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影讯 > 重映的电影怎么分钱

重映的电影怎么分钱

发布时间:2022-08-29 06:30:12

⑴ 大话重映,周星驰能分到票房么

大话西游是华夏电影公司推出的“那些年,错过的好电影”系列放映活动展开第二季,此次放映为期一个月。
大话西游出品商为彩星和西影,西影是带有部分官方性质的大陆公司,后来彩星由于票房惨败星爷抽出自己股份,所以大话西游版权是属于西影的。
此次上映出品方也为西影,票房由西影集团、华夏电影公司、院线、影院分账,故向华强和周星驰都是得不到票房的

⑵ 《阿凡达》全球重映,重映版和原版有什么不同

个人认为重映版和原版《阿凡达》电影的区别有三点:

一、两个版本的电影时长不一样

重映版是2小时48分钟,而原版是2小时38分钟,重映版的多了十分钟。

总体来说旧版和重映版的《阿凡达》,无论在核心内容、主线剧情、重要人物重要情节上完全一样,开头的改动,对主要剧情和内容毫无影响,整体电影的各种场景当然不可能会有改变。

⑶ 电影重映赚钱的是谁

手握版权的制片厂

⑷ 几十年前的电影重映究竟是为了什么

重温经典

⑸ 《战狼2》重映,首日票房超2万,成重映电影票房冠军,你怎么看

好的影视作品催人奋进。不要过多的以票房论成败。用片中的英雄气概之刃冲击下物欲膨胀的气焰,亦是需要。文化自信要坚韧,只要重放是形式所需,那么这个形式 就不是形式主义。绕过一棵树,走进大森林,生活仍是多姿多彩的。

《战狼2》2017年第一次在内地上映,票房就已经接近57亿,总观影人次在1.6亿左右。

去年重映又获得了800多万的票房,观影人次也上升了几十万。现在该片第二次重映,依然有人前往影院观看,重映首日,《战狼2》在内地再收超2万的票房。在当日所有重映的电影中,《战狼2》超2万的票房让其成为了重映电影中的日票房冠军,这么多年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⑹ 重映 那些年欠星爷的电影票钱真的能还给星爷么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从来的机会,我会给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感情加段期限的话,我想是一万年。

曾经有一部经典的影片上映,但是我没有去看,等到错过后我才甚为遗憾,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虽不至此,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从来的机会,我会告诉大家,那部经典影片叫做《大话西游》。

今年6月,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频道联合主办“老电影新感动”,重新放映一些经典老片,第一季推出《双旗镇刀客》、《那山那人那狗》、《红高粱》三部影片,在全国350多家影院展映一个月。

如今,《大话西游》是第二季的放映内容,《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大圣娶亲》)拍摄于1994年,分别于1995年1月21日和2月4日在香港上映,影片在国内有大量的粉丝。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大话西游》这部周星驰的代表作1995年在内地上映时票房惨淡。其中,《西游记101回月光宝盒》的票房为2509万港元,《西游记完结篇仙履奇缘》的票房为2087万港元。

图表1:周星驰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少人得知《大话西游》重回影院的第一反应就是“欠星爷的电影票该还了”。事实上,无论《大话西游》电影重放是否会大卖,周星驰等主创都不会分到钱。《大话西游》的内地版权由西影集团的前身西安电影制片厂所有,香港版权归周星驰自己的公司。在电影首映投资者收回成本和收益之后,其他收益只归版权拥有者所有。由于《大话西游》的内地版权和香港版权分离,因此在这两个市场的收益也只属于对应的版权拥有者所有。

⑺ 电影《阿凡达》重映首日,票房超2200万!该部影片的单价为何如此贵

电影《阿凡达》在上映多年之后又一次在电影院重新上映, 记得阿凡达第一次上映震惊了影视圈,众多观众在观看了它的3D效果之后也被深深震撼,所有的画面都是虚拟,却如此真实。导演达梅隆将细节做到极致,画面水准更是世界第一,即便是在当下众多的3D电影层出不穷,却依然没有一部能够超过当年《阿凡达》的制作水准,在《阿凡达》重映的首日票房就超过了2200万,那这部影片的单价为何如此之贵呢?

