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后来的我们深度解析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执导的处女作,张一白监制的一部青春文艺电影,由井柏然、周冬雨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对男女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相识,从那之后,二人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历经恋爱、分手、错过、重逢的故事。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真实戳心的爱情,影片还展现了在外打拼奋斗的漂泊者的心酸,狭窄的小屋、破乱的环境,电影中的情节就如同漂泊者们生活中的情节,让每一位漂泊者都感同深受,《后来的我们》最好的地方,就是把很多美好或不美好的回忆做了真实又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就是普通人爱情的样子,真实地存在于每一段恋情里,我相信只要你真心爱过,就一定会被这些画面勾起回忆。片中主角的精彩演出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无论井柏然周冬雨的甜蜜爱情戏份,还是田壮壮老师井柏然对于父子关系的诠释,都实实在在的戳中了心底最真实的情感。
B. 看完电影《后来的我们》,你有什么感受
影片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迎合了众多初恋青年的口味。后来的我们都长大了什么都有了却唯独失去了曾经的我们,那是值得回味的值得深思的。对人生爱情的感悟,人生不能重来,感谢曾经的我们
C. 电影《后来的我们》:重温两性之间的价值感和重要感
日更第231天
重温《后来的我们》
电影《后来的我们》是由井柏然和周冬雨主演的一部青春文艺片。
故事讲述了一对异乡飘泊的年轻人在北京奋斗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见清和女主人公小晓,偶然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两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在北京打拼,在熟络起来之后,两个老乡就经常联系。
大学毕业后迷惘创业的见清和打着散工不断相亲的小晓,都体会到大城市令人窒息的压力,两人互相扶持、一起努力。
在相处中,见清喜欢上小晓,但他知道小晓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嫁个在北京有房子的人,他看看自己的条件只要默默地把这份喜欢藏在心底。看着小晓像跎螺一样相亲无数,又失恋无数。
在一个跨年的夜晚,两人终于跨越友谊成为了情侣。两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无论是被房东赶来赶来,还是在寒冷的街头等着公交。他们也觉得只要有着彼此的陪伴,未来就肯定会越来越好。
可是这些美好从一次同学聚会后截然而止,两个开始有个争执。在工作中情绪失控的见清被投诉而失去了工作,变得消沉敏感,整天沉迷在游戏当中。
终于在一次斗气中小晓失望给看着眼前这个只会打游戏的男人,收拾行李摔门而去。追到地铁站里的见清,看见小晓已经上了地铁,虽然门还没关,但见清却没有勇气去挽留小晓,最终还是让小晓独自离开了。
小晓离开后,见清打起精神,重新开始生活,吃苦耐劳地做得各种基层工作,空闲时间就开发自己的游戏。终于,游戏问世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见清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第一时间买了一套房子,他仿佛看到自己和小晓幸福的未来。
见清邀请小晓回老家,然后让她和爸爸一起搬到新房子里,可是小晓拒绝了。见清很生气,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一赚到钱马上就给小晓买了房子,想给她一个家。可小晓居然不接受,于是两人便再次分道扬镳。
见清的价值感VS小晓的重要感
见清从认识小晓的开始,就知道小晓最想要的就是在北京有一套房子,然后扎根在北京。所以见清和小晓在一起后,他认为对小晓最大的爱,就是努力地去赚钱为小晓买一套房子,这样自己才有资格让小晓嫁给自己,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但对于小晓来说,既然自己选择了一贫如洗的见清,其实就是放弃了要房子的这个需求,在她的心里,见清给到她的重要感大于外在物质,每一次她无比狼狈和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是见清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小晓才愿意放弃房子和见清在一起。在每一次生活得捉襟见肘、被房东赶来赶去的时候,小晓都一直陪伴在见清身边,不离不弃,因为小晓认为,她和见清的感情比房子更重要。
可是见清并不是这样想的,经历了创业挫败,又丢了工作,见清的价值感受到严重的打击,他认为已经没有爱小晓的能力和资格,所以当小晓离开见清的时候,虽然见清追到地铁站,虽然门都没有关,可是见清却没有勇气再去挽留小晓。
小晓看着地铁的门缓缓关上,她的心彻底的绝望,她认为,见清也许根本没有那么爱自己。
后来见清创业成功,赚到了钱买了房子,他以为小晓会很高兴,但小晓却拒绝了。见清很愤怒,他不明白自己这么努力去为小晓创造一个有房子有家,为什么等到他终于有了房子的时候,小晓却离开了他。
小晓的回忆一直停留在地铁的那一刻,她说:“如果那天你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当地铁门关上的时候,小晓的心门也关上了,她感觉不到自己在见清心里的重要性。
