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春电影讲的是男孩送给女孩一双粉红色的高跟鞋
是一部微电影《又到初夏时》,
剧情大致是一对情侣多年后咖啡厅以外相遇,男生送女生高跟鞋作为成人礼
Ⅱ 有一部国产微电影讲一女精神病逃出医院来到一偏僻小镇把医生和护士给杀了之后她便冒充成了护士,
微电影午夜诊所2012年腾讯视频出品,石破天惊工作室摄制的《最后的枪王》获金鸡百花微电影奖之后,石破天惊电影工作室又一自制悬疑类型片《午夜诊所》。 性感的小护士,独自在诊所值夜班。广播中播报一则杀人犯潜逃的新闻,而此时一阵钝重的敲门声响起,一个手臂受伤浑身是血的男人走了进来·····燥热的午夜危险一步步逼近,一个似乎不愿杀人的嗜血杀手浮出水面······ 影片开头的新闻播报很重要,它撑起了整场戏的悬念所在。就是到底谁是潜逃的杀人犯?灯光设计故意突出了雷雨天气,闪电的光效。蓝绿色的色调营造了恐怖诊所的氛围,一波三折的剧情和香艳的戏码也符合类型片的创作规律。但是部分场景人造光太明显,有灯光穿帮的漏洞。 结尾的长镜头已表现得非常明白,女主角根本不是护士,黑色的高跟鞋是其蛇蝎性格的外化,性感和不羁才是她作为女杀手的本性。警示:永远不要小看女人。 片尾音乐来自《被解救的姜戈》电影原声: Freedom- Anthony Hamilton
微电影《午夜诊所》精彩画面
微电影《午夜诊所》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ewjUqcgWvk/
小编:张逸飞
2013-07-15
END
场库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钟
立即安装
相关推荐
写评论
Ⅲ 微电影给我一分钟讲的什么
《个人见解》 这是讲现在的人,给一分钟,这里的一分钟就是泛指,指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用时间来形容,一分钟很短,压力体现的更大,和后面的成功形成对比,因为这一分钟红衣女很紧张,之后镜子里很从容。这么紧张为的就是后面的小照片上《那照片上红衣女有包包,这就是泛指上层生活》 的生活,那只是好生活的一个缩影,如果换成其她人,虽然也可以,我觉得效果就不好了,这一分钟不成功,将会被社会“杀掉”即淘汰,中间的与黑衣人搏斗就是奋斗过程中的艰辛,黑衣人泛指重重困难,在你成功道路上始终缠着你,当成功后,包包,高跟鞋,这些泛指美好生活的你将得到,也证明了你把困难击败了,这时候,镜头给了回放,高跟鞋,乒乓球,这些都是代指,很有意义,而且美妙的音乐也响了,我觉得配的很好,和前面紧张气氛形成对比。不成功的话,你美好幻想《包包,鞋子》会和那些困难一样化为尘土,烟消云散,这也就很好解释红衣女招镜子里的那个红衣女,应为人在奋斗过程中,即在社会中与人相处都是把自己“隐藏”起来的,不愿暴露自己真是一面,应为人都有缺陷,怕别人看到自己不好一面,那前面的一分钟也证明了这一点,应为你隐藏了自己,自己活的就更累了,当你成功后,就不用隐藏自己什么了,身份证就是证明自己身份不同一般了,给镜子里的红衣女《即隐藏的一面》证明,告诉自己,现在你成功了,可以享受生活了,所以开始打扮自己《这里打扮即指的是开始过上追求到了的生活了》,之后离开,微笑,呵呵,为自己成功开心,为自己过成为上层人微笑 片子里的两双高跟鞋不一样,后面的肯定是好的,不然她怎么不回去捡回来,而只是换了后一双,两双高跟鞋形成了对比(此处给了特写及回放) 黑衣人滴水,应为人在克服困难,困难就一点一点减少,最后红衣女成功了,因为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黑一袍下是干土,与滴水行成反差,这也就证明了这一点。黑一袍下有包包和高跟鞋,那肯定不是不是黑一袍人穿的。有的人说是黑一袍追杀红衣女的,请问,谁追杀人的时候穿高跟鞋,手里拿着包包去追杀人吗?《我有点不明白的是,黑衣人上楼梯追红衣女的时候,跑过头了,就是超过了他用钥匙开门的个房间,后来又下来,这儿怎么解释》