另一方面,阿凡达电影的技术展现层面,实实在在的衬托了当下3D技术的发展之迅速,导演卡梅隆在拍摄过程中,不仅让工作人员乃至演员亲身体会从高处飞翔的真实感受,在每一个细节都要求苛刻,试图能够还原到最真实的水准,制作成本之高,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影片的单价如此之贵的原因。

⑻ 《阿凡达》时隔11年重映,首日票房超2200万,是票价的优势吗

要说哪部电影重映能有《阿凡达》重映的辉煌,恐怕放眼整个电影史都难找。就整部影片的制作而言,《阿凡达》的高度让人难望其项背;而就重映首日的票房来看,超2200万的票房,不要说是重映,很多电影怕是首映都做不到。不可否认的是,《阿凡达》重映首日超2200万的票房和其三维的展现形式密不可分,因为三维电影票价通常比二维电影更贵,一些三维电影的单张票价可能需要一百多,这意味着,在同等观看人次情况下,三维电影的票房会比二维电影票房更高。

好的电影就是这样,即便时隔多年,只要它再回到观众视线,观众依旧愿意为它买账。如果没有人看,再高的票价也是徒劳,不得不承认,《阿凡达》重映的成绩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电影与电影之间的差距,但有差距也意味着有发展进步的空间,让我们一起期待国内外电影越来越好吧!

⑼ 阿凡达重映跟以前的有区别吗

预定3月12日在内地上映的《阿凡达》,已经开始预售了。

那么重映的《阿凡达》,跟以前的版本有什么区别呢?

你别说,区别还真有。

第一个是电影票价,第二个是观影感官体验。

2010年,采用IMAX3D、全CG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的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国内上映。

作为国内的第一部3DIMAX影片,大屏版《阿凡达》,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因为当时仅有5家电影院能够播放 IMAX 版本。

所以 《阿凡达》上映时,黄牛加价,影院提价的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某影院甚至在当年情人节时,把票价提到了288元。

那么,《阿凡达》 重映的票价是多少呢?

预售数据显示,普通3D版票价在30 40元不等,IMAX版本也仅有50 60元。

上海各大影院30元左右的票价,更是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2010年普通2D或者3D版的票价,获得3D或者IMAX版的感官体验。

十一年前,需要坐飞机找黄牛才能看到的大屏版,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在内容上没有任何区别,在感官上区别可就大了

众所周知《阿凡达》的重映是为了《阿凡达2》的预热,毕竟是重映,不是重拍,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出来,所以内容上没什么区别。

可十年前我国的3D电影院不多,也没有大面积普及,更不要提什么IMAX电影播放厅了,当时更多的都是2D的《阿凡达》电影。

而这次重映肯定在清晰度上,音响效果,座椅的舒适度上肯定相比十年前是提升很多。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是视觉 听觉 等多重感官的享受,那个时候国内的技术并不好,而今的电影院逐渐成熟完善,所以各个方面都比较好,所以我们能享受到多重感官的电影。

如果你不是全方位地去享受一部电影那就在家用电视看吧!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3月12日一早,国内院线重映的3D版《阿凡达》直接将霸占日票房排行榜冠军多日的《你好,李焕英》拉下马,这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无论是市场还是观众,都在明里暗里等待一部重量级影片,其二,哪怕放到现在,《阿凡达》的整体观影体验依然是无可挑剔的。

重映3D版《阿凡达》,确实有一定的商业考量。

一是在全球票房排行榜的争夺中,《复仇者联盟4》(累计票房27.98亿美元)凭借“加长版”重映的优势,以微弱优势超越了《阿凡达》(累计票房27.90亿美元),显然,詹姆斯·卡梅隆和莱坞老牌电影巨头老福克斯(现更名二十二世纪影业),也希望通过3D版《阿凡达》冲冲全球票房。

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当下,好莱坞和欧洲的电影创作陷入停滞,很多被观众看好的商业大片,要么选择延期上映,要么干脆选择线上首映,唯独基本上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中国院线一枝独秀,不仅成功超越北美院线,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单一市场)的首位,而且为国内外大片的上映提供了相当不错的观影基础。

那么,3D版《阿凡达》到底值不值得看?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得着觉得,值得。

首先,在IMAX 3D的加持之下,重映版的《阿凡达》显然具有更加逼真、更具震撼力的的视觉体验,考虑到国内院线已经很久没有上映质量较高的视觉大片了,这对于很久没有获得超一流视觉体验的国内观众来说,是一次比较难的的机会。

