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影讯 > 建国大业电影片段速写

建国大业电影片段速写

发布时间:2022-08-08 09:32:37

『壹』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生动片段: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针对新中国的国歌,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C绝对没错!影片中毛泽东有一句话:“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

『贰』 电影建国大业有描写一个片段和观后感300字

提供两遍,自己选吧!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二、
经过千辛万苦搞到票,然后聚精会神地看完了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叙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欢两个场景: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毛泽东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二是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经济,直面谴责孔家才是让党国身处危难的蛀虫,回到南京时父亲蒋介石却对他说“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言语,一番时局的忠告带走了经国的锐气,这或许是对多年之后的台湾主政人物的一种性格铺垫和诠释吧。据说蒋经国在深刻反思败走台岛的教训,启动肃贪和党建转型改革,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将台湾带上“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亲手实现了政治解严(将台湾带入民主时代),集其大成的功业在他之后的新台湾,未见在政治境界及领导效能上超越蒋经国的新典范。蒋经国“与时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注定这位奇迹经济的缔造者最终心力憔悴呕血而亡的悲怆宿命。因此我认为,影片中陈坤的扮相与我心目中的蒋经国最为吻合。片中对征集到国旗、国歌作品的选用过程,犹如生动的教学片,更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看完《建国大业》,如果你非要问我,谁演的最好?我说是张国立。可能在一些人心里,张国立电视剧演的多了,没有那些“电影明星”们更有银幕范儿。其实错了,他是真正有多大舞台能担多大戏的人,蒋介石,这个份量特别重的角色,被他担起来了,担得漂亮。
当然从外形上来说,张国立无论是从长相上还是身材,都跟蒋介石“不像”得太厉害。但是张国立没走“形似”,甚至于没去追求“神似”,他是在演蒋介石的心,把内心吃透了,打通了血脉去演,这个就很厉害。所以蒋介石的第一个镜头一出来,我就闭嘴了,那种融会贯通的精神气质,已经远远超过了演技的范畴。需要再提一句的是,张国立刻画人物用的是“春秋笔法”,不显山不露水的,很多好东西要是不仔细看,一不留神就过去了。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许多影视作品塑造的英雄给很多人一种印象,共产党大都是些没文化,被地主老财逼迫无路可走,才入伍参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这部影片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剧本的粗糙。作为一剧之本,可以看得出,剧作者试图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集中将五年间的大大小小事件做一全面而详尽地描述,终因功力不够,而显得结构凌乱、内容庞杂,头绪错综复杂,人物刻画不是很到位。
其次是导演的问题。这是一部国庆献礼片,担纲导演的是好像从来没有独立导过电影的、负责电影事业的高级官员,为了保险起见,又拉了另外一位导演过很多片子的导演。但对于一个剧本先天不足的影片,导演再有号召力,也无济于事。尽管场面做得很大,气势上很雄伟,但描写战争无非就是行军、长镜头、多弄几处炸点,动不动就是航拍,电脑三维动画,虽是群星云集,但仍旧掩盖不住影片的整体苍白。
第三个要说的是摄影问题。片中出现众多开会的大场面,这是一般导演最为头疼的,因为场景单调不容易调度。而本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或许为了照顾众多明星的档期,根本就没考虑拍得再细些,几乎都是全景、中景等几组镜头,场面有了,但效果上就显得雷同了。
第四个要说的是剪辑的问题。可能还是因为剧本的原因,内容上的凌乱表现在剪辑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太跳跃的手法有点模仿美国大片的意思,以对白或音乐的先入作为场景转换的套路,也显得有些老套了。黑白与彩色色调之间的转换也都过时很久了。

总之,这部片子作为主旋律的国庆大片,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不是个损失。它没有早年间《开国大典》拍得精致,当然,想看明星们是如何在一部影片里集中露下小脸的,看看也挺有意思。

『叁』 《建国大业》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

1、《建国大业》最令人感动的镜头就是当听说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感叹地说到:“从今以后长江以北从此以后再无战役”。

这一叹让我们看到了胜利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少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影片最开始的音乐就是从钟声敲响起徐徐展开。

