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五分钟左右的经典微电影
《三分钟》是陈凯歌给iphone拍的一部广告类型微电影,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不仅需要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步步到位,还要在镜头使用上给观影者一个清晰的角度和联想,跟着电影内容走是这部微电影最出色的部分之一,有时候我们往往忽略的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吧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画面之间的制作上,这样我们会忽略了电影真正存在的意义。
Ⅱ 微电影《交易》的背后故事或者结局
1、微电影《交易》的背后故事:云南一10岁女孩在日记写道:“妈妈,您卖了我吧。我可以去给人家当保姆,带孩子,只要他们能出5万块钱,让爸爸治好病。” 这是《交易》导演王岽鉴在新浪微博里的原话。
2、结局:人贩子被小女孩感动了,出钱给她妈妈治病,但妈妈最后还是走了,然后人贩子收养了小女孩。
拓展资料:
1、王岽鉴,青年导演,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广告导演专业。职业是广告导演,200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影视广告、宣传片、mv及微电影的拍摄工作,并得到业界广泛好评。
2、2008年回归广告业,建立导演工作室,成为独立广告导演。曾为惠普、东芝、西安杨森、中国联通、大众、奥迪、一汽解放、博士伦、中国国家商务部、中国国家建设部及房地产商拍摄大量广告、宣传片。
3、独立微电影:感人催泪微电影《生日》、《来信》;微电影《心中的山》、《交易》、《1221》。
Ⅲ 谁为我推荐几部电影,微电影也行,催人泪下又励志的电影,像《天堂的午餐》《老男孩》··
忠犬八公的故事
《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1987年拍成日本电影,由仲代达矢主演,该片当年曾在日本引起轰动。2009年12月,该片的美国版本上映,由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 电影的原型为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带到东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着上野秀三郎出门上班,然后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涩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并没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学里突然中风,抢救无效死了,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火车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实地等着他。
我脑中的橡皮擦
《我脑中的橡皮擦》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女孩的记忆。由于病症的存在,她常常会忘记发生过的事情,由此而引发的故事。该故事被韩国和日本分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
婚纱
影片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小女儿之间的感人故事。宋允儿饰演的女主角高云是一位设计师,当初因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由于身患绝症,势必先走一步,作为母亲的她深感愧对自己的女儿,于是为年纪尚小的女儿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婚纱……
剧中的女儿张晓璐由韩国著名童星金香气扮演,对于母亲高云总是忙着工作没空陪她,对母亲充满了不满。从一开始的没有妈妈一个人也能过得好好的,到了最后的只要妈妈活着就好,我可以拖地、做饭,妈妈每天都躺在床上也没有关系。
发现妈妈每天总是吃很多的药、偷偷的呕吐、会晕倒、送医院,知道妈妈病了,不敢跟妈妈说,偷偷问舅妈妈妈会不会死?哭着对舅妈说:不要骗我,不然我会恨舅妈的。在医院早晨醒来,发现已经离开人世的母亲选择逃避,堵在门口不让医生进去检查,说妈妈累了正在睡觉,不让打扰。在一番“自欺欺人”后将哭泣崩溃式的爆发出来。
恋恋笔记本
影片《恋恋笔记本》系导演尼克·卡萨维茨2004年的一部爱情类影片。莱恩·高斯利、瑞秋·麦克亚当斯倾情出演。一家风光迤逦的私人疗养院,一位神秘的老男人每天都会准时拜访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女人。他总是在腿上摊开一本褪色的笔记本,轻轻地为女人讲述其中记载的故事,每当女人听到日记中的字句,脸上就会迸发出异样的神采,仿佛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Ⅳ 微电影 《交易》中小女孩的原型在哪里
云南一10岁女孩在日记写道:“妈妈,您卖了我吧。我可以去给人家当保姆,带孩子,只要他们能出5万块钱,让爸爸治好病.” 这是《交易》导演王岽鉴在新浪微博里的原话,希望大家能把爱心献给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避免信任危机