Ⅳ 大学校园悬疑微电影剧本《另一个世界的思念》
大学校园悬疑微电影剧本《另一个世界的思念》
编剧:盛禹瑶 联系方式:qq1214805766
拍摄演员:魏阳,室友A,室友B,室友C,一年轻女性
拍摄场景:大学寝室,家里
拍摄时间:正常日,雨天
拍摄时长:5~7天
背景音乐:自选
序幕
人物:魏阳,魏阳室友
场景:寝室
时间:凌晨1~2点
内容:
已经熄灯了
室友的鼾声
魏阳在床上捂住耳朵,翻来覆去
坐了起来,向床下看了一眼
一个模糊的人影
魏阳揉了揉眼睛,向床下望去
人影消失了
魏阳摇了摇头,睡下
不一会儿,魏阳拍了一下大腿:"可恶的蚊子。"
魏阳从床上下来,用手机照明
从桌子上拿出花露水,涂在腿上
把花露水放回桌子上(手机屏幕朝下)
魏阳看了一眼地板
放大的瞳孔
一双高跟鞋的泥脚印
第一幕
人物:魏阳,魏阳室友
场景:寝室
时间:中午11点
内容:
桌子上的闹钟,11点整
魏阳在床上睡觉
开门声,室友进入
室友A:"阿阳竟然还在床上??"
魏阳突然坐起:"要不是你昨天的呼噜,老子今天能睡到现在吗!"
室友B惊了一下,随后说道:"不要突然像诈尸一样,吓尿老子了!"
魏阳轻蔑地:"诈尸?这么希望我死啊!你这是在诅咒时代的未来,你知道么~"
寝室死一般的寂静,室友一个个面色沉重
魏阳好奇地:"你们都是怎么了?"
室友C叹了口气:"住在隔壁寝室的有人死了,就在昨天晚上,今早才有人在走廊上看到……"
魏阳吃惊地:"不会吧,这……怎么会?"
室友C:"被人用小刀捅死了……"
魏阳放大的瞳孔:"对了,你们早上起床有没有看到寝室地上有泥脚印什么的?"
室友A:"哪有啊……我第一个起床,地上干干净净的,(邪恶地一笑)那个时候你还在床上睡得像死猪一样……"
室友大笑,魏阳倒吸了一口冷气
(独白:我隐约感觉到了这两件事情的关系,可是感觉说出去没有人会相信……)
第二幕
人物:魏阳
场景:寝室
时间:凌晨1~2点
内容:
熄灯了,室友的'呼声
魏阳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时抬起头向床下望望
忽然,魏阳睁大了眼睛
一个女性的背影由模糊到清晰,又渐渐模糊了下去
魏阳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了照下面
一双高跟鞋的泥脚印
魏阳叫醒旁边的室友A:"看,地上的脚印……"
室友A看了看床下,一脸烦躁地:"明明什么都没有!别来烦我!"把身子翻了过去
魏阳看了看地上,那对脚印还在
"喂,真的有啊……"魏阳看了一眼室友A(吃惊):"这么快就睡着了……真是服了你了。"
……
(独白: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只有我才能看得见?)
第三幕
人物:魏阳
场景:寝室
时间:早上7~8点
内容:
魏阳昏沉沉地从床上下来
"住在隔壁寝室的有人死了……"(第一幕里的声音)
魏阳的手抖了抖
打开电脑,在网络贴吧上提问:"遇到鬼了怎么办?"
(独白:我好害怕,下一个人,会不会是我?)
