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一奇网易娱乐电话采访
微电影《妈,我回来了》在优酷网上线后,点击率三天破百万,上传当天微博转发量过万,收获了广大网友的热切好评。导演武一奇对此表示,《妈,我回来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作品。在接受电话专访时,武一奇表示,影片中的生活是真真实实的,只是被他搬到了荧幕上。影片没有化妆,没有多余的语言,仅用5000元制作的资金,却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
在被问及对《妈,我回来了》播出的感受时,武一奇沉默了片刻,表示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影片中的情感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无论性别、年龄、身份,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武一奇表示,他创作这部影片的初衷是想印证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因此选择了微电影这种形式。
对于网友的反应,武一奇表示,基本都能与影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不同的角色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他认为,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武一奇还提到,他上网看了网友的反应,有些人直接在他的微博上表达观后的感受,有的委婉,有的直接,但都让他感到很有意思。他还提到,有些观众带来了很好的想法,让他感到自己用心制作的电影得到了肯定,就像一个厨师被赞扬做的饭菜可口一样。
在创作《妈,我回来了》的过程中,武一奇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他不太愿意向家里要钱,因此找到了雪花啤酒的经理,得到了5000块的资金。所有演员都是朋友帮忙,而最要感谢的是山西方雅传媒,他们免费提供了机器和摄影。在拍摄期间,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武一奇对此表示感谢。
在拍完《妈,我回来了》之后,武一奇表示,他一直在追寻要去相信的东西,这些是有意义的。他认为电影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各种人群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伤和情怀。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往往能够折射出大的社会环境。对于自己的变化,他认为,他一直在走这样的路,多年的经历和最普通人的立场,让他对于这种最朴实的情感和最真实的现实社会有了切身的体会,也促成了他的电影对于这种朴实无华的人间真情的关切。他对于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有敏锐的洞察,真实才能有感触,有感触才有灵感。
㈡ 农民大叔花4年拍微电影,为拍摄这部作品,他付出了哪些心血
农民大叔花四年时间制作微电影
微电影《平原硝烟》引起了网友们关注,不是这部微电影内容吸引人注意,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拍摄竟然是出自一位农村大叔之手。 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 发生在豫东平原上的抗战故事。这部电影不仅特殊在出自于农民之手,就连演员也都是农民, 拍摄这部电影纯属大家的兴趣,这部电影属于一部公益电影,电影是大家自己编剧、导演、拍摄,演员们加入也是凭着自己爱好,并没有报酬。
这部微电影即将在今年五月上映,而最初拍摄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大家的爱好而已,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也想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农民朋友在一起玩玩,大家共圆中国梦。相比于玩手机,吃喝打麻将,这种方式更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钱先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值得大家赞扬,毕竟作为农民来说大家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拍电影。
而农民的业余生活也比较单调,除了做农活之外,也就是玩玩手机,打打麻将。钱先生带领乡亲们一起拍微电影,调动了大家积极性,也丰富了人们精神世界。想想现在很多人,不是熬夜追剧就是视频刷不停,能够做些有意义的事,值得赞扬!
