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妮为了报恩嫁给陌生人是什么电影名字
安妮为了报恩嫁给陌生人的电影名字叫《安妮·霍尔》。《安妮·霍尔》是联美电影公司出品的爱情喜剧片,剧中安妮为了报答男主的救命之恩,嫁给了当时还是陌生人的男主,两人慢慢相处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该片于1977年4月20日在美国上映,由伍迪·艾伦执导,伍迪·艾伦、黛安·基顿等主演。
2. 为什么是《安妮·霍尔》而不是《艾维·辛格》影评
事实证明啊,一部电影多看几遍真的会有不同的体验,就像某澜之家说的那样,每次都有新感觉!
前段时间痴迷伍迪·艾伦这位大神的电影,把他的几部经典之作找来看了遍,其中就包括影评人给出的“伍迪·艾伦十部最好的电影”中名列前茅的《安妮·霍尔》(1977),该片当年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四项金像奖,并获该年度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四项大奖,实力不容小觑!对了,它还被认为是电影一百多年历史上最有趣的剧本哦,没有之一!
可是啊,我第一次看伍迪·艾伦1977年作品《安妮·霍尔》的时候,全程昏昏欲睡,是撑着眼皮看到了最后,结果只记住了好听的“La-De-Dah”(美国俚语,用法多样)和鸡蛋理论,心想安妮(黛安·基顿 饰)真是好看、伍迪·艾伦这个小老头果然聒噪啊;第二次再看,就有了点儿新的想法,想着“分手后才能发觉对方的好吗”?到了第三遍,我才敢说稍微看出了这部电影里面的一些小九九。
这些小九九也只是循着自己思考的方向去看的哟。
来吧,一起头脑风暴!
安妮·霍尔
Annie Hall
《安妮·霍尔》是伍迪·艾伦早些年执导的一部爱情喜剧片(这里的“喜剧”意味着哭笑不得),由伍迪·艾伦、黛安·基顿等主演。伍迪·艾伦在其中演了一位神经兮兮的喜剧演员艾维·辛格,他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与一心追求歌手梦想的安妮·霍尔走到一起。两人经由朋友牵线相识、相恋、相知,最后分手。这就是故事的全部内容。
电影里的对白总是充满着机趣,伍迪·艾伦偏爱引经据典、大吊书袋,以致于很多人觉得他的骨子里渗透着纽约派知识分子的傲慢和咄咄逼人,从而成为不少观众不爱他电影的主要理由。《安妮·霍尔》里也充满了对这种知识分子的打量和讽刺,也正是很多人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一面,不过,今天我要来说说电影里的爱情游戏规则。
艾维和安妮在棒球场上相识。几个回合下来,安妮对艾维充满好感,在安妮主动开启的一段尬聊之后,艾维“上钩”,两人一并驱车回家,以后情路一度平坦。在此之前,艾维已经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前妻均是高级知识分子;安妮也有过几段不成熟的小暧昧,但都无疾而终。两人这次看对眼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在于:安妮对艾维有一种孩子对大人般单纯的崇拜感;艾维感到自己能掌控安妮;以及,两人在性爱上能达到完美。
不得不说,最后一点真的太重要了,尤其是对艾维来说。因为从影片展现给我们的片段来看,他在两位前妻那里没有得到过满足。这些片段多是安妮在主动谈及艾维和他前妻们的时候,从艾维脑海里蹦出来的回忆性画面。对了,必须承认的是,《安妮·霍尔》能夺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用心的对白与吊诡的叙事方法,如主角直接跳出戏外与镜头对话、人物能够看到并审视自己的过去等。
当然啦,安妮此举是在旁敲侧击艾维的过去,女人嘛,对自己男人的过去总是充满好奇。
安妮和艾维在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两人一起看戏、散步、日落时分甜蜜亲吻。艾维对浑身散发着知性气质的女性没有抵御能力,当初也是他一边维持着自己的自尊、一边主动落入安妮的“圈套”中的;他也能机巧地用三言两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地套出第一任妻子的姓名和论文题目。可以说,他在开启两性关系上的能力不可小觑,游刃有余,女人们也都很爱他。
那是为什么,身边的这些女人们一个个全部离他而去了呢?
