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VR眼镜看2小时的电影是种什么体验
做VR项目差不多快两个月了,说实话,除了项目中需要调研竞品或新版本走查,我很少会长时间佩戴VR眼镜。一方面,对一个平时不戴眼镜的人而言,VR眼镜简直如悟空头上的金箍般难受;另一方面,VR浏览带来的眩晕实在无法长时间坚持。所以我一直觉得目前VR眼镜的使用时长极限是20min,超过这个时间的用户,我只能用“刚烈”来形容。
不过竞品们的动作却正好相反。市面上各家资源聚合类VR APP几乎都推出了长片电影资源,优酷VR更是在7月28日的新版本加上了虚拟影院功能来观看电影。所以本着不体验(作死)就做不好设计的原则,我决定周末挑战一把VR看长片。以下是体验的全过程记录。
░ 设备 ░
暴风魔镜小D
iPhone6s
APP:优酷vr
电影:《师父》徐浩峰 导演
本着既然要体验,就要找一部自己想看的电影的原则,选了去年口碑不错却不是很卖座的电影《师父》,电影本身的叙事和动作戏份比例适中,很适合作为样片来体验。正好优酷VR有《师父》的高清资源,所以此处要重点说明,这不是软文!这不是软文!这不是软文!
░ 准备阶段 ░
先说说优酷VR的交互。其播放原理和暴风魔镜的相同,在一个搭建的3D环境中放置一张面片(银幕)将影片在面片上播放。所不同的是,暴风魔镜是电影院的环境,而优酷是一个全黑的3D环境,如下图。优酷VR支持播放/暂停、切换到上/下一个视频及重置屏幕位置等功能。但所有操作需要点击屏幕,这就使得该app只能支持谷歌cardboard一类具有实体按键的眼镜,显然,我选的暴风魔镜小D是不合适的,不过电影都选好了,只能将就用了。
优酷VR播放界面
░ 佩戴眼镜 ░
由于小D没有实体按键,在将手机安装上眼镜后就不能对手机屏幕进行操作,所以只能用手调节好视频播放角度再放入眼镜里。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凝视点击解决,所以不在此次体验中吐槽,那么接下来操点就来了——眼镜的松紧带就像紧箍咒有木有,而且为了防止下滑,还是三根,比悟空还惨有木有。小D的重量是275g,算是一干眼镜中比较轻的了,但戴上后还是有明显的下坠感(毕竟小半斤呢)。镜片的曲率稍大,影片画面鱼眼效果比较明显,但还在可接受范围。选择靠在沙发上进行观看。
░ 15min第一次切出 ░
切出原因:坐着始终感觉眼镜在下坠,虽然只有半斤重,但15分钟后还是明显感到脖子会酸,需要调整姿势。
调整姿势需要重置播放画面。优酷的做法是当视线光标移出银幕时显示“点击此处可以居中显示”的提示文案,当调整到舒适位置后点击眼镜上的按钮(有的话),则银幕会重置到当前视野正中,如下图:(由于眼镜不配套,调整了快5分钟才勉强调好,所以对于没有实体按键的眼镜,优酷VR几乎不可用)
播放画面重置操作
░ 24min第二次切出 ░
切出原因:影片无故卡死。没有loading提示,其他控件都正常。
只能通过重新加载视频解决。(后来发现整个片子中有两处会无故卡住,可能是资源有问题)和常用的播放器相同,进度条在多次微调后就较难拖动(会回退),在VR环境下就更难操作了,只能跳过了将近10分钟的剧情。
░ 34min左右第三次切出 ░
切出原因:弹出系统的电量过低提示。
54%的电量耗到20%,相比传统视频播放,耗电量确实有点大。这样算下来满电应该也很难撑够一部电影,所以你还要躺在电源旁以备不时之需。另一个槽点是,系统弹窗是非VR的,就是在你的两眼之间突然弹出一个“大白框”,当时正看着小宋佳和廖凡在床上情意绵绵的我差点被吓出心理障碍。拿下眼镜顺手点击了“开启低电量模式”,这下可好,默认1分钟熄屏,可以想象好不容易戴好眼镜准备继续看“床戏”的我又要再次摘下眼镜时内心的崩溃。此时第一次想要放弃观影,可见此处的用户体验之差。
这次切出后观影地点从沙发换到了床上,仰面朝天平躺观看,并将手机插上了电源。
░ 50min左右第四次切出 ░
期间的观影过程还是蛮沉浸的,虽然有时微信的通知信息会弹出,但好在是通知栏,并不影响观影。不过可能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家里的猫以为我出事了,先在我身上踩了几脚,然后开始舔我。因此只能暂停电影,告诉我家猫我还活着,顺便上了趟厕所。但脱戴眼镜是件成本很高的操作,所以每次打断都会相当恼火。
再之后又经历了一次无故卡死,一次老婆大人让确认新家的吸顶灯样式两次切出才最终“顺利”看完了1小时50分的电影。摘下眼镜时感到头皮被松紧带勒得已经发麻,眼睛因突然从暗处切换到灯光下而有刺眼感,脸上也压出了眼镜框的红印子,总体有种宿醉后起床拉开窗帘时的感觉。不过可能是夏天,并没有其他用户反馈的镜片起雾的问题,在空调房也让佩戴不是太闷热。
总得来说,《师父》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但VR观影并不尽如人意。以下简单记录下VR观影的优点和不足。
░ 优点 ░
●沉浸感●
一般来说电影的沉浸感与播放面积的大小、观影环境和周围打扰因素的多少有关。因此用手机播放视频很少能达到沉浸的体验。但VR影院通过隔绝周围环境干扰、占满视野的播放尺寸,营造出了电影院才有的沉浸式体验,在这次体验中这点也表现的相当不错(即使中间被打断多次)。