让这段感情走向毁灭的并不是彼此不爱对方,而是两人都没有真正的明白在亲密关系中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不能理解对方表达和接受爱的方式。
如果,没有如果
多年后两人再次相遇:
见清说:如果那时你没有跟我分手,小晓说: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见清说:如果我们一起坚持到了最后,小晓说: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
见清说:如果当时我们有足够的钱,可以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小晓说:那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
见清说:如果那时我们就是不管不顾结婚了,小晓说:那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尽管小晓明白见清对他的爱,但面对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重要感,小晓一直都在用男性能量和见清沟通,就算多年过去,小晓还是没有把自己的需求讲出来。
如果小晓说:我一直都很爱你,我最需要的不是房子,而是我在你心中重不重要?
如果见清说:我也爱你,我在努力为你创造一个有房子的家,这是我表达爱你的方式。
结局会不会就不一样。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男人需要的是价值感,并会为这种价值感通过承担责任和给对方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来体现,这也是一个男性表达爱的方式;而作为女人,更注重的是重要感,就是希望能感受到自己在对方心里的重要性,享受被呵护,被照顾的感觉。
当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能够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并能接受和理解对方所表达爱的方式,同时通过调整自己的男女能量来回应对方。那么,就离一段美满的感情不远了。
D. 《后来的我们》影评
电影《后来的我们》采用的是现在和过去两个时空来回穿插的叙事手法。见清和小晓的邂逅,是在2007年隆冬回家过年的列车上。小晓刚上车就找不到了自己的车票,遭到列车员的诘难,素不相识的见清拿出一张车票来问小晓是不是她掉的。小晓很快和见清他们三个同学混熟,在车停半道时相携下车踏雪回家。
小晓的妈妈再婚到了美国,爸爸已经离开人世。本不需要回家过年的小晓,还是回来了,她说她只想回来看看爸爸。见清的爸爸独自打理着林家菜馆,父子关系有些不愉快。小晓的意外出现,让见清和爸爸之间多出了一层润滑剂。
再回到北京的小晓和见清,已然成了毫无芥蒂的好哥们。小晓把她刚认识的博士男朋友带过来,见清问她喜欢这个人什么,小晓说他博士毕业、有房、工作单位好,还喜欢她,这就够了。见清无言以对,他喜欢小晓却说不出口,小晓说她男朋友的那些他一样也没有,但他很坚定地告诉小晓要找一个愿意为了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
见清和他的两个同学毕业后在电脑城开店,他会把送上门的生意推给小晓。岂知这一推,又给小晓推送了一个新男朋友。前面那个博士男朋友的妈妈来北京,不同意他们在一起,把小晓的房子梦打碎了,现在来的这个又是个公务员。小晓满心欢喜地向见清报告她的新恋情,见清却是一脸苦相。
跨年夜,小晓来见清租的隔断房找他。见清奇怪小晓怎么不和男朋友去跨年,小晓说男朋友工作忙。就在他们两个出门去跨年时,他们在商场见到了那位公务员男朋友扶着一位孕妇同行,原来他是有老婆的。
小晓就此在见清家住下。见清租住的隔断房生态古怪,有风尘气十足、得空便来撩拨见清的性感女郎,有墙上贴满AV女郎海报、成天宅在电脑前看片的结巴男,还有每天夜里啪啪啪的小夫妇。小晓和见清的同居生活,从小晓睡床、见清打地铺开始。
刚开始,见清还不习惯,起夜回来会自觉地躺到床上,等小晓翻个身把腿架到了他的身上,才意识过来,然后悄悄地滚回地上去睡。
隔壁小夫妇的声音太吵了,见清会拿耳机让小晓听音乐。小晓反倒借机僚拨见清,见清却只是装睡、并不接招。直到有一天,小晓看到了一个别人丢弃的旧沙发,缠着见清非要搬回来。就在旧沙发上,小晓和见清终于越过了朋友的界限。
此夜过后的第二天,见清一直等不到小晓回来。等到小晓回来时,告诉见清她又恋爱了。随后,见清因卖盗版盘被抓走。小晓独自回老家过年,瞒着见清的爸爸说他在北京工作忙。小晓年后去接见清出狱,见清问她又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突然醒悟过来自己就是小晓口中的新男友。
从此之后的小晓和见清,虽然蜗居在隔断房里,却实实在在地度过了一段甜蜜的岁月。直到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见清租了车回来,还买了很多礼物送同学,却在卫生间门口意外听到同学们早已看破他的伪装。见清却把火撒在爸爸身上,年都不过就要回北京,路上他和小晓第一次吵架。从那以后,吵架就成为了他们蜗居生活中的常态。
见清的脾气越来越坏,他做游戏客服却大骂打电话进来的玩家,在路边摊有人和他斗两句嘴也会激怒他,转身就把那个人跩飞,回到家除了玩游戏,就是和女网友聊天,还被小晓给发现了。小晓再也没有办法忍受,决心离他而去。见清追到地铁站,看到已经上了地铁的小晓,他却没有勇气拽小晓下车。
失去小晓的见清,似乎成熟了一些,埋头制作的游戏居然很快就成功了。成功之后的见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房子,可他再和小晓相见,仍然是一副不成熟的样子。仍然不耐烦向爸爸讲解怎么用电视遥控器,仍然在爸爸不愿意去住他北京的房子时和爸爸吵架,仍然一副我现在有房子了我终于可以满足你了的态度和小晓说话。
