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1年值得推荐的院线电影
《1921》《长津湖》《中国医生》《鬼吹灯之天星术》以及我司出品的《梵高计划》。
㈡ 《梵高计划》的主体故事讲的是什么
亲亲,本影片是一部探讨人在面临窘境与人性的考验时,能否完成自我救赎的黑色幽默喜剧电影。该故事讲述了青年画家夏凡生活落魄、穷困潦倒,家庭破裂引发的一系列向死而生的“梵高计划”。敬请期待。
㈢ 院线电影《梵高计划》开机时间和上映时间是什么时候
亲亲电影项目《梵高计划》于去年10月18日在成都启动了开机仪式,预计2021年上映。请大家多多关注哦。
㈣ 有关梵高的电影
凡高传奇不朽的一生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
1956年美国版《梵高传》
中文名:《梵谷传》,也有翻译为《欲海浮生》或者《生活的欲望》的
导演: 乔治·丘克(George Cukor) 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
主演: 安东尼·奎因(Anthony Quinn) 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
导演文森特-明尼里的这部艺术家传记电影,是拍得相当细腻动人的一部代表作。柯克.道格拉斯饰演才华横溢却毕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梵高,他原为荷兰画家,因为生活关系到比利时的矿场当矿工。幸好梵高的兄弟支持他的艺术创作,自愿供养他的生活,使他得以专心作画,并跟同时代的名画家高更等人交往。可惜梵高的艺术道路仍然走得十分曲折,在生前一直未获得大众赏识,直至死后多年才在艺坛大放异彩。导演文森特.明尼里对梵高的悲剧性一生刻画得有血有肉,道格拉斯也演出了主人翁郁郁不得志的深沉气质。安东尼.奎因饰演画家高更,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
1987年,澳大利亚拍摄的《凡高的生与死》
影片以凡高在1872年知道1890年间给兄弟Theo写的信为线索,雄辩地带出天才艺术家的创伤,凡高是最了不起的艺术家之一,本片则是一个被拷打的天才的故事,是所有关于凡高的电影作品中最杰出的一个。
1990年荷兰 / 英国 / 法国和拍的《凡高与提奥》,讲述了凡高和弟弟的故事。凡高在家中是老大,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在凡高一生中,他只与弟弟提奥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而提奥也是凡高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充分地反映了他与 弟弟提奥之间深厚真挚的手足之情。在凡高1890年去世六个月后,提奥也追随它的兄长去了.
还有法国导演莫里斯·皮亚拉1991年拍摄的《凡高》(Van Gogh),表现了画家凡高生命中最后67天的非常经历,剖析了画家自伤自杀的异常行为,。
为追求纯美的画家,导演用内省的笔触探寻了梵高最后的67天的生活。故事节奏进展得很慢,但人物挖掘得很深,在美丽的景物和悲惨的结局之间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张力。本片主要记叙了1890凡高搬到巴黎近郊的奥维而,再那里度过的自杀之前几十天的生活.在1890年的春末,梵高搬到了临近巴黎的Auvers-sur-Oise村的一个小客栈,同时受到加歇医生的照料。70天之后梵高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观众在影片中看到梵高如何作画。
㈤ 《梵高计划》的影片质量有保障嘛
亲亲《梵高计划》的影片质量毋庸置疑。该片聚集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监制张猛获得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2011年凭借自编自导电影《钢的琴》,入围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48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导演尤磊作为张猛爱徒,参与其多部影片的创作与制作;《梵高计划》原创剧本更是获得美国戴维斯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奖 。请大家多多期待哦。
㈥ 你们认为观众会喜欢《梵高计划》这部影片嘛
当然会喜欢哦,据互联网显示,72.78%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喜剧。而《梵高计划》是偏喜剧的多元化电影类型更吸引观众。电影本身轻松、愉快的风格能够贴合大部分影迷。《梵高计划》未来可期,上映的时候还请亲亲们多多支持哦。
㈦ 《渴望生活·梵高传》梗概
