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学兵主演的电视剧
个人简介
王学兵,1971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著名影视演员,当红实力派小生。
199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因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被大众所知,2001年因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精彩的表演一举成名。随后出演了《绝对控制》、《青鸟的天空》、《桃花灿烂》、《柳叶刀》、《迷雾重重》、《暗红1936》等诸多影视剧,演技日趋成熟,深受观众喜爱。人气就像男人用了Aphbbic的战斗力一样直线飙升。
1994年《樱桃园》
《听风者》剧照
1994年《第十二夜》
1997年《保尔·柯察金》
⑵ 浦江什么时候有个正式的电影院
浦江有的啊,一直有正式电影院的啊,浦江电影院有个明星厅的啊,明星厅有6、7年了吧,呵呵,不是电影大厅哦,大厅只“跳舞”的,明星厅影片播放环境和大城市的差不多,我是个电影迷,只要是美国好莱坞大片我都喜欢到电影院看的,爽
,和碟片没法比,就是每个月新片比大城市晚1个月左右,票价20-30元,这几年在浦江县电影院我看了蜘蛛侠系列
指环王系列
钢铁侠
变形金刚
迪斯尼动画系列。。。只要是国内引进的美国大片基本上都有会在浦江电影院明星厅放的,
⑶ 金华有哪几家电影院金华哪家电影院环境好
你要是开电影院。你就去“大影易”公司 看一下,网上也可以先看一下
网络一下“大影易”和他们的招商经理了解一下,开个电影院,也不错,现在电影火的很啊,片源大把
⑷ vivian微笑在我心
你说薇薇安啊?
扮演者叫李颖,下面是她的资料,网络里也有!
李颖
描 述:青年女性
姓 名:李颖
拼 音:liying
生 日:01-01
现住地: 上海
籍 贯: 上海
民 族: 汉族
身 高:169厘米
年龄段: 青年(21-35)
地 区: 大陆
国 籍: 中国
语 言:普通话
特 长:表演
职 业:影视演员
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李颖的作品
【电影】
《三毛从军记》饰:师长太太(女一)导演:张建亚
《上海新娘》 饰:歌星(女二) 导演:史凤和
【电视剧】
《铁骨芳心》 饰:肖玲(女二)导演:李岩希
《广府太极传奇》饰:吴氏(女二) 导演:曹荣
《重返杀虎口》 饰:丁大凤(女一)导演:史导
《华容道2》 饰:周怡(女一) 导演:程路
《浦江叙事》 饰:叶玲(女一) 导演:苏舟
《孽债》 饰:卢玉琪(女主角)导演:黄蜀芹
《走入欧洲》 饰:余蔚(女二) 导演:黄克敏
《江山》 饰:一点红 导演:巴特尔
《叫一声妈妈》 饰:廖中秋(女二)导演:张晓光
《洒满阳光的小院》饰:刘贞(女二)导演:李三林
《被告》 饰:秦亚昭 导演:陈应歧
《利益与代价》 饰:韩潇潇(女一) 导演:巴特尔
《惊涛》 饰:许娜(女二)导演:周力
《预谋》 饰:黑社会老大 导演:雷献禾
《守望幸福》 饰:香雪 导演:曾晓欣
《银杏飘落》 饰:沈红(女二)导演:何伟
《决不妥协》 饰:刘倩 导演:姜炜
《诚信》 饰:白洁冰(女二 导演:巴特尔
《冰山下的来客》饰:谷燕妮(女一)导演:刘书宁
《国母宋庆龄》饰:宋美龄(女二)导演:吴培民
《女人别哭》 饰:企业总裁(女二)导演:塞夫
《婚姻的故事》饰:花也侬(女二) 导演:何伟
《一日夫妻百日恩》饰:秦小柯(女二)导演:刘二威
《兄弟姐妹》 饰:秦地(女二)导演:刘二威
《目击证人》 饰:记者(女二)导演:赵为恒
《都市名片》 饰:桑红(女一)导演:黄力佳
《英雄有约》 饰:胡晓燕(女一)导演:陈永健
《花劫》 饰:川岛芳子(女一)
《我的丑娘》饰 王思梦 第10集 第11 12 18集 第24 25 26集
【其他】
获奖:《浦江叙事》中叶玲一角而获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奖
⑸ 飞龙是谁演的,飞龙扮演者,鲛珠传飞龙
《鲛珠传》中飞龙的饰演者:何穗
何穗(suihe),1989年9月23日出生于温州,中国模特。
2011年2月,何穗亮相秋冬纽约时装周,作为开场模特为拉夫·劳伦走秀,接着又成为了谭燕玉的开闭场模特,随后连续四次登上维多利亚的秘密年度大秀,成为继刘雯之后第二个登上维秘大秀的东方超模。 2015年5月1日,由黄晓明、杨幂领衔主演的电影《何以笙箫默》在中国上映,何穗在片中出演模特萧筱。
⑹ 金华浦江有什么电影院吗,现在放映片子吗,在什么位置呢,规模怎么样啊
浦江啊,电影院倒是有一家,超级落后,经常跳艳舞的,反正本人不怎么喜欢。规模也很小。最近放映的片子我也不知道,反正都是旧片子啦,超级旧的片子。等网上全部都是的时候电影院还没有上映。
位置在人民广场,就是小百货边上,你随便坐个三轮车什么的就跟他说去电影院就好,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什么情况了,很汗的。
⑺ 浦江哪里有电影院
你可以在支付宝上打开第三方应用淘票票直接定位就能看到你附近的电影院了
⑻ 浦江叙事哪里可以看
《楚乔传》燕洵母妃白笙扮演者李颖。
