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能推荐几部好看的微电影
强烈推荐《走出无人区》,是国内知名男装品牌玛卡西尼拍摄的一部西部题材的青春微电影,主要讲述了穿越三大无人区的历程,诠释了青春梦想等主题,是中国首部穿越三大无人区的微电影!另外筷子兄弟的《十一度青春》也不错,火了很长时间呢,是优酷的自制剧。
『贰』 优酷出品的发展历程
2009,第一部播放破亿的网剧《嘻哈四重奏》上线引发业界轰动 树立网剧典范。
2010,《11度青春》首部网络系列微电影横空出世,《老男孩》风靡全国,成为年度最热话题,树立微电影里程碑开创微电影元年。
2011,《幸福59厘米》6位跨界经营倾情创作,首部贺岁微电影《父亲》上线引发全民感恩潮,《泡芙小姐》第一季上线 建立百万忠实粉丝群。
2012,《美好2012》构建大师、实力导演、青年导演三大梯次,微电影、网剧、动漫三弹齐发,创作空前繁荣、确立行业绝对领先地位。
2013,优酷出品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开创:微电影—微力影院;网剧—优酷微剧场;动漫—天行动漫剧场;原创—原创精选四大平台,品牌项目大师微电影、青年导演扶植计划、嘻哈四重奏、泡芙小姐王者归来,品质升级。 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嘎纳国际电影节闭幕电影;圣丹斯电影节入围;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推广特殊贡献奖;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展映;纽约电影节展映;釜山国际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展映;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网络电影;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中国网络试听节目服务协会互联网优秀栏目。
艾瑞最佳创意奖;Adworld Awards年度金营销“最佳创新案例大奖”;金瞳奖最具商业价值网络剧集、最佳导演奖、年度最佳微电影;金微奖最佳团队奖;中国广告长城奖;金投赏金奖;金微奖-首届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一财经周刊“炫创意奖”;Camoaign最佳系列微电影。 中国第一部系列微电影,开启微电影元年。
优酷出品联合中影集团,肖央、张亚东、皮三、沈严、尹丽川等十位导演倾情打造,通用雪佛兰全程赞助,大投入助力项目推广,半年播放过亿。
《老男孩》成为全民话题 风靡全国 创下单片超五千万播放的奇迹。合作伙伴雪佛兰科鲁兹全年销量增长103%,实现平台、内容、品牌、用户多方共赢。开启青年导演合作先河,创作火种延续至今。其人才及内容对在线影视产业影响深远,《赢家》、《父亲》续写老男孩传奇,泡芙小姐》打造首部女性风格动漫,《幸福59厘米》张亚东携一众跨界好友再谱网络电影新曲。
优酷出品联合张亚东、罗永浩、吕惠洲、包小柏、开心麻花、苗炜6位跨界导演,立足各自独特视角诠释幸福。乔任梁、高露、王小山、蓝燕、袁成杰等星光熠熠搭建立体宣传模式,全媒体、多梯次内容推广。诞生首部单日过百万的微电影作品,微博及其他站外转发达到600万,好评率达到92%,粉丝人群遍及音乐、话剧、文化界,为跨界人才搭建3实现影像理想的舞台。各领域精英通过微电影传达自己独到的观点和声音。
优酷出品携手香港电影节,打造大师级微电影。许鞍华 蔡明亮 顾长卫 金泰勇4位大师领衔《美好2012》电影行动。组建前所未有超一流导演阵容,微电影初涉社会文化话题,引发热烈讨论。香港电影节首映引发轰动,30个国际电影节全年不间断曝光。全面提升微电影在影视产业的行业地位,带动更多的实力导演投身网络创作。改变微电影生态,使微电影在文化领域发声;网络影视行业的野心和生命力得以彰显。
《龙头》不同生态人群 龙头如何抬起
《行者》引发“慢生活”大讨论 电影大师变话题大师
《我的路》关注变性人群 传递温暖关怀
《你何止美丽》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流逝 他们可能还不会遇见
2012大师微电影开创先河,2013再掀高端创作风尚。
优酷出品 开年大片 风光无限 ,联手黑泽清、吕乐、张婉婷、吴念真四位电影大师创作
《新年头老日子》 用最寻常的情境,探寻世界的真像和自我的所在
《深蓝INDIGO》 有一个在城市中艰难生存的群体,他们叫做单亲妈妈
《一维》 影像大师的一次化繁为简的尝试,首创1D影像
《美丽新湾计划》 在一次奇特的邂逅中,玩味故事,玩味风格