我前段时间接触到了一个名词,叫做“行为的一致性”,这个名词解释了我很多的困惑,所以在看到艾维种种感情失败的经历后,我瞬间想到了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可以结合一个小现象简言之:如果你被老公家暴,即使他再怎么痛哭流涕、跪在你面前恳求原谅——“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相信我吧老婆”,你也不要轻易相信。因为人的行为听令大脑指挥,当刺激产生,人会主动执行惯性的行为动作,简言之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通俗一丢丢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就像前段时间被有暴力倾向的男友打死的中国留英女学生。
扯远了,回到我们神经兮兮、啰啰嗦嗦的犹太老头艾维身上来,按理说,聪(心)明(机)的人比较容易留住爱情,怎么他就不行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艾维自身难以忽视的人格缺陷:他的内心极度敏感和脆弱,对人生持有明显的悲观看法。过度自尊到有些自卑,并且非条件反射式的仇视高级知识分子,而与一般伪知识分子一言不合就要来场嘴炮,在真正的知识大佬面前又躲着不露面。
影片对此作了很强的对比,一是在电影院里排队时与身后高谈阔论试图赢得女伴崇拜的大学老师当场怼起来,二是在第二任妻子的party上羞于与评论界大佬们会面。
更关键的一点是,他试图在恋爱关系里强势注入自己的主观意志,或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对方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自己却拒绝做出相应改变,这一点全部体现在他与安妮的恋爱关系里。
艾维给安妮带来的改变有两种:自愿且好的改变,和不自愿却好的改变。
两人相恋伊始,艾维发现安妮爱唱歌,但没自信,他极力鼓舞安妮,不要惧怕听众,勇敢开嗓。在他的鼓励和安妮的天赋下,安妮逐渐被接受和认可,同时获得了同行的青睐;慢慢地,艾维不仅给安妮买自己爱看的书,说着“如果我们要在一起,你应该要了解我这一点”,还要求安妮去大学旁听,认为“你会遇到很多非常有趣的教授,会刺激你成长”,还付费让安妮也去看心理医生,哦,值得一提的是,在认识安妮以前,艾维已经看了15年的心理医生。
安妮自然不会拒绝,对艾维的崇拜和爱使她断然不会想到,自己已被改变得不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艾维,不过比后者幸运的是,安妮还有相对健全一点的性格特征。
而好的恋爱是能让双方都变得更好。
安妮太爱艾维了,她想时时刻刻跟艾维在一起,于是没有事先通知地搬到艾维家中,这让艾维内心大为光火,却只能竭力克制,因为他能从安妮处能得到完美的两性体验,而在前两任妻子那里都是无疾而终甚至尴尬收场。可以看出,艾维对安妮的爱因性而生,而安妮对艾维的爱则因崇拜而生。安妮搬来是为了提前享受两人结婚的幸福感,女人一恋爱似乎就忍不住往终身大事上联想,而男人恋爱却首先不是为了谈婚论嫁,而是为了从中获得乐趣,婚姻和恋爱对他完全是两码事,从艾维身上可以看出。
情感的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大概是两人做爱不再有激情的时候吧。
安妮:你有我的身体了。
艾维:但我要完全的你。
是艾维给了安妮机会和力量向上层社会和高级知识殿堂攀登,但他心里却渐渐不爽。艾维通过 “监视”发现,安妮对旁听的老师大卫产生了崇拜感,急急忙忙来求证,安妮拒绝承认。于是,两人争吵不断,关系濒临破败,最终分手。
分手之后再次的性爱将两人拉回原点,只是这时候,安妮已经改变太多,自信、自主是她身上的鲜明标签。而艾维一成不变,永远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寻求告慰。
不久,两人彻底分手。
安妮:艾维,面对现实吧,我不认为我们的关系可以继续下去。
艾维:我知道,男女关系就像一只鲨鱼,必须一直向前,否则就会死亡。我们之间就像一只死了的鲨鱼。
但艾维还是能从现在的安妮身上看到自己欣赏的影子,他还是很得意于自己对安妮做出的改变的。当艾维提出“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婚,你还爱我的”时,安妮冷静地拒绝了,她只想保持友谊状态,just friends。对安妮来说,不是对艾维再无感情,而正像莱蒙托夫的那句诗一样——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而是对你付出的热情。
安妮认清了,艾维不是她真正爱的那一类人。
所以,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安妮·霍尔》 ,而非《艾维·辛格》 。
3. 安妮霍尔 ANNIE HALL怎么样
