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视频 > 微电影利润

微电影利润

发布时间:2022-12-15 06:13:41

1. 网络视频微电影如何盈利

微电影都是在视频网站发布的,全靠网站或片头的广告收入,一般微电影都是某个视频网站自己投资拍摄的,电影好看自己的网站点击率也跟着提升,广告收入也就更多,总之一句话:广告。电视台怎么那么多广告?道理一样。

2. 微电影发展壮大时期,传统媒体遭遇的冲击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闻核心竞争优势把握不到位,没有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2、市场发行量降低,营业额及利润断崖式降低.3、广告市场日益萎缩,无法很好地吸引受众与广告商.4、传统的采编模式时效性低,缺乏竞争力.5、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几分钟-60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3. 微电影里植入一个企业的广告 费用是多少大概

这个很难说,看你是植入还是为企业品牌定制,单纯植入会便宜一些,定制就会增加很多额外的费用。
设备租赁给各地差距不大,后期的剪辑设备也不会有很大偏差,主要的价格差异集中在导演、编剧、摄像师、后期剪辑师、特效师等这些智力的环节。另外你可以根绝对方的预算来做规划,如果不是20万以上的片子,20-30%的利润就可以了,然后根据剩下的费用来规划。

4. 我准备创办一家微电影公司,大家给点意见

你这些想法 难道婚庆公司不知道吗? 营销费用,人员费用,场地费用,机器费用,这些钱都是一大笔啊,没有足够的利润 撑不起这些事情的。 建议就是 营销这一点你想怎么去实践是关键点

5. 从网络短片到网络大电影

(三)产业发展——快速前进的网络大电影时期(2014年至今)

网络大电影,实际上是网络电影进入产业化阶段的具体形态。2014年,爱奇艺首次公开提出了“网络大电影”的概念,认为其是“时长超过60分钟,制作水准精良,具备正规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3]单从概念上来看,网络大电影与微电影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前者被限定了时长,因此也有人称网络大电影为“微电影”或“长微电影”。不管是微电影还是作为其升级版的网络大电影,究其本质,二者都属于网络电影的范畴。

制片方制作出符合规范的影片,通过视频网站进行放映,视频网站用户在视频网站上付费观看。制作方根据点击量按照预先约定好的付费标准与制作方进行票房分账。视频网站作为网络电影放映渠道持有者,打开了从制作方到观看者之间的通路,它运用自己上下联通的平台优势成为这条新兴产业链中的核心节点。

二、网络电影产业链的形成及其原因

有关产业链的思想,要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他对“制针”过程的生动描述,体现了西方最早对传统产业链的认识。后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将这一思想延伸到企业之间,揭示了“分工”“协作”的内涵和意义,这被视作产业链理论的起源。[4]在我国,就产业链的概念而言,学术界还未达成统一认识。学者刘贵富在分析总结现有概念的基础上,又对已有的产业链结构组成和产业链的组织性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定义: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5]从网络电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具备构成产业链的基本要素,其运行规则也遵循着产业链运作的逻辑。网络电影生于新千年,却在成长了十几年之后才具备了产业化的形态。分析其背后原因,可以发现在网络大电影时期的网络电影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链,主要是受到了市场发展、盈利模式和企业进化这三股力量的推动。

(一)视频付费市场的成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65亿,相比2016年底用户规模增长2026万人,增长量同比翻倍,占网民总数的75.2%,继续保持网络 娱乐 类应用首位。[6]规模大,发展快,是当下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的两个基本特征。2017年11月末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指出,2017年国内网络视频用户的付费比例继续增长,有超过四成的用户曾为视频付费。相比2016年,用户的付费能力也有较大提升,每月支出40元以上的付费会员从2016年的20.2%增加到了2017年的26.0%。[7]由此可见,我国网络视频用户的付费意识已经逐渐养成。

基于对视频付费市场发展态势的把握,视频网站对在此时推出网络电影付费观看的放映模式较有信心。只有先确定了观看者愿意为视频内容付费这一基本前提,才能够保证网络电影产品的交易的顺利完成,最终为制作方和播映方带来收益。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与市场原本使用的是不同的交易机制,市场机制是以价格配置资源,企业机制则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8]市场和企业处于组织制度谱系的两极,连接这两极的有一系列连接无数个市场与组织相混合的准市场组织,产业链便是其中的一种。在网络电影这一产品的交易中,视频网站发现了这个中间市场的价值,通过构筑产业链为自己降低交易费用。当视频网站与制作方和消费者同时构建较为稳固的伙伴关系时,它就自然获得了因减少签约交易带来的额外收益。因此,视频付费市场的形成是视频网站推出创新盈利模式的前提。在网络电影产业链中,视频网站占据了核心位置,成为连接上游和下游的关键点,他们掌握着市场的前沿动态,同时又持有制定商品价格和利益分配的权力。在如此丰厚的市场利益催动下,这场由爱奇艺牵头,另外几家头部视频网站紧跟其后的网络电影盈利模式改革在三年内迅速铺开。