优酷出品基于对未来影视的责任感,致力于在青年作者中发现未来力量,将互联网创新活力发扬到底。优酷出品青年导演扶植战略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储备,系列化的项目运作,长线的挖掘、扶植、培养、监制、输送。以培养影视中坚为目标,为影视内容寻找最接地气题材,实现优酷出品生产影像,还有梦想的使命。
2012年黄渤、李阳、五百、沈沁源等16位新锐导演脱颖而出,推出16部微电影力作。
优酷千万资源投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入业内资源:王小帅担任监制,打动张译、柳岩、何洁等明星几乎零片酬参演,鲍德熹、顾长卫、封新城、罗永浩、张扬等真诚推荐。
获得金瞳奖,金考拉奖等国内外奖项。于台北国际短篇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进行展映,新浪微博话筒超2240万。涌现出的个人及作品在专业领域引起广泛反响,华谊、小马奔腾、万达等电影出品方密切关注,筷子兄弟,卢正雨,vash,五百等导演纷纷成为长片导演。
2013年,优酷出品携青年导演再踏征途,已获得剧本和导演简历不计其数。优酷出品将持续为新一代网络影视人才搭就成功之梯。
自2010年,优酷出品推出“青年导演扶植计划”。第一季以《老男孩》为代表的“11度青春”系列开辟微电影元年;第二季“幸福59厘米”首尝明星跨界执导,掀起“全民微电影”热潮;第三季“青春感恩季”为爱发声,年度催泪大戏《父亲》感动万千网友;第四季青年导演成功“逆袭”,引发业界集体聚焦;第五季在“追梦”的路上以梦为马,继续领航。2010至2014五年中,优酷出品“青年导演扶植计划”先后扶植58位导演拍摄20部网剧、近80部微电影,总播放量累计30亿。2014年,“青年导演扶植计划”第六季全面升级推出“优酷出品青年导演电影基金”,在未来3年里,优酷出品将投入1.5亿元投资开发10个电影项目,大批“网生代导演”全线进入电影市场,创立全新业界生态。
『叁』 微电影的特点都是怎样的
微单影的特征如下:迷你性“5分钟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难道这不是很神奇吗”;在这个资讯异常发达,信息传播率极快的年代,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坐下来慢慢欣赏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在这个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微型电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视界大腕的专利,而是大众共同的“宠物”,只要拥有简单的摄影设备和处理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做编剧、做导演,只要有兴趣和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互动性——美国传播学者沃伦弗曾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商业性: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手持移动设备,如3G手机,手机电视等,具有无线移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移动视频接收设备)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专业制作商制作或者委托制作、有专业或业余导演和艺人或草根群众参与、以产生话题为目的、适合广告植入、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肆』 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工作思路怎么写
一、创作主题,例如为宣传某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走出创业路,爱拼才会赢"。二、选定典型人物。三、撰写典型环境塑造的典型形像所经历的历程。四、撰写解说词(画外音),褒扬创业精神。五、聘请专业人士拟对拍摄题材进行剪辑,并制作优质篇头,推出艺术性主题。六、后期制作,音乐背景、创作背景、环境背景烘托出时代背景,推出正能量主题。如婚礼等生活微电影亦以此思路彰显伴侣交往经历和优秀品质,艺术再现两个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上进努力的追求! 供参考如可行请釆纳!
