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八佰》点映现场,动情处明星们纷纷落泪,这是一部什么主题的电影
电影《八佰》自从上映以来口碑爆棚,成为了2020电影界最大的黑马。这部电影从8月14日开始点映,当日点映票房1400万,截止到8月31日21:17:48,票房突破20亿大关。这是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帮视死如归的战士抗击日寇的故事。
电影中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是主角。他们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心系国土,心系民众。正是有那么多大无畏的人,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感谢这部电影台前幕后的所有人员,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带给我们一部如此精彩的战争大片。也是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② 八佰电影跳下去的是几分几秒
1小时4分钟赵树生安排后事,把一排手榴弹背上肩头,纵身跳入鬼子盾牌阵。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获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电影。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③ 电影《八佰》中有哪些细节打动你
《八佰》一刷看震撼现场,二刷看细节,这些动人细节你发现了吗?
作为影院复工后上映的第一部大片,《八佰》没有让观众失望。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突破6亿,仅周六单日票房便突破2亿,破2020年单日票房全球纪录。给刚刚复苏的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定心针。
四、不再沉默的歌女
影片中有位中俄混血的歌女,夜夜在对岸的灯红酒绿中吟唱,她声音婉转动听,是仓库里战士们每日温暖的慰藉。
她看得见对岸战士的一举一动,除了特意为他们唱歌,还在一片议论声中给军资筹备处留下一叠现金,面对身旁嚼舌根的妇女,她只回应一句:我父亲是中国人。
这场战役,不只是“八百壮士”的战役,而是全部中国人的战役,只要身体里流淌着国人的血液,内心都会有种激荡与凝聚,都不会置身事外。
五、穿越时空的味觉记忆——酒酿圆子
影片在一位老太太的温柔讲述中缓慢开场,四行仓库的战争时,她还是个孩子,留在记忆里的画面不是炮火纷飞,而是那碗甜甜的酒酿圆子。
后来在对岸拥挤嘈杂的人群中,隐约听到小女孩喊叫着吃酒酿圆子的声音,心中一酸,或许对面还是少年的小湖北来到上海,也是想吃上一碗正宗的酒酿圆子。可他只能在战壕中飞速成长,与向往的生活擦肩而过。
也许老太太记忆里的这份甜,就是像小湖北这样的少年战士拼尽全力守护来的。八百壮士,身处地狱,守卫天堂。
这样的细节在影片中还有很多,谢团长的家书,陈树生空缺的照片,对岸歌女的吟唱...《八佰》在细节处理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更多的动人细节,还是应该由观众亲自挖掘,因为观影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八佰》还在持续热映中,影片不仅有恢宏震撼的战争场面,还有值得细挖的细节。喜欢探究细节的网友也许已经买好了二刷的电影票,等待挖掘更多惊喜。不想被剧透的观众,还是早点去看吧。
④ 八佰为什么最后要冲桥
战士们为啥冲桥?《八佰》之所以要冲桥就是为了存活下来。在电视剧中表明之所以允许其中数百人作为备用,是为了在另一边的法租界向国际观察员展示,这个国家希望通过这场战斗表现出决心抵抗战争的心情,并且还希望赢得西方的同情,然后获得在议会中发言的权利。
最后,不管是留下打掩护的士兵,还是最后冲桥撤退的士兵,他们都是值得歌颂的抗日英雄。他们都投入到了抗日中去,所以单凭这一点说冲桥撤退就不是真英雄的,这种思维本来就是一种问题。
一部好的战争片必须是可以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战争,所以对《八佰》的结局为什么要冲桥并不是这部剧的败笔,而是最贴近历史的存在。
很多人也是看了讨论之后才恍然大悟,而后再去电影院欣赏一遍,这也让这部电影得到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可见并不是导演的不用心,而是太用心让人无法接受而已。
⑤ 请问电影八佰里,为什么要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吗
我写过四行仓库相关历史,还被人骂过,说是国粉来的。我就在想,咱们中国的军队,为何国军英雄咱就能只字不提呢?他们不也是为中国付出了生命吗?谢晋元,我唯一写过的一位国军英雄。而最近热榜电视剧《八佰》,就是根据谢晋元的英雄事迹改编的。
另外一个原因,陈树生这么做,实际上也是“涨我军之士气,挫败日军锐气”的一种战术考量。战士们见陈树生勇敢牺牲,人人都更加斗志昂扬。日军见守军均以自杀式的方式退敌,英勇果敢,不怕牺牲,胆都被吓破了。
因此,陈树生果敢跃出6楼,对镇守四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此之后,日军再也不敢试图靠近偷袭四行仓库的围墙。
⑥ 电影八佰最后为什么过桥时日本人开枪
在看《八佰》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当时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冲桥?日本人为何要在那个时候开枪?
