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再见土拨鼠》在哪里可以看
哔哩哔哩网。电影《再见土拨鼠》在哔哩哔哩网可以看,哔哩哔哩网是免费观看影视的平民网站,其中也包括《再见土拨鼠》,具体观看流程如下:
1、首先要打开搜索引擎搜索哔哩哔哩网。
2、其次在哔哩哔哩网中搜索《再见土拨鼠》。
3、最后点击观看即可。
B. Relife(重生)
某一时刻,不自觉想念过往,遗憾那些错过,想着如果能重来一次,现在一定会不同。
————
说起“ 重生 ”,就会想到一部电影——《土拨鼠之日》,他的见解还是蛮有意思的。
电影讲述主角一行来到小镇报道“土拨鼠节”,却意外被困在节日当天不断重生的故事。
只不过,这重生只有男主能意识到,其他人都毫无察觉。
男主先是迷惑、恐慌,然后适应,放纵。
他对小镇无所不知,也近乎无所不能,除了两样——女主和重生。
他背出女主所有答案,却终究无法成为那个真正的“答案”。
他越来越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重生,他觉得这是对他的诅咒。
他愤怒,但无济于事;他绝望,用尽办法(甚至死亡)都无法终止。
他向女主坦白,寻求帮助,女主验证了他的证据(了解小镇所有人的信息),然后劝解道“这(重生)或许并不是诅咒,只看你如何看待它”。
男主有所领悟,不再辜负重生的每一天。他阅读、发展兴趣爱好,帮助他人……再之后,他的报道已是文采斐然,他的演奏让老师为之骄傲,他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充实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了四周,自然而然打动女主,也结束了无尽的日常。
————
电影是现实的映射,“重生”可以是每天不断重复的诅咒,也可以是每日新生的机遇,关键在于看待它的方式。
电影中男主曾问两个醉汉“如果你困在一个地方,每天都完全相同,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你会怎么办?”一个醉汉答道“它概括了我(的生活)。”
诚如醉汉所言,重复的生活在现实中其实很常见,无论是学习、工作、退休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今天过得如昨天,明天又将如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生活只是同一天的不断重演。
那这样的生活是诅咒吗?
高中时,曾有同学向老师诉苦,说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的生活,就像在原地绕圈,枯燥乏味,难以忍受。
语文老师回复她说,生活其实并不是重复地绕圈,它更像是螺旋,一圈一圈地向前……
————
电影最后,无休止的“重生”结束,男主也完成了自我的重生。虽然现实中,类似电影的“重生”很难发生,但 其实人生的每一瞬都有重生的可能,换一种思维就会遇见了另一种人生。
有段时间,我连番不顺,情绪低落,每天得过且过。
一天下班,在自怨自艾中,联想到这世间是否还有许许多多人和我一样,为着生计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真正想要追寻的目标却无法接近。
苦笑,感慨“人生真是艰难呐!”
忽然间,我想起旅行途中遇见的藏民,他们在崎岖道路上一步一拜磕长头前行的样子。难道他们不觉得辛苦吗?我想并不是的,只是他们因信仰而坚定,内心朝圣的喜悦超过了外在的苦痛。
那么我自己呢?
一直未曾忘却的目标,为靠近而做的思索与尝试、努力与挣扎,这不正是我自己的“朝圣”吗?既然源于内心的渴求,那么付出再多,也无需后悔。
当下的状况也不过是其中之一!
突然间,我豁然开朗: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呐!生活的苦不过是其中的一项试炼:锤打肉身,试炼内心,使之成长亦或者沉沦。 当一个人愿意为了他的目标去忍受痛苦,那么这苦也不再是苦,而是一种勋章,标志自身的成熟与坚定。
————
如果真的能重生,一切会有所改变吗?
或许会,但也不尽然吧,至少有一些是不会改变的。
例如《土拨鼠之日》,无法设计的女主,无法终止的重复。
比如人生,无法填满的欲望,以及那些最终极的问题。
人如果把重生当作中奖,或是救命稻草,那正说明自身的无力。
重生,有时并不遥远,也没有那么高大上;更多的时候,它由一点点改变、成长积累而来。
学着发掘更深的自己,学会用自己独立的姿态观察世界,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注视到的美丽。然后,体会到一种无与伦比!
————
————
明明看过不一样的风景,为何还要过一样的生活?