●舒适●
其实眼镜戴在头上并不舒适,但戴着眼镜躺在床上却相当舒服,而且不用一直用手持着手机,并且可以躺成任何姿势,特别适合夏日空调屋中的“北京瘫er”们。
●隐私●
基本上插上耳机,其他人就不知道你在看什么了。所以这也是暴风魔镜官网上主推的一个卖点。
░ 不足 ░
●基本上不能干其他事情●
上厕所、喝口水、吃口零食、看下时间这些在影院观影过程中常有的需求在戴上VR眼镜后几乎都无法完成,只能脱下眼镜恢复视力才能做。之前看到暴风魔镜有做“偷窥”功能(既打开后置摄像头让你戴着眼镜也能“看到”面前东西)还不太理解,现在觉得偷窥功能还是很必要的。
●脱戴眼镜的成本很高●
现在市面上的VR眼镜的镜片都比较粗糙,戴上后要反复调节才能对上焦,而且双眼对焦的过程会产生强烈的眩晕。所以要避免频繁的脱戴眼镜,最好一次使用中不要超过三次。
●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难以感知●
公司为了项目需要搭建的一台HTC vive体验机旁边一直竖着一张警示标语“请在他人的陪同下体验”,主要因为体验过程中真的很容易撞到桌椅板凳和误伤路过的吃瓜群众。看暴风魔镜官网宣传的其中一个使用场景是上下班地铁和长途旅行,我就呵呵了,如果你觉得一个盲人坐地铁是件很安全的事,那就尽情在地铁上戴上你的VR眼镜吧。
最后还是写下一些自己觉得设计上要注意的点,请读者们轻柔的吐槽:
1最好能在全局放置重置场景的按键,无法全局至少也要在视频播放页加上该功能,因为长时间观影是需要不断变换体位来减缓局部肌肉压迫的。
2系统提示弹窗最好能做成分屏模式,并可以戴着眼镜进行操作。
3影片播放时能显示当前电量和网络状况,当然,个人觉得当前时间也是个有用信息。
4观影过程中可以打开后置摄像头,显示眼前的环境影像,这样可以不摘掉眼镜观察周围环境,应对小型突发情况(大问题还是摘下眼镜处理比较好)。
5错误提示和加载转菊花。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并知道要怎样解决,这点应该是通用的设计准则。
6根据用户是否戴好眼镜来判断是否开始播放视频。如果像暴风魔镜那样可以在vr环境中通过头控切换视频,则打开一个视频就直接播放。但如果像优酷VR这样在2D界面中选好片,在VR环境中播放的,需要给用户留有佩戴眼镜并调试的时间。由于当眼镜还没戴好片子已经开始时用户会不自觉的变得手忙脚乱,所以此时暂停视频比较合适。
2. 怎样买电影票方便又便宜
经常去万达看电影,我惊奇地发现,在万达影院内购票,竟然还是70元打底,所以,即便我已经身在万达影院,我还是会掏出手机来购票,因为用手机购票,真的又便宜又方便。
在手机上购票,我主要用猫眼和淘票票,但其实,这两个app都有手续费,算不得便宜,便宜的方法是用影院的小程序,如万达就用「万达电影+」,用小程序只是少了手续费,想更便宜的话,就办影城卡,对于常看电影的朋友来说,办影城卡有更多的优惠,价钱也会更便宜。
另外,仔细浏览影票信息,你会发现,同一部影片在不同时间不同影城或同一个影城的不同厅,价位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不在意影城的座位质量,可以选影城座位一般但银幕较大的,如果你不在意银幕大小,你可以选择银幕小一点的,如果你空闲时间比较多,可以选择价位比较低的时间段。
3. 电影院放的数字电影是什么格式的
数字电影是JPEG2000格式
4. 电影院哪个位子好
选择电影院里的哪个位置来看电友扰影,是因人而异的。以下是一些有关坐在不同位置看电影的优缺点:
荧幕中央位置:这是观看电影的最佳位置之一。因为这个位置可以让你的视线与荧幕完全保持水平,整个画面更加清晰,纵横比例更加合适,这样能确保你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
后排座位:这个位置没有中央位置那么舒适,但是可以看到整个荧幕,因此辩告袜视野更开阔。如果你不在意放电影音响稍稍有点失真的话,这个位置正合适。
边缘携激位置(走道附近):如果你喜欢的场次卖光了,只剩下走道位置了,那也不用太担心:坐在这个位置虽然会有些干扰和光影效果不佳。不过,对于急性蓝光光敏症的人来说,这个位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5. 电影的艺术语言都有哪些
常用电影语言简介
拉镜头
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使观众视点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空镜头
空镜头 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跟镜头
又称“跟拍”。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 被摄对象拍摄的画面。跟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色在行动中的动作和表情,既能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合成镜头