㈢ 青春榜样 | 陈敏之:心随影,敏于行
一方银幕,展现世态炎凉,感受人情冷暖。往昔一场场视听盛宴,信手拈来;今朝一幕幕诗和远方,未来可期。
陈敏之,长安大学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曾任长安大学青年传媒中心影视文化部部长。2018年被成功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其导演作品《喜儿》入围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并于2018年5月在“长安大学第一届Focus on电影节”首次展映,获得“最佳影片”奖项。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陈敏之把对电影的热爱融入学业,更融入生活。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坚持,成就自己。
陈敏之的保研成果令人艳羡,但她对保研的态度却显得极为平淡。“我对保研并没有什么大的规划,大一时我原本打算出国留学,保研的事从大四上学期才开始留意。”说者云淡风轻,但支撑这般淡然的是陈敏之对自己专业成绩的十分自信。
在理论学习方面,她的文化课成绩排名位居全专业第一,英语四六级和雅思成绩也都是名列前茅。在她看来,优秀的专业课成绩才是保研的敲门砖和王牌。“要想成功保研,不要太迷信所谓的加分项目,它们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一定要先提高专业课成绩。我自己的专业课压力并不大,所以我的学习节奏并不是特别紧张。但平时我会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书籍,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社科类、哲学类书籍。”一方面对9电影的痴迷,对专业的喜爱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陈敏之取得优秀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老师们的倾囊相授也让她受益匪浅。“老师们都十分博学和敬业,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整理好专业笔记。我要感谢那些曾帮助过我的老师,他们不仅教给我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尽力帮助我解决微电影制作中的资金,设备等问题。”敏而好学,良师相助。面对文化课,陈敏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专业实践方面,陈敏之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初入大学,从无到有,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参与迎新晚会制作到白地村调研再到在《天天向上》导演组实习,陈敏之在专业相关实践上不断前进。大二赴台交流学习的经历是她大学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对话式、启发式的教学让她深受触动,也因此更注重实践。“从台湾回来后,我更多尝试拍片子,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大家一起创作。这些是我大学后半部分的主题。”厚积薄发,大三大四陈敏之迎来自己的收获期。这两年她导出《喜儿》、《白茫茫》等电影,组织创办“Focus on”电影节,参加香港电影节。丰富的实践经历让陈敏之对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让陈敏之对自己的专业成绩更加自信,也让她的保研路更加顺畅。
“保研的变数很大,一切都是未知的,做好眼前的事很重要。”对于那些准备考研保研的同学,陈敏之贴心地给出自己的建议:“首先一定要把专业课成绩搞好,这是基础性的也是决定性的;其次是大三下学期就要提前关注心仪学校的夏令营,在夏令营拿到“优秀营员”资格之后几乎就不用参加面试了;最后有条件和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参加一些省级、国家级的比赛或者发表论文,这些也是可以加分的。”
“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这是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陈敏之最喜欢的台词,而她自己也从未改变过对电影的钟爱。
中学时期,因为喜欢王菲,陈敏之看了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正是这一部电影激发了她对影视作品的热爱。“我们学电影的,心里都有一个执念,就是想参加电影节。”大三的下半学期,陈敏之有一门短片创作的课程。“这个课上每个人都要自己创作一部影片,但是然后呢?这些影片就只是一项作业而已吗?所以我们大家一起,给这些作品创造一个平台让它能够展现出来,让更多人去了解它们。”没有任何组织或部门,只是一群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在老师的支持下,主办了长安大学第一届“Focus on”大学生电影节。“这个活动办下来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圆了我们自己的一个梦吧。”她如是说。
