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说到东北大学历史名人,大多数第一想到的上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少帅张学良,还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张学良就不用多说,他27岁任职东北大学校长,可以说早期的东北大学是因为他而发展壮大的,这是东北大学历史上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
对于很多狂热球迷来说,值得一说的还有辽宁男篮的郭艾伦。郭艾伦,被誉为天才控卫,201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是中国新一代的篮球运动员翘楚,他毕业于东北大学的社会体育专业,主攻篮球,这“亚洲第一控卫”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还有CBA的杨鸣,是辽宁药都本溪男篮队长,在场上担任后卫的位置,同样毕业于东北大学,除此之外还有贺天举,刘志轩,廉明和李晓旭等等。
东北大学的名人我认为更多的“名”在于:每说到这样一个人,不仅仅想到他本身的成就,更是他背后所象征着的那一段历史。而历史,恰恰就是一个大学继往开来的动力。
B. 廖丛宇的成长经历
湖北省地市州最大型的报刊传媒公司:宜昌市党报、中共宜昌市委机关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在2013年11月24日《根在宜昌》版块对他进行了专版特别报道。
廖丛宇:从宜昌走出的钢琴家!(本报记者 杨靖) 廖丛宇,90后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曾出访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和肖邦一样,被称为当今古典音乐界里“草丛中的大炮”。
多年来,廖丛宇一再回避公众视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一线,如今的他已走遍全国50余座大中城市,帮助有需要的人学习钢琴。年轻的他早已被誉为音乐界冉冉升起的一枚“巨星”! 1990年8月,廖丛宇出生于宜昌一个艺术世家,唱京剧的叔叔、跳舞的阿姨、演戏的姐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教音乐的妈妈。“刚开始学琴不是因为兴趣,但我还算比较自觉,至少没觉得很痛苦。”廖丛宇笑着告诉记者,学音乐的孩子大多没有童年,自从3岁时家里就多了一个庞然大物——钢琴后,钢琴就成了唯一的伙伴。
或许是因为天分,没学多久,廖丛宇就脱颖而出,成了当地的小明星、小榜样。但让廖丛宇不解的是,90%的人在听过他弹琴后都会问一句,“你的钢琴几级啦?”但实际上,那时的廖丛宇从来没参加过任何钢琴考试。“即使你考到了十级,也只是专业钢琴学生的起点而已。真的要走钢琴专业道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廖丛宇说,那时候他都不太懂,所以常常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有级别,自己却没有。
背负着各种疑问和压力,8岁时廖丛宇参加了钢琴考级,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十级证书,并获得最高档“优秀”的考评结果。不仅如此,11岁时,廖丛宇在全国“星海杯”钢琴大赛中一举夺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音乐成绩骄人,文化课成绩也一直保持班级前三,以后到底要走哪条路呢?“学艺术当然是越早越好,你的成绩不错,应该去首都北京考专业的音乐学院。”启蒙老师黄露提醒了廖丛宇。稍作犹豫,廖丛宇和家人就决定按老师的想法,去试一试。
这个决定可让廖丛宇吃了不少苦。在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之前,年仅12岁的廖丛宇几乎每周五放学后都要和妈妈坐一夜火车到北京,找钢琴教授补课、练琴,周六晚上坐火车回宜昌后,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考试前夕,妈妈甚至为了儿子辞职,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旁边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心备考。“有时候也会忽然觉得很心酸、很痛苦,但妈妈让我坚持下去,我也不想让父母失望,于是拼命地调整情绪,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廖丛宇是个幸运儿,没多久,他的钢琴演奏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如愿进入心仪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十二三岁还是一个可以撒娇、不懂事的年纪,但那时的廖丛宇却已经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自己住校、自己洗衣服、自己练琴、自己找老师补课、自己规划每个月的生活费如何使用。
廖丛宇笑着说,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很小就出去当钢琴家教,在北京走南闯北挣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积累了丰富的钢琴基础教学经验,为日后从事音乐教育打下了基础。