一般指采用“合成摄影”方法拍摄的镜头画面。有时也指电影镜头的声画合成。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画面与声音是分别记录在两条载体上的,直到印制影片拷贝时,才将画面与声带合印在一条胶片上。因此,声画俱备的镜头,也称“合成镜头”。
声画对列
使声音与画面作非同步结合的剪辑手法之一。即以画外的声音推动画面情节的发展,或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声音为画面内容服务的目的。将声音处理或向前或向后位移,即下一个镜头的声音首部,超前进入上一个镜头的画面尾部,或者上一个镜头的声音尾部,滞后延至下一个镜头的画面首部,以构成上下镜头转换的自然流畅,或引出某种戏剧效果,也属声画对列手法。
声画同步
影片中的对白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即影片的声带与画面严格配合,使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反之则为声画不同步。声画同步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
同期录音
也称“现场录音”。在拍摄电影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的摄制方式。一般使用磁带片收录。同期录音要求摄影棚装备良好的隔音设备,并在摄影机、录音机上加装避音装置。同期录音也用于外景拍摄现场,所录音响供演员配音时参考,以提高影片对白的质量 。
先期录音
也称“前期录音”。影片制作中先录 音后拍摄画面的一种摄制方式。多用 于有大量唱词和音乐的戏曲片和音乐歌 舞片,即在影片画面拍摄前,先将影 片中的唱词和乐曲录制成声带,然后 由演员在拍摄相应画面时,合着声带 还音进行表演。
球幕电影
又称“圆穹电影”或“穹幕电影”。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大银幕电影 。拍摄及放映均采用超广角鱼眼镜头 ,观众厅为圆顶式结构,银幕呈半球形,观众被包围其中,视银幕如同苍穹。由于银幕影像大而清晰,自观众面前延至身后,且伴有立体声环音,使观众如置身其间,临场效果十分强烈。
环形电影
又称“环幕电影”。一种在围绕影院圆形内壁、呈360的环形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由多台摄影机同步摄制,多台放映机同步放映,有三台、五台、九台、十一台等多种。环形电影院的放映机装置在环形银幕上方的放映室中,观众站立于观众厅中央,可随意四面观看。由于视野开阔,具有 多声道立体声效果,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由于设备复杂,放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仅半小时左右。环形电影院不能兼放普通影片,故限制较大,难以推广。
遮幅宽银幕电影
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一种非变形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使画面高宽比由原来的1:1.33,变成 1:1.66至1:1.85,能得到与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左翼电影
1933-1935年,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领导下的中共秘密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由此摄制的一批反帝反封建影片。1933年自黄子布(夏衍)与明星影片公司导演程步高合作,摄制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始,明星、联华、艺华、天一等制片公司在左翼电影工作者帮助、支持下,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在同一年里,相继摄制了《三个摩登女性》、《都会的早晨》、《城市之夜》、《母性之光》、《上海二十四小时》、《女性的呐喊》、《春蚕》、《丰年》、《小玩意》、《大路》、《姊妹花》、《铁板红泪录》、《挣扎》、《神女》、《盐潮》、《脂粉市场》、《民族生存》、《中国海的怒潮》、《恶邻》等三十余部影片,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为此,1933年被称为“左翼电影年”。1934-1935年,随着当局对左翼电影运动压制的加剧,左翼电影创作面临更大困难,但党的秘密电影小组仍通过个人联系方式,向公司或导演提供剧本,并帮助成立电通影片公司。两年中,明星、艺华、电通等制片公司先后摄制出《同仇》、《渔光曲》、《女儿经》、《乡愁》、《船家女》、《劫后桃花》、《黄金时代》、《逃亡》、《生之哀歌》、《人之初》、《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等近三十部优秀影片。1936年,上海各公司在“国防电影”口号下陆续拍摄的抗日爱国题材影片,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与左翼电影是一脉相承的。