见清仍然没有成熟起来,他不知道对于小晓而言,房子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他自己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可以陪他一起去努力,即便一直没有房子也不要紧。见清最想要的是小晓,最想要满足的是小晓的愿望,但彼时的他们不能够互相理解,不懂得好好沟通,终于错失了彼此。
直到2017年的再次邂逅,见清已经结婚生子,而小晓仍是孑然一人。两人因为航班延误而被困酒店。见清的儿子打来视频电话,吵吵着要看左边、看右边,然后小晓为了避开镜头而左躲右闪,两个人再一次在逼仄的空间里微妙地相处。小晓一句“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话中几多感慨,听者谁不泪下。
两人相拥作别,见清祝福小晓能够找到那个愿意为了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不知道此时的小晓心中作何感想,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都放完了,十年的大好青春都过去了,你还不知道老娘心里想要的不是什么“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而只是好好在一起,不要轻易说放弃,失意时不必要自暴自弃,成功后也不要自以为是。
本片有着丰富的细节,让观众时刻沉浸在浅浅的怀旧气氛里,十年之前的我们身在何地?十年之后的彼此可还有所追忆?不论是对细节的把握,还是对结构的控制,甚至对节奏的拿捏,影片完全不像是一个新人导演的创作。如果非要说遗憾,那只能说本片贡献了又一个不成熟的男主角,这样的形象在青春片,尤其是华语青春片中太常见了,没有打破青春片的常规,没有突破一般观众的期待。
相比较而言,女主角就很出彩,起初她知道自己想要找一个条件好的男人,就会奔着目标去努力,即便一再碰壁也不自怨自艾,而当她发现自己想要的可以是爱自己却条件并不优越的男人,她仍然可以快乐地投入到这一段感情生活里,直到她发现对方并不懂她,也不懂他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果断放弃,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E. 看完《后来的我们》你有何感想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我最大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此生不负你容易,不负一生很难,”人的一生爱一个人是容易的,但放下一个人却非常的困难,但真正难的是在一段感情里和自己和解。
F.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2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后来的我们》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来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后来》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内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忆当初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己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起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己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现在。你们相爱,可以,和现在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起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好像现在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曾经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己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内容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后来的我们》改编自刘若英的短篇小说《过年,回家》。小说讲述了一对在外地打拼的年轻男女,十年间总是假扮成情侣,相约一起回家过年。期间,他们从老乡变成朋友,从朋友变成恋人,再从恋人变成回不去的曾经。电影里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是背景从台湾平移到了北京。北漂大学生林见清(井柏然饰)暗恋打工妹方小晓(周冬雨饰),女孩却一直在有房的老男人身上寻找安全感。终于爱情战胜了安全感,二人的老乡情谊也进阶成了恋人关系。可是短暂的炽烈之后,生活中的不堪重负慢慢让爱情变得面目全非。没有误会、没有纠缠,二人的情感经历就是一出普通的缘起缘灭的过程。没有刻意放大爱情的遗憾,也没有刻意升华爱情的崇高,生活的真相就是:爱情可能敌不过平凡生活里的情绪消磨,自以为爱意炽热其实根本还没有学会去爱。
