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理工的微电影
为 自 己 喝 彩
在这里,他们,走出中考失利的阴影,昂首迈入理想的本科高校;
沈玉婷,中考565分,三年后被石家庄铁道大学本科录取;
完亚兰,中考512分,被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录取;
谢亚飞,中考296分,被安庆师范学院本科录取;
……
5年来,169人被各类本科院校录取;
在这里,他们,登上闪耀的领奖台,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明星;
王福全、丁鹏,荣获全省技能大赛金奖;
程皖、鲍俊国等16人,荣获全省技能大赛银奖;
吴青松、吴浩等11人,荣获全省技能大赛铜奖;
……
5年来,252人先后在省市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
在这里,他们,完成了从稚嫩学生到优雅教师的华丽转变
杨萍萍等18名同学夺得全国舞蹈特长生大赛金奖;
杜芮芮等120名同学夺得全市歌唱比赛一等奖
贾敏等811名同学获得育婴师资格证书
……
5年来,1790人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他们,因理工而成功;理工,因他们而精彩
合肥理工学校,为自己喝彩!
一、 势头强劲 彰显办学实力
谁也未曾想到,合肥理工学校,经过短短几年跨越式的发展,竟一跃成为合肥市名校,其4000人的在校生规模,正缔造着安徽教育界的传奇。
06年,916名初中毕业生选择合肥理工学校;
07年,学校再次成为千名学生的无悔选择;
08年,1100名招生计划提前完成;
09年起每年以1500人的招生成绩,雄居合肥市同类学校之首。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奋进和自信创造奇迹!
创办以来,合肥理工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大专业部:高中部、幼师部、中专部。
每年的高考,合肥理工学校捷报频传,一封封来自省内外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手捧通知书的他们,喜悦溢于言表,感激油然而生;但他们更庆幸的是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理工就没有今天的成功!
幼师部的舞蹈多次摘得省、市大型演出“优秀节目”桂冠,两次夺得全国特长生舞蹈大赛金奖,11年建党90周年大型演出,156名同学与央视著名主持胡蝶、长啸同台,向世人展现出理工人非凡的风采。
中专部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会计等6个精品专业。一流的实训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充分展示了学校重点专业的强大优势。
普通教育比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是教育部对技能大赛地位和作用的权威界定。技能大赛成绩的好坏,成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合肥市技能大赛中,学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市榜首;在安徽省技能大赛中,一举创下两金十三银五铜的佳绩;
犹如一匹强劲的黑马横空出世,转眼间,合肥理工学校集万千瞩目于一身。
合肥晚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合肥教育信息网、安徽教育网、合肥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屡屡报道学校发展的辉煌足迹,一时间,合肥理工学校在省城声名鹊起。
平安校园、家教名校、管理先进单位、优秀团委、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优质办学单位、全国十佳特色学校、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企合作示范校等荣誉接踵而至。
惊人的发展速度凝聚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也彰显着职业教育的蓬勃生命力和校企联姻办学模式的独特魅力。
优异的教育质量,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一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学校更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政府的领导都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的超常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 特色办学 打造一流名校
》多次高考,轻松上本科
2014年,教育部出台两种模式的高考方案:第一种是技能型高考,采取技能加文化知识的考试方式;第二种是学术型高考,即为现行的普通高考。全国将有600所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培养实用型本科人才。
为顺应改革大势,合肥理工学校特开设普通高考升学班和技能型高考升学班。在多次高考政策的引领下,凭借8年冲刺高考的成功经验和技能教学的独特优势,合肥理工学校将为莘莘学子打通绿色通道,轻松上本科。因此,两种类型的高考班将是今年初中毕业生的首选。
》全程服务,爱满校园
秉承“教学生三年,为学生谋划三十年,为民族谋划三百年”的办学理念,传播微笑文化,弘扬“爱心、实力、责任”的校风,培养“君子风度、才女风范”的职业化优秀人才,理工老师披星戴月、不厌其烦、执着坚持,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以全身心的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师生之情、同学之爱、和谐之美,时时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最高标准学费全免
根据国家政策,普通中专学校,学生可享受免学费政策的最高标准,即每生每年全免学费3000元。在招生计划内,学校为每生办理免学费银行卡,在规定时间内将学费打入银行卡。此外,家庭困难学生还可再申请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勤工助学,家庭零负担
每年寒暑假,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大型企业勤工助学。一方面,提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管理,另一方面,磨练意志、铸造品格,为未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丰厚的报酬,切实解除家庭负担。勤工助学让理工人真真切切地领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惟有自己双手创造的才是最美的,惟有自己亲历的才是最宝贵的!”