特技美术师
也称“特技设计”。电影特技镜头的设计者和拍摄工作的组织者,与特技摄影师合作完成特技镜头的摄制。特技美术师兼有电影造型的艺术修养和掌握电影特技工艺技术的能力,能绘制特技镜头的画面气氛图,胜任各种透视合成镜头所需的绘画和模型加工等。在与特技摄影师研究确定具体拍摄方案后,运用相应的特技工艺技术,完成特技镜头的拍摄任务。特技美术师提出的特技镜头设计方案,须能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与影片总体造型融为一体,并充分考虑到逼真、安全、经济、省时等要求。
特技摄影师
电影特技镜头的主要创作人员之一。 与特技美术师合作,研究确定设计方案,运用相应的特技工艺技术,以普通的或特殊的摄影设备,完成特技镜头的摄制,以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
替身
替身 又称“替身演员”。代替影片中原演员表演某些特殊的、高难度的动作和技能,或原演员所不能胜任的惊险动作的特殊演员。一般选聘具有影片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代替某一演员完成规定的动作。
性格演员
能够塑造多种人物形象的演员。这类演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戏路较宽,擅长通过独特的表演进行银幕形象的再创造,塑造出的角色不同于演员自己,不同于自己扮演过的其他人物形象,也不同于其他演员扮演过的同一人物形象,同时每一个形象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音画对位
影片音画关系的一种。包括两种艺术处理:(1)音画对比。音乐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一致,只存在量的差别。例如在中国故事片《红色娘子军》中,有一组表现战士们充满青春活力、节奏快速的生活画面,而音乐是气势悠长、从容不迫的《五指山上红旗飘》。这样的对比,产生了加强画 面结构的作用。(2)音画对立。音乐的形象和情绪完全相反。例如在故事片《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被逼成亲时撞头寻死。兴奋欢快的结婚音乐,和祥林嫂头破血流、痛不欲生的画面形成尖锐的对立,深刻地表现了旧时代的悲剧性。音画对位有时也能预示剧情的发展。例如在故事片《天云山传奇》中,当宋薇和吴遥结婚时,表现宋薇沉重痛苦心情的音乐与喜庆场面相对立,预示着她婚后的不幸。
音画平行
也称“音画并行”。影片音画关系的一种。指影片中音乐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其基本特点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音画平行的音乐。
音画同步
影片音画关系的一种。指音乐与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相同。常用于动画影片。美国美术电影导演沃尔特·狄斯尼(Walt Disney,1901-1966)在他所导演的“米老鼠”影片中充分运用音画同步的艺术处理。因而音画同步的音乐,也称“米老鼠音乐”。也常用于歌剧片、舞剧片、戏曲片或喜剧样式、惊险样式的故事片中。有时还会形成画面、音乐与音响效果三同步。例如中国影片《孙中山》中,北伐军出城跑步出征,先是画面与脚步音响同步出现,然后音乐也同步出现 ,脚步声与音乐的低音声部相结合,加强了音乐的低音,显得更加雄壮和紧张。
音乐片
以音乐生活为题材或音乐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影片。一般以音乐家、歌唱家和乐师的事迹为描写对象。音乐片中的音乐作为主要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由影片中的人物表现出来,绝大部分都是非阐释性的。电影史上最早的音乐片是美国华纳影片公司1927年摄制的《爵士歌王》。中国影片《海上生明月》也属音乐片。
摄影棚
电影制片厂用以拍摄影片的建筑物。具有较大的面积与空间,供在其中搭置布景,布置各种照明设备,按场景进行影片拍摄,即一般所说的“内景摄影”。棚内除有供电、悬挂、起重、消防、通风等设施外,还须隔绝外界噪声,并具有适宜的音响条件,以适应现场录音并保证录音质量。为适应季节性的需要,还可安装冷暖空调设备。摄影棚大都为长方形,可有大、中、小不同面积,以800-1000平方米为宜。 一般采取组棚形式,即由二至三座联结在一起,周围构筑供摄制组及其他相关部门需用的附属房屋, 从而构成摄影棚建筑群体。