一部1个半小时的电影,有1万的以上单词的台词,真可谓目不暇接。很喜欢电影通过大量对白和一些自白所要表达的东西,感觉这是一种迷茫和矛盾的共同体,很真实很贴切的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爱情抽离出来。美丽而低俗,精致而凌乱。据说此片在当时是叫好又叫座,这样的片子实在很少,叫好因为它是一部带有爱情的深度思考片,叫座是因为它是一部带有深度思考的爱情片。很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当我还是... []
4. 安妮霍尔电影哪些信息对自我年代有所反映
安妮霍尔用个人化信息来对自我年代有所反映,就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比如犹太人,比如布鲁克林区的生活,比如他的喜剧演员的生活,这几乎可以看做是他给自己拍的传记影片,甚至还是他自己演的,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影片的手法运用上也是用个人化来从形式上表现一种反叛。比如影片用现实与非现实的结合,男女主角一起回到过去,去探究自己的童年,对小时的自己指手画脚。
再比如影片不断打破“第四堵墙”,即演员对着摄像头和观众交流等等。还有影片的构成,东一点西一点,还颇有些意识流的影子,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些在当时极其标新立异的手法,也暂且不谈它们对于主题的表现有什么作用,它们也同样反映了导演要进行一种反叛,一种打破陈规。综上所述,“安妮霍尔”的时代“宣言”并不是寄予影片的内容或者主题上,而是富含在它的形式中,当然结合了影片的内容与主题,会得到更深的理解。
总结如下:
伍迪艾伦的影片有一种偏执,有一种强迫。他喜欢用影片给观影的人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也自恋地展现自己的认识,表现对纽约的极度依恋。虽然不喜欢伍迪艾伦的人会反感他这种偏执。
但是伍迪艾伦的作品能够在展现他自己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所以想去体会并思索研究时代特征,不管“安妮霍尔”还是他其他的一些作品,都能起不小的作用。
5. 《安妮霍尔》讲的是什么
一、《安妮·霍尔》剧情简介:
伍迪·艾伦,本名艾伦·斯图尔特·康尼斯堡(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国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喜剧演员、作家、音乐家与剧作家。
艾伦独具风格的电影,范畴横跨戏剧、脱线性喜剧。艾伦也以他速度飞快的电影拍摄过程与数量繁多的电影作品而见长。艾伦的电影常包办编剧、导演,有时甚至自己上阵演出。灵感方面,艾伦则汲取自文学、性、哲学、心理学、古希腊、犹太身份、欧洲电影,以及他的出生地与一生的居所:纽约市。
2015年1月14日,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与亚马逊签约,被聘请为编剧并执导第一部电视剧 。
6. 安妮·霍尔的影片评价
《安妮·霍尔》是浪漫喜剧的典范之作。影片拍摄手法巧妙,将现实与超现实手法互相融合,其影响深远。这部电影没有明显的故事线索,大部分情节都以回忆和对白的方式展开。该片是多种拍摄技巧的集合,倒叙、意识流和幻想等表现手法都被导演运用到其中。这些花样繁多的拍摄技巧不但没有影响影片的质量,还很好的交代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新浪网评) 。
《安妮·霍尔》是一部简单的影片,它没有大场面或是滑稽的搞笑场面。片中散布着琐碎的生活片断、个人回忆、偶发感触、闲散戏谑。浓郁的生活味道是影片最突出的特点。该片既有人生艺术的感悟,又有深奥的哲理,同时还充斥着温馨伤感的情调(网易评) 。
困惑是《安妮·霍尔》表达的最突出的精神状态。男主人公艾维的困惑是拥有的困惑、得到的困惑以及来自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困惑(网易评) 。片中艾维·辛格既缺乏安全感,又矛盾不已的性格是20世纪70年代小知识分子的写照;而伍迪·艾伦在片中喋喋不休的对白和独白更是影片的精华所在(新浪网评) 。
《安妮·霍尔》是一部典型的伍迪·艾伦式高智商喜剧片。该片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为基础,男主人公艾维的经历与伍迪·艾伦有些相似,因此该片被公认为是伍迪·艾伦的半自传片。虽然影片描述了一个反传统模式的爱情故事,但是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新浪网评) 。
7. 安妮艾尔什么电影
题主想问的是安妮霍尔是什么电影吗。
1、电影《安妮霍尔》讲述了主持人艾尔维和女友安妮霍尔,的爱情故事,揭示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恋爱和生活中的人们的围城困境。
2、《安妮霍尔》在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四项大奖这部电影是伍迪艾伦的代表作。
8. 谁看过安妮霍尔 好看吗
当然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