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电影一个男孩得了绝症假装爱上别人和女孩分手,女孩不知情,出去鬼混,最后知道后懊悔不已
搜一下:微电影一个男孩得了绝症假装爱上别人和女孩分手,女孩不知情,出去鬼混,最后知道后懊悔不已
② 一部微电影讲的是 一个男生为女朋友买卫生巾
《看不见的女朋友》
男主假装有女朋友,为女朋友买卫生巾。
是由2011年火爆网络的同名故事改编而成,据导演叫兽介绍,影片讲述了一个都市单身男白领由于一场误会引起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体现超现实意义的同时直击情人节单身汉的血泪史。
③ 一部短片/微电影 一个假装成盲人的调音师,给一个老奶奶调音,坐下来才意识到老奶奶在家杀了她丈夫
调音师
《调音师》是由奥利维耶·特雷内执导,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格莱高利·嘉德波瓦主演的法语惊悚片。于2011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假装盲人的钢琴调音师阿德里安目击了一桩谋杀案后发生的故事。
④ 微电影脚本怎么写
问题一: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微电影的话如果是五分钟以内,就不用写剧本了,列个大纲就可以了。
如果是五分钟以上的话。剧本分给演员看的,还有所有的效果都在上面的。
给演员看的就一句一句的对白还有动作就好了,记住要分幕。
给整个剧组看的就要把拍摄的镜头,镜位,场次等等都要注明。
问题二:求微电影剧本范文 摘要: 地点:教室、肖瑞家 人物: 肖瑞:男,六年级(1)的学生,聪明、爱看书,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 李友:男,桐颤游六年级(1)的学生,肖瑞的好朋友,但对肖瑞的想法也持反对意见。 高傲:男,六年级(1)的学生 ...
地点:教室、肖瑞家
人物:
肖瑞:男,六年级(1)的学生,聪明、爱看书,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
李友:男,六年级(1)的学生,肖瑞的好朋友,但对肖瑞的想法也持反对意见。
高傲:男,六年级(1)的学生,高傲、看不起人、对别人的一切不屑一顾。
隋波:
-
男,六年级(1)的学生,淘气,爱起哄,知错就改。
贾南:女,六年级(1)的学生,大大咧咧,像个假小子。
赵凡:女,六年级(1)的学生,善良,不善言词。
妈妈:很局销疼爱肖瑞,虽然有些唠叨,但是很开通,能支持孩子的想法、做法。
场景:六(1)班教室,肖瑞家里。
道具:课桌椅六套、课本、帽子、食物。
第一幕
灯光暗旁白洞基:2010年5月,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为世博会献计献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报国心愿。一位名叫肖瑞的六年级(1)班学生,在一节科学课的启发下,萌发了“设计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为世博会提供能源”的念头。
音乐响起,下课铃响,灯光渐亮。同学们从科学教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书,正在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边谈边走进教室
赵凡:今天这节科学课真有意思呀!
隋波:是呀是呀,原来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真是神奇呢!
李友:(不屑地)切,这算什么神奇呀?你没听过、见过的事多着呢,真是大惊小怪!
隋波:(满不在乎地一笑,妥协地)得,得,我是井底之蛙还不行吗?
贾南:(不耐烦地)好了好了,你们两个,每次都是这样,说不到两句就拌嘴,真服了你们!(略带得意)来吧,看看这是什么?(拿出“海宝”)
李友:咦?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像个人呀!
隋波:嘿,嘿,这回可轮到你弱智了吧!(拍李友肩膀)李友小朋友仔细听着:这可是明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就是从汉字“人”演化而来的。
贾南:隋波说得对,它就是海宝贴花纸,是舅舅送给我的。他就在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工作,(自豪地)听说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呢!
李友:哦,(点头,面对隋波,讥讽)你也只知道一个海宝呀!
贾南:瞧你们两个真是冤家路窄。无聊!(摇头)
本文来自文秘114 wenmi114,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隋波:(搞笑地)嘿嘿,这就叫做(摇头晃脑)话不投机――
李友:(接着说)半句多!(说完后笑)
(其他同学听完他们俩的对话,哈哈大笑,分别走向自己的座位,除了肖瑞没有笑)
贾南:(停住笑,疑惑不解地推了推身旁的肖瑞)喂,肖瑞,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肖瑞:(场然惊醒,一愣)啊?
