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熊奖获奖影片有哪些第一位中国影帝是谁
《白日焰火》擒金熊 廖凡成柏林首位华人影帝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堪称“华语片大年”,主竞赛单元中既有国内未上映的《白日焰火》、《推拿》,也有国内已经上映的《无人区》三部电影入围。全景单元也《魔警》、《那夜凌晨》、《西游》等六部华语片,再加上青年论坛单元的《鬼日子》,新生代单元的《狗13》,美食单元的《总铺师》,大小入围电影总计13部。
虽然在得知华语片3部入围主竞赛后,很多中国媒体在本届电影节报道上基本都用了“华语片阵容强有望夺金狮”,但想想因为戛纳的备受冷待打酱油,威尼斯的象征性安慰奖,近年来华语片在欧洲电影节上多是热闹而来,失落而归,久而久之习惯了的中国媒体此前并未对华语片柏林拿奖抱有过高期待。谁曾想本届柏林可是真金白银的给华语片颁出了一份厚礼,《白日焰火》拿下金熊最佳影片,与银熊最佳男主角大奖。娄烨的《推拿》则拿下了最佳艺术贡献奖。此外《狗13》此前已经获得了新生代单元的评委会“特别推荐”奖。
《白日火焰》成为了继2007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后再度拿下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的影片,也成为了第四部在柏林斩获金熊的华语片(另外两部分别是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1993年李安的《喜宴》),而廖凡则成为了首个在柏林电影节上拿下影帝的中国演员。
Ⅱ 历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奖电影
中央车站
这是一部巴西电影,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央车站是十几条地铁和几十条公共汽车的交汇点。在车站候车大厅门口,朵拉为不识字的人写信为生。这一天安娜带着她九岁的儿子约书亚给他素未谋面的父亲,但一出车站就发生车祸身亡。本来为人现实的朵拉在母性驱使下,答应带约书亚到东北部去找爸爸。沿途的风景越来越陌生,两人却变得越来越亲近。约书亚终于如愿找到了父亲朵拉也找到了自己(来自网络知道)
Ⅲ 中国大陆第一部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是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是中国电影、也是亚洲电影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Ⅳ 14部获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人影片,导演们的崛起吗
1《霸王别姬》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导演:陈凯歌
主演:张国荣,巩俐,张丰毅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以上就是获得世界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14部华人影片。
Ⅳ 获得金熊奖的中国电影
《图雅的婚事》获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为中国人捧回了第一个金熊奖
李安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目前,中国仅有的荣获金熊奖的三部影片中,有两部是在贺兰山下取景拍摄。所不同的是,《红高粱》的拍摄地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首府银川镇北堡影视城;刚在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由王全安执导、余男主演《图雅的婚事》的拍摄地则是在贺兰山西麓的内蒙古阿拉善。
Ⅵ 中国首部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
1982年 阿达《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
1983年 许雷《陌生的朋友》获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 张艺谋《红高粱》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89年 吴子牛《晚钟》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1990年 谢飞《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1993年 谢飞《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获金熊奖;
1994年 吴子牛《火狐》获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
1995年 李少红《红粉》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1996年 严浩《太阳有耳》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
2000年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2001年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获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2003年 影片《盲井》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英雄》获特别创新奖;
2004年 朱文《云的南方》获非竞赛单元的“NETPAC”奖;
2005年 顾长卫《孔雀》获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蔡明亮《天边一朵云》获特别艺术贡献奖。
2007年 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获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金熊奖。
Ⅶ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Ⅷ 首次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华语电影是:
红高粱
1988年:第38届最佳影片金熊奖:张艺谋《红高粱》(首部“金熊奖”华语电影首部华语片获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