2018年9月,陈敏之导演的短片《喜儿》入围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剧情短片单元。谈到制作短片的初衷,她坦言自己有一天看到《十一种孤独》,里面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小孩子的孤独,被这个故事吸引,她就想到用影视化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我会被这种在小孩子身上发生的不一样的故事和不一样的情感吸引。而且这部《喜儿》多多少少算是一个悲剧,我觉得这种悲剧其实是很原生的,它没有为我们现在社会经历的一些事情所影响,就是一种原始的孤独,这才是最触动我的地方。”采访中,陈敏之笑着说到,其实她并没有想让观众从她的影片中学到什么道理,也并不想传输一种很准确的价值观,“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只是想传达儿童心灵中的一种情感,让大家看完这部片子多少有些感动或共鸣,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有人说电影里面最难拍摄的,一是动物,二是小孩子。在拍《喜儿》之前,陈敏之和她的小伙伴们也只是偶尔心血来潮会拍一些视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我们当时的拍摄也是莽莽撞撞的,拿着几台单反就去拍了,在技术上也没什么经验可言,但还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陈敏之带着全剧组从西安飞去湖南拍了三天,这三天时间她们需要和50多名小演员周旋,只能在孩子们下课的时间组织拍摄。“其实拍片子这件事是需要多方面合作的,不仅仅是导演,还需要很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如今的陈敏之,经常会反思自己的作品,“摄像、灯光、声音,其实是影视拍摄过程中最应该保证的几个技术层面。而说实话,我对《喜儿》这部影片的这些方面并不太满意。”
“作品的内核是最重要的,你自己首先应该去相信你的故事。”在作品的创作方面,陈敏之认为拍片子不应该仅仅只是去塑造一个人物或者讲出一个故事,还应该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这些东西不分高级低级,只要是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就好。”她谈到拍片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很多东西要做到逻辑上的统一,很多细节都要自己捋清楚。同时作为学姐,她也提醒学弟学妹们:“如果你现在有一些好的idea,一定要努力去把它做成一部好的作品,这都是你自己的体验,也会为你以后要走的路打下基础。”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漫天云卷云舒。”在生活中,陈敏之口中的自己是一个慢热、随性而却谨慎的人。她会利用电影、读书、旅行来消磨日常生活中的无聊时间。因为电影专业的元素充满了她的生活,她深深热爱着自己的专业,所以在学习时她感觉不到痛苦,增进知识和磨练技艺都是伴随着乐趣而进行的。这正如她所说:“如果你真正热爱你这个专业,那么学习就是你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了,我真的不建议大家去选择不喜欢的专业。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眼下的痛苦,更意味着将来的无奈。”对于一个人来说,选择往往要比坚持更关键,陈敏之选择了与电影相关的专业,是因为心中的热爱。也刚好是这份热爱,使她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村上春树说:“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事情怎么也长久不了。”
陈敏之说:“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做到认可自己,能在电影圈里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我并不要求我自己做的有多成功,因为成功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我只想做到自己心里的成功。”沽名钓誉的行为并不能使她真正得到快乐,她拥有着电影人的情怀。这种情怀可以使一个人不堕入灯红酒绿的浮世,也不会沉迷于表面的声色犬马。正是因为心中的情怀,三毛放下了名利,去往撒哈拉沙漠,追寻自己前世的梦;正是这种情怀,张旭不羁于功名,脱帽露顶于王公前,只是为了挥毫落纸如云烟。为了艺术上的成就,人不应汲汲于功名,《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因为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所以舍弃了脚下的六个便士。当你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时,那么日子就是有趣的。陈敏之追随了自己的内心,按自己的意愿去过她想要的生活。
读万卷书,看很多电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了万卷书的陈敏之,最终要离开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大学,去往新的远方,因为漫漫的旅途能使她丰富阅历,把这些阅历投放到自己的电影中。看了很多电影的陈敏之,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电影专业,因为只有热爱的事情才能日久弥新。正是因为新的远方和一直以来的坚持,她终会有喜欢的生活。
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爱,我们都是背着行囊走在路上的旅人。热爱电影、生活的陈敏之与一个又一个书中、电影中的人、事、物相遇。我们也应该转身去拥抱生活,在书中、电影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青年传媒中心/信息来源
㈣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财富自由,拓展人际圈。下面和大家分享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希望能带给你正能量!
葛晓鹏的先知传媒已小有规模,正酝酿进军原创动漫与微电影