整部电影看下来,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周冬雨的演技,更是使整部电影更加催人泪点。我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影片中,这句台词,见证了见清和小晓两个人感情的变化,从相知到相恋,见清是有文化的大学生,小晓是高中毕业闯北京的打工妹。见清很喜欢小晓,愿意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真的是很浪漫的文绉绉的表白方式。对于青春期的见清来说,错过小晓是因为没有钱,没有钱买房子,没有钱买沙发,没有钱才让小晓那么拼的努力工作,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钱,所以他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最后成功。见清因为小晓而功成名就,有钱有房有事业,却没有了小晓。曾经互相喜欢,彼此深爱的两个人,说散就散,没有人说得清原因,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影片中两位分手后,碰巧遇见,当井柏然深情凝视周冬雨,说: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更戳中所有观众心中的软肋。瞬间所有回忆涌上心头,如果观众是故事中的主角,后来的我们是否学会了如何去爱?
如果当初我们没分开,现在会怎样。
我们以后也会分开,然后和现在一样。
如果我们当初什么都不管,直接领证结婚,现在会怎样。
我会成为你的老婆,但你会有很多的小三。
如果我们当初没来北京,现在会怎样。
我们会在老家过着一眼就望到老的日子。
如果这个词很奇妙,它像是一个无底洞,让我们试图推理出一个答案,却往往不了了之。不论是感情,还是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选择,如果再美好,也终将沦落为一个遗憾。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这是陈奕迅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我们》中的一句歌词,我在看电影时,配着画面,感触很深。在恋爱中,即使分手,也心甘情愿把所有的痛留给自己,希望对方可以过得幸福,不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生命中的一个难以抹去的遗憾。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你我都知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除了轻声的一句问候,除了愿你好的祝福,还能做些什么呢?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往事归零,爱恨随意,人生,若只如初见就好了啊。
;G. 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故事的开头发生在春运的火车上,男主捡到女主丢失的火车票,两人开始相识,男主觉得女主是一个很特别的女生,会喝酒、会打牌,火车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前行,他们便徒步走回男主的家里,有说有笑!于是20xx年的年夜饭,女主在男主家里度过!女主是一个在北京打拼多年的人,一直想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事与愿违,当时现任第一代男朋友是个十足听妈妈话的',也因为男方母亲嫌弃女主没学历没背景就黄了,第二代男朋友是一个搞婚外情的男人,被女主发现后也黄了。男主因为看不惯女主被当小三所以把第二代男朋友揍了一顿进了看守所,女主被其做法感动,于是两人之间开始了新的恋情,两个人的热恋期总是甜甜蜜蜜的,苦的日子也是能够过得很甜,然而一次同学的聚会,互相的攀比,男主过于在乎自尊心,导致了两个人的感情破裂分手,这一次分手却也似乎敲醒了男主,他开始努力开发游戏,后来游戏开发成功了,男主也就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整部电影看下来,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周冬雨的演技,更是使整部电影更加催人泪点。下面就说一下电影情节里面让我情绪波动的地方,第一,女主第一次住进男主的宿舍,因为隔壁的声音太大,男主把耳机给女主让她听手机里面的音乐,手机里面的音乐拨出来的是五月天的《知足》,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听到这首歌就觉得很有情绪;第二,女主去几次男主家吃年夜饭,一开始女主在的时候男主家的那种其乐融融和女主走后只剩下男主父亲一个人在喝酒的那种孤单,形成鲜明对比;第三,男主和女主去参加同学聚会,由于混不好被同学背地里数落,男主自尊心过不去,喝醉酒和女主咆哮那一段等等。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一个好女生,其实是一个男生的教科书,他们可以使男生们成长。仔细想想自己,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这样可以让你成长的女生,请你一定要珍惜,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来。