————
国内旅游,越来越无趣,诸多雷同,审美疲劳。
如果说新疆西藏的公路建的如同北京,会让人赞叹祖国的基建;似曾相识的公园,没人在意;那么诸多古镇成为商业街,失去个性与韵味,充斥铜臭和喧嚣,就不得不让人叹息。
更勿论城市中的广场、商城、住宅小区,甚至跳广场舞的大妈,穿行的男男女女都已雷同得分不出南北东西,似乎整个中国都用着同一个模板,指导着生活。
————
西藏旅行,一次包车,司机是四十来岁的当地汉人。聊起家里,有一对儿女,老大男孩从小非常皮,司机说他的管教方式就是打,他的原话是“一定要让他在这世上有一个怕的人”。
只是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悲哀,为男孩,为司机,也为我们自己。
————
中国的家庭中,父母有扮演“红脸白脸”的传统,为了方便管教,把孩子“驯养”听话。
见过许多同龄人,在成年后变得越来越像他们的父辈:说话的语气、动作的习惯、对待孩子的方式几乎都如出一辙。
每当这时,我总有种我们的人生不过是在不断重复的错觉,似乎被一条无形的锁链锁住,无法逃离、无法改变。
————
去到大学前,我一直被教导着“现在唯一的任务是学习”。
那时,学习是任务,而游戏是唯一的调剂。
来到大学,黑白的生活才开始有所改变。放纵、迷茫、尝试、思考,寻找自己的颜色和模样,但四年还是短了点。
毕业后,回到家乡,父母托人找了份稳定的工作。
就这样,日子在朝八晚五的平淡中缓缓流淌。
【我还想继续前行吗?我还能继续前行吗?】 无数次我这样问自己。
空余的时间,沉湎于游戏和网络,似乎感觉也不坏,只是过后总会生出一些空虚。
想要改变,却没有方向。
直到某一天,自尊心被激怒,逼迫自己走出去!
从此,我开始去尝试,骑行、徒步、电影、阅读、旅游、恋爱……直到一次沙发客,与沙友聊天时,突然明悟自己的追寻——我想要更了解世界,更了解自己,完整自己。
一年之后,我递交辞呈,背上背包,踏上一个人的旅途……
那一年,我三十而立。
———
旅行,遇见许多人,结识一些同行者:放假的学生,出差的中年人,结伴出游的姑娘,骑行者,停在一个地方发呆的人,还有像我一样不停赶路的人。虽然每个人旅行的方式不同,但在路上的人都在寻找着一些:风景、世界、或是自己。
我们什么时候丢失了自己?
大概是在被驯养“听话”的时候吧。
因为听了太多别人的话,就听不见了自己的声音。
半年时间,半个中国和尼泊尔,路过许多风景,有平淡,有惊喜,有的只能从相册中记起,而有的终将成为一生的记忆。(印象最深的三处风景:稻城亚丁、三门海-穿岩、赛里木湖&星空)
出发前,世界遥远、宏大;在路上,世界鲜活、真实。
感受新鲜的每一天,自身的感官开始复苏,看到更多的自己:不敢向陌生人搭讪的内向,不懂拒绝他人的软弱,被刻板印象影响的偏见,还有不甘于弱小的倔强。感受他们的悲伤、愤怒、惶恐,为一直以来的忽视道歉。
形形色色的人,就像自己的不同面:偏远乡村的孩童笑靥无暇,景区的儿童伸手要钱;年轻人举杯,吹嘘经历,享受目光,又或者安静独处;中年人牵挂家庭;单身者享受孤独;老人们结伴而行,欣赏风景,享受生活,又尽量节俭……
世界有无数面,人有无数选择;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世界替你选择。
————
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可中国的教育没有选择,只有选择题。
父母的爱是孩子唯一的选择,母亲的保护、父亲的鞭策是他们的爱,只是这爱与孩子无关,这爱叫做“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
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
在这世间流浪,被他人影响,被时代裹挟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抱怨父母、抱怨环境其实并无济于事,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能改变自己。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
是否有了答案。
命运的抉择降临,
后果一切自负。
平庸者计算利益;
卓绝者昂然向前,
天堂或地狱,甘之若饴。
每个人朝目标前行,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阻碍,中国式父母、生存压力、他人的不理解,都还只是常规选项;当命运想要开玩笑时,连哭都是奢侈!
韩国人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当我找到自己,生命开始迸发,虽千万人,吾往矣。
C. 你这愚蠢的土拨鼠是哪部电影
你这愚蠢的土拨鼠是《土拨鼠之日》部电影。
人就是这样,在经历了许多并置之死地以后,Phil终于大彻大悟,既然无法逃避这一切,不如好好的过这么一天吧。
于是他开始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去努力学习一切,而不单纯是为了什么目的,尽情享受生活。最后,在经历了无数的2月2日后,他发现他的生活已完全不一样,一年才去一次的小镇上他认识了所有的人,并且和他们都发生了各种故事,也变成了一个广受欢迎的好人。
土拨鼠之日:
永远都会出现相同的人,发生同样的事情:每天起床都有同样的电台广播,有个人会和他搭讪,老太太会和他聊天询问他早餐和天气,路上遇见乞丐和卖保险的旧朋友。
Phil在刚开始有些混乱,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无法接受,不过,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Phil发现自己拥有土拨鼠日的一切会给他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因为他可以为所欲为,无需担心明天会受到什么惩罚。第二天清晨还是舒舒服服的躺在自己床上,开始又一个阳光灿烂的土拨鼠日。
不过,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厌烦这一切了,因为在什么都如意的情况下,他却发现唯一不能做到的竟然是取得女主角Rita的心,虽然他花了非常多的功夫去讨好她,不过都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