很多大学生脑海中都闪过“创业”的想法,但真正顶住压力坚持下来的并不多。8月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潍坊“80后”小伙葛晓鹏就是凭借一股韧劲和创新能力,在潍坊的影视制作行业崭露头角,去年一年就制作了60多部企业宣传片。目前他的公司小有规模,不安于现状的他正酝酿着向原创动漫制作和微电影拍摄方向转型,立志打造潍坊原创动漫王国。
创业梦想 大三时已有打算
8月9日,记者在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的潍坊大学生孵化中心19楼见到了葛晓鹏。此时,他正在忙着接待来自国外的参观团体。通过翻译,葛晓鹏得知对方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很看好。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87年的葛晓鹏是潍坊人,201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大三时他就有了创业打算。他跟舍友陈林天天讨论公司以后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公司雏形也是在那时形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很多同学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则想凭借自己的能力闯一闯。”葛晓鹏说。毕业后,葛晓鹏拉上几个小伙伴成立了 “先知传媒”,目前已拥有固定的房产和设备车辆,近百万元的影视器材设备,已经算是小有成就。但是在这份成功背后,葛晓鹏和他的公司也经历了不少坎坷。
北京取经 历经艰难变成熟
葛晓鹏的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毕业后从事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当公务员或是进电视台做记者。所以,他深知能否创业关键在于能否劝服父母。2009年除夕,葛晓鹏与爸爸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彻夜长谈。刚听到儿子说想创业时,葛爸爸坚决反对,不过听了葛晓鹏的分析后,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并非一时的冲动,只好同意。
当时,作为一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运营方面,葛晓鹏是个门外汉,于是,他和陈林决定用一年时间去北京的影视传媒公司学习。
工作难找,是葛晓鹏走出校门的第一关。他和陈林到北京后投了很多简历均石沉大海。一个多月后,他和陈林才分别找到工作。那一年,葛晓鹏白天工作、补充专业知识,更留心公司的管理模式,晚上便与陈林构思自己公司的发展。
运营之困 成立半年没订单
2010年底,怀揣创业梦想的葛晓鹏终于成立了潍坊先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以为可以把在北京学到的运营模式照搬到潍坊,没想到事与愿违,公司成立的最初半年,他们没有接到一个订单。
“北京的传媒公司有明确分工,比如拍摄公司、后期制作公司、摄影器材租赁公司,形成一个产业链,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你需要的公司,节省成本又节省时间。但潍坊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首先,企业不知道有专门做企业宣传片和纪录片的公司,一般都找电视台;其次,没有一家传媒公司愿意把后期制作让给别的公司做,哪怕自己做得不怎么好。”葛晓鹏告诉记者,他们规划的是做专业后期制作团队,公司的4个核心成员都是技术型的,以为只要把后期做好,就会有很多传媒公司找上门来,但看到潍坊现状后,他们只能转变思路。
转型之机 擅长的活都去干
迫于潍坊影视制作行业的现状,葛晓鹏决定从只做影视后期转变为只要是他们擅长的活都干。葛晓鹏告诉记者,公司的第一个订单是一本宣传册,为了把第一单业务做好,他们4个人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从设计到印刷全程参与,最后纯赚600元。
“挣600元忙1个月对很多人来说不值,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这是公司迈出的第一步。”葛晓鹏说。
从创立之初半年无一单业务,到现在企业拍宣传片要规划档期,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葛晓鹏总结说,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不计付出、不计时间成本的做法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其次就是他们核心主力都是技术型人才,创新性强,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未来之机 正筹备原创动漫
从一个对公司经营懵懂无知的毛头小子,到现在成为拥有百万元固定资产、摄录设备以及14名员工的“领导者”,葛晓鹏完成了创业的第一次蜕变,未来他如何规划?
“之前我们的盈利主体是企业宣传片,之后要走的路子是自己投资拍摄微电影和原创动漫。我们已经不惜重金从上海挖来《懒猫淘气三千问》的美术总监跟我们合作。”据葛晓鹏介绍,单纯为企业拍摄宣传片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有限,他计划着在保证原始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向着原创动漫业发展。据了解,目前公司正在筹备制作一部有关潍坊传统文化题材的二维动漫。
除了发展原创动漫,葛晓鹏还打算投资微电影。葛晓鹏说,巴西世界杯期间,由他们制作的两部有关世界杯吐槽的视频总点击量超过了一百万,这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投资拍摄系列搞笑剧,趁机搭建自媒体宣传平台,让先知传媒的名气更响。