H. 电影《后来的我们》观后感范文5篇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先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之后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之后》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资料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齐回忆当初自我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能够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我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我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明白回不去了那就应当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齐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我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当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此刻。你们相爱,能够,和此刻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齐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
好像此刻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以往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我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之后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资料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电影《后来的我们》观后感
最害怕在某个年龄的某一天听懂了一首歌曲,因为那一刻往往已经物是人非、曲终人散。为什么会泣不成声呢,大概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吧,同样一首歌,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前段时间,有一个电影叫《后来的我们》,有人说,这个电影很烂。可是每个电影和歌曲一样,在它们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看完电影有感触的人,自己也是有故事的人。
《后来的我们》那是一个爱情故事。十年前的见清和小晓在火车上偶然相遇,两人怀着共同的梦想,开启了他们奋斗的旅程,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感情之路。那时候的见清和小晓还开心能遇见彼此,当时的他们认为,就算什么都不好,只要一看到对方,就会感觉有了打拼的动力,那时候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对方,这大概就是最纯真的爱情吧!这是十年前的见清和小晓,那时候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我们”。
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重逢了,命运似乎是个轮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交叉,再交叉平行,这时候的见清和小晓,“什么都有了”却再也没有了我们。不管当时的承诺和誓言有多少,我相信当时的你们所说出来的那些承诺和誓言都是真的,只是时间长了,有些东西渐渐消失了,也变了。就像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肩并肩了。后来的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有时会想着,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才不要与他相遇,可是你却从未后悔过遇到他,却很感激他给你带来的回忆,无论在任何时刻遇见的那个人其实都是缘分。
当然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也都是有原因的。
或许他的到来是给你一份青春的礼物,或许是教会你什么是成长。
青春里的爱情充满着心跳、脸红、紧张,不知所措,只有多年后你才会发现,那才是最美好的爱情。
无论这段故事的结局如何,那个人我们都深深的放在心里了。
其实你应该感谢你生命中那些平淡无奇的陌生人,至少他们那一秒是属于你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恋爱都能走到最后,即使你们再相爱,再喜欢。现在的我们还不够成熟,不够理智,还很清纯、也很无知,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来谈情说爱。早恋是一枚苦果,在不该品尝的年龄你过早的摘下了它,注定那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青春属于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握青春,做最优秀的自己。在适当的季节,我们一定会遇到最好的他。