(二)成熟的分账模式初步显现

推出付费分账的盈利模式,是视频网站对推动网络电影产业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从网络短片时期的不言利益,到微电影时期的残缺的盈利模式,网络电影终于在网络大电影时期采用了一种能够贯通产业上下、带动产业动态运作的盈利模式。制片方的收益来源不再局限于制片期的广告赞助,网络电影本身的价值得到了开发。

根据对四家头部视频网站推出的分账交易规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各视频网站基本都采用了票房分账和营销补贴相结合的交易方式。但是视频网站之间所用的分账策略又各有偏重。比如爱奇艺和腾讯,二者虽然都推出了按有效付费点播(付费用户播放单一付费影片超过6分钟的一次或以上的观影行为,计为一次有效付费点播)分成,但对于优质片源,腾讯更倾向于参与出品、一次性买断或者保底分成等合作方式。一般选择独播合作且评级较高的网络大电影更容易获得高额分账,如爱奇艺2018年2月上线的独播的《灵魂摆渡之黄泉》累计分账金额超过4000万元。优酷此前的分账方式与爱奇艺基本一致,但是2017年11月优酷进行了模式改革,采用有效时长×有效VV 运营奖励的付费方式。其中,有效时长为影片在付费期内的会员累计观看时长,以小时为单位。有效VV是用户对影片的有效点击数(观看6分钟以上视为一次有效点击)。有效VV被分成6个区间,不同区间对应2~6元不等的分账价格。营销补贴方面,则将会员拉新作为奖励点,即一部网络大电影每月为优酷带来新会员流量的前5名获得10万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搜狐进入网络电影产业时间最短,分账方式也最为简单,直接采用保底固定分成的方式,营销补贴力度与全网基本统一。

尽管几家进入网络电影市场的视频网站给出的分账模式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给出的单次点击价格却差异不大。根据产业链利益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产业链合作伙伴间利益分配谈判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产业链中间产品的定价问题。关于中间产品的合理定价成为产业链企业谈判的焦点,也影响着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9]在网络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博弈中,具有主导权的视频网站自然获得了进行价格决策的“先动优势”,但是他们也必须维持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考虑到产业链是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存在的。从几家视频网站给出的定价和网络电影产业链的运营现状来看,网络电影付费分账的市场定价基本稳定,市场运行较为平稳。合理的定价及适当的营销补贴构成的多种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产业链内部的企业进化

除了付费市场的成熟、盈利模式的完备,推动网络电影产业链形成的另一个推力来自于产业链中各个角色的不断进化。企业进化理论由生物进化论启发而来,认为与生物进化相似,企业进化就是指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和获得的相对稳定的结果。[10]

对于网络电影这条产业链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制片方和视频网站。从网络短片走向网络大电影的演进中,这两个角色也都完成了自身的进化。

从网络短片到微电影再到网络大电影,制片方的角色沿着“非专业从事影视制作的网友—专业从事影视制作的个人—专业从事影视制作的公司”这一路径向前。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电影完成了从OGC到PGC的转型,越来越多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投入到了网络电影产业的生产之中,网络电影的质量也得以提升。

视频网站则沿着“门户网站未独立时期—独立 探索 时期—市场竞争时期”不断演进。在网络电影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扮演制片方和发行方的两个企业角色都在不断进化。他们向着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推动了网络电影从“兴趣式创作”向“专业化生产”的转变,推动了网络电影产业链的最终形成。而组建产业链本身就是企业生存环境发展的重要体现,在进化的过程中,制片方和视频网站都展现了主动学习、主动创新的精神。这种进化的力量,从内部推动了网络电影产业链的出现。

三、对网络电影产业链优化路径的思考

尽管网络电影产业链已经发展起来,但是它目前也只具备了构成产业链的基本要素。一方面,盈利模式单一、发展不充分仍是目前网络电影产业链要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网络视频的政策还处在变动期,未来对网络电影的管理必然会趋向规范化。这也意味着粗放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在即将到来的市场和政策的双重考验中遭受打击。因此,网络电影产业必须意识到现有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完善,方能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网络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还不够熟练,整个产业还处于粗放式增长的阶段。从微观层面来看,现有的制片、放映、盈利三个环节中仍有许多细节亟待优化。