16岁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伯明翰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等都到北京招生,还在读高二的廖丛宇也凑了回热闹。意外的是,他不仅通过了考试,还拿到其中一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可能是舍不得父母,可能是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向往,可能是离不开培养了自己的祖国,考虑再三后,廖丛宇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17岁正式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就读。
进入大学的廖丛宇一点也不“安分”。每每钢琴大师或钟爱的交响乐团举行音乐会,他一定会到现场观看;任何国外知名音乐学院的大师班、进修班,他也会踊跃报名。不仅如此,廖丛宇还把握每一个国外音乐学院招收进修生的机会,出国游学。“钢琴艺术从西方流传到中国,想得到更多的提高,就必须到国外走一走、看一看。”廖丛宇如是说。
国外是另一个天地。那里几乎家家有钢琴,人人会弹琴,他们有良好的乐感和音乐相关素养、他们善于欣赏每一场音乐会,但不一定会走专业音乐的道路。廖丛宇坦言,刚到国外时,他常常害怕学得不够,而不敢登台。
直到一次学术交流会,廖丛宇受德国主办方邀请,演奏了《彩云追月》、《黄河》、《百鸟朝凤》等中国钢琴作品,一举震惊了从小“泡”在古典音乐里的外国艺术家们。
那次以后,廖丛宇尝到了“甜头”,无论到哪里演奏,都会以他那音色细腻、热情潇洒、技巧娴熟演奏特点,向西方人展示中国新钢琴作品的魅力,他自己也因此荣登欧洲多国媒体头条,被称为“来自东方的星光闪耀般钢琴家”。 就在大家期待下一个郎朗、李云迪横空出世时,廖丛宇却出人意料地回到国内,投身到“冷门”的钢琴教育。“人们对钢琴演奏明星的消化是有限的,中国已经出现了郎朗、李云迪这样的优秀钢琴家,这已经够了。”廖丛宇认为,相比之下,国内的钢琴教学更令人堪忧。
16岁就开始进行钢琴教学工作,如今的廖丛宇已经有七八年“教龄”了。他有资格说这句话。
钢琴艺术是古典音乐,它需要长时间地沉淀和积累。而现在,随着家庭条件的宽松、钢琴明星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们买钢琴、学钢琴。可能是看准了这一商机,很多没有受过专业钢琴教育的人,甚至有些半路出家的教师,也开始办培训班、教钢琴。“接触这个行业越深,越为一些孩子感到惋惜。”廖丛宇告诉记者,刚开始教钢琴是为了赚学费,但后来他发现,很多天赋很高的学生由于在童年时期,没有经过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导致弹琴方法的错误,错过了最佳训练时期,淹没了该有的才华。
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上大学后,廖丛宇开始改变思路,结束了比较“耗时”的家教时代,利用周末进行专业的钢琴一对一教学,或受邀在各个艺术中心举办公开课,“培训”基层钢琴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廖丛宇也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后来他尝试着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导师沟通,试着把专业音乐高校的钢琴教学理念,以及在国外吸取的钢琴教学经验,糅合到平时的钢琴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更有资料显示,2011年,由廖丛宇亲自执笔的《钢琴幻想》作为一部专门为学生手指技巧而设计的练习曲集创作出版;2012年,廖丛宇带领5名少年学生参加英国威廉·史密斯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获得一个金奖、一个银奖、三个优秀奖,创造了教学以来的最好成绩。“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廖丛宇说,他从不后悔放弃名、放弃利,只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所学,教授给那些需要提高的教师和学生们,培养更多优质的钢琴新星。 今年,廖丛宇在欧洲举办了巡回演出,走过了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比利时、英国、荷兰8个国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身心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当我看到观众如痴如醉地聆听时,我就会放松很多。”廖丛宇还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每次返场的时候他都会献上几首中国乐曲,外国人也很喜欢。
走过世界各地,廖丛宇始终忘不了中国,改不了在宜昌养成的习惯。
他习惯早餐吃一碗红油小面、喝一杯喜旺酸奶;他享受在炎热的夏季来一杯解渴的凉虾;他喜欢在寒冷的冬天捧着一个热乎乎的萝卜饺子……这都是廖丛宇在宜昌养成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采访中,廖丛宇还告诉记者,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将宜昌的著名小吃汇集成一个连锁店,让宜昌小吃在北京或者世界各地开花。“我多么希望,当宜昌人到遥远的异乡,看到一个店里卖的不是汉堡薯条可乐,而是红油小面萝卜饺子和凉虾!”