Ⅳ 国家一级演员黄宏,藏了26年的女儿,原来是熟悉的她,猜到是谁了吗
曾经的春晚舞台的语言类节目几乎每一个都是经典,每一位喜剧演员都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倾注在了这个舞台上,在观众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宋丹丹回忆,当时黄宏邀请她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拒绝:“我演不了,我大着肚子。”但是黄宏坚持:“要的就是这个,你还省得往里垫枕头了。”
事实证明黄宏的眼光不错,《超生游击队》红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给宋丹丹打开了知名度。于是,这二位顺理成章就成了黄金搭档,继续合作了《小保姆与小木匠》,《婚礼》,《秧歌情》等作品。
Ⅵ 专业人才培养
●参政议政,充分体现规划院的政治荣誉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规划院邓红蒂同志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是规划院的第一位党代表,是规划院的巨大荣誉。当选后的邓红蒂同志谈及感受有二:一方面,荣誉之高,无以言表;另一方面,责任之重,让她深感压力。她表示,唯有认真学习,履行好一线基层代表的职责,“和做技术工作一样,做就要做得最好”。
●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2012年,规划院以“团结、廉洁、务实、能干”的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加快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以绩效管理为抓手,积极推进激励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以绩效激励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创新意识活跃、业务发展高效、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同步提升的新局面。进一步落实国土资源部中长期人才规划,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两个基地和与高校联合办学的作用,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由院内向院外推进,由横向项目合作向纵向项目研究推进;下大力气,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出规划院专家进入“百千万”人才队伍工程。同时,强化绩效管理,将规划院绩效管理目标任务书、量化表与国土资源部、规划院重点工作布局有机衔接,及时督导重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积极探索转变传统的单一考核模式,联合职能部门初步建立了考核管理联动机制,在考核中纳入各项综合管理指标,强化了管理工作的推动力度。全面分析全院各部门的岗位结构,初步研究制订专业技术岗位的遴选方案(三级)和管理岗位职员制等机制,积极推动岗位设置常态化管理。
●加强重要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全力支撑国土资源部重大决策研究
建立院级重要项目管理团队组建机制,发挥其在业务发展战略、重大成果集成、重大问题研究、新业务拓展等方面的牵头作用,促进业务中人员统筹、信息共享和研究互动,突出团队作用,培养和增强业务人员的合作意识。2012年,规划院抽调中青年专家,统筹院六大业务部门,组成制度小组,全方位支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开展《土地资源承载空间支撑分析》、《城市群和重点城市遥感监测分析》等6个专题研究,完成阶段性成果,受到国土资源部领导高度肯定。这是规划院在2011年开展《“十二五”重大问题研究》时采用模式的延续,是规划院人才培养的又一次新的探索。
●深化思想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国土资源部第三届青年论坛活动”,提交论文7篇,董为红、柴志春、倪维秋荣获“部第三届青年论坛青年才俊奖”,院党委荣获“优秀组织奖”。积极组织开展“活力风采”国土资源青年原创文艺作品征集评选及网上展播活动,拍摄完成反映规划院青年励志的微电影《女儿的日记》,获得一等奖;举办以“关注事业发展分享成长故事”为主题的五四青年恳谈会活动,以“成长故事”“我的岗位”“我的集体”为题,畅谈成长和收获,实现了“在交流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在了解中凝聚”。认真梳理规划院创先争优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团队典型,挖掘规划院青年入基层、上高原、出国门等优秀青年团队事迹及成功经验,形成《践行创先争优,全力打造青年“团队品牌”》实践活动成果资料,并荣获“国土资源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实践成果”评比一等奖,其中的“创先争优·践行在玉树”活动作为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工作品牌案例,被推荐至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认真做好创先争优专项表彰的评选,规划院第八党支部、扈传荣、刘冬玲分别获得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陈瑜琦获得了“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人才”称号,张晓玲获国土资源部“模范职工”称号,韩毅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许实、张宁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Ⅶ 廖智的故事
