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影讯 > 晚上拍电影怎么用光

晚上拍电影怎么用光

发布时间:2022-09-04 11:53:16

Ⅰ 电影拍摄时,怎么用灯光来模拟现实光源

这个问题略微有些笼统,严格讲,电影拍摄时,只要是非自然光拍摄,只要使用了灯光,都是在用灯光在模拟现实光源。但这中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模拟画面中不存在的假定性光源,如阳光、月光、阴天的天光,以及画面中看不到,但我们假设存在的路灯、车灯、霓虹灯等等光源;另一种是模拟电影场景中真实存在的道具光源,如陈设在场景中的台灯、落地灯、吊灯、烛火、电脑电视屏幕等等。我想,题主问的问题应该主要属于后一种情况。 虽然是模拟,但这种模拟的行为在不同的影片和不同的电影摄影师处理起来,在分寸上的把握是不一样的,并不能一概而论,这种分寸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影片的风格和电影摄影师、灯光师工作习惯的差别导致的。如果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光影都追求纪实风格的真实感,那么在处理起来,就会尽量还原现实。以烛火为例,烛光火光的特征是色温低,大概色温在2000k左右,颜色看起来发红,燃烧的过程中会有闪动和摇曳,你只要模拟到了这些特征,基本上就可以模拟烛光了。过去胶片拍摄的时候,胶片感光度不如现在的数字摄影机,所以有的摄影师为了追求真实感,就在画外和道具烛光相同的角度点亮更多的蜡烛,比如画面里有一支蜡烛,依据所需要的光孔,可能要在画外放置十支二十支加粗了灯蕊的蜡烛,或者其它火光来照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当然也可以用功率合适的钨丝灯,放在相同的角度,灯前加上能把色温降到2000k左右的色纸来模拟烛光的颜色,再通过变换调压器的数值或者在灯前用一些遮挡物来晃动,人为地制造不规则的闪烁,尽量去模拟。现在都使用数字摄影机来拍摄,感光度较胶片有了长足的提高,摄影师可以少用一些蜡烛,或者使用相对小功率的灯具来模拟了。同样,模拟电脑电视屏幕的光源,我们也可以通过调亮屏幕亮度,缩短屏幕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增加屏幕数量这些方法来产生真实又照度足够的光源效果,也可以使用LED、Kinoflo这些柔光灯具来模拟。

Ⅱ 摄影打光技巧

基本没有全黑环境,夜晚房间一般都会在窗外补光,模拟自然光从窗投射,另外还会用一些小灯在需要补光的地方,用遮挡、反射等方式营造视觉不容易看的光束到但实际是有光补充的漫反射光,还有就是在这种环境,一般都是超大光圈镜头。还有许多不太讲究的方法就是后期制作的时候调黑,加上运动跟踪、遮罩蒙版等方式保证被拍摄物体的轮廓有足够的视觉效果,将背景相对调黑。第一张图是蓝色的?也有一种拍摄方法是加ND镜,减少进入镜头的光亮,来模拟黑环境,这种拍摄的好处是物体的细节保留,光照度降低。

第二张图,是在人物右侧补了光,从背景看的话场景内人物右侧是没有强光源的,人脸的光比较突兀,这种补发大多是反射补,在另外一个角度投射光,用反射、漫反射的方式将光源消减到与场景相比配的照度,再投射到人物上,从人物右侧脖子的阴影可以看到,这个补光的面积不大,主要是针对脸部,而且高度应该高于人物身高,另外判断在人物左侧也有类似的补光,但照度更小,面积更聚焦在人物头部,看脖子的明暗与肩部对比,另外在人物的上方靠后应该也有补过光的,看头发两边的光照,但是人物左肩没有光,但是人物背包的带子后侧是明亮的,所以这个光是模拟路灯的,比正常路灯的光照要小许多就是了。而且估计摄影机的背后,会有一大块漫反射光板,用来实现漫反射及削弱部分光到人物的正面。其实电影拍摄之后,都要后期的,所以不一定能布出很逼真的光,只要光照足够,后期是可以调整的。

