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龙门石窟的传说的介绍
微电影《龙门石窟的传说》在关林景区内举行了开机仪式,据了解,这部微电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影视中心、中广网旅游频道、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洛阳视窗、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读者俱乐部、洛报同城网、大唐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团、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及洛阳龙门旅游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该片是“洛阳十大文化符号”系列微电影的第二部,该系列微电影的第一部是《洛阳牡丹仙子的传说》,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已经与大家见面。
Ⅱ 龙门石窟的历史和故事是什么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
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于是带领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和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
(2)龙门石窟的传说微电影扩展阅读:
龙门石窟的价值影响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
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
Ⅲ 关于龙门石窟的历史传说,你了解多少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该景点历史悠久。洛阳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洛阳看龙门石窟,因为龙门石窟里面有很多的建筑都非常的有历史气息。
最后,龙门石窟是洛阳的特色文化,如果要去洛阳游玩的话,小编建议一定不要错过龙门石窟。
Ⅳ 龙门石窟的神话传说五十字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湖面迷雾妖娆,四周青山巍然屹立,人们常常在山上放牧种植,在湖里打鱼,生活十分安详平静。村里有个孩子尤为勤劳,天天去山上放羊,经常能听到从地下传出几声奇怪声响“开不开”,回家后告诉给母亲。母亲就对她说,要是再听到的话就回答说:“开!”第二天孩子就按妈妈说的回答了一声,结果,话音刚落,就地动山摇起来,龙门山一下子从中间断裂开了,原本平静的湖水突然从裂口喷涌而出,好似万马奔腾般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直奔向了东海。一阵汹涌磅礴过后,两山依水的崖壁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蜂窝一样的窟隆,排列有序,窟隆内全是石像,有的模样还非常的清晰可见,有的轮廓模糊不清,各种各样的姿态实在是奇观。于是从那以后,洛阳的龙门石窟便为天下人所知,许许多多的慕名者前来一睹神奇,成了古今中外旅游度假的圣地。
Ⅳ 龙门石窟的历史和故事是什么
龙门石窟的历史: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Ⅵ 龙门石窟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 文化 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龙门石窟 故事 传说 ,欢迎大家阅读。
龙门石窟故事传说一:龙门开不开
洛阳南边,有两座峻峭的山峰,夹着玉带似的伊河。这个山口就是著名的游览地龙门。
传说很早以前,这两座山峰是连在一起的没有龙门,他没有伊河,只有一片连绵起伏的石头山,山上树少草多,山南是一望远际的湖泊。
在龙门山的北边,住着一个大财主,外号叫“笑面虎”。笑面虎胖得成了皮球,平时上山看自己的田地时总要让两个家丁搀扶着。不然,他一抬脚,准会失去平衡,骨骨碌碌一下滚到山底。笑面虎的脸上整天挂着笑容,可肚里整天在捣鼓着坏主意,因此他家的财富越聚越多。笑面虎家有个放羊娃,穷人家孩子没正名,生在山边,就叫山娃。山娃天天赶着羊群上石头山上放牧。一天,羊儿散开吃草去了,山娃就躺在山顶上休息。他隐隐感到身下的山肚子里有隆隆的震动声,就侧转身,耳朵贴近石头细听听。山肚子里似乎有人在问:“龙门开不开?龙门开不开?” 山娃好惊奇,回家就把这事儿告诉了乡亲们。一位白胡子爷爷说:“你可不敢乱接腔呀!听老人们说,谁要答一声‘开!’大山就会裂开,山那边的洪水就会冲过来了!” 山娃赶着羊回到笑面虎家,笑面虎嘿嘿一声奸笑,说山娃回来得晚了,早开过饭没饭吃了。山娃生气地回长工房躺下,心想,总有一天,我要叫这大山裂开,叫那洪水淹死你这狠心贼!他慢慢睡着了。忽然,有人轻轻在叫“山娃”。山娃睁眼一看,是丫头水秀偷偷给他送来了一块窝窝。山娃和水秀互相体贴,天长日久,俩苦命的孩子有了感情。笑面虎看出来了,嘿嘿一笑,对山娃说:“你给我好好放羊,啥时候把羊放得满山坡了,我就把水秀嫁给你……” 山娃盼望着能和水秀结婚过上好日子,从此起早摸黑地为笑面虎放羊。冬去春来,草青草黄,终于,满山坡都成了老财家的羊时,山娃向笑面虎提出要与丫头水秀成亲。 笑面虎嘿嘿一笑:“好吧!三天后让你们成亲。” 山娃把这喜讯告诉水秀,两人高兴得跳了起来。
第二天,山娃照样赶着羊群上山。谁料,笑面虎竟把水秀卖到了洛阳城里!其他长工跑上山把消息告诉山娃,山娃气得立即下山去找笑面虎论理。笑面虎哈哈一阵狂笑,忽然变了脸:“穷小子,你想娶水秀?你去山南边湖里照照你的穷样子去!你老老实实给我上山放羊,掉根羊毛我扒了你的皮!” 山娃知道上了老财的当,气得头晕眼花,浑身打战。他恍恍惚惚来到山岗上,腿一软倒在地上。这时,他又隐隐听到山肚子里的隆隆声和“龙门开不开”的问声。愤怒的他撑起身子,怒目圆睁,挥舞双拳大声应道:“开吧!开吧!淹死这些恶霸老财吧!”