⑴ 廖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的坚强
当廖智出现在芦山地震灾区救援现场的时候,这位外表看上去纤弱的女子,让人们瞬间明白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在旁人看来,从汶川大地震中走来的廖智,或许是最不幸的。命运对她的打击接踵而来,仿佛老天从不怜惜她,已然将她抛弃。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她所承受的打击都是致命的:身为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地震中永远地离开了她;身为一名舞者,在地震中却失去了双腿;身为一名妻子,在困难面前,丈夫没有选择共同面对而是悄然离开。 若是别人,她所承受的任何一种变故,足够让整个生活变得暗淡,让人生从此变得消沉,甚至会选择永远逃避。 但廖智没有,因为她是坚强的。廖智把孩子永远珍藏在心里,让自己的生活朝着更阳光的方向行进,哪怕丈夫最终选择离开,她也能坦然面对。她选择了向前看,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悲痛中。 廖智也证明自己是美丽的。一如地震前,她再次站上了舞台,克服身体上的痛苦,完美演绎每一个舞步。 所以,当她再一次出现在地震现场,而且是以救援者身份出现的时候,人们情不自禁为她喝彩。她和同伴第一时间向灾区送粮送衣服,送发电机,搭帐篷。在灾难发生以前,她是个相夫教子的普通女子,灾难发生后,她以一颗感恩之心,去关注别人的命运,力尽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正如她讲述自己为什么去芦山地震灾区救援时所说,在最早的时间赶到,能多帮一个人是一个人,避免别人经历自己曾经的痛苦。 痛苦,对不同的人意义不一样。它可以成为人们向命运屈服的借口,也可以为成人们向命运挑战的动力。对廖智而言,曾经的痛苦是后者。 “我经历过灾难,所以我更了解身在灾难中的人们需要什么,所以我来了。”“我没啥大用,但我是有用的。”不需要什么时候丰功伟绩,也不需要豪言壮语,对于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而言,好好地生活,抛弃自怨自艾,乐观地面对每一天,去追求生命中每一个小小的梦想,让每一天都活得更有意义。这就是廖智告诉我们的最简单却又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廖智,依然是舞者,在命运的舞台上呈现最美的舞姿和最感人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舞者,无论舞台多么险绝,你都要有勇气,一直舞下去。
⑵ 作文《新学期的故事》500字怎么写五年级
理想是石,擦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亮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人生的路;理想是路,带你走向黎明。9月2日,我们观看了以“梦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第一堂课:有梦就有动力。“八一”跳伞队最小的成员付丽娟为我们带来她圆梦的故事。听了她的故事,看了他们的训练程度,我心中顿时装了一个大问号——她们每天的训练那么艰苦,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坚持下去?下一幕,主持人为我揭开了谜底——有梦就有动力。“没有动力,飞机无法飞行;没有梦想,生命也会暗淡无光。”小小的纸飞机也蕴含着无数哲理。
第二堂课是“有梦就要坚持”。对于梦想,很多人有好几个,可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倒真是寥寥无几。听了廖智老师的故事后,我羞愧的低下了头——她在汶川地震失去双腿,可他仍在坚持仍在舞蹈,而我呢?曾一度放弃自己的梦想,实在不应该啊!廖智老师忘不了翩翩起舞的乐趣,才装上了假肢。当她站起来的那一刻,她的内心也站了起来!虽然这个故事令人心碎,可她的精神值得敬佩!是她告诉我:有梦就要坚持。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追求梦想的道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汗水甚至泪水,不抛弃、不放弃。
而在第三节课,盲人男孩儿赵南、钢琴家郎朗,为孩子不懈努力的母亲郑亚波,盲人歌手萧煌奇等人带来的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梦就能出彩!
成功是由无数微小的梦想组成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能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的意义。开学,为梦想加油!