钟声一敲,预示着新的开始了。影片中最有感觉的背景音乐当属淮海战役胜利的时候庆祝的时候由敲锣打鼓的欢乐声转向了哼唱的深沉背景音乐。深沉的背景音乐给人心灵一震,胜利的来之不易不感而知。

《建国大业》赏析:

《建国大业》从人物形象上,由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惧困难,思想充分的伟大领袖形象,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晚上写东西,开会时摸黑,勤俭节约,这样的小细节让人看到感觉很温暖,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

由张国立扮演的蒋介石最值得令人称赞,因为他和蒋介石本身形体上有很大的差别,却让我们看到了蒋介石该有的状况,包括他的喜怒哀乐,还有他否定划江而治,不愿成为千古罪人,其实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还有周恩来,宋庆龄的扮演者表现得都很令人震撼。

『肆』 电影《建军大业》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你还记得吗

《建军大业》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hWAOsmwEdA6aPDtQa4UPA

电影网盘超清BD1080P中字下载(2017).mp4" data_size="2152.30M" data_filelogo="htt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xhWAOsmwEdA6aPDtQa4UPA" data_code="fz62">

提取码: fz62
从卢徳铭师长中枪倒地的那一刻到后来的三河坝战役蔡营长在身中数枪的情况下拼尽全力拉响了最后的炸药。每一个片段都令人印象深刻,牢牢的印在了脑海里。

『伍』 建国大业 观剧笔记

《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印象最深的台词,中国人民从今天起站起来了。

『陆』 建国大业感人细节概括800字

在学院礼堂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浓缩着1945-1949年惊天动地史实精华的商业大片诠释了它。《建国大业》以真实完美的电影艺术手法再现国共两党四年的“和”与“战”。该部影片切入角有所新的凸现:通过对国民党内部的重要矛盾等对中国共产党起到了反面衬托作用。这部影片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作为新世纪新中国的一名青少年任重道远。
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民主,我想此时,我们踏着这条血红道路,向前进发。我知道以后的道路会充满荆棘,我也会顽强的豁达自信的走下去,追寻那伟大的社会主义崇高目标与理想。因为《建国大业》以毛主席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坚强不屈革命精神为理想,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动力,博大开朗的情怀深深教育、鼓舞着我,我坚信身为时代的幸运儿们看过《建国大业》都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而且最真挚最强烈。
我以前对“信仰”这一词模糊不清,“信仰”究竟是什么?《建国大业》为我解释了信仰,信仰是所谓自己追求与热爱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为“信仰”奋战了二十余载,其间充满了热血、泪水、欢乐与悲伤,然而“信仰”让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奋斗到底,最终实现了伟大社会主义民主。写到这儿我不禁流下了热泪,“信仰”激发人的斗志,显得多么神圣而感人至深,我的信仰由此形成:共产主义。我则继续为之奋斗下去。
《建国大业》国共两党鲜明对比,各自的奋斗目标也成为最终是非成败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人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目标最终战胜蒋家王朝“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黑暗目标,这种伟大而崇高的奋斗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一切的动力,由此彰显了“伟大而崇高”的目标的重要性,“我坚信自己所走的道路正确性。”以前被我常怀疑,《建国大业》在无形中使我充满了信心与勇气,为人类幸福美满而奋斗是我的目标,我十分清楚这一目标虽然不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那样崇高伟大,但我深信它是这一崇高目标的一部分,因为它也能激发我无限动力,为人们造就幸福,这是社会主义生活中值得赞扬的一部分,而这一目标伴我终生。
《建国大业》给我的启发远不止这些,用心和行动去领悟与实践,才会体现出价值来,过去将成为历史,还是那句话:“现在我们青少年任重道远。”

『柒』 建国大业观后感中间内容怎么用事例,引句,分段开头

摘要 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捌』 建国大业中的精彩片段描写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刹那,很精彩,很激动.