其次,对于那些声称“欠卡梅隆和《阿凡达》一张电影票”的观众来说,重映3D版给了他们一次兑换“承诺”的机会。

当然,时隔多年后再次重映的《阿凡达》,依然具有这么强的票房号召力,也给国产影视剧行业和国内电影人一个提醒:

虽然,《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为开拓国内类型片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无论在电影工业体系的构建,还是创意实现、讲故事能力、视觉体验等方面,与处于世界顶尖地位的“梦工厂”好莱坞,还存在全方位的差距。

《阿凡达》的观赏性依旧强悍! 12日复映当日就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强势突破背后也正如人们所预期那样,验证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那句话。《阿凡达》是一部美国影片。美国的不友好,各种打压、威胁,如今已经不再掩饰,甚至每一天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此时重映它的影片!还顺带帮助它争夺一下票房冠军,这操作和11年前相比,就显得格外不同!所以,“风景”决定从一个百姓角度分析一下它前后的区别。只为那一份家国情怀!

答案其实就在影片中!第二遍看过之后,《阿凡达》戏里戏外的象征含义也就明晰了。第一遍模糊,第二遍认同!并由此认为,这次重映或许会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影迷感知到:在技术“霸权”的外衣下包裹着的知识分子是有良知、有情怀、有正义感也有批判精神的!这是《阿凡达》想展现的一种价值观,更体现着卡梅隆这位艺术家的价值观,所以承载了正义价值观的《阿凡达》,成为票房冠军应该 是大家普遍乐见的!而且我们更加乐见这位对手自己的觉醒! 《阿凡达》重映更具象征意义!

认知上重映与先前的区别还是挺大啊!

目前位列全球票房冠军的是《复仇者联盟4》,曾经,是技术霸权成就了票房霸主。这一回第二的《阿凡达》卷土重来,虽多少有点突然但经得住推敲!也算有备而来。正所谓天时地利,要登顶全球票房的冠军也是需要这次“人和”的推动!

站在价值观的高度看《复仇者联盟》与《阿凡达》的区别:前者崇尚美国至上的美国价值观,它几乎可以称作“潘多拉盒子”!而《阿凡达》则对唯我至尊的美式自信进行了嘲弄!还用自己的方式为潘多拉盒子装进“礼物”!

卡梅隆通过他的电影语言想说明,生活在一个星球的人类永远崇尚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而非霸凌和压迫。作为一个普通百姓,通过观看这样电影直接的体会:独立自主是一个民的意志,在灾难面前人类需要的是同仇敌忾、同舟共济!不需“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的闪耀。

“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注定是人类发展绕不过的坎儿,11年前的美国学者、艺术家用一部科幻电影,对这个国家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开始了批判,也仅此而已遗憾并没有改观。他们也不会想到11年后的今天,这种”美国至上的美式价值观“会让一个国家尴尬而又疯狂!《阿凡达》里的主人公可以算是装进这个盒子中的礼物! “他给潘多拉星球带去了灾难,但同时也是希望!代表着对异域文明温润的包容、理解和尊重”。 这是不是导演卡梅隆完成的一次对美国的救赎呢!我理解:阿凡达在我国重映更是在对西方某些政客进行着善意提醒。如今,11年后的世界已经变了样!

阿凡达重映从我个人感受讲区别在于:11年前,我是怀着激动兴奋的心 情感 受一场高 科技 的视觉盛宴;还为工业文明吞噬了灵性文明倍感失落;11年后,我则是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助力全球票房冠军的诞生;被工业文明无法替代的灵性文明所安慰。当然此时却不单单是为了 娱乐 !

11年前,我不知道自己如何为正义发声,今天,发达的社交渠道让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所以,我还是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这部重映的好片子在价值观这块天花板上顶一格,助力它再上个高度......

一般重映的电影跟以前的版本都没有差别,有些年代早的可能会用现在的技术改善下画质,像阿凡达这种年代比较近的不会有啥变化吧。

如果说变化,可能就是现在影院硬件设施更先进,体验更舒适了,在观影的时候体验会更好。

电影没有区别,看电影的人变了,想想十年前你在干什么?