虽然,曲终人终究还是会散,但我们的青春却没有遗憾!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最近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原来他们都看了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可能是出于从众,可能出于对刘若英当年那首《后来》的感情,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听电影名字就已经猜到它的内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经历了挫折,分开了,多年以后,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忆当初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节是紧凑的,演员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拍摄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当手机壁纸那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看电影的时候,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电影里的情节让她们想起了当初自己错过的那个前任,而我个人来看,我不是很赞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三观。
多年之后,男主角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轨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好好寒暄,好好说再见。而她们呢?在旅途中开房,一起回忆青春,甚至哄骗自己的现任和孩子,精神出轨,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们也会肉体出轨。两个人相爱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心里装着一个人,而生活中又拖着另一个,一只手拉着过去不撒手,一只手又死死拽着现在。你们相爱,可以,和现在拥有的一切说再见,处理好一切然后重新在一起开启你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好像现在的人都喜欢怀念过去,从前任3开始,我们都开始把过去的那个人当成真爱,好像曾经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现任吗?那个为你付出青春,为你生儿育女,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给你,而你却把她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心安理得的爱着另一个人,享受着自己的精神出轨,并且大肆宣扬真爱无罪的言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那个现任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只是一个过客。也许就是电影情节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许是我对于这个情节过于偏激,只是我不能想象,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都哭了,然而她们的眼泪都是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负彼此就好,想不辜负此生太难。”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可是电影的内容却是在彻头彻尾的在辜负他们的现任,辜负那个真正为他付出的人。他们真正的辜负了彼此,也辜负了此生。既然放不下过去那就一个人好好怀念过去吧,不要祸害一个无辜的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电影导演,演员,自以及一切为电影付出努力的人没有偏见。
愿所有人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爱人。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这部刘若英的电影上映啦!我以为我会痛哭,然而却没有,可能因为成长,我们都说散就散了吧。
突然又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陪伴了我将近八年,我们分分合合,跌跌撞撞走到现在,也感谢让我成长,也让我成长很多很多。
想起那时候的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勇往直前的冲,什么都不顾,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就像奶茶的歌后来一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13岁的我,16岁的你,那时候以为承若就是永远,就是一辈子,然而却不是,我们太小,还要走过的路太长,我们还是网恋,突然在一个群里认识的,其实我现在有点抵抗这种,只要跟别人聊起过去,我第一反应就想到的是你,我那时候以为你会努力,你会成长,然后同我一个城市,然而没有,我后面想清楚了,就是不够爱,你去别的城市,却从来没有想过来我的城市,来遇见我,来看看我。到现在为止,你有能力了,你有新的生活,却也没说我现在有能力去你的城市了,我们得价值观都不同,你总是以为我是高高在上的,以为我就是一个公主,买的东西必须都是贵的,吃的都是好的,总之就是觉得我们大城市深圳就是不一样,我其实一直都在反驳,可是你总是不信任我,虽然你心里有我,可是我知道,那不重要,我在你生命里只是出现一下下,你之前去广西一两年,却从没有想过来广东,你说你去福建玩,问我去不去,却没有想过来我的城市,或许我们两的遗憾就是没有见面吧,估计是这样,我表达的不够爱你,我表达每次都是文字上的冷漠,我表达的我就是一个坏脾气的女生,其实我现在懂得了,我忍住不告诉你,告诉你其实我很在乎你,其实你也在影响我的生活,其实我一直都有你,只要你一回头,我就会抛开曾经所有,你在我军训的时候,消失了一个星期,就跟别的女生在一起了,就是我去读私立学校,一个星期回家碰一次手机,我们就什么都变了,我有想过,不过还好,我理智了,没有为了你去抛弃那些学习,本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也没有说再见,也没有说分手,在你需要的时候找我,生活感情也麻烦也请教我,我试着不去理你,突然之间,我们就算加了微信加了qq,彼此也再也不能出现各自的聊天窗口,后来的我们,就没有后来的我们。