》进理工,等于上大学
在合肥理工学校,中专部、幼师部的所有同学均可同步参加合肥学院大专课程学习。三年时间即可获得中专毕业证书,及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幼师专业学生还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育婴师资格证书。这种全新的上大学的捷径,吸引着一批批学子争相报考。
》多彩生活,幸福理工
只要你够时尚,就进入模特队,秀出你的风采;只要你够强壮,就参加各种体育比赛,一样会赢得粉丝无数;只要你够洒脱,就加入威风锣鼓队,释放你青春的热情;只要你说话够标准,就担任广播站的播音员、主持人,可能你就是央视未来的董卿或李咏!
第一威风锣鼓队、舞蹈协会、摄影协会、武术协会、志愿者协会……万紫千红,总有一个能展现你魅力的社团;
理工好声音、经典诵读、广播操比赛、拉拉操展演……总有一个是属于你的舞台;
电影周、法制周、励志周……总有一个是你收获满满的一周。
在理工,你能品味学习的乐趣,享受生活的幸福;
在理工,你能找到自信,发现自我价值。
在理工,每个生命都有精彩的理由!
理工的和风在吹拂,理工的学子在歌唱,仰望视今天为落后的校训,合肥理工学校在品牌建设的征程上正大踏步向前迈进!
校内宣传资料
三、高层次就业 挑战高薪
高层次就业、十年免费跟踪服务,是学校对家长承诺的最好体现;
理工学子良好的个人素养、过硬的职业技能,使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一路攀升;也吸引着合肥、南京、上海的500强企业争相来校求才。
在格力、在正泰、在大众,在150多家知名企业的技术岗位上,处处可见理工学子的青春身影。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理工学子正以自己的实力彰显着母校的魅力。
合肥理工学校不仅完整地诠释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内涵,还创造性地发展出“高层次就业才是真正的就业”的外延。合肥理工学校正在为莘莘学子构建着非凡的未来!
四、为今天呐喊 为明天喝彩
人生的梦有千万个,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进取的心,我们就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求学之梦。合肥理工学校是我们快速踏上职场的直通车,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将职场的生活预演、彩排;合肥理工学校同样点燃了我们继续求学升造的希望,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将大学生活的帷幕拉开!合肥理工学校,已向你们伸出热情的双臂。在这里,你们将接受一生受用不尽的职业教育,为你们的事业之梦铸就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你们能擦亮智慧的双眸,开启你们瑰美的人生之梦。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2. 合肥要拍反黑电影吗
合肥要拍反黑电影的。
安徽新媒体集团推出的原创扫黑除恶主题微电影《黑洞》正式发布,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微电影《黑洞》记述了一位女大学生因贪慕虚荣,从非法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一步步走进“套路贷”漩涡的故事。这部微电影把真实的案例,以电影文学的形式呈现给观众,通过揭开违法犯罪的面具,让广大群众看清“套路贷”背后的真实面目。
3. 请问合肥定制或者拍微电影哪家比较专业点呢
我知道合肥翰狮文化传播公司比较擅长这方面的,挺好的哟,许多人都会选择他,客户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4. 微电影魔道 中的花姐扮演者是谁
我搜索的扮演者是【罗雅雯】,不知道对不对。
这是一个剧照
魔道是由合肥市蜀山区木小恩影视文化工作室,上海森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华星德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肥青禾影视文化投资中心2015年联合出品的魔幻题材网络大电影。影片由孙树群导演,王艺、罗雅雯、李中昱担任主要有演员。影片讲述了道派魔派两派相争,道派在节节失利后仅存徒儿尚善尚美二人势单力薄,负隅顽抗,最后道派利用正义之心扭转全军覆没的局面。