第四幕
人物:无
场景:电脑上
时间:早上9~10点
内容:
贴吧里,一个叫"登高道人"的人回复:我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先加我的QQ吧。
……
键盘上一双手在打字
QQ聊天界面:
魏阳:这样就可以了么?
登高道人:这样做就行了,你就可以永远摆脱这个问题了。
……
第五幕
人物:魏阳
场景:寝室
时间:下午3~4点
内容:
寝室里只有魏阳一个人
"这是什么配方啊?竟然要我的眼泪……"魏阳用手挤了挤眼睛"出不来啊……"
魏阳一拍桌子:"算了,拼了!"打开门走了出去
一会儿,魏阳拿了一盒东西回来了
放在桌子上,(镜头特写)芥末
魏阳的背影,舀了一勺芥末,放到嘴边……
第六幕
人物:魏阳
场景:寝室
时间:凌晨1~2点
内容:
魏阳在床上睁着眼睛注视着下面的情况
眼皮下垂,努力睁开
突然,一个背影出现了,渐渐清晰
魏阳立即把枕头边的小瓶拿了过来,拧开盖子
把里面的液体洒了下去
并在心里默念:"不要再跟着我了……"
魏阳眨了眨眼睛,那个背影消失了
原来那个曾经出现过脚印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东西
魏阳从床上下来,把那个东西拿在手里
是一个小风车(特写)
魏阳突然哭了
字幕:原来……是这样……
第七幕
人物:小时候的魏阳,魏阳的妈妈
场景:家里
时间:任意
内容:
"小阳,不要害怕,妈妈会一直保护你……"
妈妈在小魏阳睡觉前对他说
"小阳,不要哭了,要勇敢一点……"
妈妈在小魏阳哭泣时对他说
……
第八幕
人物:小时候的魏阳,魏阳的妈妈
场景:雨天,魏阳家门口
时间:早上
内容:
"妈妈,我想要小风车~"小魏阳亲了妈妈一下
"妈妈这就去给你买~"妈妈推开门出去了
小魏阳守在门口
妈妈临行前脚上的高跟鞋
字幕:可是,妈妈在那天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第九幕
人物:魏阳,室友
场景:寝室
时间:早上9~10点
内容:
"阿阳!那个杀人犯被抓住了,好快啊!"室友A推门进来说道
"杀人犯?"
"就是前几天的,隔壁寝室的……"
"哦,是这样啊……"
"听说那个凶手是个变态,半夜翻进我们公寓,看谁晚上一个人上厕所就把他害了……"
魏阳吃惊的表情,放大的瞳孔(特写)
第十幕
人物:魏阳
场景:走廊
时间:凌晨1点
内容:
开门声,魏阳捂着肚子冲向厕所
走廊上,一只手拿着一把刀,向魏阳越逼越近
忽然,这只手停住了
魏阳的背面
一个身影出现
一双高跟鞋(同第八幕里出现的一样)
——end
《另一个世界的思念》类型:悬疑推理片
立意及简介:本作品以一个大学生的离奇发现展开(序幕),主人公以为自己看到了鬼,结合当时的一场凶杀案,主人公因为害怕而去寻求方法。在一个人的指导下,主人公解决了问题,却发现"鬼"原来是他的妈妈……因为那一天夜里主人公会在一场袭击下死去,特地守护自己的儿子……之所以儿子的眼泪是让她回去的方法,是因为每一个母亲都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流泪。守护了儿子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出现,是因为对儿子的思念。留在原地的风车,更说明了母亲对儿子的爱,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们对我们付出的,真的很多。
Ⅳ 红色高跟鞋的那个小男孩是谁
《高跟鞋》是一部韩国电影,由洪泰艺饰演的少年智旭。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和成长的故事,其中男孩送给女孩一双粉红色的高跟鞋作为成人礼。这部微电影名为《又到初夏时》,剧情描述了一对情侣在多年后在咖啡厅意外相遇的情景。