摄影师
摄制组的主要创作成员之一。负责运用摄影器材和造型手段,将电影场面艺术地记录于胶片,完成体现导演创作设计的银幕造型任务。在摄制组中,一般由摄影、照明人员组成摄影小组,摄影师作为摄影创作和技术处理的负责人,领导摄影小组工作。某些摄制组设总摄影师,摄影师则在其领导下,作为执行摄影,负责具体创作和技术工作。按照片种的不同,分为故事片摄影师、科教片摄影师、新闻纪录片摄影师、美术片摄影师等。此外,还有从事特技摄影、特殊摄影(如显微摄影、水下摄影、空中摄影等 )、字幕摄影等专业摄影师。
闪回
影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感情起伏。与一般回忆及倒叙不同,闪回不需要中断原来场景中的动作和节奏,而撷取最富于特征、最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动作或细节,用极其简洁明快的手法加以强调和表现,给观 众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和已经发生的事情,如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两者统称为“闪念”。
西部片
以开拓时期的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的影片。美国早期电影盛行的影片样式。多描写19世纪白人向西部拓展疆土,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以及当时各种势力之的斗争,颂扬拓荒精神。20年代的西部片故事情节单调,宣扬善恶因果报应,常见的内容为美人遇难,英雄相救,大打出手,有情人终成眷属等。影片主人公都是于正义感的戴宽沿帽,穿花衬衫牛仔裤,腰插双枪的牛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由詹姆士·克鲁兹(James Cruze, 1884-1942)导演的《篷车》和约翰·福特(John Ford,1895-1973 )导演的《关山飞渡》等影片问世,把西部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到新的水平。但多数西部片仍是迎合观众口味的粗糙之作。后来意大利也摄制一种类似的西部片,因意大利人喜食通心面条,被称为面条西部片。
喜剧片
以笑激发观众爱憎的影片。常用不同含义的笑声,鞭笞社会上一切丑恶落后现象,歌颂现实生活中美好进步事物,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启示和教育。多以巧妙的结构,夸张的手法,轻松风趣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着重刻画喜剧性人物的独特性格。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歌颂性喜剧和讽刺性喜剧,如《假凤虚凰》、《今天我休息》和台湾影片《稻草人》等。
闹剧片
以荒诞的夸张引人发笑的影片。多以滑稽笑料铺排剧情,较多描写市民生活,也有描写对敌斗争的,如法国影片《虎口脱险》。
译制片
又称“翻译片”。把原版影片(多为外国影片)的对白或解说,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重新配音复制的影片。制作时,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需要的语言;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肖的语调、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为一条完整的译制声带,用以印制供放映用的拷贝。将本国影片从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影片,也称译制片。
新闻影片
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时事动态的影片。以真实与及时为基本特征。即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访拍摄,直接纪录事件的原貌,而不允许虚构情节,或出现扮演的人物;必须现场拍摄,快速编辑和制作,真正成为形象化的新闻报道 。随着电视的普及,新闻影片已逐渐为电视新闻所取代。
系列片
指内容具有连续性,多集成部,构成系列的影片。系列影片每集自成起讫,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彼此关联,首尾呼应,矛盾冲突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迭进,造成悬念。主要演员或重要角色一般贯串始终,以便给观众造成完整连贯的印象。系列影片不论集数多寡,其片名是同 一的,但每集也可另加标题。系列影片可分为系列故事片(如《火烧红莲寺》、《红楼梦》)、系列美术片( 如《黑猫警长》)和系列科教片(如《昆虫世界》)。另有一些多集片,每集的故事情节、戏剧冲突与前后集毫无关系,只赖主角贯串全片,这类影片也被称为系列片,如日本系列影片《寅次郎的故事》,美国系列影片“007”等。
