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杜比怎么用
杜比环绕定义
[编辑本段]
杜比环绕是由杜比实验室于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环绕声技术,先后有几种程式开发的是Dolby Stereophonic System,它是为改善立体声质量而研制专业用系统,已在电影院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后,杜比实验室又相继推出了Dolby Surround System和Dolby Prologic Surround System,作为家用视听环绕声系统打入市场,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来,又开发出效果更好的杜比AC-3数码立体声系统。
杜比环绕发展
[编辑本段]
虽然杜比环绕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比较陌生,但它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和技术,它是美国杜比公司研究发明的用于处理影院音频系统的专利技术。早在70年代后期,该公司就将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专利技术应用于35mm电影的影院系统,标志着影院多声道系统的真正开始。此后杜比公司又不断改进,推出了杜比环绕、杜比定向逻辑等一系列的音频处理技术,用于电影院和家庭影院中。
杜比环绕技术的核心是对音频信号的4-2-4编码解码技术。即在录音时,把原来的左、右、中、环绕四个声道的信号通过特定的编码手段将其合成为二个声道的复合信号;在还原声音时,通过解码器将二个声道的复合信号解码还原成原来的四个声道信号。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完全兼容原有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
由于杜比环绕技术经历了不断改进和从专业电影院应用到家庭影院的发展过程,所以其名称和标志也有多种,常常使人困惑,现将常见的几种列出如下:
Dolby Stereo:杜比立体声。这是最早(1976年)用于35mm电影的杜比矩阵四声道技术,为了与传统的双声道立体声区别而命名;
Dolby Stereo SR:这是1987年推出的对Dobly Stereo的改进型,主要是克服Dolby Stereo声道隔离度不好的缺陷,采用了杜比矩阵四声道SR型编解码技术,而Dolby Stereo采用的是杜比矩阵四声道A型编解码技术;
Dolby Surround Basic:杜比环绕。前面介绍的两种杜比技术是应用于专业电影院的,20世纪80年代初杜比公司又将其发展为应用于家庭影院系统。由于民用产品在价格上必须大大低于专业产品,所以采用的技术及解码设备都有所不同,Dolby Surround Basic只有左、右、环绕三个声道;
Dolby Surround Pro.Logic:杜比定向逻辑。这是杜比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由Dolby Stereo SR发展而来的用于家庭影院的杜比技术,它克服了Dolby Surround Basic因采用廉价解码器而带来的部分声音信号丢失等缺陷,而且与专业影院系统一样含有四个声道,在解码器中使用了一种方位增强电路,故称为杜比定向逻辑。
目前的家庭影院杜比解码器基本上都采用的是杜比定向逻辑四声道解码技术,但习惯上人们并不严格加以区分,仍然称其为杜比环绕。
杜比环绕声
[编辑本段]
杜比环绕声(又称杜比立体声)。这种环绕声是由美国杜比实验室推出的,它需配置前面左中右,后面左右共五只音箱,共产生左中右及环绕四个声道信息,其中后方两只音箱只是一个并联的单声道信号,而没有左环绕和右环绕之分。
杜比环绕声的称呼与杜比立体声意义一样,只是在强调与其他方式不同的声。然而什么是杜比定向逻辑呢?其实它并非新的杜比立体声制式,定向逻辑是针对解码技术而言的。
由于杜比立体声是一种采用编码技术的数字化立体声,而解码技术上采用了一种方向识别电路或定向逻辑电路,因此凡是使用杜比公司这种电路技术的声就称为杜比定向逻辑声;具有杜比公司专有的特定解码技术的解码器就称为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
当然,只有使用带杜比下向逻辑功能的AV放大器,播放按杜比声方式录制的软件时,才能听到真正的高保真数字式立体声效果。
杜比AC-3
[编辑本段]
杜比AC-3,也称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它与前面介绍的杜比环绕技术最根本的区别是:杜比环绕处理的是模拟音频信号,而AC-3处理的是数字信号。AC-3目前被广泛用于DVD影碟中,美国的高清晰度电视也采用AC-3作为音频标准。