电影重映就是指电影下映之后为了经典再现或者为后面的续集做推广将电影再次上映。

第一次上映和重映的电影内容基本一致,可能重映的在画面质感,影像,声音处理方面,部分细节处理方面可能会更好一点。

电影重映的意义在于唤醒影迷心中的情怀,为后续的商业行为做铺垫,可能是为了续集做铺垫推广,也可能为了推出跟电影相关的商品,或者为宣传电影里某个明星/人物创造超级IP,同时也为了能再赚一笔。

《阿凡达》并不是全球第一步3D电影,但它是全球第一部最成功的3D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带给影迷们一场视听盛宴,将CG技术发挥到极致,极其震撼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让影迷大呼过瘾,精彩的科幻故事,让影迷们回味无穷。它的票房也达到当时的全球之最,并保持十年之久,阿凡达的成功可见一斑。

3月12号阿凡达的重映,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回忆第一次上映的时候你的种种,里面的那个画面最让你感动?最喜欢?最期待?欢迎交流








有区别,有很大区别!

因为以前的我没有看过!

今天去看了一下,整场就我一个人,

有可能是时间不对,或者是影院地点太过偏僻。

说一下感受吧,

一、电影院技术进步,感官体验升级

二、票价和其他3D相比较为便宜

三、观看人数不多,体验较好

一、电影院技术进步,感官体验升级

阿凡达是一部 采用IMAX3D、全CG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的科幻大片。上映于2010-01-04

转眼间十个年头都过去了,作为国内电影 历史 上有里程碑意义的3DIMAX影片,阿凡达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票难求。

我朋友看完后就和我说:“以后看电影再也不看盗版了,真刺激!”

也有很多人表示阿凡达这部电影让自己真真正正感受到了3D电影给予感官上带来的震撼。

当时在我们这还没有3DIMAX 电影院,现在到处都是了,出门就能看。

而且这次重映给我的感觉在清晰度上,音响效果,座椅的舒适度上比十年前是提升太多了。

二、票价和其他3D相比较为便宜

以郑州二七区为例,

票价普遍在20-30元左右,对于十几年前的100-1000这种票价已经很良心了。

相对于目前大火的 唐探 以及Hi Mom来说价格也是低。

三、观看人数不多,体验较好

和刚上映的时候场场爆满相比,这次重映明显大家热情没有那么高。

自己一个人看这种3D电影,这感觉真是没得说。

结语: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是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享受,影院椅子舒不舒服,观影人数多不多,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熊孩子都会影响我们心情的好坏。

如果你想找回当年2D观看阿凡达的遗憾,我推荐你去看,但是你只是想去消磨时间,那还是买点肥宅快乐水,搞点冰可乐,在家搂着老婆,看着电视,岂不美哉。

影片重映没有区别,个人觉得倒是有几点不同

1,冲击感,震撼感不同

《阿凡达》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2009年由福克斯出品,是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和西格妮·韦弗等人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该片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穿上阿凡达的躯壳,飞到潘多拉星球开采资源。前海军杰克是一位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受伤后以轮椅代步,他主动自愿接受实验来到潘多拉星球。到达潘多拉星球后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 当年该片是以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北美上映。中国大陆是在2010年1月上映的,当时,大陆的3D,IMAX-3D还只是起步阶段,全国拥有IMAX银幕的电影院还只是凤毛麟角,就连北京才只有三家,那是的3D,IMAX-3D完全电影院的噱头,技术很差,看3D和2D没有多大区别,根本无法体验到《阿凡达》特效带来的冲击感,震撼感,当时震撼完全是因为故事情节和新鲜的电影题材,还有潘多拉的世界的好奇,高超的特技、恢宏的场面。

电影《阿凡达》宣布重映定档2020年9月18日,此次是时隔11年的重映。

2021年3月12日,电影《阿凡达》内地重映,经过11年的发展,现在大陆的3D,IMAX-3D已经完全成熟了,2019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50亿,成为中国第二部票房破50亿国产电影?它能如此的成功与它的特效质感脱离不了干系,在影院观看的时候完全感觉到了那种特效带来的冲击感,震撼感,看过之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重复再看一遍。