⑶ 结合廖智的事迹谈一谈,遭遇挫折一定是坏事吗
读了她的故事,很感动。尽管这样的话,其他评论者为其他的书已说过太多。廖智,可以作为我们普通人在面对苦难和伤痛时的参照,这就是她对于我们的意义所在。你我未必都能像某些牛逼人物一样在某种领域叱诧风云,这多数是普通人的美梦,但我们都确定逃脱不了现实中的各种噩梦。这辈子,每个时期,你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你定义为不幸的事、倒霉的事、苦难的事、痛心的事,而那一刻,你曾崇拜的那些伟人和精英们都帮不了你,他们存在于高高在上的事迹里和你遥不可及,你难以再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所以,大家不如放眼下观,去关注那些普通人中的英雄,比如廖智这样的小姑娘。她在面对危难和挫折时的选择和勇气,可能会让你联想自己的时候自愧不如。我们曾以为的各种天塌下来一般的伤痛,既没有让我们断了双腿,也没让我们失去孩子,常常在无聊的情感中纠结,其实也没经历过一次真的吹灯拔蜡;常常自嘲已经一无所有,但却没真的经历过家破人亡,而这些,没有腿的廖智都已跨过去了,她·依然还是甜美的笑容。面对这样的美丽,想想你自己经的小烦恼,你怎么就笑不出来呢?因为你的内心还不像她那样强大。所以,当你为挫折而失意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廖智都经受过什么,她又是如何为自己选择的。或许,你眼前就没那么黑暗了。她很渺小,但可以充当黑暗中的一盏灯。
满意望采纳
⑷ 观廖智演讲观后感500 作文
大学的我们渴望收获才华,学富五车。我们渴望搏击信息大潮,收获才能,引领走向。胡适先生说过:“学问是铸器的工具,放弃了学问,便摧毁了自己。”然而,我们校园中出现有背于学校主流文化的现象,却不由得让我们重新进行了思考。我们的学生是否还怀有拼搏、收获的心,对待生活。
生命不仅仅是一滴滴的鲜血,它更是渴望燃烧的 *** ;青春也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因为生命的光环,一个个被践踏的躯体赋予了新的灵魂;因为青春的绚丽,一个个飞舞的思绪会聚成一首悲壮的挽歌。
培根说过:“青春是易逝的,你挥霍它,时间也会抛弃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
大学的时光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血的青春。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要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许多同学常常感叹学习的枯燥与无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少了 *** 。
假如梦想没有 *** ,事业将一片荒芜。
假如心灵没有 *** ,生活将平淡无奇。
假如行动没有 *** ,人生将一无所成!
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练,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对我们来说,一时的失败与压抑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文凭就努力去拿,没有知识就努力去学,只要你心中还有梦,只要你还有对生活的 *** 。
长路迢迢,人生漫漫,谁能将 *** 贯穿一生,谁就能最终会成为命运的宠儿。 *** 燃烧的岁月已经来临,让我们怦然心动,带着这份 *** 去改变自己,去改变自己想改变的一切。既然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就要敢于把命运发来的险球给它扣回去;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平庸,就要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惊心动魄之中。
⑸ 23岁的廖智在地震中失去双腿,戴着假肢重返舞台,如今怎么样了
鲁迅曾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也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
她曾对所有人说过:“ 我希望用我独特的生命去影响更多的生命,我相信这是上天让我活下来的目的! ” 你记忆中的廖智,是什么样子的?
⑹ 廖智的个人经历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马靖红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名字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当我们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是压抑的,是痛苦的。但是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叫人印象深刻——“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生命就是这样,它总能在最荒芜的地方扎根,然后开出最绚烂的花。就像这些雏菊,就像那些饱受煎熬仍心存希望的人们。
人总觉得苦难好像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哪里是这样的呢?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苦难,还有那些与苦难作斗争的人们。就像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
黑暗中的坚守
人都是向往安宁与平和的生物,但是这个世界总不会轻易如了我们的意。
2008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年,也是廖智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年。那是山摇地动,生命或许会就此停止的一年。