拍电影的布光跟摄影布光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尽力模拟自然环境,需要将环境各个角度都考虑进去,而后者是为了凸显拍摄主体,布光与环境的融合度一般不太考虑。

Ⅲ 摄影的基本灯光怎么打

摄影的6种基本灯光布局:

1、分割布光 (SplitLighting)

顾名思议,就是把面孔一分为二,一面光,一面暗,会制造出较强烈的戏剧感,适合个性或气质较强的人物例如艺术家、音乐家等,当然阳刚味也会较重。

要制造这个效果,就是把光源以90度置于对象的左边或右边,可稍稍移前或后,以迁就不同面形。留意布光须跟随对象的面孔而改变,头部转向的时候,灯光也应跟随。

(3)晚上拍电影怎么用光扩展阅读:

主光:

主光是被摄体的主要照明光线,它对物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的表现起主导作用。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基调就得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画面显得平淡;

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章。

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

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轮廓光赋予被摄体立体感和空间感。

逆光和侧逆光常用作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强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轮廓光的突出。

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用来对被摄体局部进行装饰或显示被摄体细部的层次。

装饰光多为窄光,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以及商品摄影中首饰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

背景光:

背景光是照射背景的光线,它的主要作用是衬托被摄体、渲染环境和气氛

Ⅳ 灯光摄影技巧

灯光摄影技巧

在人像摄影灯光照明中,不同的布光方法可以营造出各种气氛的效果。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灯光摄影技巧,希望你会喜欢!

灯光摄影技巧

1. 一个柔光灯

A:柔光灯

这是最简单的布光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常用的,只需要一个柔光灯就可以。放到模特的左、右任意一侧即可,柔光灯要放到比模特高一点,从上方45度角方向打下来。

2. 加亮

A:柔光灯,B:反光板

如果觉得只用一个柔光灯太暗的话,可以放一个反光板在主灯的对面。折射部分光线,让需要突出的细节部分拍摄得更清晰,将整个主体加亮。

3. 加强对比

A:柔光灯,B:黑色反光板

使用反光板的目的是增加亮度,而使用黑色反光板则相反,枝术上来说它的作用不是反光,所以你也可以称之为“减光板”或“吸光板。使用黑色反光板的原因是要降低主体一侧的亮度,让照片的对比效果更突出。

4. 背光式

A:柔光灯,B:背灯

如果想为照片加入一点不同的效果可以使用背灯,突出模特头发的层次,同时高光也可以突出模特的身材。

5. 侧光

A:柔光灯,B:侧光

柔光灯的强度应该比侧光强,侧光可以为模特正面补光,减少明暗对比度。

6. 三灯

A:柔光灯,B:颜色侧灯,C:颜色侧灯

在模特身后加上两个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为照片做出特别效果,非常适合拍摄时装时使用。

实用摄影灯光技巧

观察光源

现实生活的照明光源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自然光和人光灯两大类。自然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太阳光。人工光中有钨丝灯、日光灯、公路上的水银灯。

在影视灯光领域中,影视场面有必要明确和设定“光源”环境。特别是人工光源的场合,是钨丝灯还是日光灯?不同的设定所产生的气氛完全不同。

我们来看这个场景(下图1.2)前景有三条马路,两侧马路是蓝色的,中间的马路是黄色的。选在这个地方拍摄,如果光源不确定,稀里糊涂地拍摄一个一个镜头,连接起来会乱七八糟,发生跳光现象。

色温

色温是一种表达“有色光”的方法。

最通俗的解释,色温就是“光的颜色”。低色温是红色的,高色温是蓝色的。

最通俗的解释,色温就是“光的`颜色”。低色温是红色的,高色温是蓝色的。

生活中的光线都具有偏色特征,称“有色光”,只是人们已经养成习惯把“有色光”看成“无色光”。任何人都无法看到“有色光”,即使戴上有色眼镜,一旦佩戴时间长了,适应后也会感到没有颜色,对这个世界的光影仍然“感到正常。