(一)撤离四行仓库
和之前在四行仓库的战斗相比,在最后离开仓库过桥的过程中,四行仓库守军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出现了部分人员伤亡,其中就包括实际的战场指挥官杨瑞符营长,确实是比较憋屈的,可能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像死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一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死一个够本儿,打死两个赚一个。
所以说,和在四行仓库的坚决战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实并不是日本人给予他们的,而是在撤离四行仓库之后,进入租界才开始的,而且是当时中国的所谓的友邦给予他们的。这也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国人不怕死,尤其是为了抵抗侵略,都愿意捐躯报国,但列强却不允许中国抵抗,要制止中国人抵抗。这才是更大的屈辱。
⑦ 怎么看待电影《八佰》中护旗的片段呢
《八佰》里描绘的护旗没有发生在四行仓库保卫战期间,肯定是照搬1975年的中国台湾版《八百壮士》里的情节,而《八百壮士》里的这段,要么是编的,要么是把在租界被软禁期间,旗子被租界士兵抢走的事情改写的。
这段对于当时的台湾当局有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在日本和美国相继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之后,来个又长又大的特写,再描绘国军士兵浴血护旗,自我安慰一下,台湾当局是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滴!
还有一种可能是把1938年8月11日在租界内的护旗事件改写到保卫战时期。
⑧ 八百壮士的电影剧情
一名壮士身缚十二个炸弹,从十二丈高楼耸身而下,与三十多名敌人同归于尽。此外,壮士之一林俊单人匹马掩护众人,而弟弟林超则冒险攀上仓顶,高悬中国国旗。即使国难当前,社会上仍有人如杨大名般,只懂挥金追求歌女陈桂兰,但对于捐款救国却一毛不拔。就连他的儿子杨启信亦跟父亲一样,只顾迷恋桂兰的妹妹玉兰。后来,二人觉悟前非,杨大名把一半家财拿出来购买救国公债,而他的儿子启信则赴前线保卫国家。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一直孤军作战,直至最后奉命撤退回英租界,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⑨ 八百壮士完整版电影
链接: https://pan..com/s/18EOmrITYdIoAid09Tp5q3Q
丁善玺编导的本片,继《英烈千秋》后,叙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中国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为牵制日军,掩护中国军队后撤,率领480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达三个月之久。军人英勇杀敌,女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输送食物、医药,当牵制任务完成,守军越过苏州桥后撤。本片的格局手法与《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限于几成孤岛上海的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数百中国军人与包围的日军进行阵地战。导演根据史实,利用四行仓库周围有英法租界,苏州河对面又是国统区,苏州河两岸战争与和平不同环境造成的戏剧冲突,表现了爱国军队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声援国民党守军的时代气氛。导演把握住双方冲突的因素,安排丛生的险象,利用国军在枪林弹雨下游过苏州河,民众都为军人担心的正反打镜头蒙太奇剪接手法,形成扣人心弦的场面,把剧情推向高潮。本事件曾于1938年..
⑩ 八百电影在线高清免费观看完整版
《八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