Ⅵ “偷”——评微电影《盲钻》的人物塑造与主题意蕴
假装看不见的,最终看见的;想要的,不想要的。都是偷 。
该微电影由何文超导演执导,影帝张译和影后梁静零片酬出演。影片讲述了一个女保姆和水管工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围绕一颗钻石所产生的多元人性碰撞的故事。以此展现人与人之间这种单纯却又复杂的利害关系,探寻在现代社会中, 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困惑;对于人的隔阂,善的追求和对于女性爱的关怀。
影片的原名是《盲女与钻石》因此该片是由道具和人物的方式进行取材。这部入围釜山电影节的短片通过多元的转变来完成悬念的设定与人物性格的丰满——女主人到女保姆的转变;水管工从小偷贪欲到为了怀孕妻子这种本性不坏的性格转变;从多次准备报警到最后选择放下的犹疑与坚定······一个个悬念的设定调动观众的味口但又在情理之中。影片的最后,两人面对面,中间隔着黄杆,距离又近又远,在地铁里静静对视。这种适当留白的开放式结局,像内心一样,平静的背后是矛盾的汹涌。自身最丑陋一面暴露的同时也看到对方的真面目,但一切却又不能够打破。是放过对方,包庇自己?柔软与坚硬,光明与黑暗, 在“偷”中得以揭示的,是我们一直不愿面对的弱点与渴望。
“偷”的是贵妇的品味——物质追求。 影片的开头,在软媚的唱声中,镜头给我们一双涂着指甲油的脚小心翼翼穿入高跟鞋的特写画面——这就像一种丈量,用脚步去丈量生命与心中对欲望的渴求,哪怕小心翼翼也愿得到那片刻的宁静与满足,于是“偷”也从这里开始。豪华的楼房里,昂贵的服饰,精致的妆容,复古的唱片声在空旷的房子里回荡,一切有条不絮,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位贵妇的高品位。因此整体给我们的节奏是舒缓的,但色调却是灰暗阴沉,这似乎平常但却又与后面情节有着紧密联系。在门铃响起前,女人在短片中有处细节——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反复的替换装饰帽,不断侧头调整希望与自身整体的妆容协调,哪怕最后只能独自偷偷的欣赏。女人从头到尾都未想过偷,可能是为了保全工作,或是对自身的底线。她在换回保姆的装扮前,匆忙清点饰品发现女主人的戒指被偷走,即使明白女主人并不会在意,但在坐地铁前仍多次犹豫是否报警告发。女人有着作为 底层小人物的责任与坚守 ——她虽然有着 人性的贪欲 ,向往更高水平的生活而去难以启齿的偷偷感受;但她也有着 聪慧与机敏 ,会在危机情况急中生智假扮盲人而逃脱自身的伤害;也有着 女性的依赖与脆弱 ,会在女主人提前回家时,急忙用手死死地攥住水管工的衣袖,即使知道那是一个仍可能会伤害自己的陌生男人,即使知道此刻的自己还在假扮着盲人,这是一种对自身的保护也同时防止水管工发出声响引起注意;
她还有着 对爱的关怀和期许 ,在地铁上看见对面就是那个偷了钻戒的水管工人时,没有立刻躲避或者担心对方会认出自己,而是侧身拨出一路上犹豫的报警电话,但当发现坐在她对面的是一对疲惫的新婚夫妻时,当她发现那枚钻戒以一种轻柔抚摸的方式贴在微微鼓起的孕肚时,她选择不再拨打电话,她知道那是一种 丈夫对妻子爱的承诺,那是准爸爸对新生命的期许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作为女人无疑她是感性的,她向往着生活的高品位,也有着 对爱的渴求与慈怀。