(一)多元盈利,分账模式动态化

目前由几家头部视频网站搭建起来的分账交易方式构成了网络电影盈利的几种主要模式。这些模式大同小异,创新性不足,其中的科学性也有待探讨。比如全网都将6分钟以上的观看记录为单次有效观看,这样划分是否有科学的论证依据?此外,一部网络电影的价值应该从很多方面得到体现,仅仅通过单次点击与营销补贴相结合的盈利方式并不能从多角度对其产生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衡量。因此,网络电影产业在未来想要走得更远、更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盈利模式,方能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应该推出衡量标准更为多元的分账模式,这能够将双方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最小化,减少产业链运行中的阻力。推动分账模式走向科学化,这也是视频网站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由之路。动态分账的科学性也已经在传统院线电影的发展中得到验证。动态化的分账模式会成为未来推动网络电影盈利方式向前发展的一大动力。细分付费期、分批计费的动态分账方式在网络电影产业的运用,将为视频网站打开利益分配的新思路。

从网络电影制片方的角度来说,需要其提升自己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联系,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作为网络电影的产品制造者和持有者,网络电影制片方要有思维延伸意识,不能仅停留在一个环节止步不前。目前已经有一些影视公司,将网络电影制片、宣传、发行、艺人培养等多个环节融为一体, 探索 多线发展、多元盈利的道路。

(二)查漏补缺,产业链条丰富化

产业链并非一个形成后就固化的链状结构,它是一个不断延伸、不断丰富的具有生命力的动态集合体。网络电影的产业链只具备了一个影视产业链维持运作的基本要素:制片、放映、盈利,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看,这条产业链还有许多可以丰富的空间。

周新生在《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打造最主要的内容是产业链伸展的方向和范围,横向同业伸展和上下游纵向伸展是产业链打造的两个方向。[11]对于网络电影来说,产业链的横向丰富也即横向拓展,其路径是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的视频网站实行兼并、重组,由此组建产业链的若干子链,如艺人经纪、宣传、营销等。网络产业链的纵向发展,也就是常说的延长产业链。根据延长产业链的基本思路,网络电影要在原有的产业链基础上向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继续扩张。就网络电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上游端应该保持更加开放的状态,广纳人才,在制片端之上形成导演、艺人、编剧的筛选机制。一些内容优质、影响力较好的网络电影可以考虑下游端的衍生品开发。

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扩张都应找准时机,不能盲目,否则就会遭遇终端市场销售不畅或横向扩展太快而无法管理的局面。

(三)扩窗发行,放映面积扩大化

扩窗发行在院线电影的发行方式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实行扩窗发行仍处于试验阶段。扩窗发行以某个银幕为首发渠道,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按照影片上映的时间推移,让其依次在不同的银幕播映,使电影产品的收益最大化。我国院线电影产业的发行放映渠道主要有影院发行放映(包括国内和国外影院)、付费电视、音像制品、有线电视等几个渠道,而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主流扩窗模式采用影院放映(往往从国内—国外的顺序)—付费电视—音像制品—有线电视的顺序进行投放。[12]

“扩窗”过程隐含的经济理论也叫“价格歧视”,把消费者明确细分为不同的群体,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向消费者收取“预定价格”。[13]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付出他们愿意和能够为这一产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不是通过由电影公司按照垄断价格标准所制定的单一标准付费,公司以此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按照这一思路,网络电影制片方也应当重新考量发行投放问题,在以视频网站为首发平台的基础上,运用“扩窗”的经济原理对产品进行分期化差异化定价。尽可能地售卖给更多的平台,实现网络电影产品利益最大化。由传统院线的扩窗发行模式,可以对网络大电影扩窗流程进行基本构想,优秀的网络影片可以尝试由视频网站—网络电视—电视播映的扩窗发行路线进行扩窗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电影在实行扩窗发行的时候要平衡好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的关系。美国著名的流媒体网站NETFLIX公司将电影《无境之兽》进行线上线下的同步发行,威胁到了院线方的利益,遭到了传统院线的强烈抵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在多渠道发行中,要形成层次清晰、梯度明显的发行方式,减少渠道之间的内耗,避免影响影片的收益。