AC-3音频系统是全音域的5.1声道系统(五个声道的频率响都应为20Hz~20KHz,±0.5dB),这五个声道是左、右、中、左环绕、右环绕,5.1声道中的.1声道是超重低音声道,频响范围为20Hz~120Hz。AC就是Audio Coding(音频编码)的意思,AC-3将5.1声道的数字音频信号经过压缩编码以后形成单一的比特流,在还原声音时,通过AC-3解码器将比特流解码还原成5.1声道的音频信号。由于编码解码器处理的是数字信号,所以就不会出现杜比环绕技术中的声道分离度不佳等缺陷。
AC-3是如何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的呢?它是采用了一种称为ATC的第三代感觉编码技术,利用人耳的听觉效果来达到压缩信息的目的。举例来说,假设在你的周围有两个声音频率相近的人在讲话,其中一个声音很大而另一个声音较小,那么你就听不到较小的声音,这就是人耳的遮蔽效应。AC-3在压缩编码时,通过分析音频数据,将频率相近、音量较低的会被遮蔽的信息删除,将音量低于聆听界限的信息删除,这样将大量人耳听不到的音频信息去掉,达到压缩信息的目的。
AC-3中的3是什么意思呢?当然表示序号啦!既然如此,也就有AC-1和AC-2。AC-1是杜比公司为DBS(直播卫星)而设计的,特点是解码器价格便宜,性能也较好,数据比特率为220Kbps~325Kbps;AC-2主要用于专业音响传输技术上,其压缩率和音质都比AC-1好,数据比特率为128 Kbps~192Kbps。
为了推陈出新,使电影院的环绕声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为了使家庭影院能够轻而易举地享受到同样的乐趣,并满足下一代电视广播的要求,1994年12月27日,日本先锋公司宣布与美国的杜比实验室合作研制成功一种崭新的环绕声制式,并命名为杜比AC-3(DOLBYSurrround Audio Coding-3)”。
杜比AC-3是一种全数字化分隔式多通道影片声迹系统,亦称杜比数码环绕声。在技术规格上,杜比AC-3与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和THX系统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它的所有声道均是采用全数码方式录音,而杜比定向逻辑和THX则是采用模拟方法录制;二是它采用了效率极高的MPEG2数码压缩编码技术,从而在许多方面克服了传统杜比环绕声的缺点。从性能指标上看,与杜比定向逻辑和THX环绕声相比,杜比AC-3环绕声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优点。如:真正的立体环绕声、全音频范围的宽频带、各个通道完全隔离、极其宽广而且可控的动态范围、与现行音响系统的兼容性 。
⑵ 我用的联想Y460P,播放视频的时候,好像电影院的那种环绕立体声,如果我想改一下,请问怎么操作
键盘上面有光感按键,就像摄影机那个图标就好,按到第一个就好。如果还有想改别的,你就尝试这打开后台运行的扬声器,点两下就好,有多种选择适合你的。
⑶ 环绕声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在重放中能把原信号中各声源的方向再现,使欣赏者有一种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包围的感觉。环绕声是立体声的一种。普通的立体声是平面立体声,电影院或家庭影院仅仅在听众的前方设置“左 -右”双声道或“左-中-右”三声道,随声听领域仅仅在听众的左右设置双声道;而环绕声,属于球面立体声,至少要有三个声道,并且听众必须处于各声道的发声点包围之中。在环绕声中,除了听众前方“左-中-右”三声道外,其它的声道一般都被叫做环绕声道,但是在7.1以上声道环绕声中,左中和右中声道不被称为环绕声道。
⑷ 3D环绕音乐怎么制作,求大神
3d环绕最近真的很火啊,可我也不是大神,我都是用一个软件做的,叫美册,它直接有个3d环绕的效果,效果非常强,主题背景也非常多样,我自己就一次换一个,而且还可以跟着节奏跳动,可以自定义的。
⑸ 电影院的超级音效是如何炼成的
电影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从无声、单声道到多声道立体声的技术改进,从普通银幕发展到大幕、球幕、环幕等。在世界电影放映史上曾产生过3次大的危机。一直以来,改善电影院的视听环境是增强电影放映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影院中观众所接收的声音信息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影片自身及还音系统质量的优劣,还取决于电影院声学特性的好坏。在片源和还音系统相同的条件下,对影厅的控制就成为各个影院改善观众厅视听环境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电影蓬勃发展,而相对地电影院的趋势式逐渐趋向小型化和多厅化;小型化的电影院的一般观众厅容纳在300-500座以下,且均已不设楼座。而多厅化的情况则集中在整栋建筑物内部,有时厅与厅之间相邻接,难免噪声相互干扰的问题相对突显,建筑设计时就需要谨慎应对处理。