除了钢琴,廖丛宇也因为多才多艺、外形出众等原因,参与过肯德基宣传广告拍摄、录制过浙江卫视《转身遇到TA》、拍摄过系列微电影《音乐家成长故事》等。“高考那一年,我曾在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试后,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考试,结果也通过了。”廖丛宇笑着说,如果不是妈妈一再坚持,让他好好弹琴,做好古典音乐,他也去当艺人了。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廖丛宇认识了很多圈内的朋友,如著名音乐人欧阳永亮、知名经纪人雅岚姐等,他们也劝廖丛宇改行拍电视剧或当歌手。“我也动心过,但一旦走了这条路,我的钢琴教学计划将被全部打乱,这不是我想要的。”
对廖丛宇来说,“正经事”永远是钢琴。2012年,廖丛宇在德国发行了一张音乐专辑,专辑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肖邦钢琴作品以及钢琴协奏曲为主。“这张音乐专辑是开音乐会的时候,对音频进行收录,不能暂停、修改或重录,难度较大。”廖丛宇说,他当时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但没想到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采访的最后,廖丛宇还向记者透露,国内的钢琴专业学历最高到硕士,他准备明年赴美国备考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最近正在紧张地复习,“我希望到美国学习几年后,再回到中国继续钢琴教育事业”。
C. 动漫设计学校有哪些
1、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简称“国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是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动漫设计学习内容
动漫设计是通过现代艺术之理念和现代艺术之能力实践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理性思维和创作鉴赏能力;能使用三维动画软件工具进行三维影视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够独立完成动画设计、动画编辑、动画创作等创意任务。培养影视动画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动漫设计专业课程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Maya、3Dmax、影视特效、电视广告、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合成、动漫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矢量卡通角色绘制、游戏场景设计制作、影视动画设计制作、游戏角色进阶设计合成、广告特效动画设计、影视后期特技、卡通造型数字手绘、交互式3D场景游戏设计、影视剪辑输出与包装。
动漫设计学习软件
动漫设计学习maya,zb,ae。制作专业分很多种,室内设计效果图专业学习3dmax,cad,vr。平面设计超媒体设计学习ps,ai,flash,premere,ci。
D. 于文文是中国人还是加拿大人她有哪些代表作
于文文的国籍是加拿大,因为出演过《前任3:再见前任》而爆火了起来,在这部电影当中,于文文的表现也是非常的精彩,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并且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于文文也随着这部电影,名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于文文也就学习了很多的乐器,比如钢琴和吉他,并且还跟着乐队去到各地演出。于文文在上学期间也曾获得过奖学金,并且还和自己的偶像一起同台演出过。而于文文也在美国音乐学院就读,主要学习表演,同时也会学习音乐创作以及制作。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大火,也是因为很多年轻人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前任一直都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深陷其中,所以也会出现感同身受的情况。而很多观众在听到《体面》这首歌之后也是瞬间充满了回忆。
E. 微电影剧本格式谢谢!
文学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由剧作者完成,是未来电视剧的框架,对未来电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等作出明确规定。
就篇幅而言,一般情况下每集电视剧的长度加上片头片尾播映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写成剧本大约一万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包含的场景多则七十到一百以上,少则十几个乃至几个场景。也有较长的,如最近播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每集长度达九十分钟以上。有些系列短剧,每集长度不过二十多分钟,写成剧本也不过六七千字左右。
在对剧本的要求上,剧作者与导演视角总是有所区别,剧作者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剧本有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导演看重的是可拍性,注重剧本的情节和结构,讲究视觉效果,其文学色彩在拍摄中往往会被剥离开去,剧作者与导演对剧本的不同要求,也就形成了两种文学剧本样式,一种偏重文学性,另一种则偏重镜头感。
1、偏重文学性的剧本
特点:
(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阅读的文字读物。
(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3)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内容暗示出来。
[示例一
1921年1月的一天,午后。
伦敦,泰唔士河畔,码头上。
冬天的伦敦,细雨中,浓雾渐渐散开,但湿气还是时时扑面而来。接船的人群中,徐志摩身着深灰色长大衣,外裹一件雨衣,戴着礼帽,衣领也都翻立起来。他右手挎着一把长柄雨伞,左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旁,站着刘叔和,也是一身御寒的衣着。
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车驶近,停下,陈西滢从车窗内探出头来,抬手向徐志摩打了个招呼: “志摩,我先去把车停好。”说完,小车慢慢向停车场驶去。
停好了车,陈西滢向着徐志摩、刘叔和走来。
徐志摩: “来,来, 西滢兄!叔和,这位就是陈西滢先生,说好了今天介绍你们见面的。”
刘叔和走向陈西滢:“久仰, 久仰! 志摩早就说了,
您是大名鼎鼎的吴稚老、吴稚晖老先生的外甥!”