所以我个人认为,此次《阿凡达》重映,一定会带来比上次不一样的冲击感,震撼感。

3,心情会不同

《阿凡达》是全球第一部3D影片,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那时去看是一种猎奇或者学习的心态去看《阿凡达》,10年,2010年到2021年,整整跨越了一个年代, 社会 发展, 科技 力量日益强大,让我们的影坛蓬勃发展,国内的3D,IMAX-3D的再也不是假的3D,再也不是电影院为了圈钱的噱头,我们再也不用去羡慕,膜拜任何人,可以任意的点评。所以我觉得当年那些看过《阿凡达》的人,再去看《阿凡达》的重映,一定是怀着对导演,演员崇高致敬的心情去看,所以我说心情一定不同。

3,崇洋媚外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2009年中国还处在3D,IMAX-3D起步阶段,所有人全部盲目的崇洋媚外,说外国的电影多好,国内永远也超越不了,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严重的崇洋媚外,喜欢热脸贴别人冷屁股,一部电影具体拍的质量如何不会理性分析,而是跟风似的夸赞。

祖国强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 社会 有序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票价的不同,这个没什么好说的,10年前的经济水平和现在当然不一样。

结束语:愿中国影坛也能拍出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而不是一位的炒冷饭,让人倒胃口,反感。

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票价的不同吧。

在2010年2月14日情人节之夜,上海和平影都将IMAX版《阿凡达》票价调高到了288元一张,依然卖出去159张。2121年3月12号重映后的票价济南IMAX才49.9元。

2009年中国的银幕数量只有5000块,3D尤其是IMAX屏幕更是极少,当时中国IMAX屏幕共只有22块,此中只有11块商用,只有5家电影院能播放胶片版 IMAX 的《阿凡达》。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全国银幕数量仍保持增长趋势,全年新增银幕5794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75581块,IMAX屏幕数量大约600块左右(未找到详细数据)。

⑽ 为什么影院不把以前的电影再拿出来播放

以前的电影已经有了大量网络视频和下载资源,电影院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为什么要冒这风险?其次,再放映的版权分账也得重新谈;第三,任何一个院线都不足以覆盖全国,仅仅大城市重映,票房没法保证;第四,即使几大院线联手,如何与正在热映的新片协调排片也是个难题,若放映时间都在上班日白天,能有几个人看到?

从 历史 上看,我国重映大片最成功的是2007年的《泰坦尼克》,破20亿。且不论影片内容的杀伤力,单是卡梅隆3D制作就有了足够的噱头。后来的如《大话西游》《一代宗师》《功夫》也重映过。

《大话西游》想赚情怀钱怀旧钱,几乎原封未动上映。想想当年大学生看本片时的一脸幼稚,现在成家带孩子,有感动也在心里那一句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愿意对她说我爱你;假如非要给这份爱情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格瓦拉票务当时结论,“《大话西游》的关注度达到6万人次,但最终购票人数仅有3000多人,简言之转化率低,大多数可能会去看片的人发现,自己的住处和上班地点附近的影院都没有排片,这大大影响了他们贡献票房的动力。”最终结果,上映10天票房2500万。

《一代宗师》《功夫》都是3D重映。据说,周星驰将获得《功夫3D》上映后17.5%的收益,而转制3D的花费约为2000万。《一代宗师》经过重新剪辑,分成和转制费没有具体透露,只是王家卫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光转制的费用就足够拍一部新片了。结果《一代宗师》上映一周报收6000万,《功夫》3000万。

结论就是,电影不同于文学和音乐,文学和音乐尽管有火爆的新作品,经典仍然被大量购买,电影基本做不到,因为它就是个很大众的 娱乐 ,不属于曾经知识分子和精英垄断的产物。

提问此问题的亲,你家开影院又不在乎亏本的话可以考虑放老电影。首先,电影院的开支是很大的,电影院一般都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段,租那么大场地,开那么多空调,雇那么多员工,可都是要钱的亲,要亏死了你。其次,电影都是有版权的,不是你想放就放,要花钱买播放权的。再次,电影的热度都是一阵子的,热度一过了谁还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网上资源都泛滥成灾了。我所在的城市每周六晚某广场放电影免费看,但都是老掉牙的片子,连农民工都不感兴趣,观着寥寥。甭说去电影院花钱看吗看电影了。