北京 海淀区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公司演员
1993年4月11日
简介: 电视剧《热血》饰演 凉子 《情迷睡美人》饰演 宋莉亚等。
5. 合肥男孩与山村小学情缘“结晶”电影 师生本色出演展现皖风皖韵
8年前,天柱山旅游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让合肥一个三口之家与“白云生处”的天寺小学结缘;8年后,长大成人的儿子以那所学校、那群师生、那片乡土为原型,创作剧本、拍摄电影。在这部名为《水吼》的电影短片中,天寺小学校长、仅有的两个学生、充满演艺情怀的小学教师、几个村民“本色”出演,“串”起一场戏,为他们与这个三口之家的8年情缘,“写”下最美的“注脚”。
城市男孩与山村小学 8年情缘“结晶”电影
《水吼》编剧、导演名叫徐培原,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大四学生,来自合肥。
徐培原自幼喜欢文学,爱“码字”。高考时,就读于合肥一中理科班的他选择“艺考”,以全国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影导演系,就是为了“做能表达自我,抒发内心情感的事儿”。很奇妙,从“文学小童”到与“白云生处”小学结缘,再到编剧、导演《水吼》,《江淮晨报》“见证”了徐培原一路成长。
2006年,父亲徐放发给友人一首诗,朋友评价:“有点浅白”,罩拆迟他问:“若是出自10岁孩子呢?”原来是徐培原写的!朋友很惊喜,建议向报社投稿,于是,有了《江淮晨报》副刊版上的一首童趣小诗。
2010年,徐培原上初二,一家三口去天柱山旅游,偶遇一位乡村教师,随其去了半山腰上的天寺小学。全校仅有学生60余人、老师7人,和城市小学一个班的学生数差不多。山路崎岖难行,老师们每天都要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有个细节让父亲徐放至今印象深刻,“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都贴着‘教师接送排班表’,这在城里学校是不可能看到的。”
掩映于青山中的教学楼,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琴棋书画不输“城里娃”的才艺……从未见过的山村小学景象让徐培原深感震撼,也深深吸引着他们一家。回合肥后不久,他们又组织9个合肥家庭重返天寺小学,那一天,响彻山谷的琅琅读书声,震住了所有来自城里的孩子。
今年,徐培原以那所学校、那些师生、那片乡土为原型,编剧、导演的《水吼》开机,记者又来了,听他讲述与天寺小学的8年情缘,谈他的电影梦。
剧本获青影厂赞助 全校仅20个
徐培原长得挺帅,棱角分明,高高大大的,在人群中很扎眼。和娱乐八卦中常听说的“脾气大”“爱骂人”的导演形象不同,徐培原性子温和,说起话来不紧不慢,“浸染”了几分京腔的浑厚嗓音很是悦耳。唯一“御慧出卖”他“艺术范儿”的,是脑后扎着的小辫子。
“《水吼》是毕业联合作品,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样,是检验大学四年学业成果的作业。”徐培原说得轻描淡写,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自当年结缘,天寺小学就在徐培原一家心里“扎根”了,之后几年,他们一直和师生保持联系,时常书信往来、寄礼物。大一暑假,徐培原刚回合肥,又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出发去天寺小学。天柱山风景如昔,崎岖难行的山路、半山腰上的2层小楼没怎么变,可校园里的熟面孔却没几个了。
村里的孩子大多跟着父母做“随迁候鸟”了,只剩下2个学龄儿童。身为“村小”,天寺小学里自然只有2名学生,配备3位老师。而不久之后,另2位老师也将离开,仅留校长坚守。徐培原又一次被震撼了,“‘一人学校’,我听说过,却是第一次见到。”他住了下来,举着摄录机“跟拍”3天,这次,看到了更多。
两个学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和所有的小学生一样,他俩也斗嘴,抢着回答问题读课文时比谁的声音高。但他们又比普通同学更亲密,“我去的第一天,女孩儿生病没有上学,小男孩一整天的情绪都不高,和他说话也不爱搭理。第二天,女孩儿来上课了,男孩也有精神了,抢着回答问题,很活泼。”想起那一幕,徐培原笑了。
