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女小渔》留下了什么感动之处呢
重温《少女小渔》,是因为突然间想要看看青春纯然的刘若英,因为在知晓了她一切的一切之后,忽然发现那个时候的她的模样真美丽。青春的美是任再如何土气、拌老也挡不住的。即便是多少年后的今天,现代先进前卫的化妆造型也无法取代。那是在承受岁月世事挣扎前透出的模样,是化妆师和整形医生都无可奈何的。
小时候不懂。只看到小渔周遭黄昏压抑的氛围和她脑门前垂下的一缕弯弯的土气的刘海,未曾注意那闪烁的明眸,白皙的脸庞间流露出的青春气息。第一次看到这部戏也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转台的一刹那偶然间看到昏暗灯光下,拥挤杂乱环境中的小渔。那时我还不认识你,不能确定眼前这个影像是不是刘若英。想起若干久以前《环球影视》中戴着黑框眼镜,一身海外气质的刘若英,和眼前的戏中人似乎难以重合。隐约记得她说过,拍过电影,还拿了大奖;不确定的档儿,眼前的场景已不知不觉使我深陷,彻底放下手中的遥控器。
也许正因为小渔是质朴土气的,才这样让我毫无防备,她悄悄的渗入我心,我轻易被她的执着善良、温柔倔强打动。许多小小的细节,淡淡的浓浓的感动----
她主动帮马瑞奥洗衣服
等待的空挡里,她还会抱着他的书,查字典,努力想要读懂它。
㈡ 《少女小渔》中的小渔是个怎样的女孩
温文尔雅,单纯的女孩,看扮演者刘若英就知道了,O(∩_∩)O~仅供参考
㈢ 少女小渔的美丽与哀愁的介绍
1995年,刘若英拍摄了电影“我的美丽与哀愁”和“少女小渔”,第一张专辑的名字就将这两部电影的名字组合起来,叫做“少女小渔的美丽与哀愁”。
㈣ 少女小渔的人物形象
小渔
跟江伟同样是处在弱势文化位置上的少女小渔,却不同于江伟,她是一位非常善良、纯真的姑娘,她似乎总是考虑别人比自己多,她会因为同情一个快死的病人而把童贞给了他,当与洋老头举行婚礼后,她又因为江伟的冲天怨气而硬压下自己心里真正的委屈,她觉得“他伤痛得更狠更深,把哭的机会给他吧。不然两人都哭,谁来哄呢?”当被置于那种龌龊的假结婚的处境中时,本应是受伤害最多的小渔却最少体现出屈辱的感受,反倒由对那洋老头善意的同情而展现出人性的美好光辉。她以真心向善的心情看待洋老头及其情妇瑞塔的生活,即便是他们那种“一塌糊涂的幸福”也能给予她很深的感动,她会毫不顾忌洋老头人格上的“堕落”,以“真实生命和青春”的面目来与他认真相处,或用瑞塔的话来说,小渔与洋老头过的是人与人的生活,是小渔那真诚的关心使老头由“畜生”变回成了人。正是在小渔美好心灵的感染下,洋老头逐渐除去了气质里的龌龊邋遢,日益恢复了做人的尊严。
江伟
作品在对江伟的性格塑造上始终着意强调了一种实利主义的倾向。小渔举行过婚礼后,他受到伤害,是那样不快活,甚至小渔感到他整个人都变了,无论她怎样对他温存体贴,“江伟与她从此有了那么点生分;一点阴阳怪气的感伤”,所以他会觉得龌龊和屈辱,当然还是因为这行为将海外中国人的弱势文化处境暴露无余,并且由于这情境内的要求,还不得不主动咽下这龌龊,压下心头的怨气而不能发泄。事实上,就江伟的行为表现而言,在弱势文化处境中更多地带来心理上的扭曲,他只能从所面对的强势文化中接受那些丑陋的影响,他愈加趋向于物质利益至上和自私专横的性格,只想着用更龌龊的行为来应付龌龊的处境,以至他一面忍受着屈辱,一面又不断地陷入到更大的屈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