和大部分有了家庭的人一样,当时的廖智正打算与女儿还有婆婆一起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怎料变故陡生,先是轻微的摇晃,不过瞬息,就成了剧烈的抖动。头顶原本明亮的灯光熄灭,大片大片的砖瓦砾石倾泻而下。就这样,三人被掩埋在一片废墟和黑暗之下。
被埋在废墟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身体大部分都被压住,几乎很难动弹;呼吸之间都是散落的灰尘;眼前看不见一丝光亮,心里也是一片黑暗。廖智的双腿被砖瓦死死地压着,即便不动,也是难耐的疼痛。
身体上的伤害抵不过心灵的荒芜。原本还能和她说说话的婆婆与女儿,渐渐没了声音,也失去了生息。只留下她一个人,面对黑暗的环境、亲人死去的痛苦还有看不见希望的未来。廖智很颓废,颓废到不想思考,甚至觉得呼吸都很累,很累。
她多么想就这样离开,但是她也知道,她还是想再见见初生的太阳,再感受感受温暖的阳光。她没办法否认,她对这个世界还有留恋。她也放心不下留父亲一个人面对沉重的打击还有毫无依靠的后半生。所以她坚持着,她等待着。幸好,她等到了。
被救出来的那一刻,廖智很开兴,开心到很想大口大口地呼吸废墟外的新鲜空气,开心到以后都想要用力地活着。
残疾的双腿
伴随着获救一起的,是自己要被截断双腿的通知。廖智没有犹豫,因为她知道,她只是失去了一双腿,没有失去这个美好的世界,更没有失去那个鲜活的自己。
失去双腿是一件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你失去双腿以后,每天上床睡觉和起床下地这样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你也没有办法单独完成,更遑论其它。但廖智很平静,她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自暴自弃。她平静地截肢,积极地做复健,努力地过好来之不易的生活。
廖智当然知道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是可悲的,失去双腿还妄想如从前一般起舞的她在旁人眼里是可怜的,甚至还有些异想天开。总有人劝她放弃,叫她认命。但是她知道,经历过生死一线的人,是不会认命的,凭什么要去认命呢?她能活下来,就是命运的转折点。
为了能够重新起舞,也为了更好地生活,廖智选择安装义肢。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听起来也很美好,但是这背后的艰难却是难以忍受的。被截断的地方其实很脆弱,当它和义肢接触的时候,当你尝试着使用义肢站立起来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安装义肢了。这是一个很痛苦并且漫长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即便安上了义肢,断肢和义肢的磨合也很好,想要长久站立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更不要说跳舞这类剧烈运动了。但是廖智坚持了下来。她成功地装上了义肢,成功的站了起来,成功地跳出了高难度的舞蹈。
对于没有失去双腿的人来说,长久地练习舞蹈都是一件很累的事,更何况廖智这个失去双腿的人呢。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坚持还有努力,跳出了那一曲撼人心魄的《鼓舞》,也用无数次的义演,资助了那些同样在灾难中苦苦挣扎的人们。
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对于廖智而言,2008年是痛苦的一年,也是生命重新开始的一年。她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庭,也失去了从前那双可以自由舞动的双腿。但是她看见了生命的美好,看见了那个不屈服于命运的自己,也遇见了那个可以重新携手的人。
2014年,廖智组建了新的家庭,找到了那个陪伴她一生的人。不久,他们也有了新的孩子。曾经以为会就此停止的生命,终是在历经生死以后,开出更绚烂的花。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些什么,或大或小,或愉悦或痛苦。谨愿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开满盛放的雏菊花。
⑺ 廖智的个人资料
廖智,绵竹汉旺镇美女舞蹈老师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双腿,想通过义演筹款为家乡灾民筹款捐衣。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当志愿者。绵竹汉旺镇美女舞蹈老师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双腿,通过义演筹款为家乡灾民筹款捐衣。在广东经商多年的重庆籍企业家孙怀庆打“飞的”回渝,向她捐出了首笔2万元的义演资金。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1]廖智主演微电影《鼓舞》。这部微电影是中国网络电视CNTV原创系列微电影中的一部,导演为张恒。影片由廖智自编自演,借鉴美国电影《活埋》的处理方法,运用三维动画特效来展现城市重建之后的繁华景象,通过二维动画效果来表现廖智梦到女儿时的美好情景,用最真实的画面来渲染气氛,表达真挚的情怀。《鼓舞》的故事蓝本是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双腿和女儿,经救助康复后,克服困难,参与演出“鼓舞”,取得重大社会反响,之后又在家乡筹备了义演,用所得善款为家乡灾民捐款捐衣,回报社会,传递爱心。影片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根据廖智本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选取其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她心理历程的事例进行改编