在中国,为什么影院不把以前的电影再拿出来播放,关键在于,这个事不是影院一家说的算的。

影院只是一部电影的播放场所,一部电影要想在影院公开放映,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许可,一是版权方的许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门的许可。版权方的许可,无非就是通过一家发行商签下发行合同,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门的许可,就是某部电影获得放映许可证书,我们在公映的电影前都看到一条龙飞过,然后下面蹦出一行字。这就是俗称“龙标”的放映许可证。经典老片子要想合法公开放映,也必须拿到这两个“许可”。如果搞不齐两项许可,电影哪怕再经典,影院也不敢违法放映的。

如果放映版权已经过期,光凭影院是不可能搞定的,因为影院没有发行资质。除非有一家发行公司愿意去做这个事,去重新和经典老片的版权方商谈、获取发行权。但是,发行公司干嘛要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再者说,一些经典的老片子,甚至已经在网络或卫星频道播放了N次,要是真的需要你掏钱到影院来观看,势必是寥寥无几的。

电影院作为常规的商业性质 娱乐 场所,盈利必然是首要任务,影院的盈利只要来自票房,也就是靠买票,上座率。

老影片的需求分散,虽然想重温老影片的人总体数量可能不少,但是需求分散在各个时间段,不集中,所以影院的成本高。影院很难看到利润,自然也就没有兴趣。现在的经济大潮中,谁会干亏本的买卖呢!更何况,现在新片如此之多,放着票房更有保证新片不上,去放老片,影院就更不会干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权力再放老片子 比如大话西游 泰坦尼克号。你说我叔在村里弄个投影仪接台笔记本还放赌神系列呢,那个不算。

真正电影院播放的是清晰度极高的胶片,所有的电影不管多么受欢迎,或长或短都有时间限制。

为啥这样做?这是为了保证集中观影的密集度,如果全世界的影片都喜欢拖很长时间来放映,懒惰的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 没事反正有的是时间看今天不如先去ktv的念想。就像北京小伙伴没去过长城 西安小伙伴没去过兵马俑大坑一个感觉,出省玩却不亦乐乎,因为出省难得,本市天天有机会。要是下个月长城就拆了你看北京市民什么样 保管比麦加朝圣还恐怖。

正因如此 大家都知道一部影片是有时间限制的 好片子自然关注度就高,出品方自己就会限制胶片的时限 时间一到就会回收或者采取密钥形式,因为真正喜欢看的人自然而然都在几周内集中观看过了,剩下也许的确有影迷因为工作实在太忙错过了,但那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为了他们,一场几百个座就可能只有十几个上座率,对出品方来说就是不划算的。

关于重放,出品方是有可能重放的,比如大闹天宫,葫芦兄弟,新龙门客栈都进行了重制,这是要经过一系列评估和制片方的情怀,像新龙门客栈,我是坚信制片方和徐克压根就没想挣这次钱。但大闹天宫和葫芦兄弟不同,新一代小朋友又长大了,家长决定情怀,会愿意带领子女体验影片的感觉。

就算旧影片重上映能赚钱,大部分出品人都坚信新制作的影片会比重映更赚钱,否则他就不会投资去做,所以为什么这么多影片亏本,也和出品人的头脑发热有关。再者重放要涉及到各方版权,你分钱比例没到位,相关版权人不愿意播放,你就不能重播,这也是一个原因。

经典电影重播,还有收益吗?

1.

这个有是有,但一部电影重新上映,并不是单纯算票房那么简单的,比如《阿凡达》重制版上映,主要是和前者有所区别,所以原搬原来的旧电影,而没有修复或者重制,那么为何要去电影院?所以必定要是重制版或者加工过画质的,才会上映。

2.

上影之后票房必定会非常低,因为观众都看过了,能够重新进入电影院,再次观看的人数少之又少,所以票房收益会非常低,同时也要和电影院线,分账,交税等等。到头来几乎不赚钱,再加上重制修复的后期投入,还真的不一定能回本。

3.

上映后的电影,在网上都有免费的资源,并且手机在线观看,所以很多观众没有必要再去电影院花费时间,花钱买票等等,因此流量会很低,最终结果就是赚的都不够交税,随手就能看电影,何必去电影院花费那个冤枉钱。

什么样的电影可以重影?