舞剧片
在音乐的烘托配合下,以舞蹈为主要 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故事情节的影片。多由舞剧改编,突出表现舞蹈艺术的成就。主要角色一般由专业舞蹈演员担任。如苏联舞蹈家乌兰 诺娃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以突出舞蹈场面为主的舞剧故事片,如英国的《红菱艳》。中国的舞剧 片有《宝莲灯》、《小刀会》、《丝路花雨》等。
舞台艺术纪录片
或称“舞台艺术片”。戏曲、音乐、 舞蹈、歌剧、舞剧、话剧、曲艺、杂技等舞台表演艺术纪录影片的统称。这种影片常在舞台演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电影化处理,用以记录某一剧种、某一流派、某一剧目或某表演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以满足更多观众的欣赏需要,或作为传授表演艺术的教材和研究资料。
全景
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全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实景
非人工搭制的场景。电影拍摄中,为了追求环境的逼真效果,所直接选用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一般须作不同程度的加工布置,以符合剧情需要。实景使影片中出现的场面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既可节约制片成本,也有利于加快摄制进度。
特写
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为美国早期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所创用。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范围小 ,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 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特写镜头与其他景别镜头结合运用能通过镜头长短 、远近、强弱的变化,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节奏效果。
推镜头
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被摄对象向前推近的拍摄方法以及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其作用是突出主体、描写细节,使所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现出来,以加强其表现力。推镜头可以连续展现人物动作的变化过程,逐渐从形体动作推向脸部表情或动作细节,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外景
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利于表现地方 色彩或民族特色。外景由美术师根据影片情节的需要事先选定,并可按照导演的创作意图对实景作一定的加工,使之具有典型特征和时代气息。
6. 您好,我想去私人影院,双人包间的那种,两个人去,请问买票是买一张
私人影院是按包间收费的。所以付费付的是包房费而不是电影票的钱,这是私人影院与电影院不同的一个对方。
一台投影机、一块大幕布、一台高清播放器、一套音箱功放就是“私人影院”一个包厢的全部硬件设备。观众在自助机上选要看的影片,选择完成后进入放电影的包间里面等待就行。影片结束后服务员马上敲门进来问是否需要续片,不需要就可以走了。
(6)贵州省铜仁市幕微电影院订票扩展阅读
私人影院又被称为“微影院”、“影吧”、“视听馆”,小到四五个包厢,大到三、四十个包厢不等,一般每个包厢可容纳2到5人,每个包厢都配有统一的沙发,设有90英寸到150英寸不等的专业幕布。
随着Blu-ray等技术的完善,迷你影吧、私人影院逐渐兴起,一个独立放映包厢搭配私人定制服务,既解决年轻人对观影私密性需求,也解决电影爱好者们对点播心仪电影的要求。
年轻群体普遍性格独特、鲜明,不拘泥于世俗、追求新鲜、追求新奇的娱乐体验,也不断促使着市场做出改变,而私人影吧模式就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全方位符合年轻群体所需要的娱乐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