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因为无知和偏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一些外国人污蔑中国,对这些人,你想说什么
只能说这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嫉妒,对中国取得的成绩不满,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中国飞跃式的发展。
B. 《长城》作为我国首次尝试和好莱坞合作的影片,它在电影史上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按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七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则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最开始传奇影业创始人托马斯·图尔有一个概念性的想法:长城之所以建造的如此宏伟,一定不单单是为了抵御“人类”。2012年,罗异担任传奇影业联合华谊兄弟在中国创办的公司传奇东方的CEO,他来到中国20年,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从“零”到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井喷阶段,这一切仿佛都是为了《长城》蓄力,无论是从电影内容还是市场培养方面。在这个合作的最佳时段,他找到了张艺谋,这位中国当代最具“掌控力”的导演。那时《长城》已经筹备了七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递到张艺谋面前的,是一稿“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
所以在这部电影创作过程中,好莱坞保证资金,投入技术,同时也规定了剧本走向,电影节奏,而张艺谋在其中做的是“带着脚镣跳舞”。同时“借水行船,输出中国文化”又是张艺谋拍摄这部影片的一个动机和理念:“我一直主张我们要有这样的合作,我们借用好莱坞这样的力量和他们喜欢的东西,哪怕是拍一个爆米花的电影,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把中国的一些文化符号传递出去。”所以,当电影导演被好莱坞资本绑架,当导演主题先行试图借助电影输出中国文化符号时,便产下了这样一颗好莱坞类型片与中国文化符号夹杂的不伦不类的怪胎。
钱钟书曾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无痕有味。”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深刻的主题、导演的艺术理想、人文精神理应通过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逻辑缜密的故事、气韵灵动的画面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而非如此这般迫不及待、急功近利的呈现出来。我们对这部影片的吐槽,不仅仅是因为影片的糟糕,而更多是出自对于一个曾经有思想、有个性、有才华,被称之为“鬼才”“奇才”的艺术家的失望。坐拥如此充裕的资本、豪华的明星、顶尖的技术,竟然整合出如此平庸的流水线作品,这是绝大部分对张艺谋还怀有期待的观众所不能接受的。《长城》再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畅销作品,都不可能仅仅是商业算计的分泌物。没有解决更高级的,让全球观众看到“一种活跃的、灵性的、充满幻想和好奇的生活”,那输出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C. 外国人对中国存有偏见和刻板印象的例子
楼主所说的歪果仁儿,这里默认为指欧美西方世界的人们吧,因为日本、韩国人,或者我们的其他东南亚的邻居们,对中国人的刻板偏见可能会与西方人不同。
首先!
他们对中国人几乎没有概念!只对亚洲人有概念 而且他们看到的所有亚洲人,他们都称之为CHINESE,中国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在特指我们,而是在指所有长着亚洲脸的人。
并不怪他们,纯靠长相,不看行为举止,穿着言语的话,我们自己也是分不清对方是来自亚洲哪个国家的,
但欧美大部分人不只外观,甚至连亚洲的不同国家及代表国家的各种文化标签都无法分辨,
举个栗子,经常有白人朋友在一个party里兴奋的朝我走过来,说:你是中国人?我X!我超爱寿司的,我也超爱漫画!你们那个PSY简直牛逼到爆炸!