李友:(来到肖瑞的身边,坐在自己的桌角上,搂住肖瑞的肩膀)嗨,哥们,又在天马行空了吧?
肖瑞:(沉思地)我刚才在想呀,上海世博会不是在征集大家对办好世博会的意见和建议吗?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也许可以派上用场呢。
高傲:(嘲讽地侧看着肖瑞)怎么着?我们的天才又有什么伟大的构想了
李友:(敲了高傲的头一记......>>
问题三:请问大家!微电影怎么写剧本啊?谢谢回答! 由于是微电影,人物不多,你可以只写几个人物,不过需要重点描写,剧情就围绕这几个人写。别写太多其他的。
问题四:微电影脚本怎么写?万分感谢! 写个大纲,再加上些自己的想法,加起来15分钟的长度就够了
问题五:微电影脚本是什么意思 不是剧本,脚本是指分镜头脚本。脚本的意思就是以该文本为拍摄依据。脚本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又称作宏或批处理文件。脚本通常可以由应用程序临时调用并执行。电影脚本一般会列出镜头的长度、景别、构图、配乐等等很详细的信息。脚本一般是用在正式拍摄时导演和摄像,后期编辑时编辑师看的。
问题六:怎么写好微电影 微电影剧本怎么写,有人就知道要写个故事,可是不知道那是娱乐片范围的剧本,连这个起码的知识都没有,就不可能写个象样的剧本,有人还把好莱坞影片说成是前卫,把整个事情颠倒了。你要写故事片的剧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故事是否适合于银幕表现,或者说这个故事该从什么角度来讲,才最适合于银幕的表现,另外,你在写一个故事片剧本的时候,你还得分清楚,你是要讲一个故事,还是写一个人物性格,这两个差别是很大。我们总是把它搞混了,其实在我们的电影剧本里和影片里,只有讲故事的影片,没有表现人物性格的影片,这两种影片是完全不同。
问题七:公司拍摄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公司拍微电影还要你们写剧本,太扯淡了吧。我们公司做的微电影 都是传媒公司全部包括的,比如创意啊,剧本啊什么的。根本不用我们问事,公司好像叫上海 秦智轩。
问题八:公司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微电影的剧本怎么写 微电影的剧本,可是以前没写过,不知道从何下手。 “就体量来说,微电影就像小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关系比较简单。” 1、不妨多看看网络上别人的作品。 很多微电影之所以会被转发、流传,一定有它的理由,有些是情感很动人,有些讲了 人性,有些传达了一种美好。《田埂上的梦》、《让我留下》、《老男孩》都很棒,可以看看人家是怎么讲故事的。 2、有悬念会很吸引人。 上次麦家也提到一个作品《调音师》,它就很有悬念。有一个调音师,很多人愿意找他去调音,因为是盲人,人们在他面前可以无所顾忌,甚至半裸着跳舞。但其实,他是假装盲人。有一天,在一个客户家里,他目睹了一桩凶杀案。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女孩要把自己卖出去,2000块,为了给爷爷治病,她找到了一个拐卖人口的。那个拐卖人口的出了钱,却没带走她。他想帮她――这个钱是干净的??你看,这就有悬念,有曲折了。 3、用影像来表现情节。 电视剧的对白非常多,但微电影的对白就不好太多,更多要用影像来表现。比如你要表现一个80后的城市白领压力很大,渴望释放,那就让他爬上一辆运车的火车。他穿的白衬衣与黑色的煤车相映成趣,火车驶过油菜花地、水沟、村庄,穿过隧道,他在车顶上欢呼、尖叫。这就很有表现力。 4、把水烧到100度。 很多人会把一个故事讲完整,能把水烧到80度,但总是到不了100度。这很可能只是差了最后十秒钟的镜头。在《田埂上的梦》这个作品里,一个爱跳舞的乡下男孩,别人嘲笑他、打他,说了一句“你还是去种田吧”。如果没有这场戏,那就只是一个平淡的故事了,作品的力量就会削弱很多。
问题九:如何写微电影剧本 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 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 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於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一般术语∶
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溶(DISSOLU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
问题十: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按正常剧本那么写。剧本的写作方法有很多种,建议可以按场景来写。剧本是给演员看的,所以要弱化它的文学性,以对话和动作为主。微电影主要还是写分镜,如果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的话,我觉得都可以弱化剧本,直接写分镜。当然剧本还是必要的,因为演员表演是按剧本来的。分镜则主要是供导演和摄像来看。