四、结语

网络电影走过风雨十九年,终于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棵初具形态、有枝有叶的树木。它起初只是少数网友出于兴趣爱好甚至是出于“恶搞”的产物,但是随着其转向商业化运作,网络电影也逐渐变成一种规范生产的影视类商品。网络电影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这为网络电影的市场化生存做了基础保障。在未来,网络电影产业链将在内部进化和外部推力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向前发展,逐渐从单一产业链模式转向多元化形态、多链条结构,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也会进一步延展生长、分工细化。另外,各视频网站之间竞争升级,继续将网络电影作为衡量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出于对市场的争夺,视频网站还将不断完善分账模式,争夺优质网络电影资源的放映权,这也为网络电影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力。最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和互联网的发展势头都相当迅猛,网络电影市场未来前景一片利好。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绝不会止步于此,这条还相当单一的产业链并不是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的最终形态。随着网络电影产业链的优化升级,网络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结构规范的网络电影产业体系将逐渐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司若.我国微电影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J].电影新作,2017(1):68.

[2]常琳,叶非.微电影盈利模式初探[J].中国电影市场,2013(6):27.

[3]杨向华.网络大电影的现在、过去和未来[N].中国艺术报,2017-04-07(6).

[4]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5.

[5]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

[6]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728.htm.

[7]王鹏.《2017年中国网络视听研究发展报告》发布[EB].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7-11/30/content_41956559.htm.2017-11-30.

[8]孙洛平,孙海林.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6:33.

[9]李心芹,杜义飞.产业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研究[J].经济师,2005(3):24-25.

[10]陈金波.企业进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5(6):75-78.

[11]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 社会 科学,2006(4):30-36.

[12]尹鸿,詹庆生.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J].电影艺术,2006(2).

[13]王玉霞.价格歧视理论中的若干问题[J]. 财经 问题研究,2000(11):18.

(韦嘉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骆正林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 v电影互联网要素组合是盈利模式遵循什么

微电影互联网要素组合式盈利模式遵循“玫瑰的蒸馏站是加工环节中最苛刻的电影技术。现在只有车间主商业任和监督员有能力商业模式。

格兰富本身也商业在行动商业模式,它不仅引入了“可持续发展指标”来评估高管的绩效,从电影上至下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是头号人物但是对这个领域有深刻的了解。

微电影特点

井字键认为微电影中有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是微电影的三个本质性特征。

微时长是指片长时间短,一般在30秒-300秒之间, 要求影片在短时间内完成叙事,内容具有创意性,高度凝练,并有利于快速传播。

微周期是制作周期比较短,最长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微投资是指微电影成本低廉,进入门槛较低。相比传统的电影制作投资成本,微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发行,整个过程投资都小于传统电影。

7. 拍完了一部电影是怎么挣钱的

第一种:分步骤投入。资金分几步到位,合同中规定,当某些条件满足时,如剧本完成、卡司选定等,下一步的资金便自动到位。第二种:包装买卖、货成交易。制片人或经纪人先将影片的要素组合好,如确定剧本、主要演职员、拍摄计划等,然后找一家电影公司,以求得到它们的投资。一旦对方答应,签下合同,然后拿着合同再去找别的资金,包括银行贷款。等影片拍竣,电影公司便来提货(拿底片)。第三种:预售或称卖片花。在一部影片尚未拍摄完成前,先将影片的发行和放映权分门别类卖出去,但是,卖片花得到的一般不会是现金,而是期票,因此制片人需要到银行去按一定折扣兑换成现金。卖片花的成功率一要看制作班子的阵容,二要看行情。一般情况下,一部影片靠预售大约能得到60%的制作费用。第四种:私人集资。一般只适用于低成本影片,由制片人通过私人渠道融资,需要成立有限合伙公司。

8.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盈利模式探究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盈利模式探究

摘要: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微电影的出现打破了旧的电影产业链条,代表了未来文化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对当前的中国微电影市场来说,如何尽快建立一整套审批、监管、推广和品鉴体系,提高优秀微电影作品的版权意识和市场反馈意识,这是我们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新媒体 微电影 盈利

Abstract : As a proct of the new media era, the emergence of micro-film to break the old film instry chain, represent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stries. However, the current Chinese micro-film market, how to establish as soon as possible a set of approval, supervision, promotion and tasting system to improve right awareness and market awareness excellent feedback micro films, and this is what we need to think and research.