『玖』 建国大业 观后感400字(感人的一幕)

《建国大业》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让我触动很大。
电影主要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党派之共产党领导者毛泽东和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在谈判后签署《双十协议》。数日后,蒋介石因感到签署条约是无能的行为时,愤而撕毁《双十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战爆发,1948年11月辽宁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1月保定全面解放,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5月解放军解放上海……上海未得到解放前,国民党特务还是相继在上海残忍至极地杀害了13位民主人士,最终,共产党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权,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成立了。
看完这部影片,我感到无比欣慰,也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在面对国民党的飞机狂轰滥炸时,以及先进武器的袭击被打地气若游丝时,他们不但没有退缩,而且用他们微薄的力量对抗国民党军队,更加可喜的是,国民党输了!抱头鼠窜逃到了台湾。这说明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多么得强大!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是国民政府得到中国的统治权,那我们现在不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好好学习,不要把自己的生命浪费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绝不会从来一遍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的青春年华,生命的美好时光你可不要辜负了!

『拾』 在电影《建国大业》里令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大概100字左右,不要太少。谢谢大家了,写作文要用……

本片终于第一次叫人看到了歌颂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失败者”的史无前例地同情。在江南烟雨之中,看着蒋介石那孤独落寞、远去故国的身影,在那恢弘的历史背景之下,很容易叫人想到一句诗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双雄逐鹿的背后,其实是各自追寻的家国梦想,理想实现者固然伟大,金陵梦碎者亦不失英豪。 看完《建国大业》我承认对我是有所触动的,这种触动不是仅仅是因为新政权的建立的不易,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长在红旗之下,已经太熟悉这个过程了,真正叫我感动的是影片对于我们曾经一定要蔑视的“蒋家王朝”有一种新的感情,这种感情或许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历史的同情心吧。而这种同情心我认为是非常可贵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史观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六十年前接替中华民国的新政府的终于有了一点自信,希望这种自信不断发扬光大,因为这个自信是言路广开、民主进步的基础。 关于剧情无需多说,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正如人们描绘的那样,这其实是一场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政治背景下的双雄对决。60多年前,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争斗了多年的生死冤家,曾经考虑过合作的可能。这一历史的际遇在片中表现得无比凝重,在无必胜的把握之下,至少在毛泽东以及共产党这一边还是表现出了和谈诚意的,从他们屈身前往重庆会谈时的忐忑不安可以看出对会谈的重视。只可惜由于各自的立场相去太远,终究无果而终,从此分道扬镳,割裂60年。在这段戏中,蒋介石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弄权谋的独夫形象,而是更像一个忧心忡忡的家长,面对一个几乎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不得不绞尽脑汁地缝缝补补,正因为他于打和之间的左右为难,注定了他比毛泽东面临着更多的局要破,而毛泽东则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心态,大不了再去打游击,因此在这场戏中蒋介石精神负担更重,其内心冲突显然比毛泽东更强烈。这种一个放得开,一个放不下的心态不但始终决定了影片中两位主角的精神基调,实则也是历史风云际会中对立的两个党派的集体心理的真实反映。 《建国大业》单论剧情,个人认为其实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毕竟这段历史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叫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几乎没有了以往此类电影的说教成份,而是从人物的行为细节和微妙的心态着手来刻画了双方阵营的人物在那种关键时刻的内心,或自信或焦躁或狂妄或悲愤,或天地换颜的豪情壮志或山河破碎的意兴索然,或春风得意的喜悦或无可奈克的哀伤

阅读全文

与建国大业电影片段速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视3d电影软件推荐 浏览:385
用游戏人物拍的电影 浏览:181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速写考题 浏览:322
除了肖申克的救赎还有哪些经典电影 浏览:641
主角制作游戏的电影 浏览:237
霍比特人BT电影天堂 浏览:141
电影微信诈骗 浏览:691
如何看待电影吐槽 浏览:1000
微电影闺密 浏览:243
死亡笔记新世界电影 浏览:917
电影天堂真正网址 浏览:998
微电影美德 浏览:999
法国和英国合拍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2
两个小孩玩轮盘游戏的电影 浏览:484
复仇战姬电影是哪个国家 浏览:187
韩剧电影最新雪花店 浏览:862
北京电影学院一年消费 浏览:841
邓超电影南昌话片段 浏览:934
我国数字电影出现时间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