这个清明假期,刘林青和他的“小伙伴”们异常忙碌:距离大学毕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即将离校的同学们忙着在校园里每一处印刻着记忆的景观前留影,而刘林青他们的“觅&me工作室”的成员则拿着相机、摄录机每天穿行在校园里、教室里、紫藤花架下、图书馆的.走廊里……为同学们留下最美的青春记忆的同时,也记录着自己的青春。
“觅&me工作室”的主创有四人:杨晓菁、刘林青、张慕然和苏晓萌,均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新闻专业的大四毕业生。
谈起最初成立创业团队,刘林青介绍说,2012年9月的时候,当时正读大二的他们因为要完成制作微电影作业而聚在一起。为期两个月的合作使他们对彼此增进了了解,明确了分工,就这样,“觅”团队应运而生。
刚开始,团队的拍摄多是义务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就业,一个新的想法诞生在他们脑海中。“如果可以把爱好和工作结合,那就太幸运了。”苏晓萌说。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们迅速拟出方案,分析利弊。最终,确认工作室经营方向,盈利模式正式开启。
有了前期视频拍摄的经验,加之人脉的积累,“觅”工作室的创业初期颇为顺利。“当时在一段时间内接下了好几单,party记录,生日记录,婚礼微电影等等,由于我们的价格较市场价更低,而成片质量却很好,制作非常用心,所以客户觉得性价比高,普遍反响还不错。”张慕然说。
然而好景不长,和所有创业初期的团队一样,工作室很快迎来了新的问题。“记录类及婚礼微电影市场饱和度高且受众需求相对较小,如果我们只是单一地做这一部分,恐怕不能维持工作室长期、稳定的盈利。”刘林青说。
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对梦想的坚持,“觅”团队最终选择了以企业的宣传片、微电影广告为主,兼顾“记录生活”的发展方向。去年10月份,“觅”工作室为一家生物公司拍摄制作的用于参加创新中国大赛的企业宣传片,帮助这家公司成功入围并获得首轮融资;11月,“觅”工作室独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看见》入围光线传媒微视频大赛前20名。
记录着同学们的“毕业故事”,“觅”团队的小伙伴们也面临着毕业分离。“两位同学去英国深造,专业都是媒体制作、公关推广之类的专业;我和另外一名同学现在一家从事电子出版的企业实习,负责视频后期。”刘林青说,尽管难以避免要分开,但“觅”团队不会解散,会坚持青春梦想,“我们会有聚在一起继续奋斗的那一天。”刘林青坚定地说。
;㈤ 拍微电影一般需要多少工作人员怎么分配
1.编导人员 它包括编稿人、导演和顾问等。一般来说,导演是专职的电教专业人员,而编稿和顾问则是兼职的,他们是在该学科有专长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是临时受聘来工作的。
2.制作人员 这些都是电教馆(中心)内的电教专职人员,包括有摄像、录像、美工、灯光、编辑、录音、解说等人员。他们在电视教材制作上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在导演统一指挥下,分别负责具体的制作工作。大的制作部门,一项工作需要几个人,小的部门,则可由一人兼任几项工作,甚至由导演去兼任摄像、编辑等工作。
3.管理与技术人员 管理工作有两类.一类是制片管理工作,相当于拍摄电影或电视剧时的制片主任的工作。他管理演员和摄制组的一切后勤事务性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设专人去做,也可由教材制作部门负责人或导演兼任。另一类是设备管理工作。编制电视教材要使用价格昂贵的设备,这些设备必须妥善管理。通常是将设备集中起来由专职人员管理;部分常用的设备,如摄像机,可由使用者包干管理与维护。为了加强设备技术保证和及时做好设备检修工作,还应设专职或兼职的维修技术人员。
上述三部分人员均应在电视教材制作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电视教材编导的任务与要求
(一)编导的任务
顾名思义“编导”是要担任编与导两方面的工作。“编”即编写电视教材的稿本,“导”即根据稿本按电视制作的规律,指导录制工作的全过程。“编”与“导”这两项工作可以同时由一人去承担,承担这两方面工作的人,称为“编导”。大多数情况是编与导两项工作由
两人以上去承担。承担“编”的人称为“编稿”,他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电视教材选题;(2)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编写出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3)协助导演指挥电视教材录制工作。承担“导”的人,称为“导演”。他的主要任务是:(1)协助编稿选定电视教材课
题;(2)根据电视教材文字稿本写出适合录制要求的分镜头稿本;(3)指导录制工作全过程,直到最后编制完成电视教材。
编与导这两项工作既有分工,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要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编制电视教材的质量。比如,在确定选题时,编稿人对课程的教学内容、难点重点、哪些内容不易用口头讲清而需要用电视手段去表达等等,应该有更多发言权。导演在选题时,对这些选题内容能否发挥电视手段长处,则更有发言权。两者相互配合进行电视教材的选题,将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可以获得理想效果。又如,编稿在第一次编写文字稿本时,导演可以在写作方法上予以指导;导演在写分镜头稿本时,要征求编稿的意见;在指挥录制工作时,编稿人往往要起科学顾问的作用,才能保证教材的科学性与教学性。总之,编导的工作是一项有机联系的整体工作,由于任务涉及的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往往难以做到一个人既具有“编”的学识水平,又具有“导”技术与艺术水平,所以,才将编与导的工作由两人以上去承担。但分工后仍须密切配合,才能互相协调做好工作。