我们拍电影需要一个稳定的”有色光”,不然拍到影像一会红颜色,一会蓝颜色,没法欣赏。一般我们选择稳定的“有色光”,有高色温光源5500k和低色温光源3200k这两种。于是制作灯泡的商人就制造了用于拍摄电影的两种灯泡。随着影像文化的普及,高色温光源5500k和低色温光源3200k作为两个标准也渐渐普及,成为影视常识,并且利用这个“常识”可以玩弄一番“光色”,给影像添加味道。

高色温光源5500k

太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大约是5500k的色温度。这种光叫“日光”,所谓“阳光直射”、是太阳直接照射时的色温度。多云天气,日光通过云层时,色温温度大约达到6000k以上。

低色温光源3200k

钨丝灯的光源的基本色温是3200k,但是灯泡长时间使用会老化,其色温就会降低一些。

实际生活中的光源很微妙。日光灯可分为白色、昼日色。在影视制作中那些比较专业的日光灯,以A的数量来评价荧光管,AAA表示级别高,称为3A荧光管。其色温比较好,大约是4500-4800,这些色温值,因灯管寿命和清洁等因素会有所变化。

正常光源的概念

摄影的“正常光源”概念,是指通过校正“有色光”,可以正确还原物颜色的光源。例如数码摄影机能在自动白平衡设定之后可以把“有色光”自动校正成为“无色光”。

玩弄色温度(WB)

在数码摄影中可以利用色温特征来再现特定的光源,这是色温运用的技法。具体作方式是在调整白平衡时,用偏暖色的白纸作为“白标准”来拍摄,摄像机会偏向冷色调,同理,用偏蓝的白纸作为“白标准”来调整“白平衡”,摄像机会偏向暖色调。也可以在制作后期通过电脑来调整画面的颜色。

如果想再现月光的味道,可以依靠照明来表现,照明光线比摄像机“白基准”色温提高1000-2000K、颜色会发蓝。画面带有蓝的色调,可以明白地表达夜晚气氛。

如果你想要再现爱迪生电灯泡那种橘黄色的感觉,例如场景为饭店、酒吧等这些场所的布光,可以把“白基准”色温降低500k左右。如果设定场景为商品展现厅也要降低色温。事实上,许多高档商店内部安装调光设备,把照射商品的照明降低一些色温来吸引顾客的眼球。专家认为:用橘黄色光线作为记忆色来展现商品其效果最好。

布光本意

打光是保证必须的光亮

在光亮不足的环境下不能随心所欲拍摄。灯光可以提高环境的亮度,保证必要的感光度。

打光是促使颜色鲜艳

影像的颜色和拍摄时充足的光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是没有充足的光亮,无法指望颜色饱满。要是暗处没有基本光照,所拍出的影像就会黯然失色。

打光是视觉创意

导演对光效的设想是一种场面调度,称“视觉诱导”,光线的安排是不可缺少的。灯光可以改变所拍摄的事物,并且让观众对现有的生活印象由灯光来决定的。

;

Ⅳ 夜晚如何拍出大片

夜晚拍出大片的方法如下:

1、确定夜晚光线种类。晚上会遇到各种灯光情况,无论是日光灯还是冷色调的光,这些可能引起的色温差异的灯光,就摄影师来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影拍摄的早期,即使是大师级人士也发现,要用彩色抵消这些照明条件具有挑战性,因为很难正确曝光仪表。在当今的数字世界中,我们也发现,晚上拍照,高感光度下所产生的噪点也是挑战。

2、设备的准备。想要在夜晚派出大片,保持LED灯和镜头随时可以使用,不要拖延和浪费时间在考虑用什么镜头,如何构图上。人眼的另一个奇妙之处是它很快就会适应这些恶劣的弱光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将能够看到很多东西。

3、选好主题和构图。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针对某一拍摄对象拍摄照片的多少,都可以说明你的摄影类型。把拍摄对象合理的纳入镜头中,可以让你的构图技术更上一层楼。夜晚恶劣的照明条件可能难以适应,但是人们应该相信白天拍摄的任何东西也可以在夜晚拍摄,必须适应许多照明条件才能使其变得更加有趣。