Keywords: new media micro movie earnings

在当下,许多人开始用手机阅读电子报纸,在互联网上在线收听广播,在公交车上观赏移动电视节目,使用微博、微信进行信息互动和人际交流。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信息可以在一瞬间覆盖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人们把这些新的媒介形态叫做“新媒体”。在传统电影领域,受到它的影响,一个新的影视艺术――微电影也应运而生。今天,无论你打开各大门户网站,还是登录各个视频平台,又或者网络一下或谷歌一下,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微电影。

微电影的作品很多,但成功案例太少。事实上,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微电影作品当中,真正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并获得盈利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一经推出便迅速的湮没知之甚少,有的是昙花一现。很多个人工作室或小制作公司倾其身价拍摄一部作品,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血本无归。这些不但是物力资源上的浪费,也间接造成微电影人才的流失,为微电影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在中国微电影事业井喷式爆发的背后,微电影的盈利模式却仍然处在探索当中,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微电影的盈利困境分析

1.1草根微电影很难盈利

这点身为草根族的微电影学生爱好者最有体会。笔者走访了河南某高校新闻系影视编导专业的几名毕业生,他们在毕业后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主要工作是与婚纱影楼合作拍摄并制作婚礼视频。其中一名学生小王谈到“因为对于拍电影特别感兴趣,所以在大学选择了影视编导这个专业,在学校时就和同学合作拍摄了一部以校园爱情为题材的微电影。毕业之后,和几个同学成立的微电影工作室,拍了好几部原创微电影,而且也拿过一些奖项”。我们通过和一些中小企业合作,他们提供赞助,我们在电影中为他们进行广告宣传,也算抵消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还没有一部盈利的作品,只能依靠和影楼合作来赚钱了。”

在微电影制作中,每一个步骤,比如剧本创作、造价预期、组建团队、选择演员、选取拍摄地、后期制作、发行都需要资金链的支撑,而这就成为了草根一族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微电影的成本从高到低,从几百万到几百都有。但是如果想拍一部质量较高的微电影,成本至少要上万,还不能算上演员的费用。这就造成了草根微电影极难盈利,此外,缺乏营销也是草根微电影无法盈利的主要原因。

1.2微电影没有形成市场化产业链

现阶段微电影的商业模式比较单一,一般是与视频网站和广告商合作,采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和播放,微电影投放的成本并不昂贵,只收取很少的费用或完全免费。虽然如此,就微电影本身而言,却并不能很好的盈利。特别是一些原创的不含商业性质的微电影,几乎连成本都维持不了。原因在于网络这个平台式开放性的`,受众可以免费的浏览观赏,并且进行传播。其实,这也就造成了微电影的创作者的版权得不到应该的保障,版权的丧失可能就意味着利润极低。

在这种情况下,微电影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广告商的投资。与广告商的合作是一种获得利润的方法。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微电影的质量。广告植入太少商家不满意,植入太多观众又不买账,这个度需要把握的很准确。微电影想要盈利就需要发展,需要市场化。微电影可以把合作的领域拓宽,比如延伸到音乐、游戏、文学,将行业资源尽可能的扩大。如果还是依靠广告主作为盈利的唯一模式,那么,微电影的前途却是让人担忧。

2.微电影盈利模式探析

2.1举办各种微电影主题活动

青年代表着未来,年轻代表着希望。微电影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对青年学子的引导和扶持青年学子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微电影赛事、节目展演、以探讨,观摩,座谈等形式共同探究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定向投资等方式把他们吸引到这一行业当中来。这也从一个方面抵御了过度商业化对微电影本身艺术价值的侵蚀,另一方面可以依靠微电影相关活动盈利。通过举办各种旨在推动微电影事业发展,为微电影发掘人才的微电影赛事,微电影评奖和各种微电影节,如中国网络电视台举办的“‘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人民网举办的“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举办的“中国首届大学生微电影节”,“2013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等,都开拓了微电影盈利新渠道。

2.2与广告联姻实现共赢

网络上曾流行过的一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尽管受众对于广告极其排斥,广告性太强也成为阻碍微电影发展的因素。但在盈利模式上的困境让网络视频和微电影不得不与广告联手,在企业的资金支持下,为企业量身定制宣传产品的广告式视频短片。所以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广告,不仅要在节目内容上吸引观众眼球,充分打动观众,同时还要让受众充分感受到企业所表达的品牌精神以及所蕴藏的企业文化,从而找到在兼具艺术创作与又形成广告效益的完美平衡。因此企业在制作微电影时要从新媒体的受众群体;传播目标顾客习惯使用的媒体方式;公司现有的资源对新媒体开发的支持程度。商业微电影必须寻找到这个平衡点,虽然本质是广告,但内容要具有感染力,才能实现共赢。