(二)编导人员的素质要求
编导人员的工作是一种教材编制工作,与文字教材编写或教师在课堂上讲好一节课比较,电视教材编制过程要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所以,要编制出一部好的电视教材,是一项教学研究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同时也是科学,教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这些工作中,起关键性、指导性作用的是编导人员的工作。因此,对编导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
1.编稿的业务素质要求
(1)学科专业知识。编稿应该在某课题(课程)的学科专业方面具有较渊博的知识。既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成就,还要了解该学科在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应用状况,以及与该课题有关的知识。这样可以确保电视教材的科学性。
(2)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编稿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 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用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去指导稿本编写;要认真学习,掌握课程的教学大纲,使稿本内容符合大纲的要求;要了解教学对象,使稿本的选材能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电视教材的教学性,符合教学的规律。
(3)电视教材编制的知识。编稿要懂得一些电视教材编制过程的常识,具备一定艺术修养与写作能力,较好地掌握文字稿本编写的技巧。这样,才能写出有较高水平的符合编制要求的文字稿本。
综合上述条件,编稿应由在学科业务上有一定专长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只要他们再去学习一些编制电视教材的知识与技巧,就能胜任编稿的工作。
2.导演的业务素质要求
(1)掌握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电视教材是借用电视手法来去现教学内容的。因此,电视教材导演必须熟练掌握电影、电视艺术的编导与制作的理论知识与技巧。比如,画面构图的知识电视摄像镜头运动的技巧,电影蒙太奇的理论,镜头组接的原则与技巧,摄像用光、编辑、录音的技术、音响、音乐的运用技巧等。导演应该掌握影视理论与技术,如同文字教材的编著者要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一样重要。在文字写作上,词不达意、语法不通、文笔不流畅,自然写不出好的文字教材。同样,在电视手法表现上没有掌握好影视的基本理论与技巧,也不能编制出影视语言、语法、技巧皆佳的电视教材。
(2)熟练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使用的方法。电视教材从写分镜头稿本到指挥录制工作全过程,都要求导演熟练掌握制作设备系统的全部功能和具体使用的技巧。特别是目前设备更新的周期很快,不断出现新型号的摄像机、特技机和编辑系统等,导演要善于运用这些设备的最新功能,编制出运用了新技术的有时代感的电视教材。例如现在电视制作部门已广泛使用电脑字幕/图形创作设备系统,若导演不了解这一系统的功能,在写分
镜头稿本时仍然沿用老一套的字幕和动画,在录制时将新设备放在一边不敢动用,这样的导演当然是不称职的了。
(3)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导演没有这些经验与知识,就难以编导出有教学特点的符合教学要求的电视教材。而往往会编制成一个不伦不类的艺术欣赏片。不少事实在明,缺乏教学经验的编导,他们主持拍摄的电视教材,往往由于不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在教学上运用。
(4)应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导演应该在有一门学科专长的基础上,对邻近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广泛的了解。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导演接受的课题往往不能只限于某一学科,而是要兼顾邻近的学科课题;其二,导演某一学科课题时,其教学内容往往与邻近学科密切联系,要借用邻近学科的知识,或为邻近学科打下基础,等等。当然,要求导演对所有学科专业知识都了解是不可能的,但在接受某一学科课题的任务后,应有能力去钻研这些知识,否则,也是难以胜任导演工作的。
综合上述条件,导演的素质要求应着重于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以及制作技术,同时也应懂得教学与学科专业知识。所以,导演应由电教专业专门培养或进行在职培训,学习上述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技巧。
三、电视教材制作人员的职责
(一)电视教材制作部负责人
电视教材制作部要有专职成兼职的人员负责,他的主要职责是:
1、根据各学科提出编制电视教材的要求,制订全年编制电视教材的计划,包括与外单位协作制作的计划。另外,还应向电教机构领导部门提出购买有关音像教材的建议,因为,他与有关音像教材制作出版发行部门的联系较多,掌握的信息也多些。
2、在整个电视教材编制过程中,要兼任制作的总监督。其工作包括有:审查稿本,检查制作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最后审查完成的电视教材,提交上一级领导部门审查通过。对优秀的电视教材推荐公开发行或推荐给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3、作好制作部门工作人员的调度安排工作,特别是在几个编导的编制任务同时进行时,要将设备、场地、各类工作人员的调度做到有周密的安排。