⑤ 微电影摄影技巧
微电影摄影技巧
微电影摄影有什么技巧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微电影摄影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1.把主体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很多小伙伴在刚学习摄影时都喜欢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中间,觉得所占的面积大,容易让人关注到。其实画面中间是视野的薄弱区。根据观察及黄金分割及斐波那契比例,发现在4:3的画面区域有几个视觉增强点,是放置主体的理想位置。
2.不要把拍摄的对象放在墙面前
不要把拍摄的对象放在墙面前。不只你的灯爷会对你感恩戴德内牛满面,而且你也会立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方法就是拍摄的时候对着墙角。这是一个常见的简单小技巧,对着房间的对角线拍摄会增加空间的'深度。把你的相机移到墙壁的对角线,或者至少能看见墙壁的角落,让你的画面看起来立马高大起来。
3.把外景带进画面
如果你拍摄的地方有窗户,那么增加室内的照明让大家能看见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绿屏拍摄去假装一个室外。很多时候新手往往喜欢block the window(把窗户挡起来)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户过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户外的景色带进画面,往往你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外景强烈暗示着环境,让画面非常漂亮地打开,画面的深度戏剧化地增加。
4.丰富背景内容
如果你在室外拍摄,尝试取一些带有地标性的建筑物让观众知道你在哪里。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机放在背景里。如果你在城市里,让观众看见演员背后三条街道风貌。这些在背景里的东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虚化,但这些元素一定要在。
5.正确运用线条
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的透视规律告诉我们。尽管在平面上,只要我们能很好地运用线条,同样也能塑造出立体空间。其次,在统一中变化的线条能形成节奏,构成丰富意义的整体。如果画面中线条结构缺少变化就会使人感到单调、死板、乏味、缺少情趣。再次线条可以达到表现某些思想的目的。这些都是我们利用线条塑造形象的有利因素。
;⑥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写一部微电影和写一部大电影或电视剧,在策划和构思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但具体到微电影的技巧,可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举几例予以说明:
(一)强设置
每一部电影的开端部分一定会有人物、时间、地点,而且人物还不止一个,可能是若干个,这时我们就需要设计。在电视剧或大电影中,我们可以从容设计,可以安排较复杂的开头形式。电视剧或大电影使用较多的开头是人物日常生活的展现,通过这样一个铺垫,让观众逐步感知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境遇等。但微电影不行,微电影总共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不能设置一个长长的开头,那样既抓不住人,又浪费金钱和资源。怎么办呢?强设置!
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要强烈,要鲜明,要极致,从人物的经历到人物所处的境遇,一上来就要给一个很鲜明的设计。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上来就要紧张,要让观众感觉到有戏,要剑拔弩张!强和弱是怎么具体来表现的呢?举个例子,我曾经推荐过一部微电影,叫《硬币》。这部微电影讲的故事是很温暖的:一个离婚女人,每天守着她的营生——大街上的一座报亭,靠卖报纸维持生计,并经营旁边的一个电话亭。有一天来了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对她说:“阿姨,我要换硬币。”电话亭里的电话是投币式的,必须要用纸币换硬币才能拨打。女人一看孩子手里拿的是一张纸片,不是钱,就没有行动,并说道:“你这不是钱,不能给你换硬币!”女孩说:“我要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去天堂了。”这句话把表情冷漠的女人打动了。这就是强设置!
