·吴若甫:那一片乌云散去 会有幸福等着吧[N]·北京青年报,2015-10-13,B09版
[6] 郭立冬·《解救吾先生》:现实主义基调下的戏剧性营造[J]·大众文艺,2016(07),215-216页
[7] 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79页
[8] 曾念群·解救现实主义警匪题材[J]·新民周刊,2015(42),112页
㈧ 天堂的张望电影观后感
天堂的张望电影观后感(通用23篇)㈨ 有个电影里黑帮张华 大家叫华姐,还有个叫五宝的,这个电影什么名字谢谢!
剑指同门
㈩ 《解救吾先生》吴若甫绑架案全过程是什么
春节假期的夜晚,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与几位朋友刚刚谈完事从某酒吧出来,眼前突然出现了几个陌生男子。他们自称是警察,给吾先生戴上手铐,只一眨眼的工夫,吾先生就被那几个男子拉上了汽车扬长而去,等他的朋友反应过来拨打110报警电话时,对方早已没了踪影。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同朝阳分局立即组成了专案组,并调来了刑侦专家坐镇指挥。通过目击者对绑架吾先生犯罪嫌疑人及其作案手段的描述,专案组判断这起案件与平谷绑架案是同一伙犯罪嫌疑人所为,张华这个名字摆在了侦查员面前。
张华,又称“华子”,27岁,曾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出狱后张华每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落脚点,接触的人也十分庞杂,而且张华声称身上就带着手雷,谁敢抓他就与谁同归于尽。
为了把这个危险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警方艰苦地寻找着最佳的时机。很快,张华的数个落脚点被控制起来。天色渐渐亮了,张华没有出现。
2004年2月3日中午,犯罪嫌疑人打来电话,索要200万元赎金。半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又打来了电话索要赎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寻找张华的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专案组再次下达指令,扩大寻找范围,尽一切可能发现张华。
当晚7点左右,张华驾驶的车辆被发现了。随时待命的侦查员飞一般赶到了现场,还做着发财美梦准备开车去拿赎金的张华不知道背后已经张开了法网。刑警队员一举将“华子”抓获,带进了劲松派出所。侦查员从华子身上和车上搜出了一把上了膛的“五四”式手枪和一个手雷。
晚上10点多,张华向警方提出,要求见一见他的女朋友和养的宠物狗,民警明白,这是他心理防线快要崩溃的表现,同时以为张华可能想趁此机会逃跑。
随后民警带的张华前往女友住处,并将张华的女朋友和宠物狗带下来,并且就在楼下,警方视线内交谈,张华与女朋友交谈之后,民警果断从张华处搜出能解开手铐的木头钥匙,面对这样局面。
张华自知在顽抗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了,主动提出愿意带着民警去关押吾先生的地方,侦查员押着张华关押人质的地点赶去。警方迅速布置了行动方案由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现场指挥,特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进屋内,在不到三秒的时间将屋内所有嫌疑犯全部抓获。
(10)张华认罪电影片段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
1、吾先生
吾先生在繁华都市的一条街被冒充成警察的劫匪绑架,劫匪心狠手辣,吾先生万千思绪,绝望,愤怒,紧张,担忧层层堆积,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被残忍撕票,还是成功被人解救。
2、邢峰
骁勇善战的刑警队长邢峰,侦破绑架案件的重要刑警,办案的技巧和灵活的头脑,在与绑匪一次又一次斗智斗勇的较量。
3、曹刚
刑警队长曹刚和邢峰他们从分工明确的团队协作,指挥、情报到跟踪、埋伏,环环相扣,兵分两路为最快时间“解救吾先生”赢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