4、搞好经济核算。对每项制作任务要做好经济预算,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批准拨给。在制作期间要掌握经费的计划使用,对每项制作任务要指导进行成本核算,制片完成后,要与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确定稿酬。
5、检查督促做好设备的管理与定期维修、保养等工作。
(二)制作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1、摄像
(1) 熟悉摄像机的性能,掌握摄像机的各项操作技术,如:色温、白平衡、镜头光圈、聚焦的调整操作。
(2) 能熟练并稳定操作摄像机的镜头运动,如:推、拉、摇、移、跟……等的运动要稳、要准、要快慢自如。
(3) 熟练掌握画面构图、摄像布光等摄影技术。
(4)摄像要熟悉稿本,摄像时要按稿本的要求,在编导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录像
(1)熟悉摄像机。、录像机与录像控制台等设备的工作性能与操作方法。
(2)录制时,在编导指导下操作录像机、特技信号发生器和控制台的有关设备,按稿本要求,与摄像密切配合录下合乎质量要求的电视图像信号,并做好场记。
(3)协助设备维修工程师做好摄、录像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3、美工
(1)在编导指导下,熟悉分镜头稿本,按分镜头稿本要求绘制所需的字幕卡、图表与图画,并能按稿本要求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些电视动画以及片头、片尾等。
(2) 要熟悉录制过程,特别是电视的摄、录与编辑过程,使得美工的工作能符合摄录的要求。
(3) 搞好录制内景的设计、搭置与绘景等工作。
4、灯光
(1)照明是一项看来容易,其实很难的技术工作。灯光人员要掌握灯光照明的常识及灯光布置,熟悉在不同环境下各种效果的灯光照明设计方法。
(2)在录制时,要按稿本要求搞好灯光的调整与控制操作。
(3)在平时,要搞好灯具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5、编辑
(1)编辑工作一般可由录像人员兼任。从设备管理与维护出发,制作任务多的单位也可设专人负责。编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子编辑机的工作性能与操作方法。
(2)懂得镜头组接的理论与技巧,在编导指导下,能按分镜头稿本做好录像素材的后期编辑工作。
6、录音
(1)熟悉音响设备的性能、操作使用与管理维护工作。
(2) 录制时,在编导指导下,负责同期录音和后期配音的全部 音响工作。
(3)要具备一定音乐修养,对一些音响、音乐要求较高的教学片,能做一些音响的设计、制作与处理的技术性工作。
7、解说
(1) 电视教材大多数是在后期录音时配解说词。解说人员可由教师兼任,也可以由专职人员或者聘请合适人员担任。解说人员应做到普通话准确,语调宏亮清晰,还应有一定文化修养,使解说能更加感人动听。
(2)在配音录制前,解说人员要熟悉解说词,做到朗读流畅、准确无误,还要对照稿本反复观看已编辑完成的电视画面,熟悉画面内容,了解段落结构和节奏变化,从而决定解说的起始、抑扬顿挫和快慢节奏,特别有些要对画中人口型的解说,更要反复推敲与练习。
(3)在配音录制时,解说人员要在编导指挥下,与录音人员密切配合,做好解说词的配音工作。
(三)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管理人员包括电视教材制作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和设备维修工程师等,他们的职责与要求如下:
1、制片管理
制片管理相当于电视剧的制片人,在电视教材制作中可以由制作部负责人或编导兼任,对于大型的教材制作任务也可设专人负责,他的工作职责与要求是:
(1)制作计划管理。在接受课题任务后,拟定拍摄、录制的工作计划。
(2) 制作人员管理。选定摄录制的工作人员,并在整个录制过程中进行工作安排与管理。
(3) 制作经费管理。进行制作经费预算、申报、安排、使用与结算等工作。
(4) 协助编导进行有关制作中的一切事务性工作。
2、设备管理
电视教材制作需要大量高档的摄录制设备,必须加强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一般设专职人员管理或者由设备维修人员兼任。他们的职责与要求是:
(1)做好制作部门设备的登记与档案管理,并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2)负责设备的借出与归还工作,外景拍摄后交还的一切设备要进行检查与维护。
(3)提出设备购买补充与维修的意见与建议
3、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人员的职责与要求是:
(1) 要精通各类制作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技术。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3) 按制作要求创造性研制一些有特殊教学功能的辅助配套设备,以增加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
(4) 制订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指导各岗位工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上述是制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职责,作为导演,必须熟悉与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要求,这样才能在整个编制工作过程中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证电视教材的编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