“偷”的是承诺——爱。 一个独自上主卧的水管工人在看到掉落在地的珠宝时,观众的完型心理会认为影片接下来会给我们的是贪婪的嘴脸一个劲偷珠宝的画面,但是没有。当水管工看到掉落在地的宝石首饰时,动作虽犹豫,却还是清醒地放回原处,直到看见那枚钻戒,他才心动,决定铤而走险。影片中,用特写画面展现他嘴咬手电筒,眼神痴迷地盯着女士钻戒,由站着到坐到化妆台上,仿佛一直在暗自评估着这枚戒指的价值,甚至没有察觉到穿着高跟鞋的女人上楼的脚步声。他有着男人的Y染色体冲动,在被发现时会拿起工具选择暴力而不想后果;在多次印证女人眼盲时,会暗暗舒气却又小心的表现出怜悯的神色;地铁上十指相扣着怀孕的妻子浅眠,到最后发现女人真面目的默默对视。整个人物的塑造是丰满的,充斥着矛盾与戏剧性。
“偷”的是名分或者感性的关怀——精神追求。 女主人出场很短,但有一个很有韵味的台词:"你虽然给我很多,但都不是我想要的。“这对吵架离去的男女身份可能是夫妻,亦可能是男人包养的情妇。她已经拥有了底层小人物一直渴求的物质生活,但她仍不快乐,想要的可能是一个正当的名分或者是丈夫对自己平凡的关爱,充满爱意的陪伴。她想要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女性,在精神上对感性的追求。
三个人分别扮演着多重角色,也因机缘巧合凑到一起,追究“偷”的动机,揭开面纱,都有着追求与爱的印迹。这是2015年斩获金鹏奖两项“最佳短片奖”及“最佳剧情短片奖”的最大赢家所带给我们的“偷”, 罪恶也因矛盾的人性而变得苍凉。
Ⅶ 调音师结局解析(从影片的视听语言解析结局之谜)
文 六衡 字数:3726 建议用时:6分钟
看过印度版《调音师》的朋友们,一定要记着看看原法语版的13分钟的微电影《调音师》,和改编后的印度版相比,法语版无论是从电影的主题还是视听语言,以及设置的悬念和印度版相比都更高一筹!
毕竟,这是一部仅仅凭着13分钟的电影叙事和视听呈现,就被二十多万网友打出了92分的高分短片!同时,这部短片还获得了2011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2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并在豆瓣最高短片中排名第三。
那么这部短片究竟是因为什么获得如此成功呢?很多人看完短片都在疑问,男主最后被杀了吗?
下面六衡将结合电影的视听语言来说说自己对电影的结局、电影悬念的设置和电影的主题三个方面的理解。
六衡的理解 : 必死无疑!尽管导演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局,但导演已经通过至少3个方面细节暗示了调音师的结局。
细节1:调音师的自我独白
“ 在我演奏期间她不会杀我 !”此时的调音师仍在战战兢兢得弹着钢琴,而房主太太拿着钉枪站在他的身后。
此前的调音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写满客户联系方式的笔记本可能已经暴露,而这个是房主太太识别他“装瞎”的关键所在。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合情理的内心独白,是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很慌乱,大脑已经失去了判别的能力!
调音师不可能永远得弹奏下去,而一旦他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这句独白,只是他的自我欺骗,他仍沉溺在自我的幻想之中! 所以,按常理,音乐肯定会停止,他也肯定会被杀 !
细节2:电影背景音乐的转换
调音师入场时的主旋律音乐在整部影片中,是一条主线,同时承担着很重要的叙事成份。 电影开场,弹琴的音乐即出现,然后以主角独白的方式进行闪回叙事,最后又通过这首音乐回到弹奏现场。
从始至终,主旋律没有更换过。然而,在最后一幅电影画面结束时,黑色字幕出现后,音乐却被悄悄换成一首类似装潢声音的音乐。
这个音乐和上面六衡说的细节1中的独白台词相呼应,意在告知观众, 调音师弹的那首曲子停止了,他被房租太太处理了,房屋太太正在用装潢工具和材料处理现场!