轰隆隆!随着山娃的呼喊,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山风从中裂开,山南的湖水汹涌泻下,冲向老财的庄园。翻腾的浪花中,笑面虎再也笑不出声了,挣扎几下,没入水中没了影儿。
洪水过去,只见大山崩裂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宽山口,形似门阙,门阙中间流下了一条河,这就是现在的“伊阙”的伊河。
笑面虎据说变成了滚圆的癞蛤蟆,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丑样。水秀呢,不愿跟人贩子去受辱,过洛河时,趁人贩子不注意,纵身跳进了洛河,变成了秀雅洁净的荷花。山娃喊开龙门,造出伊河,成了伊河神。人也看到水秀跳洛河化作肖荷,就带着伊河流过来,汇入洛河,用自己流动的胸脯去扶摸、护卫、滋育着河边的绿荷,恩恩爱爱,至今再无分离。
龙门石窟故事传说一:大禹劈龙门如果你面前有张洛阳地形图,你就会看到,从龙门口(伊阙)穿过的伊河,是从西南方向奔泻过来的,沿河上溯,两旁远远的有熊耳山和外方山逶迤夹峙,至伊川县西南边界处,两座山渐渐靠近,分别突起两个山峰,叫作九皋山和海峰山,隔河相视,犹如一个伊阙一般。
传说,古时候,龙门东西两山是连在一起的。山的西南边,由于数山夹峙,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湖泊。伊水滔滔不绝,那湖泊也不断加大,侵食了沿岸的良田和村庄,人们只好背井离乡,跑到四周的山上避难。
后来,大禹治水来到了这里。他采用的是疏导川河的办法。因此,他登上高高的海峰上仔细地观察了地形,就扛着大斧来到龙门山,一斧子把山劈开了一道沟槽,两山夹沟,恰如墙上开了门洞,让滚滚洪水穿门而过,流入黄河。于是,湖水消退了,只留下中间那条长年流沿的伊河,留下了河两岸平坦肥沃的良田。
为了纪念大禹,人们在当年避难的海峰上建了一座海渎庙,四时供奉禹爷,香火不断。不知什么时候,佛祖领着他的菩萨、天王、力士诸弟子出行到龙门口,望着禹泄洪的工程那么绝妙合理,且造成了那么宜人的景色,就喜欢得不想走了,立在那里久久地欣赏。无数起伏的河波把他们的神光四散反射开去,就在两岸的岩壁上印化下了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影子。当然,佛法大原,那神光反射出去也不大变形的,好比现在的激光一样,射多远都是如一的粗细。因此,印的影子表情都差不离。那神力小的,光就散射了,出来的影子,表情有的慈善,有的英武,有的凶猛,有的还挤眉弄眼不那么庄重。现在的艺术家们也不探究竟,反说这些力士、飞天、供养人之类的, 雕刻 得“更接近人类生活”、艺术性高呢!你说怪不?
龙门石窟的旅游信息参观路线
总路线:
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
东山石窟:
南门---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北门
香山寺:
南步游道---莲花池---钟楼、鼓楼---天王殿---罗汉殿---石楼---九老堂---观景台---大雄宝殿---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撞钟(钟、鼓楼观景台留影)---从后门经东山宾馆进入白园
白园:
南大门进---南诗廊---琵琶峰---北诗廊---道诗书屋---乐天堂---青谷---正门
开放时间
旺季:04月01日-10月07日 开放时间: 07:30-22:00
10月08日-10月31日 07:30-18:00
淡季:02月01日-03月31日 开放时间: 08:00-18:00
11月01日-次年01月31日 08:00-17:30
景点交通
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可从洛阳火车站乘81路公交车前往,车程约40分钟。
还有从市区其他地方坐53路、81路和60路也可以到达。龙门石窟与少林寺之间也有对开的班车。
猜你喜欢:
1. 百闻不如一见典故
2.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
3.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4.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5. 河南旅游导游欢迎词
Ⅶ 龙门石窟有什么电影
微电影《龙门石窟的传说》
,《天下龙门》
Ⅷ 龙门石窟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
母亲想了想,便告诉他,如果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罅中迸出,蓄为芳池,泻为飞瀑。
两山的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隆,窟隆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