情怀的电影,或者当年被冷落的电影。《功夫》《少林足球》《大话西游》《青蛇》等等都可以。卖的就是情怀二字, 所有会有少部分观众冲着情怀去的。所以影响力大的演员,周星驰,周润发,林青霞等等老一批的演员电影可以重播。

弊端,

上映经典电影会过度消费情怀,消费演员和明星的口碑,所以狼来了,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没有人再理会了。上影重制版电影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是自断后路,吃相难看,不但没有得到观众的好评,还有可能会被吐槽圈钱,在后续的作品中想再次获得高票房是难上加难。

总结 :关键还是投资和收入的比较,旧电影重播吃力不讨好,赚的钱都不够交电费,租金,空调费,所以这是一笔几乎不赚钱的买卖。所以电影版权方宁愿把资源放到新作品,也不会啃老本,消费自己的人气口碑。


关注@影娱厅,分享更多精彩

不请自来,近些年来,老电影重映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比如《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等经典电影,重映过很多次。

下面,以专业的角度为你解答这个疑问,仔细看哦。

影院的权限问题(根本原因)

电影收益问题

“老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已经上映过的电影,这意味着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而且想看的话,在各大视频网站都能找得到。那么问题来了,普通观众还会心甘情愿的买票吗?一般来说像《少林足球》这样整体水平一般的电影,很少人愿意掏钱去影院看。只有像《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泰坦尼克号》这样情怀满满的经典片,才会有部分人愿意去影院再刷一次。普通老电影,卖不出票房,影院又是盈利机构,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所以不会放映老电影。

老电影重映的成本问题

就算是经典电影重映,并不是原原本本的放映老版本,都后期处理过(如《大话西游》)。一般会做修复,至少画面得清晰,有些会做重新剪辑(比较少)。后期处理的费用不低,如果重映票房不理想,就意味着赔本。还有老电影重映,会占一定数量的排片,这样一来新电影的排片会受到打压,一般来说,新片的票房潜力更大,如此一来,损失很大,影院是不可能干赔本买卖的,所以不会放映老电影。

换一种思路,如果放映老电影比放映新片更赚钱的话,影院早就那么做了。影院没那么做,说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在中国,一部电影要能在影院公开放映,涉及到两方面的许可,一是版权方的许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门的许可。

但是只要你钱多,包场你爱看什么看什么。

版权方的许可,无非就是通过一家发行商签下发行合同,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门的许可,就是某部电影获得放映许可证书,我们在公映的电影前都看到一条龙飞过,然后下面蹦出一行字。这就是俗称“龙标”的放映许可证。

经典老片要想合法公开放映,也必须拿到这两个“许可”。如果搞不齐两项许可,电影哪怕再经典,影院也不敢违法放映的。如果放映版权已经过期,光凭影院是不可能搞定的,因为影院没有发行资质。除非有一家发行公司愿意去做这个事,去重新和经典老片的版权方商谈、获取发行权。但是,发行公司干嘛要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电影票房分成以100元为例。

1.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专项基金----分5%=5元。

2.营业税----分3.3%=3.3元

以上2项支出后,剩余91.7元才由影院(院线)、制片(发行)瓜分。

3.影院(院线)----根据影片强弱势按57%~62%分成,如张冯陈导演或大片则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线明面上分成为7%,但院线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拉拢影院实际按2%~7%之间分,一般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线分4.59元,合计52.27元。

4制片(发行)----根据影片强弱势按38%~43%分成,如张冯陈导演或大片则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发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制片分34.85元,发行分4.59元,合计39.44元(象华谊自己制片和发行则全拿这部分)。


就这个样,说我装也好,怎么也好,能看就看,不能看拉倒,这里不欢迎你。

电影的上映涉及很多方面的配合,总局的审查、片方的版权、排片的竞争、观众的关注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影片的上映时长产生影响。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备案、立项公示,2017上半年共备案影片1374部,然而每年能够拿到龙标上映的影片也就四五百部,而其中不乏“院线一日游”的小成本、低知名度作品。可以说,对电影工作者来说,拍摄过程艰辛,但上映同样是一场硬仗。

在很多电影还在为了稀薄的排片花样百出的时候,却有部分知名影片迎来了第二春:《泰坦尼克号3D版》、《大话西游加长版》,此外,《一代宗师》、《功夫》等重制版影片同样再度上映,其中,《泰坦尼克号3D版》更是拿到了10多亿票房,于14年后再一次横扫中国电影市场,堪称吸金利器。

然而,与《泰坦尼克号3D版》的狂欢相反,其余的重映电影很少能取得较高的成绩,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大话西游加长版》也不过一亿多,更多的只有几千万,在当今这个大片动辄10亿的市场环境下,重映电影并没有太过出色的表现。