4、焦点的把握。焦点的把握最困难的是当你已经在正确的框架内瞄准了正确的主体时,获得正确的焦点和正确的构图。这种自动对焦功能非常丰富,有十多个点可以捕捉正确的位置,但是在恶劣照明条件下可能无济于事。人们还必须学习手动对焦的技巧。尝试更高的ISO,更多的手持式曝光测试,完美地对焦,然后继续拍照。

5、调整好光圈。众所周知,最大的光圈可以提供更多的光线,更高的快门速度,从而减少照片模糊,并获得正常的照片。当计划长时间曝光或者拍摄延时照片时,请相应地调整好光圈参数。

6、调整好动态范围。不同于白天的自然光,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光源,可以根据不同光源产生不同的戏剧场景。什么是动态范围呢,它是场景中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间的差异。仅在月光下拍摄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动态感,与日光相比它微弱,因此长时间曝光才会产生微妙的阴影,使其具有一定的动态感。

Ⅵ 华为手机荣耀10晚上拍视频怎么开灯光

华为手机拍视频在夜晚模式下要打开灯光,点击屏幕的左上角的闪光灯符号,开启即可打开灯光了。

微电影夜景实拍拍摄技巧

微电影夜景实拍拍摄技巧

在微电影拍摄当中,实景中拍摄夜景有三种处理方法:夜晚拍夜景、黄昏拍夜景和白天拍夜景。

夜晚拍夜景

采用的是偏自然光效的拍法,因为实景空间的限制,摆灯困难,不允许使用较多的灯光器材,因此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高感光度胶片、低照度。在充分利用环境光源现有光的基础上,进行少量的人工光处理。

在人工光处理上,需要加强环境现有光源的强度,我们可以将60W的灯泡换成300W—500W,将一般油灯灯芯加粗,或使用“多灯芯”灯具,有时则用小的电光源代替油灯灯芯。总之加大光源强度,以便直接利用光源光线做环境和人物的主光。

其次,还可以利用人工光照明摄影机附近墙面,模仿环境反射光做环境和人物的.副光使用。这种方法既方便,又省器材,实用而且光效真实。

黄昏拍夜景

在拍摄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如果室外景物空间较小如院落、房屋、墙门、树木、花坛等,可以用灯光照明,在夜晚拍摄。但是当室外空间广阔如远山、原野、城市、远景等,则无法用灯光照明,必须采用黄昏时刻利用天空余晖照明景物进行拍摄。实景黄昏拍夜景与外景黄昏拍夜景相似,先布置好室内夜景光效,然后等待天空散射光暗到一定程度,进行抢拍。

实景中需要白天拍夜景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门窗看到室外景物的镜头较多,这在一个黄昏时间难以拍完;二是当夜景镜头较多时,一个晚间也无法完成或者晚间无拍摄条件(如房间主人晚间要睡眠,不同意拍摄等)时必须在白天拍摄。

在实践操作中,前一种情况拍摄相较难度较大,因为要降低室外静物的亮度使其达到夜景拍摄的需求。其方法是利用大张灰色滤光片,将门窗蒙罩,挡暗室外景物亮度。而室内按夜晚拍夜景布光法布光即可。后者相较于前者比较简单,只要把门窗全部遮挡掉,不透光线即可。

;

Ⅷ 拍电影都需要什么灯光设备

1、电影灯具通常分为常用灯具和效果灯具。常用灯具主要包括散光灯、聚光灯和背景幻灯等;效果灯具主要包括追光灯、水浪效果灯,雨雪效果器和闪电效果器等。此外,还有电瓶灯及其它灯具。

2、如果拍摄夜晚外景,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发电车,如不同期录音,需要的功率小的话,可以用便携式发电机。

3、录制声音是和短片同期录入通常都是独立录音,后期合成。现场录音只录对白(人声),其他声效一律后期采样或者使用音效库。但如果预算有限,可以现场录音。后期配音(ADR)只有在现场环境太糟无法录制的情况下使用。