还有人会和我讲:你是中国人? 我X! that's cool! 我姐嫁给了一个中国人,
我说啊 真的吗? 他:是的! 就在那边,我带你去见他
走过去后发现画风是这样的:
经过攀谈以后, 对方是如假包换的菲律宾人,不是有中国亲戚的那种。
我就问那个白人兄弟,尼玛这也算是中国人? 他却理直气壮: they are all chinese to us
我就:
其实和大部分外国人讲亚洲文化及人种差异完全是对牛弹琴,就好像一个东欧人和你讲塞尔维亚人和波黑人的区别一样,对于我们来说,分不清楚也有情可原,
何况我们中国还有56个民族,那么多少数民族的长相也都不同,更不用说什么南北东西差异了
我有一个水族朋友,长得和东南亚人一模一样,连自己都经常开玩笑调侃,你让一个外国人猜他是哪里人,基本上没戏
比如让我猜一个blond (金发)他有可能是德国人,北欧人,美国人,也有可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我们都觉得以黑发为主,但是事实上,西班牙也有很多金发的人,因为欧洲从历史上就是一个大融合,在法国就有很多的波兰人后裔,他们的后代如果还是和浅发色的人在一起,那么他们的子孙后代很有可能依然是金发,但他们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了。
书归正传,
既然他们分不清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那么这些歪果仁对亚洲脸的刻板偏见是什么呢?
(以下外国人的偏见可能会伤及自尊,玻璃心者别走心,喷子、杠精,请在此时离场)
狗肉专家
西方白左都是玻璃心,听到吃狗肉这种消息就瞬间高潮,马上刨根问底,其实亚洲很多国家都吃狗肉,韩国朝鲜都吃狗肉,但是因为我说的以上原因,Chinese是欧美对亚洲人的总称,所以这个锅,是我们来背的,而且玉林狗肉节这个东西,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曝光度极高,所以这个锅也就算是实锤了。
大家请看 如果在google中输入 Yulin 这个拼音,全部都是狗肉节的场景,所以他们这样评论中国人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不发表个人观点,仅陈述,因为无论我站在支持还是反对面,都会被喷)
D. 美国人对中国人有偏见
中国的礼仪和美国的不一样,可能唠嗑的时候你问的话太多了。打比方,中国人习惯说你吃了么,你去哪啊?美国人就很不喜欢,因为美国人注重隐私,人家不乐意让你知道去哪,或者做什么。
美国人可能真的对中国人有偏见,你去看美国的电影,中国演员都演的什么角色,看看发哥,看看子怡大姐,都演啥了,不是海盗就是妓女。
甄子丹以前在美国,后来回来发展,说以后不会接拍美国片,因为这样让他很压抑。
E. 外国人对于中国有哪些偏见
有以下偏见:
—中国人都会功夫
是的,他们并不是真的在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高兴,而是没有想到中国居然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国家,“韩国再也不被中国追随了”。
F. Quora 上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偏见
很多啊,各种对中国缺乏认识造成的搞笑的偏见,比如认为中国缺电,认为中国道路很差,认为中国有世界最大的贫民窟,认为中国人应该推翻暴政追求民主,等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西方人的普遍认知中,中国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而大多数西方人对共产主义国家的印象就是物质贫乏,精神文化单调,人性压抑,没有人权,人人被洗脑不能理性思考社会问题。这种冷战思维对西方社会遗毒极深,和有意识无意识的殖民主义思维混合构成当今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认识,让他们看不到一个虽然问题重重却正在积极改变世界的中国。
G. 为化解一些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单是西方对中国文化,对中国有偏见,中国人对外国文化,对外国也有很多的误解和不了解.文化方面偏见的消除应该是相互的.上回我听BBC,里面主持人问几个嘉宾:怎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一个尼日利亚人说:如果世界上每个人每年至少读两本关于别国文化的书,这个世界就能变得更好。 (不知道这句话对解答楼主的问题有没有帮助?呵呵)
H. 如何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
外国对中国的偏见和中国对外国的偏见是相互存在的,就如同国内的地域歧视和民族歧视一样。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根本解决途径便是增进交流,多多了解。
I. 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偏见
老外应该认为中国人都会武术吧,老外认为中国人都不看红灯过马路,而且都不排队,都随地吐痰,我想这些都是偏见。老外以为我们中国还是以前那个落后的国家,这是错误的,这是偏见,我们中国人已经强大起来,我们中国的经济已经腾飞起来,让那些对中国有偏见和误解的老外一边儿凉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