细节3:电影的最后一幅画面
画面定格在一面镜子里的三人画面间。镜子中,房主太太拿着钉枪在调音师背后对着他占据了大幅画面,而右上角处则是房主太太死去的丈夫诡异得坐在沙发上。
最后的画面
有网友从房主太太丈夫安详的死状推测她的 丈夫应该是一名真正的盲人, 这点我是赞成的。否则他不可能如此安详得接受太太的钉枪从自己的左边太阳穴附近穿过。
而此时,房主太太的钉枪则对准调音师的后脑勺。调音师并非真瞎,他是装瞎,但他后脑勺没有眼睛。他此时听到了房主太太高跟鞋扣在地板的声音,但并不知道身后的人在谋划着什么。 同时,他因胆怯和慌乱,以及“迷信”自己的演技,认为只要自己不动,房主太太就会依旧像之前一样“安静”。
所以,调音师很可能和房主太太丈夫一样,被她用钉枪毫无声息的从后脑勺解决掉,最后诡异地坐在钢琴前,就像沙发上的房主太太的丈夫一样!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短片里主角的内心独白,还是背景音乐,或者最后的画面,都能推测出调音师被杀的结局。这是从视听语言中的声音元素和画面信息推测而出,也是导演所作的暗示。
尽管这部短片没有印度长篇版本悬念多,但这里的悬念则更加紧凑,设置得也更巧妙严谨。 尤其是开场的前两分钟的镜头表达。下面结合电影里闪回前两分钟的镜头语言举例说一说。
举例:多处特写镜头的铺垫和暗示
特写1 :钢琴弹奏时的音箱共振,钢琴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道具,从主角的身份职业,到故事的发展和结局,都和钢琴有关。
特写2 :调音师身体部位的特写,包括裸露的腿部和腰部、局部特写,裸露的肩膀和面部特写。这里面的弹琴时 不合常理的“裸露”都在观众心理设下一层悬念 。
多处特写镜头
举例2:出场的三个人物构图
整部短片以声音入场,有音乐声和主角的独白声,而第一个出现在画面里的人物则是一个侧身坐在沙发上的老年人。
房屋太太丈夫
这是一个中近景镜头,老人处于画面中右侧,视线看向左侧,这里采用了常规的九宫图构图,将人物放置在画面的右侧,同时利用眼神引导观众视线,将我们的视线引导至左侧,也就是接下来调音师弹琴的位置。
镜头随着视线的引导来到主角钢琴师的位置,画面呈现的是肩膀以上的特写镜头,呈中心对称。同时身后有一个只看得见黑色衣服的人物背景。 大多人物特写镜头头顶一般都会进行少量的留白处理,而此处却没有,这一方面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人物紧张的表情上,另一方面则让调音师背后的“黑色背景墙”显得更突出和神秘。
头顶无留白
短片的前两分钟,对整个故事中的悬念设置处理所做的远不止这些,譬如主角的独白台词也是悬念一层扣一层,台词和镜头语言以及画面的配合,让故事的悬念越发引人深入探究,引人深思。这些都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观众的心有设下层层悬念和谜题。
看到有一个关于这部短片主题的高赞评论:
生活不是失去信仰就寄望于伪装,而自作聪明是另一种自寻短见。
影片中,主角在一次钢琴考试比赛失败之后,他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走向了一条“自我欺骗”之路。他伪装成失明的调音师,以弱者的姿态示人。利用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和补偿心理,获取利益。他从身体的“假瞎”,走向了心理的“真瞎”!