4、辅助设备很多,如:黑旗,各种遮光道具,6*6 或者 12*12的金属架配遮光布,c-stand,combo-stand,苹果箱,high-hat等等。

(8)晚上拍电影怎么用光扩展阅读

电影的表现手段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

Ⅸ 摄影时如何运用光线

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最适合户外摄影?什么光线摄影的效果最佳?
晴天室外自然光的选择与运用
晴天的光源是太阳,它是发光体,在所有光源之中它是最亮的。日光是直射光(集射光)其性质属于硬光。太阳光在一天之内,随着和地面的角度不同以及穿过大气层的路途不同,其强度和色温在不断变化之中。掌握这个规律对摄像工作者有重要意义,一天之内太阳光的变化,根据太阳和地面的角度,我们大致上分四个时刻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时刻:0-15度左右。称为日出、日落时刻。这一时刻自然光的照明特征是:
①太阳光色温低,天空光色温高。照明景物的光线冷暖相映。由于太阳经过大气层路程较长,波长较短的兰光被大气层扩散,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透射过来。故这时的太阳呈现橙红色,色温大约在2500K-3500K左右,相当于钨丝灯的色温。如果加用5600K的滤色镜,并以白光调白平衡,画面将偏橙红色,有明显的早晚气氛。由于太阳光色温较底,天空光色温高,受光面偏暖,背景面偏冷,寒暖对比明显,景物色彩丰富多彩。
②光线投射角度低,景物投影长,垂直面受光强水平面受光弱。并且具有很强很明显的空气透视效果。其长长的投影往往是构图的有利因素;
③有时天空出现彩霞,被太阳逆光照射呈现出形状各异的媚人景象。这时太阳往往是被摄对象,容易拍出有意境的画面;
④光线柔和光比小,色温冷暖相间,是拍抒情画面的最好时刻;
⑤这一时刻的特点是时间比较短促,光线变化较快(亮度和色温)不易掌握。一般只能拍一、二个气氛镜头。这一时刻,由于具有以上一些特点,所以被称为效果光时刻,也有人称为摄影的黄金时刻。
第二时刻:15°——60°左右。
这一时刻的光线特点是光源的光谱成分比较稳定,亮度也变化不大,反差正常,持续的时间较长,称为正常照明时刻。这一时刻是拍电影和电视最出镜头数量的时刻。其次这一时刻,景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照度差别不大明显,光比适中大约在1:4-1:8之间,色温大约在5500K-5600K左右。
第三时刻:60-90度左右。
这一时刻称为顶光时刻,太阳光顶头照射,在南方的夏季几乎和地面垂直,太阳光强烈反差较大。这一时间为顶光照明,一般不适合拍摄人物中近景。因为顶光照明,演员面孔会被歪曲变形。一些远景镜头亦可以此刻进行拍摄。
第四时刻:0度以下,这一时刻被称为曙暮光时刻(或称黎明或黄昏时刻)这一时刻的光线照明特征是:
①太阳未出或已落,地面所有影物靠天空照明。天空是最亮部分,既是光源又是拍摄对象。这时天空和地面影物形成具大的反差。其亮度范围大大超过胶片或摄像机的曝光容度。拍摄时如果按天空曝光,地面景物将呈现剪影状态(没有层次)。若重点表现景物用较低的角度把景物叠在天空上,轮廓鲜明;
②此时刻是拍摄夜景画面的理想时刻。拍带天空的夜景场面常在此刻拍摄。人物主光应高于或等于天空亮度,用人工光进行补助。可得到好的夜景效果;
③这一时刻天空亮度变化极快,当天空亮度达不到摄像机或胶片最低亮度值时,只能拍摄不带天空的夜景画面。不然天空将是一片死黑。这一时刻,太阳出处或落处(即早东、晚西)天空较亮,所以应该考虑到拍摄的角度。
晴天的天空,是由大气层微粒散射太阳光形成的散射光源,阳光透过大气层,其中波长较短的兰光损失较多,所以呈现蓝色。如果太阳光做为主光天空光即为副 光。它照明被摄对象阴影部分,故阴影部分偏蓝色。主光和付光的反差程度和天空亮度有关,蓝天时,亮度较低,反差大,有薄云时,亮度高,反差小。
晴天阳光照明,物体所形成投影,其方向永远和光源方向相反,投影长度和太阳的高度成反比。大面积的投影,会形成无阳光直射的阴影区只受天空照明,亮度一般低于阳光区2-3挡。阴影下的光线是散射光,在阴影区拍摄由于周围环境光的影响也会形成较小的明暗反差。
没有不好的光线,只有不好的选择和运用。能有助于主题表现的光线就是最好的光线。没有不好的光线,只有不好的选择和运用。能有助于主题表现的光线就是最好的光线。任何天气都可以摄影没有不好的光线,只有不好的运用,关键是对光线的把握。