在这部微电影的一开始,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具备较强的对比与反差:一个经历了世事折磨、满眼沧桑、面容冷漠、抽着烟、对世界充满怀疑和敌视的中年妇女,忽然被一个天真烂漫、孤独无助、执着地想用一张纸片换硬币,给天堂里的妈妈打电话的5岁小女孩所打动。在大电影和电视剧里,那个冷漠的女人通常需要大篇幅的铺垫和介绍,才能让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设定,而在一部微电影里,该怎样做呢?真正的开头是这样的——有个男人正在打电话,内容大体是向朋友借钱,说自己老婆生了双胞胎;打完电话临走时对看报亭的女人说:“当初你生不出,现在这个又猛生,真受不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显然这是女人的前夫,来这里“得瑟”了。几句话就对比出女主人公的孤独、落魄、不如意,这就是强设置。后来,小女孩出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想给天堂的妈妈打电话,也是一句台词就说明了人物经历——这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可怜的孩子。
还有一部外国微电影,其实是一个广告微电影,叫《留下我》。开始的镜头是一个男人在看全家福照片和他妻子的照片,然后,他将几个装着照片的相框都收进抽屉,关上。这时来了一个老人——他的老父亲,老人拍拍男主人公的肩膀,像是安慰他。老人拿着一部照相机说:“过去的就先放下,高兴些,给你照张相。”快门“咔嚓”一声过后,男主人公不见了。老人低头看相机,发现儿子被照进了相机里。然后镜头切换,男主人公果真进入了相机里的世界,他在相机里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穿越,他兴奋地指挥父亲把相机往回拨动。于是他很快穿越回了过去幸福的时光,他见到了死去的妻子,重新经历了爱的瞬间和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刻。最后他在手心上写了几个字,伸手给操作相机的父亲看,手心上的字是:留下我!
这部微电影的强设置表现为这个男人一上来只用一个简单的、想把回忆关进抽屉的举动,就让观众知道了这是一个悲伤的男人,以及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还有一部微电影叫《调音师》,开头只用一个镜头,就表现了主人公因在一次钢琴比赛中失败(因为太紧张),而跌入人生低谷,不得不成为给人家调琴的调音师的背景经历。为了多赚钱,他假装瞎子骗取顾客的同情,这又是一个强设置。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让人物进入极端状态(不是松弛散漫的生活常态),并迅速使故事激化,让人物被推上某种充满悬念的风口浪尖,这就是我们要的强设置!
(二)快切入
所谓的切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出事了!”就是有事件要发生,人物之间马上要交手,从而产生戏剧冲突。微电影的故事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说,常态不好看,非常态才好看。强设置是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静的生活,不是那种闲得无聊、稀松平常的生活,从而给人一种紧张感。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能做到强设置,你的作品有可能开端处于一个短暂的平静状态,但这种常态不能持续太久,必须迅速将其打破,这就是“快切入”。继续用上面的例子,《硬币》里,小女孩用纸片来换硬币,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收下了孩子的纸片,真的给了她硬币。这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眼睛里忽然流露出柔情,此时,观众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唤起,后面将会发生什么呢?
(三)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切入要快,讲的是铺垫的时间要短,不能长,必须尽快打破常态;引爆要猛,讲的是打破宁静的事件要发生得尽量凶猛和强烈,事件本身要激烈、刺激性强!同时,这个事件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兴趣,制造气氛的紧张,启动人物的动作——他必须动起来,必须应对变故,必须去做某一个行为或动作。
在《调音师》中,那个装瞎子的落魄钢琴家来到一户人家,继续他的调音师生意,按了几次门铃,门没开,他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下意识地(忘掉了自己是“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检查地址是否错误。这时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妇人,说不需要调音。他赶紧掩饰自己的窘态,强调自己是盲人,来一趟不容易,恳请老妇人让他进屋工作。老妇人怀疑地看了他一阵,终于让他进屋。刚一进屋他就在湿滑的地面上摔了一跤,手触到地面时他发现让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而且,他透过墨镜,发现死去的老头儿正坐在一把椅子上……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的“猛引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毛骨悚然。最关键的是,扮演瞎子的主人公还得继续往下装,那个老妇人(杀人凶手)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将怎样应对?他会怎样做?最终怎样了结?这让剧情充满了悬念,充满了紧张感。
(四)紧扣动作,推波助澜
通过切入和引爆,使人物迅速行动起来,这时候,微电影不允许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必须紧扣主要人物的动作往下写,因为微电影篇幅有限。《硬币》里,报亭女人和孩子之间产生了交集,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个显著的动作——陪着这个孩子把游戏做下去。
怎样继续?推波助澜!女孩显然是独自溜出家门,因为她想妈妈;女人因为可怜孩子,不愿破坏她的美好愿望,于是陪她做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女人开始不给换硬币,后来不仅给换硬币,还扮演起小女孩的妈妈。一组短镜头表现小手和大手之间用各种小玩具换硬币。然后女人和孩子感情渐好,女人还陪孩子在海滩玩耍。后来,孩子告诉报亭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刚刚被唤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门请求女孩的爸爸允许她带女孩去一次游乐场。在夜晚空无一人的游乐场,女孩像进入了梦境,嘉年华中的小丑领着她去见了思念中的“妈妈”,“妈妈”给了孩子一条用硬币做成的项链(紧扣动作)……这部微电影还有一个温暖的结尾:多年以后,女人依旧守在电话亭旁,一天,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声说:“阿姨,我要换硬币。”女人抬头一看,一个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挂着那条硬币项链……