2.3打造微电影产业链

由于微电影依靠版权获得利润的可能性极低,而对广告的过度依赖会影响其质量,因此微电影想要取得发展,想要获得利润,就需要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打造属于微电影自身和周边的产业链。以《老男孩》为例,影片取得成功之后,在影片中由筷子兄弟演唱的感人至深的主题曲《老男孩》也通过单曲的形式与观众见面了,还获得了下载冠军和很高的销量。微电影《找寻真我Love Once More》中讲述了纯美的爱情故事,影片中展示的印尼巴厘岛美景和异域风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看了之后就表示一定要去旅游。这代表了微电影在音乐和旅游方面完全有能力拓宽自身的盈利渠道。除此之外,微电影还可以和人们日常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比如可以开发化妆品、饮食、家居、房地产等方面的领域。另外,微电影可以制作为影像资料发行,让盈利的方式更加宽泛。更可以尝试与电视媒体的合作,从而实现版权盈利。

2.4探索用户付费模式

据统计,2010年手机视频市场收入为7.1亿元,2011年手机视频市场收入为21.6亿元,2013手机视频市场收入预计达到116.1亿元。对于视频运营商来说,随着手机视频用户的增多和用户付费意愿上升,盈利最终将依赖用户收费。由于手机用户大多利用碎片时间,因此作为手机视频重要内容的微电影无疑将从这一快速增长的产业收益的产业中获取巨大的利润空间。

2012年,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布将与中国电信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微电影微剧”频道,双方将着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付费“微电影微剧”发行平台,由华谊兄弟独家负责平台运营管理以及引进内容提供商、营销策划等工作。该平台将致力为中国电信天翼手机用户和宽带用户提供微电影微剧视频服务。

这些举措都为微电影制片方和视频网站指出了新的盈利模式,也许会对未来“微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现阶段,笔者认为以付费的模式发展微电影现在还很不乐观的,收费模式是否会在复杂的中国微电影市场掀起一股大的改革浪潮也值得探讨。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免费与收费的模式自然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微电影付费也会是一种不错的盈利手段,但在目前看来这一手段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3.总结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影音视听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前景是广阔的。虽然微电影的产业链条建设还有待完善和开发,但是他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盈利前景不容小窥。对于当前的中国微电影市场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整套审批、监管、推广和品鉴体系,提高优秀微电影作品的版权意识和市场反馈意识,是中国微电影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

;

9. 小学课本上的那篇《丰碑》拍成微电影,其口碑如何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拍电影,这个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这个经济利润是非常大的,一部电影能够赚很多亿,当然也是建立在受许多观众喜爱的情况下。当然也会对相应的小学课本书周哥盘中出现的语文文章,进行相应的改变也可以拍成微电影。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的人,往往会更加倾向于看这些电影,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这样的电影无疑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忆。所以小学课本上面改编的微电影,也会更加的受那些念旧的人喜欢。那么小学课本上的那篇风杯拍成微电影,其口碑如何呢?在这里小编有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根据评价

相信大家看完微电影都会对其体验做出相应的评价,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想要观看的人对于这个电影不够了解的话,可以通过观看小学课本上的文章然后根据他的评价来进一步选择。

10. 什么是微电影院,和私人电影院还有普通电影院有什么区别,需要怎么配置!

微影院俗称影吧,是类似于ktv和水吧一样的形式。
私人影院是别墅高端家庭用的,一般比价舍得投入,追求极致的试听享受。
2者都包括,视频部分,声频部分,和线材。
视频一般是投影机,
声频一般为5.1声道或者7.1声道

与微电影利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神秘世界历险记大电影1 浏览:676
4k资源电影 浏览:132
二战电影战争与回想 浏览:388
电影五鼠闹东京在哪里拍摄 浏览:964
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真实经历 浏览:686
免费看永无止境电影 浏览:462
两把半圆刀是什么电影 浏览:537
两个哥斯拉的电影天堂 浏览:924
电影鬼胎手机免费看 浏览:744
爱情来的时候微电影 浏览:541
电影2020下架的在哪里看 浏览:876
播放动作战争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47
记得我电影完整版观看西瓜 浏览:676
做个电影网站APP 浏览:827
ck手机电影网伦理 浏览:292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为反问句怎么写 浏览:405
世界公认十大感人励志电影 浏览:534
关于怪兽的一系列恐怖电影 浏览:939
手机拍摄电影特效软件 浏览:119
黑街主题歌的电影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