对于观众而言,选择一家电影院,除了考虑影片的播出方式——如平面或三维IMAX形式,其次就是电影院的音效如何了。
电影院的银幕可以做得很大,使观众在很远也能看清楚。扬声器的功率也不受声回输的限制,也可以音量调整到很响亮;如此观众厅可以很长,但是长度超过40米以上,会造成视听不同步的缺陷。再择如果扬声器功率使用过大,前后座位的声级差会更加悬殊。
来自未经声学处理后墙的长延迟反射声(主要对前区座位),很容易产生明显回声,使对白清晰度严重受损,这是常见的声学缺陷。可以在后墙加装倾斜的板墙,使来自扬声器的直达声部分反射给后座听众。务使扬声器发出的直达声与任何反射面的第一次强反射声之间的初始延迟时间的间隙不超过40微秒,它相当于直达声和反射声的传播路程差13.7米。观众厅内如果要保留一些反射面时,顶棚中央区乃是优选界面。
从视线方面来考虑,电影院座位应以环绕银幕成弧形排列为宜,结果后墙也顺着成为弧形;而银幕后面的扬声器总是指向观众厅的后墙,如此就更会对前座引起强烈反射声,甚至产生声聚焦现象,形成的回声干扰特别严重。因此电影院的后墙一般还是处理强吸声为宜。
平行侧墙之间会产生颤动回声,但电影院的背景噪声较音乐厅为高,因为时有笑声、嘁嘁细语声,所以只要不是十分强烈的反射表面,这些颤动回音的干扰程度并不太明显。为控制电影院的混响时间,侧墙必须做吸声处理,有利于消除颤动回音。
为了使全场听众都有较为均匀的直接声,前后的声级差不致过大,扬声器的位置应该放置在银幕高度2/3以上;同时利用扬声器的指向特性,主轴射向后墙,以便利用扬声器轴向声级最高的特点,弥补随着距离作反平方衰减的损失。这样使声束覆盖区均匀一些,以便调节前后排座位声级的差异。实验得知扬声器主轴对着前面观众席,前后排相差10dB-12dB,而对着后墙则前后差可缩减为5dB左右。但是如此将会使后墙反射更强烈,更需要做强吸声处理。如果扬声器主轴射向2/3的后座,可以减少后墙强反射的威胁,但是前后排的声级差异会稍微大些。
银幕后面的强吸声处理,可以消除后墙反射声对直达声的干扰,同时也减少这个空间的混响而提高言语清晰度,对多声道立体声电影院,则更有利于声像定位。
电影院的声音是录音重放,其衰减过程比较特殊,它不仅体现出观众厅的衰减过程,而且包括录音棚中录下的衰减过程,或是电子调音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衰减过程。
为了便于控制混响,电影院的每座容积在4 m3左右。作为专用电影院虽然没有舞台空间,但银幕到第一排座位之间必须保持相当距离,而使用宽银幕时,这个距离更大。因此在这个空区的地面上最好铺设地毯,减少反射和加强声源定位。银幕有一定的设置高度,如此观众厅的每座平均容积会比4 m3大些,这时只有加强界面吸声处理。另外电影院的满座率因为影片关系的变化很大,所以要采用吸声较大的软垫式座椅,俾使人多或人少的不同占用座席的电影院内部的总吸声量,都能保持稳定不致差异过大。人造皮革座椅吸声较差,不易满足此种要求。这些都是保持观众厅内有较短响时间的控制因素。
放映立体声电影效果影片的观众厅,为使来自各个声道的声音保持明确的方向感,电影院厅内混响时间比普通单声道的厅堂要求更短一些。
由于电影厅混响时间很短,声音在厅堂内传播有点像半自由场,所以靠近扬声器的前排可能太响,而后排又会太轻;因此把扬声器尽量提高,使扬声器高音头刚好放到银幕上部边缘处的高度,并利用扬声器高频指向性对着后墙来缓和厅内前响后轻的这种矛盾。由于人尔对于垂直方向的敏感度较差,所以不会有声音和影像分离的感觉。有人尝试把高音扬声器升高到银幕之上,聆听感觉还不错,只是对于最前面的几排会听出定位偏高。扬声器挂高之后,可以使掠入射听众席所带来的低频衰减低谷消除,从而也相当于提高听众席中后区的低频响应。
人耳对水平面上声源定位是十分敏感的,所以在布置银幕后面扬声器时要特别注意。通常使用三声道扬声器时,中置的一组扬声器放在中央是毫无疑问的,而左右两组则分别放在银幕左右边线之内约为幕幅宽度六分之一宽的位置。如果是五声道扬声器时,两侧扬声器约为宽幅约十分之一宽的位置。其第二和第四组扬声器则分别与相邻扬声器距离幕幅宽度五分之一宽的位置。有时尤其在狭长电影院内,为了加强中区和后区的立体声效果,还可以把扬声器间距布置得更大一些。
有时为了加强低音效果,把低音扬声器前的障板连接起来,高音扬声器则露出在上面。这时就要考虑大面积障板表面作高频吸声处理,以减少电影厅纵轴上的反射。注意扬声器切勿与建筑障板有任何联接,以免产生不应有的强迫振动杂声。