『伍』 微电影《偷食》中主人公的心里变化历程是如何的
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一直在变化。
影片想表达的应该也是这一点,因为缺乏交流和理解,产生的那份惶恐、愤恨与无奈。看片子里,其实也不是全宿舍都要与男主作对,另两人多做做调解的话,结果就可能大不同了。而我的本意是说这样一件事,既然已经无法相处,不如离得远一点,去结交一些真正的朋友,至少在心理上会有帮助的。关于经济问题,去跟老师好好地沟通,也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有所行动。而片中的男主没有做到这点。看到1min处,男主主动和室友/同学蹭在一起,看别人吃自己受罪,也没有能改善彼此关系,这是自卑、懦弱还是什么呢。直到最后偷卡偷钱,把自己逼入绝境,无法回头,可以说是环境、性格所致,但更多的还要归咎于他的态度。“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这部影片让我看到的。当然就像楼上说的“饱汉不知饿汉饥”,我无法完全理解到那种处境下的心理,也难以认同偷窃这种方式,但毕竟这种情形是现实存在的,不论夸张与否,或者在表现上有何欠缺,最后能引发思考和讨论,觉得还是不错的。
『陆』 如何评价建党95周年微电影《红色气质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
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
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柒』 V电影的发展历程
时间事件2011年12月V电影第一篇短篇文章发布2011年12月 V电影第一篇幕后文章发布 2012年3月 V电影第一次开放日在北京举办 2012年4月 V电影app上线 2012年7月 V电影获得数百万天使投资,正式成立公司运营 2012年10月 V电影在上海举办第二次开放日,近百人参与 2012年10月 V电影上线“发布计划”,在业内第一个提出微电影全网推广概念 2013年7月 电影超人app上线,单日获得十几万用户 2013年8月 青蓝记(新片场前身) 上线并开放注册 2013年9月 魔力盒应用上线,离线缓存三部短片,阅后即焚 2013年9月 V电影成为“联想之星”成员企业 2013年12月 V电影发行首部新媒体电影《一夜情深》上线,正式发布新媒体电影发行业务,影片上线一个月,播放量超过3亿 2013年12月 2013年商业微电影评选 2013年12月 2013年互联网影视行业报告发布 2014年1月 V电影完成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专注创作人服务平台 2014年2月 青蓝记正式更名为新片场 2014年6月 V电影陆续推出“混剪队长”“Big博士”等自制内容 2014年10月 黄瓜视频上线 2014年11月 新片场newBase落户北京孝友胡同12号 2014年12月 第一届NEW·夜新媒体影像颁奖论坛成功举办 2014年12月 APP魔力盒入选2014年度APP排行榜,多次进入appstore热搜榜第一位
『捌』 青春路系列微电影的介绍
青春路系列微电影,于2012年10月15日上映。该微电影是以“青春路”为主题,共用《奋斗》、《选择》、《承诺》三个篇章,展示了一个80后女孩夏爱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与收获,并最终在世界之巅的珠峰实现了所有承诺的心灵历程。《存在》一方面延续了《北京青年》重走青春路的激情与梦想,一方面与2012年11月11日在珠峰大本营举行的“巅峰之恋”形成呼应,堪称赵宝刚“青春三部曲”的微电影版。被网友称为一个身体与心灵都在路上的微电影。
『玖』 艺影传媒的发展历程
2000-2005年:初出茅庐,潜心经营。艺影传媒 初出茅庐,以工作室的身份亮相北京,并用心经营,潜心修习,积累了经验和人脉。为后期的蓬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5年间,艺影工作室的主营范围是艺术专业类培训。工作室为西南片区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培训了很多优秀的专业演艺人员。这些演艺人员,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并获奖无数。
2006年:成立公司,大胆创新。2006年,是中国影视娱乐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艺影的创始人瞅准时机,抓住机遇,迅速转型,全身心投入到媒体广告影视行业中,并成立了艺影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开始了正规化和规模化,大胆创新,挺进中国娱乐文化市场。自成功转型后,艺影和很多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了多部电影、电视剧,并接拍了众多知名品牌广告,旗下艺人也为各大品牌代言。公司成立后,艺影全体人员备受鼓舞,也开始了大胆投资,独立创作影视作品,如数字电影《往事》、励志电影《动起来》等。其中,《往事》拍摄中,艺影大胆启用本土演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动起来》则反映的是青少年励志的影片,一经推出,就在青年观众中反响热烈。
2007年—2011年.厚积薄发,引领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的艺术文化事业也随之蓬勃壮大起来。在这几年,西南地区的影视艺术更是依托着得天独厚的地理