⑻ 正能量小故事
1、雅安最美志愿者
廖智的命运是在地震中改变的。她曾是绵竹市汉旺镇一名舞蹈老师,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女儿和双腿,也几乎失去了一切希望。对舞蹈的热爱唤起了她重生的渴望。灾后她组建了残疾人舞蹈团,戴着假肢站立在舞台上。
时隔5年,雅安发生地震。廖智在灾难当天加入重庆鑫源摩托越野救护队,奔赴灾区一线救援。她在偏远灾区发放救援物资、帮助灾民搭建临时帐篷,劳动强度之大几乎让人忘记她的“弱者”身份。有人拍摄下廖智在救灾间隙休息的美丽身影,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她被称为“雅安最美志愿者”。廖智在博客上写道:“很多人用‘坚强’来形容我这个人。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只是在无法动弹的困境中,盯着自己还拥有的——不只是机会,还有梦想和爱。”
2、九旬医生让穷人看得起病
97岁的胡佩兰是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她原来是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最出名的妇产科专家,行医50年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她也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养育了包括我国着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在内的4个儿子。70岁时,她在辛苦了大半辈子后退休了,而她依旧希望自己的每一分钟都活得有价值,希望自己能继续在工作岗位上为病人服务。于是,从1993年到现在,她一直在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20年。
“便宜药治大病”是胡佩兰的口头禅。行医70年,她从未收过一个红包,开药很少超过百元。她希望每一个穷人都能看得起病,不让病人花一分冤枉钱。
3、陌路人18年赡养情谊
李昌女与谢阿婆本是不相干的陌路人。18年前,李昌女给一个上门乞讨的流浪老人递了碗饭,那个老人就是命运多舛的谢阿婆。谢阿婆遭遇了种种生活变故,家徒四壁,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在75岁时绝望地离家流浪。绝处逢生,她在流浪路上遇到了李昌女,李昌女收留了她。18年中,谢阿婆两次病危,走到生命的边缘,李昌女总是不离不弃,把谢阿婆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一时的缘分铸成了永恒的情谊。
李昌女是一个家境并不宽裕的普通农妇,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并不轻松。18年中,她为了凑钱给谢阿婆看病,甚至只能克扣自家孩子的肉钱。如今,李昌女每天悉心照顾谢阿婆,她的最大心愿是能把谢阿婆的腿治好,可是10万元的治疗费对李昌女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让她整天发愁。
全国老龄办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在大都市,有些人回家看望、照顾父母已是奢侈行为,像李昌女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⑼ 寻找身边的正能量的小故事
1、一头马、一头驴听说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驴觉得此行困难重重,放弃;而马却立刻追随而去,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驴问: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其实在我去西天这段时间,您走的路一点不比我少,而且还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实,我是怕混日子更累。选择你密切交往的朋友很重要,给我们带来负能量的人群不要接触,这种人只有认识不必深交!
2、雄狮远远地看见一条疯狗来了,赶紧躲开了。小狮子说:“爸爸,你敢于和老虎拼斗,与猎豹争雄,如今却躲避一条疯狗,多丢人啊!”雄狮说:“孩子,我问你,打败一条疯狗光荣不光荣?”小狮子摇摇头,让疯狗咬一口倒霉不倒霉?小狮子点点头。既然如此,干吗要去招惹一条疯狗呢?审时度势,智者不会事事争胜。所以别和自己过不去,某些人无需理会。
3、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块。冰感叹着说:“沙漠是冰的地狱,北极才是冰的天堂。”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时才最珍贵,冰在北 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如果我们处于苦难绝境,正是显彰最高自我价值的时候,处于太平顺境之时,无论是谁大家都相差不多。
4、一年轻人想向苏格拉底学哲学,苏把他带到河边,突然把他推入河中,年轻人以为开玩笑而没在意,结果苏也跳入水中,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年轻人慌了,本能令他拼尽全力掀开苏格拉底爬上岸。年轻人不解质问苏,苏回答:“我只想告诉你,做什么事业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5、从前,一群青蛙组织攀爬比赛。最后,其他青蛙都退出了比赛,只剩下一只,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到达塔顶的胜利者。有只青蛙跳去问成功的法宝,却惊奇地发现,那只胜利者是个聋子,关于不可能爬上去的议论他一句也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