(五)拐点突出,转折分明
所谓拐点,是指故事到某一个时刻,忽然出现转折或逆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微电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铺直叙,很难让观众坚持看到结尾。举个例子,有位新编剧的故事很有想象力,讲《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回来都修成正果变成了神仙。白龙马好奇,想到凡间逛逛,于是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美女。这个女孩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龙马变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着她,并把她的困难一一解决,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拐点,没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神仙,还会有什么困境不能解决?还会有什么危机?一路顺畅,万事如意,这样的故事还会好看吗?假如我们非得写这个故事不可,应该怎样去修改呢?白龙马这个神仙来到凡间变成一个帅哥,他也许可以陪着女孩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却一不小心爱上了女孩!接下来他就有困境了,故事也会出现拐点:他动了心、动了情,但回天宫的时间到了,他该怎么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宫?拐点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六)高潮反弹
这里说的是对人物和事件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弹,制造故事的高潮。这种方法叫“压弹簧”,就是反向施压。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压弹簧”的方法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尤其是在高潮的制造上。什么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后的难关出现后,在难题解决之前,出现的那个极其艰难和紧张的时刻,以及解决这个难题时的畅快感。高潮需要多高?当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极点,高到极致。
怎样形成这个“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压。怎样理解“反向”?就是情节发展和你的结局(结果)相反!假如你写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们俩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涂、难舍难分。假如你写的是主人公最终实现了梦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绝望,一定是遇到了连观众都认为是几乎无法跨过去的巨大的坎儿!假如你写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前面一定是这两个感情深厚的恋人在爱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难关、无尽的干扰,几乎绝望,几乎分手。你给的负面打压越厉害,困境越巨大,苦难越深重,最终反弹回来的回归和牵手才越容易打动人。
(七)出乎意料的结局
微电影尤其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一个短小的故事如何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个最后的大拐点,就足以支撑全剧。通篇没有一个强烈的感动点,没有一个逆向的拐点,这个故事就很难让人记住,很难让人觉得过瘾。说得极端一点,好的微电影和坏的微电影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最后的这个意料之外。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呢?伏笔与误导——这是我们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们需要做一项工作,叫“隐藏”,也就是说,所谓的出乎意料,其实就是揭秘——观众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终知道了。
当我们看到一部伟大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叹:这个编剧太牛了!他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其说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不如说是全力以赴地设计了一个“圈套”让观众去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挖一个坑,让观众往下跳。第一个工作是埋伏笔。埋伏笔不同于真正的隐藏秘密,后者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前者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第二个工作是误导,就是设置迷雾,引导观众“误入歧途”,让观众朝着错误的方向去推测结果。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一方面正确的结果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另一方面重新回忆剧情,观众会发现先前已有的信息(就是伏笔中露出来的部分)被忽略了,于是责怪自己不仔细,觉得编剧水平高,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⑦ 微电影
<ul type="1">《关于爱情》原创假装情侣《爱情故事》六分钟让你看透爱情《给我一个试用期》美女求职秘笈《禁果》偷尝禁果后的忏悔《来者不善》揭秘可怕潜规则《眼睛渴了》值得看三遍的青春励志微电影《Why》 为什么你还不快乐《爱情进化论》凤凰男与孔雀女伤不起啊《dream》8090后的儿时梦想《“谋”金女郎》 根据网络笑话改编《大餐》:我们被禁锢的少年时代《大学纪录片》献给毕业生的大学回忆录《爱情习作》眼镜男的爱情尝试《北京房事》:你的房子买了吗《毕业》愉快献给高三毕业生《悲剧先生》80后的艰辛追女路《朝思暮想》入选64届戛纳电影节短片展映《八九点钟的太阳》 看完热血沸腾!《The Door》大学女生神奇穿越时空《毕业了,分手了》写给刚刚毕业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