只要记得我是你的初恋,你也是我的初恋就够了。
《 之后的我们》观后感
这个五一档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应当属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从一开始的预售过亿,到现在的退票风波,甚是尴尬。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票房也是一骑绝尘,上映5天已达9亿多。不管怎么样,目前来说整个国内电影市场中最火爆的电影依然是《后来的我们》了。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整个《后来的我们》电影的话题热度就是带起来了,真正的把这部电影打造成了一部经典的催泪爱情
对于许多人来说,刘若英的《后来》,唱出的是满满的回忆,或是尘封在心底的一段故事。在《后来的我们》这个大热的生成过程中,音乐俨然成了奇袭情怀、引发共情的最大爆点。《后来》这首歌曾火遍了大江南北,可以说人人都听过,但是我们听着听着就成了《后来的我们》。
网友说:“有时候,一旦错过就不再。这是刘若英的金曲《后来》为什么总能撩拨人心弦的原因。”在微博上,不少网友在晒图的同时,大都发出了类似“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慨,有人更是直接表白,就是为了《后来》这首歌而来的。其实,这也是电影《后来的我们》发布这支MV的初衷。
在电影界,一首歌变为一部电影,这样的例子在之前也有不少。据媒体报道,之前在路演中,刘若英一再声明,《后来的我们》并不是把自己的歌《后来》翻拍成电影,“而是改编自我的小说”,但大众还是被《后来》这首歌毫无抵抗力地圈了进去。
如果曾经无数次陪伴你、叩击你心灵的、让你倒唱如流、KTV必点的歌曲,拍成电影,你会不会去看?据了解大多数人还是会为这份情怀买单的。
2014年《同桌的你》上映,这部从一首校园民谣发酵而成的电影,以不到3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4.55亿元的票房。按照媒体的说法,“《同桌的你》这四个字,就值1个亿”。这首发行于1994年的校园民谣,旋律简单,歌词浅白,却藏着许多人心底的暗涌,以及关于青春和校园生活的种.种回忆,称得上是上世纪90年代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把一首经典歌曲改编成电影而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有《栀子花开》(票房3.79亿元)、《匆匆那年》(票房5.84亿元)等。这些音乐,天然与青春、爱情有很强的勾连,它们共有的语境就是怀旧,抓取的主要受众粉丝,基本上是70、80后的这一拨人。
据了解,一大批由经典歌曲改编的电影,都已经出现在电影立项的名单上,包括《明天我要嫁给你了》《你的背包》《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小情歌》《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你写诗》等等。
虽然《同桌的你》《栀子花开》收获了令人艳羡的高票房,但是口碑并不与票房成正比,《同桌的你》豆瓣评分5.8分,《栀子花开》豆瓣评分仅有4.1分,网友评价:“感觉就5分钟的剧情含量,能拍这么久,也挺难得。”之后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并没有延续《同桌的你》的成功,票房累计1.28亿,还不及《同桌的你》的一半。
可见,歌曲改编电影有风险。原因之一是“术业有专攻”,做音乐和拍电影毕竟是两个行业,不是空有一腔情怀就能跨界成功的。《一生有你》还未开拍时,卢庚戌曾谈到拍摄的困难:“难点不是一两个。做音乐相对简单些,但做成一部电影,从文学到镜头、从剧本到美术、摄影等,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
另外,歌曲不像小说、漫画等已经有基本的故事架构和情节,改编起来较为容易。有业内人士认为,一首歌能否打造成为一部电影,歌曲与电影的结合度很重要。不但要听它的旋律,还要看它的歌词有无发挥的空间,“太实在了不行、太浅白了不行,结局太明显了也不好。”就像歌曲《栀子花开》,简单的歌词不断反复,描述的是离别的心情,缺乏故事性,歌曲的简单导致了电影的空洞,也就不奇怪网友称其只有“5分钟的剧情含量”了。
I. 《后来的我们》:一段真挚而动人的感情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所描绘的爱,漂泊在北方,与父母的冲突,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经过艺术处理后,这些琐碎的事情变得更加戏剧化,因此可以打动人们。音乐和对话的设置让我不满意。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歌曲,也没有让我感到尴尬和僵硬的台词,但我认为只有通过主题和情感的传递,这部作品也值得五星奖。小编觉得一段真挚而动人的感情带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词。它可以消除你所有的忧虑,让你所有的快乐都愿意被分享。即使在那一刻,你也没有勇气踏上地铁。即使在那一刻,我们仍然有很多话要说。即使在那一刻,我们还在挣扎,但我们从未放弃。我们奋斗,我们始终相信。一路上,很多人半途而废,但我们没有放弃,但我们仍然无法到达终点。没关系。生活总是给我们一个说再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