环境优势也发展的如日中天。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也缺乏展示的舞台,更没有引领方向的人,这使得中国的影视文化事业发展遭遇瓶颈,很多热爱艺术表演的人也因此和梦想失之交臂。而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剧组入驻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更出现了演员供不应求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艺影积极应对市场,狠抓艺员培训业务,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演艺人才。这不仅为艺影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西南片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娱乐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12-2013年:全面发展,塑造品牌。自2011年开始,艺影就进入了新的时代,近两年,艺影更是全面发展,在中国演艺界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一是积极发展微电影业务。早在2011年,中国的微电影开始兴起,成为潮流。艺影传媒看准了微电影市场的大号前景和发展潜力,主动积极投入到微电影事业的发展中。两年中,艺影全力投资制作微电影,拍摄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公益电影《家》 、《梦想的光芒》、《祈福雅安》等。
二是独劈小剧场演绎话剧。除了看准微电影市场外,艺影传媒更独具眼光,由北京公司投资在云南省昆明市开设了本省第一家小剧场艺影剧场。艺影剧场由业内专业人士专家参与设计、剧场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共设有245个固定席位,自剧场建设完成后已先后进行了多场试验演出,其专业化的设计理念,高舒适度的演出、观看体验空间亦获得了云南省内外艺术界、演出界人士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并且,小剧场对于丰富昆明市民日常生活内容,宣传普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业也起着重要作用。艺影剧场服务项目众多,包括:实验话剧、先锋话剧、明星歌友会、明星演唱会,电视栏目制作、歌舞演出、会务、大型比赛、各类庆典、联谊活动等。
三是深抓艺员培训事业。长期以来,艺影传媒 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打造中国的梦工厂,培养中国的世界巨星,让中国的影视事业发展的更加强大。怀着这个梦想,艺影一直在努力打拼,不断开拓。特别是在近两年,艺影对艺员的培训工作更是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并有了自己的特色。艺影不仅将艺员按照年龄段分层培养,并针对每个年龄段的特色制定不一样的、针对性强的课程;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旗下的学员参与到影视拍摄和小剧场演出活动中;另外,对于培训合格的学员,艺影还于其签约,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打造,实现了无数人的演艺梦想。目前,这种科学的、创新的、成功的艺员培训模式将会被推广开来,艺影下一步准备在整个中国开设分校,扩大自己的追梦版图。
今后,在艺术的海洋中,艺影传媒将展翅翱翔,仰仗艺术之乡的地域优势,大力发现、培养、包装新生代的影视演员,全力以赴开展影视文化事业,和所有热爱艺术的人共同实现梦想,创出自己的梦工厂。艺影传媒犹如红日初出,星光四射,美丽南疆;又如一江春水,奔腾豪迈,无可限量!
『拾』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2006年。这一年,出现了两个后来非常有名的名字:胡戈、“筷子兄弟”。胡戈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男艺妓回忆录》、《祝福你,亲爱的》都创造了疯狂的点击率。很难说,谁是那个微电影的第一个制造者。但从此开始,“小型电影”进入视线。
微电影,又名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
2010年初,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共同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电影”项目,“筷子兄弟”凭借《老男孩》一举成名。
《老男孩》的成功,让许多投资人找上门来。其中,尤以广告客户为多。而沉寂了几年的胡戈也火了起来。2012年1月,为了承接广告,胡戈还专门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巨雷文化传播公司。
由于微电影有“参与性强”、“成本低”、广告植入更灵活等特点,全国各地的传媒公司,广告公司争相开发。很多人都看好它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情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桔子酒店。2010年底,他们没有投放任何广告,而是仿照正在热播的《让子弹飞》,推出了一部诠释酒店品牌的微电影《让火车叫》。整部片子只有4分51秒,但在一个粉丝量较大的朋友的微博上首发后,效果却出奇的好,一个星期内播放量达40万,转发量超过1万次。桔子,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目前,微电影已普遍被关注和接受,好片也不断出现。诸如《老男孩》《一触即发》《66号公路》《安全感》等等。也有私人开拍微电影,比较有名的就是王东鉴,自《来信》后又推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