他在自欺欺人之中,幻想着自己是奥斯卡影帝。但他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最后遇到了一个比他更了解盲人的房屋太太。
在这个房屋太太的面前,他暴露了自己,并且为此付出了残酷的代价。 这是对他放弃了真实的生活,在自我麻痹中过着心安理得的虚假生活的惩罚。
他是一个懦弱、胆怯的可怜虫,他为了利益,迷失了自我,放弃了自我,这是他悲剧的原因。
那么在短片中是如何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用以表达影片的主题呢? 下面从两点来具说一说 。
1.第一人称叙事,以主角钢琴师内心独白的形式塑造出一个狂妄且胆小自私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非常狂妄自大的人。 第一人称叙事的好处主要在于能让角色更加真实的走入观众内心,观众的注意力会紧紧跟随着主角的叙事,会因为他的紧张而紧张,因他的窃喜而窃喜。
但同时,因为第一人称,他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他的独白和对自我的评价并不一定就客观,他可能在自我修饰或者夸大自己的弹琴技术。 试想,如果真像他所说的,自己是个“天才”般的人物,那么应该也有足够应付考试的心理素质。然而他并没有,而是被自己的内心的紧张和胆怯打败。同时,这也暴露了他学艺不精和夸夸其谈的性格特征。
主角的紧张
当然,体现他狂妄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如为难服务员和等候红绿灯过马路时对身旁老奶奶说的话,都显示出了他的狂妄和自私的一面。
2. 特写镜头,广角镜头的交叉使用,非常规的构图法。
在主角进入礼堂考试的一幕中,首先以远景作为这个场景的定场镜头,在广角镜头下,钢琴师显得渺小而卑微。下一个镜头是俯拍坐在钢琴前准备演奏的主角,紧接着中近景背影一闪而过,再接着对手部扶凳、擦拭琴键、发白的面部、颤抖的双手进行特写,刻画出了一个紧张而胆怯的人物。
下一场景直接出现的是主角躺在家中的床上的中近景镜头,同样是俯拍的视角,而主角从位于画面中央中心对称的位置,转向右侧的侧身方位。这个场景的布景构图也别出心裁。
主角仰面而躺的枕头是两个黑白钢琴键拼凑在一起的,此时因为主角位于两个枕头中心位置,所以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钢琴键盘。键盘枕头呈倾斜线条,而当主角侧身之时,枕头钢琴琴键分裂两半。此处的“倾斜”和“分裂”都展示了此刻主角内心的状态,表现出钢琴比赛失败对他的重创。
钢琴键盘枕头的倾斜
而下一个摄影机的角度已经从俯拍的垂直角度转向了正面的水平角度。这个画面中,通过演员双手交叉的拒绝式姿态、透过鱼缸拍摄的扭曲变形的眼睛、行单影只困在玻璃鱼缸游来游去的金鱼布景。多方位展现主角的内心状态和性格特征。
其中,扭曲变形的眼睛这点设置非常巧妙。 这样创造性的视觉表现了主角“非正常的状态”,“扭曲变形”暗指主角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和扭曲,他开始处于一种虚幻、自我幻想之中。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的变形和遮掩,也就意味着心灵的扭曲和封闭。 从此处起,暗示主角开始将自己放置一个虚假的世界。为了满足自己的偷窥欲、虚荣心,以弱者的姿态骗取别人的同情获得利益,最后玩火自焚。
扭曲的左眼
在没有遇到这个房主太太前,他洋洋自得,而遇到房主太太这个“高手”后,他因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本身的性格弱点,葬送了性命。 他将自己骗死在自己制造的幻想世界中,沉溺在自我虚构的世界里,失去了识别真实的能力,抵抗的能力。就像那只困在鱼缸里的金鱼,只能在自己的一方玻璃缸里游来游去。
装瞎是他走向自我毁灭的开始,他的不诚信、欺骗、隐藏自我、沉溺于虚无,也在警醒着世人。这样的一个失败的小人物生存经历在情感上也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这就是这部短片的现实意义。
人不能活在虚无之中,要想改变命运 ,请真实的生活,勇敢地面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获得劳动成果,而不是自欺欺人,凭借小聪明获得一时的小恩小利!
13分钟的微电影《调音师》无论是从剧本结构,还是电影的台词设计,声音元素的运用、镜头的设计剪辑、场景的布置和细节的铺垫等方面,都经过导演和主创人员的巧妙安排和创作,最后呈现出一部精彩的悬疑又富有深刻主题的短片,带给人视听的享受和情感共鸣,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微电影!
Ⅷ 有一部国产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有个女的把绑架犯(好像叫强子)绑起来用高跟鞋踩他脚,强子有个同伙
猎物(微电影)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