Ⅹ 夜间拍摄的要点

夜间拍摄我们可以从这六个点来着手:
1、三脚架
拍摄夜景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曝光,因此相机要保持隐定才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为避免震动带来的影响,最好使用三脚架减低晃动。
2、调低感亮度(ISO)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感亮度可以在相同的光圈值下得出更快的快门速度以减低拍摄时晃震的问题,但随之却会令照片产生噪点。特别是在拍摄夜景的时候,长时间曝光会令暗部的噪点特别明显,所以如果环境许可,应使用三脚架和较低的ISO值以获得最佳拍摄效果。
3、使用大光圈镜头来取景
当我们将镜头装上机身的时候,镜头的光圈会自动开到最大。在漆黑的环境中,较大的光圈可以令更多光线进入镜头,令观景器上的画面更清楚。举例来说,两位摄影师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拍摄夜景。一位使用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而另一位使用最大光圈为f/5.6的镜头,使用f/2.8光圈那位摄影师的观景器上的画面会明显更明亮,摄影师也能更容易看到清楚的细节。
4、使用小光圈拍摄
看起来或者会有一点矛盾,刚刚笔者才说过要使用大光圈镜头,为什么现在又说要使用小光圈拍摄呢?原因很简单,使用大光圈镜头的作用是为了方便摄影师 于取景时看得更清楚,但拍摄时把光圈转小是因为以下的两个原因:
小光圈能令景深更大,令景物不会受浅景深的影响而变模糊;如果晚上有灯光照明,使用小光圈拍摄可以令灯光变成星型,效果更突出。
5、长时间曝光
拍摄夜景的其中一个常见技巧便是长时间曝光(快门值慢至10秒、30秒或数小时),可以用于拍摄车轨、星轨、海浪等。长曝不但可以令海浪变得平滑或者记录下汽车红色尾灯的轨迹,还可以令一些平时肉眼看不见的光线显现,效果绝对引人入胜,各位务必要多尝试!
6、设定白平衡
拍摄夜景的时候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因为在黑暗环境下,自动白平衡很容易会变得不一致,导致相片出现色差。拍摄夜景时你可以使用“钨丝灯”模式的白平衡,但当然要根据当时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另外把相片储存为RAW格式可以让摄影师于事后才按需要调整白平衡,比较方便。

阅读全文

与晚上拍电影怎么用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电影漫长的冬日内涵 浏览:497
报告班长1电影西瓜影音 浏览:417
AG微电影 浏览:201
赛尔号大电影六迅雷 浏览:476
有什么部落的电影迅雷下载不了 浏览:250
宋小宝程野电影全集 浏览:709
周星驰在哪个电影里说过别说了注定的 浏览:598
女阻击手电影主题曲 浏览:522
美剧面对面电影全集 浏览:814
你好李焕英电影在线观看Mp4 浏览:478
救援系列电影 浏览:812
二十二这部电影怎么样 浏览:996
全度妍电影精彩的一天迅雷下载 浏览:766
摆渡人电影图片 浏览:309
天津有哪些电影 浏览:145
故事里的故事电影网盘资源 浏览:531
小黄人整整齐齐看电影的图片 浏览:715
苏乞儿电影天堂 浏览:453
韩国电影向日葵在线 浏览:424
新龙门客栈电影免费看完整版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