温森特·梵高(VincentVan Gogh,1853-1890)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热爱生活,把从事艺术创作视为献身人类的一种方式。他 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尝艰辛,他的坎坷遭遇使他对贫苦的劳 动人民怀有深切的同情。他不去迎合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欣赏 趣味,不去沙龙为绅士淑女画像,而去矿井、野外,去矿工的 棚屋、织工的茅舍,去三等列车的候车室寻觅描绘的对象。 他的作品线条和色彩鲜明强烈,富于表现力,一反学院派的矫 揉造作的画风。他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呈物的外部形 象,而应当在凭感觉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 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风格。梵高在为社会所不容 的境遇中,对艺术进行了严肃而真诚的探索,在学习前辈画 家,主要是伦勃朗、德拉克罗瓦和米莱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 在色彩方面的某些经验,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 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了许多洋溢着生活激 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 同情和希望。梵高在艺术上的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 他献身人类的高度责任感都是应当肯定的。但是由于社会、历 史条件的限制,他的思想未能摆脱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影 响,他的某些主张难免带有乌托邦的色彩,有些作品还有唯美 主义的倾向。对于这些,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实事求是 的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借鉴。
㈧ 怎么评价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首先不喜欢剧情。这部片总体来说是一部牵强的侦探片(不喜欢文艺片的观众可以放心购票)。片子一开始梵高己经死了,然后剧情是说玩世不恭的邮差儿子(真-男主角)如何被好奇心驱使,怀疑梵高的死不是自杀是他杀,通过对梵高身边的人(应该说是梵高画过的人)进行了非常细致认真的走访,意图揭开真相的过程。
当初想到这个主意的人不知道想过没有,用几万幅半工业化生产的高仿品来纪念一个伟大的原创者,真是一个好主意吗?虽然最后,确实可以通过悬殊的对比,来突出原创者的伟大。
我们大多数人,即使再努力,也只能和那100多名画家一样,安心做一个平庸但可以安全终老的模仿者。想起这一点,觉得未免太残酷了。
㈨ 院线电影《梵高计划》的演员有哪些
“中国好演员”凌潇肃—《梵高计划》男主“夏凡”
㈩ 提奥·梵高的电影计划
提奥·梵高死之前,曾决定从自己的荷兰电影中选出三部,以英语重新翻拍,背景地选在了纽约,这就是“三个提奥”电影计划。 提奥的被谋杀,使他一生的合作伙伴兼好友、制片人吉耶斯·范·德·怀斯特雷肯(Gijs van de Westelaken)触动极大,他找来对提奥·梵高的死有着相似感觉的美国制片人布鲁斯·怀斯(Bruce Weiss),两人共同集合了三位纽约的电影人,提议将提奥·梵高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
史蒂夫·布西密、史坦利·图齐和约翰·特托罗——他们三个共同肩负起“三个提奥”,也成了能够重现提奥·梵高所创造的丰富的角色性格和生动鲜明的语言的保证。
三部被选中的作品分别是:1994年的《06》、1996年的《盲目约会》(Blind Date)和 2003年的《密会》(Interview),布西密负责重拍的《密会》已于2007年1月20日于美国上映。 就像怀斯特雷肯说的那样:被选中的三部影片都有着一个非常重要且大众化的主题,那就是对焦在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上。我们对布西密、图齐以及特托罗能够加盟,帮助实现提奥·梵高的梦想感到非常感动,因为他的死,让我们觉得如果让他那有特色的电影语言就此终结的话,实在是一个无法容忍的耻辱。
对于制片人布鲁斯·怀斯来说,这些通过男女之间的关系来加强戏剧性的影片,完全可以被概括成是“属于提奥·梵高的小情趣”:认为在提奥·梵高的影片中,任何一对处在这种关系里的男女角色,都能够得到很大范围的认同,不管这里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荷兰语还是法语,都无关紧要,至少它的主题是非常普遍的。
提奥·梵高背后有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制作团队,包括摄影师托马斯·基斯特(Thomas Kist),他们帮助提奥·梵高发展和完善了由他提出来的、快节奏、有说服力的电影技巧。用三台数码摄像机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在这种只有两个主角的影片中,其中的两台分别对男、女主角进行特写方面的拍摄,剩下的那一台,则用来捕捉一些中立或重要的全景镜头。
基斯特和拍摄组的其他成员全部加盟史蒂夫·布西密执导的重拍版影片中,而布西密也表示,自己在很多地方都借鉴了提奥·梵高惯用的一些拍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再注入自己的个人风格。
“三个提奥”计划中下一个被搬上大银幕的是《盲目约会》,由史坦利·图齐执导,他将会在影片中和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一起演对手戏;至于剩下的那部由约翰·特托罗执导的改编版《06》也即将开拍。就像《密会》一样,由托马斯·基斯特带领的拍摄组也会为另外两部影片提供相同的帮助。“三个拉奥”的贯彻执行,会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电影工业失去了像提奥·梵高这样的人才,会是一个多么惨痛的损失,而他个性化的艺术风格,也将会在这三位纽约电影人的身上得到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