而这种现象的原因出自观众和院线双方。

对部分观众而言,满眼的鲜肉和商业元素太过辣眼,所以恨不得将经典影片全码在院线的排片表上,但对于整个电影受众市场而言,这部分人太少了,少数人的狂欢并不能为院线带来利润,这也是商业片一直碾压文艺片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映后的电影很快就会资源流出,高清、蓝光甚至正版DVD,对于老司机而言资源不是问题,不一定非要去影院,而大多数普通观众也不会对一部影片有二刷的热情。

观众的稀缺是院线无法忍受的首要问题,这就导致重映这一举措很难实现,与此同时,院线电影本身激烈的竞争也让重映电影无处落脚。这些年频繁的调档,还有众多关于排片的负面新闻,无疑不在诉说着电影排片的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为了利润空间不大的重映电影而放弃时下当红的新映影片。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重映电影,要么在不声不响悄然上映,接着少得可怜的排片兜转一圈,要么就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电影节、续集将映或是重新加工)才再次拥有新的吸引力。但重映终究只是个例,电影作为一种时效性的大众 娱乐 产品,很难对公众产生长期的吸引力,对大多数从业者而言,与其考虑重映,不如想想后续的IP开发和周边产业链更为实在。

为什么影院不把以前的电影再拿出来播放?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想当然,我们要分析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毕竟,任何事情都不是说我想做就可以做,我做了就会有效果。

首选,我们先讨论下动机,为什么要把以前的电影拿在电影院再播?

有这种期望的人,多半对老电影有着深厚的感情,或者为了满足某种遗憾。

第二,把以前的电影放到电影院里再播,需要做什么准备?

我们知道,以前的电影是通过胶片拍摄的,一方面现场重新拷贝需要一定的成本,另外一方面,有些电影的画质也已经无法满足时下人们的观影需求,这就需要进行重制和修复,改成数字形式。

第二,电影上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前期的宣发,放映时期的院线排片协定,放映完成后的总结分成,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并且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那么,假设电影已经修复好了,是不是一定就有权重新上映?并不是。

不说别的,中国每年生产的电影那么多,但真正能够走进院线的也就几百部,剩下的要么调整档期,要么就完全无缘于大银幕,也就是说,荧幕数有限,上映时间也有限,就这么大个坑,新片都十分拥挤,你一个老片凭什么占领一席?

还有就是,这个老片上映后能带来多少票房?记住,搞发行的都是为了赚钱的,一个老片让人折腾一顿上映了结果没人看,发行方赔个底掉,可能吗?

尽管,我们的确看到一些片子重映了,还是有观众基础影响力挺大的那种,但是票房你看看,是不是都不行?很少人愿意玩这基本赔本的买卖。

这个问题我问过一个业内人士,电影院的哈,答案是1、拷贝问题,现在拷贝好像都有密码和成本的,不是说想播多久就播多久;2、成本问题,由于无法大规模重播,再拿出播放的票房很难cover成本;3、国内一线城市有一些艺术院线在做重播电影的事情,基本上就相当于做公益了;4、如果真的非常想看,自带片源(数字,现在很多影院都是数字拷贝了)包下电影院vip厅,或许可以给你播放。看明白了吧,关键还是成本问题。

阅读全文

与重映的电影怎么分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灵魂战车完整版电影普通话版 浏览:528
落叶归根全集电影免费 浏览:183
跑长途货车题材电影 浏览:32
法国电影女人和战争片 浏览:189
越南战争电影下载 浏览:568
今日票房第一的电影 浏览:911
女孩子问我好多电影怎么回答 浏览:71
看电影听不懂英语怎么翻译 浏览:634
俄罗斯战争雷霆电影 浏览:580
抖音的电影代金券在哪里 浏览:803
北京电影学院本科录取率 浏览:874
微电影树人高潮的救赎 浏览:858
电影观看免费最新 浏览:375
蛇母是什么电影 浏览:843
武士战争电影 浏览:41
电影院洗手间一般在哪里 浏览:938
抖音上怎么看免费电影 浏览:820
吴彦祖最新犯罪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856
最新伦理电影第8页 浏览:298
我的世界破碎大电影音乐百度网盘 浏览: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