陈西滢: “叔和兄的大名,我陈西滢也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相识,十分荣幸。”
徐志摩: “好了好了, 都那么客气做什么?以后,大家还要互相关照才是。”
刘椒和: “我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 了。
不,这话不对,志摩的家眷一会儿就到,他不算沦落人了,不与我们为伍了!”
2、偏重于镜头的剧本
特点:
(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无可读性。
(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
[示例二
(1)校园(外 日)
俯看,浓郁的树木,古色古香的建筑。
越过大片树林,看见一片湖水。
湖光粼粼,杨柳依依。
湖畔的长椅上,相依相偎的恋人,埋头读书的学生。
对面,几幢红砖大楼,由远而近。
(2)机房(内 日)
齐雪竹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看着着电脑屏幕。
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跳动着。
屏幕上出现一行行英文字母。
齐雪竹看着屏幕低声念着。
字幕:齐小姐:我们已于4月16日收到您寄的电子邮件,您在信中回绝了我校给您提供的入学机会及奖学金,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祝您好运……
齐雪竹呆呆地看着屏幕,抬起双手,插进自己头发里,摇着头,痛苦而困惑,喃喃自语:天啦,这到底怎么回事……
声音越来越大,在大楼里回响。
(3)教室(内 日)
萧锋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全部的道德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别人肯定也不想得到。譬如说……
呼机的响声。萧锋住口,皱着眉头往下看着。
台下, 学生们回头看着, 目光集中一个学生身上。
学生满脸通红,低头把呼机关上。
萧锋淡然一笑:譬如说,假如你是个老师,此刻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是你, 那你肯定不希望听到这种声音。
教室里又响起了呼机声。
萧锋停住嘴,皱起眉头,看着底下的学生:谁的呼机?肯不能关掉?
学生相互看着,有人摸出呼机来看着。
萧锋神色严厉:把呼机都给我关掉!
有学生笑着:老师,是您的呼机!
萧锋伸手往腰间一摸,把呼机拿出来看了看,尴尬地笑了笑:哦,对不起!
学生们看着萧锋,哄笑。
(3)经常明确地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甚至详细地对摄制组的其他创作人员(导、演、摄、录、美——)也作出许多的较为具体的指示。
[示例三
(1)外景。泰晤士河口,日落。风在尖声呼啸,宛如鬼啸。远景。小男孩匹普沿着河口岸边跑来,他沿着弯曲的小道跑向摄影机,摄影机用跟摇镜头拍摄。小道旁边竖着一个把犯人尸体示众的绞架,匹普经过绞架时抬头看了一眼。渐化。
(2)外景。教堂墓地,匹普的中景。他拿着一束冬青枝,爬过倒塌的石墙。当他从墓地和老坟旁边走过时,摄影机跟着他摇向右方。他走向其中一块墓碑,在它面前跪下,摄影机继续摇拍——现在是他的中景。
(3)中景。匹普跪在坟前,风还在呼啸。匹普拔掉一棵凋谢的蔷薇丢在一旁,又重新拍好土,然后把那束冬青枝放在坟顶工靠近有字的墓碑旁。树枝的折裂声。
(二)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亦称导演剧本或导演台本,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电视剧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电视剧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电视剧全面设计和构思的篮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我们把[示例二改写成分镜头剧本,从中体验一下两种剧本的不同差异,也可看出编剧与导演不同的视角。
(三)完成台本
完成台本被称为镜头纪录本。是在整部影片拍完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任务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纪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英尺数。它的格式与分镜头剧本基本相同,但对场景只作简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