他们又很苦恼,没有更多的玩伴,只能相互陪伴,温暖彼此孤独的童年。家里只有妈妈或是爷爷奶奶,保护他们的“爷们”都没有,每天上学、放学还是靠老师接送,“老师是师长又像亲人,弥补他们缺失的物李父爱。”徐培原说,这3天的所见所闻,很多都被“搬”到《水吼》里了。
回到学校后,徐培原萌生了创作剧本、拍摄电影的念头,一部“通过反映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生存状况,表达教育人文深层内涵,展示皖山皖水壮丽秀美、皖城皖人风土民情的电影。”大三时,徐培原作为“交换生”留学美国,学习编剧课程后开始动笔。先写英文剧本,回国后翻译成中文剧本,又多次修改,耗时近一年,终于定稿。
确定毕业联合作品时,徐培原交出这份精心“打磨”的剧本,广受赞誉,经评审获得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赞助。今年,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北影2018届毕业生,仅有20个作品获得赞助。按照惯例,这些作品大多会送到国内、国际电影节参选,北影往年硕果颇丰。
师生“本色”出演,保证皖风皖韵“原汁原味”
自小,徐培原就是那种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不仅成绩优异还多才多艺,初二考到钢琴十级,还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
“小时常跟着爷爷奶奶到处跑,去过神农架、见过大草原、游过大江大河,看得多了,自然就有倾诉的欲望。”考入北影导演系,徐培原的“倾诉”有了更具体的目标,“把文字转化为影像,打动观众”。
10月份,北影举办第三届学生导演奖颁奖典礼,大一新生徐培原也到现场观看。时隔近4年,他仍记得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郑洞天说的话:“做个不恰当的比方,一般的微电影是可以群发的短信,而我们的专业影片像是用笔带着自己的体温写在纸上的情书。学生的作品不表态,但其中自然包含着作者的态度……”
“有感情、有态度”,大学期间,徐培原一直用心揣摩这几个字。他很“幸运”,第一次编剧、导演就是一个有感情的作品,“和天寺小学结缘8年了,我们不仅和那里的人有感情,对那片热土也充满向往。我要用镜头传递这份情缘,展示那里的风土人情。”
正是这样的情感,让徐培原决定回到天寺小学,最终选择附近的水吼村拍摄,并将影片命名《水吼》。除了男主角之外,其它演员都由当地人“本色”出演,天寺小学校长、2位小男生和小女生、有演艺情怀的小学老师、几个居民,他们说着当地方言,就这么拍起来了。
“我第一次执导,他们更没有表演经验,有的对着镜头都犯怵,难度非常大。”徐培原说,宁愿面临挑战,也要保证《水吼》皖风皖韵的“原汁原味”。好在演员们“上手”挺快,尤其是两个小演员,常常带给主创人员惊喜。不到30分钟的短片,十余天拍摄结束,杀青时,徐培原挺开心,“起码演员的表现不会差”。
记细节、翻监控,生怕有“穿帮”
身为“电影控”,徐培原也喜欢一边看电影一边“挑刺”。拍摄《水吼》时,他一直给自己“挑刺”,“一要剧本情节合理,二是不能穿帮”。
大一下学期,恰逢班主任夏钢拍摄《穆桂英挂帅》,全班26名“未来导演”全进组实践。徐培原做场记,除了敲着小板子喊“**场**次开始”,他最重要的任务是记住每场拍摄的内容、录音码、服装和道具细节等。“这么说吧,你们看到的‘穿帮’镜头,几乎都要场记来‘背锅’。”这段经历,让徐培原见识到了名导的严谨、认真,对这次自己“执导”也很有帮助。
《水吼》拍摄现场,为了防止“穿帮”,徐培原和其他主创人员极为严苛,甚至有些“变态”。“比如说给孩子戴红领巾,必须记住是系在脖子上还是压在衣服上。如果某处没有记住,就必须翻监控,重看当时的片子。”虽然耗时耗力,但是年轻的主创人员们都不嫌麻烦,拍摄10天,始终坚持。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只有好的电影才会让观众印象深刻。我想,有内容、有思想、认真严谨的电影应该是一部好电影吧。”徐培原说,他想在导演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无论是否成名,他都希望自己拍出的电影能让观众记住,而不是只能带给人短暂的欢愉。
未来,徐培原一家还会继续关注天寺小学,关注那片乡土,将这份难能可贵的善缘延续下去。徐培原还想再深造,也想出国学习,当学成归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他或许会再拍一部关于“白云生处”的电影,这次一定会公映,我们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