在特别小型的电影院厅中,有时可把扬声器完全嵌入墙体内部,此时要考虑检修时出入的方便。当时宽银幕立体声电影已经日趋普及。为了增加某些情景的临场效果,观众厅还设有一套环绕式扬声器,布置在两侧墙的后三分之二部位及后墙上。它们一般不少于12个扬声器,两侧和后墙各4个扬声器。宽的后墙可适当增加一些,扬声器数量增多,声场可以均匀一些,而且不让听众感到环绕声来自某一个扬声器,以获得置身其境的效果。再则环绕扬声器的单只功率不会很大,但总的声功率应与一个主声道的声功率相近,如果个数太少就会影响环绕感的气氛。
环绕扬声器的高度一般至少3-4米,并作15度向下倾斜,以照顾中区听众。否则边座听众会特别注意到环绕声来自最近一个扬声器,而破坏整体环绕感气氛。为了达到均匀覆盖听众席的效果,这种非强方向的小扬声器要使用得很多。扬声器垂直辐射角-3 dB处,应与听众席靠墙边线相接。
在众多的立体声电影院中常见的观众厅平面体形主要有矩形、扇形、钟形等,剖面体形主要有一层悬挑式楼座、一层悬挑后退式楼座和无楼座等模式。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扇形和钟形的STI均值无明显差异,矩形的STI均值比其它两种体形稍低。三种平面体形在频率1000Hz的SPL值在观众席分布都比较均匀,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扇形和钟形的SPL均值无明显差异,矩形的SPL均值和其它两种体形有显着区别,且平均声压级值也最高。
一层悬挑式楼座体形和一层悬挑后退式楼座体形的整个观众席STI均值无显着差异,无楼座体形整个观众席的STI 均值和另两种体形有区别,均值稍低。三种体形全部观众席的SPL均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对于有楼座的观众厅,给安装环绕扬声器带来很大困难,尤其在眺台下的听众席。所以正规电影院厅不推荐采用跳台方式,而采用坡式布置。
银幕画面要对上口型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时眼睛(以及画面)会欺骗耳朵的声源定位能力。当然有时耳朵也会欺骗眼睛,声音会使人感到固定光点似乎在移动,因此画面上某处出现讲者嘴唇方向。所以多年来电影系统中的所有对白只录在中置扬声器的声轨上。
现在流行多厅式电影院,房屋隔声更显重要。相邻两厅之间的隔声量要求很高,一个分离的双层墙可达到此要求。如有可能设置走到隔离,顶棚和墙面均用吸声处理,这样方式最为理想。如果两厅式上下迭加构造方式,则楼板的空气声和固体撞击声(例如翻动座垫)隔绝都很重要;理想措施式浮筑式楼板再加上弹簧吊钩的顶棚。
THX系统曾按不同条件提出隔声推荐值,相当于美国隔声曲线指数达到STC-70的墙体构造。所以在隔墙设计上需要仔细考虑,尤其在低频段困难更大。另外在电影厅与休息厅之间也要处理隔声问题,采用类似声闸的双道门吸声处理走道,除了阻绝噪声侵入内厅,另也可使观众进出较暗电影厅之前后,适当调整眼睛适应过程,防止门扉开关的漏光干扰。
电影院的超级音质不只在主动方面的扬声器的等级,对于被动方面的建筑声环境的预先规划设计与装饰处理,更是保证电影院观众的视觉与听觉的多重感官享受。
(作者:杜铭秋;同济大学建筑声学博士)
⑹ 音乐是怎么做到环绕的
环绕声是看电影才需要的特殊的不同方位的声音~
5.1需要五个麦克风,在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分别同时录音;
如果你在左前方开枪,左前方那个麦克风录音就强势一点,播放出来的声音也是左前方大一点,于是就有了方位感觉!
还有可以移动的声音~例如飞机从右到左,从前到后,都可以被麦克风录音然后在播放出来,也可以听出飞机移动的轨迹。
但是5.1音箱需要严格按对称围绕着一个中心来摆放才有环绕声!
你的前面有左右两个音箱,还有一个中置音箱,后面左右两个音箱,都要对称摆放。
如不按照这个方法摆放音箱,是没有环绕声效果的!
环绕声不是听音乐的,是看电影听响动的!
听音乐要2.0音响才好!
⑺ 电影院音箱应该如何布置
不管是电影院,还是家庭影院,布置音响都比较注重的是氛围及临场的效果,所以环绕箱子的布置很重要,一般是在电影院或者家的房顶两侧位置,电影院的环绕可能会很多,分为中环和后环,总之房间的几个角都是放置环绕的好地方,令一个就是低音炮的摆放,这个就要求不大,因为低音炮没有声音的指向性,前置最好是放在舞台或者屏幕的两旁了,中置要放在前置的中间,大体摆放就是这样了。
购买的时候可以问下厂商或者在网上多查查资料。
⑻ 电脑环绕声音怎样弄
1、右击小喇叭图标--录音设备。
⑼ 电影院的3D音效怎么搞出来的
这个,只要多几个音响就能有这个效果了.不需要什么昂贵的东西把.现在的耳机不是也有这个效果吗? 电脑扬声器也行.应该只要播放软件支持3D处理就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