李颖,1968年4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李颖以模特儿的身份出道,1992年获得中华全国广告模特大赛上海赛区比赛一等奖,同年出演电影《三毛从军记》。1995年凭借《浦江叙事》提名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2001年领衔主演抗日战争剧《烟花女驼龙》。2007年出演伦理剧《叫一声妈妈》。2009年参演青春励志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和职场励志剧《爱上女主播》。2011年在悬疑谍战剧《一触即发》中饰演日本间谍徐玉真。2014年领衔主演的商战悬疑伦理剧《美丽谎言》在cctv8首播。
⑼ 我的故事老师散文
张以进老师是我在浦江作家协会文学沙龙每月月底的学习活动中认识的,听他的《怎样写故事》的讲座,听了他的写作精神和方法很受启发,后来我才走上了故事写作的道路。他不到五十岁,个子不算高,和蔼可亲,他在浦江县建设局人秘科从事文秘工作。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
最近,张以进老师喜讯不断:一是收到浙江省作家协会的获奖证书,他去年在全国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获奖多多,成为全省36位受到表彰的作家之一;二是收到了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四本样书,他的21篇故事入选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丛书。从2006年发表第一篇故事,到如今发表40余万字的故事和文学作品,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成就了他的作家梦。三是几家电影公司要给他的作品改编微电影。
一.张老师有个微电影在疯传
几天前,浦江文学写作圈里的QQ群里都在热传张老师的一部微电影《你不是一个小草》,这个故事的原文我早就在浦江小小说文集里看过,当时就感觉是一篇很有正能量很接地气的文章。故事情节如下:
18岁那年,我被分配到一座偏僻的山村中学去教书。当时,我教的是初一语文,开学第一天,我就看到班上竟然有个很特别的学生——一个坐着轮椅的男孩子。还没去学校时,我就听几位朋友说过,教学竞争很激烈,都想多做点成绩,为的就是想早一天离开这个地方,争取往县城调动。班上出现这样的学生,无疑会严重影响我的教学成绩。下课后,我立即跑到校长那里,声嘶力竭地想让校长把这个学生调走。校长根本没有理会我的争辩,也没有答应我的要求,他说,是这个学生选择了我这个老师。我不想听任何理由和解释,我担心我的前途和命运很可能就毁在这个学生手里,但我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当我无可奈何满脸泪水地打开校长室大门时,我愣住了——那个学生竟然也在外面,他的脸上也是满脸泪水。
从学生家长那里,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罗晓云。他曾经是一个非常喜欢蹦蹦跳跳的孩子,两年前,他在给外婆家拜年回来的路上,意外遭遇了车祸,被压断了双腿,家中为他花去了全部积蓄,却仍然没有保住他的双腿。他父亲哭泣着哀求我:“老师,你一定要收下他。孩子说过,他一定会听话的。”看着泪水涟涟的父子俩,我再也没有了拒绝的勇气。
开头一段日子,罗晓云确实很听话,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我还发动班里的几位同学组建了爱心行动小组。可没多久,我就发现他上课时经常心不在焉,对很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一了解,原来是他车祸期间,家长和老师没有给他补课,上课的时候很多知识都听不懂。没有办法,我只能在课余时间去他家里帮他补课。
在罗晓云家,我一边给他补课,一边从侧面了解他的爱好,发现他最喜欢听的歌就是《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每当他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他的脸上就神采飞扬。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首歌,他回答说:“我是一棵小草,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我知道他的心结还没有解开,遭遇车祸后,失去双腿的他孤单而寂寞,读书的成绩也比较差。怎样才能帮他鼓起勇气呢?
回校后,我在整理资料时,突然发现一本获奖证书,那是我在师范学院的文艺演出中,我表演的歌舞作品获得了优秀文艺作品奖。想到罗晓云那么喜欢《小草》,我的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点子。我一边给他补课,一边教他唱《小草》这首歌。
两个月后,在学校组织的文艺大会演中,当坐着轮椅的罗晓云声情并茂地唱完歌曲《小草》时,全场掌声雷动,评委会特别授予他特等奖。当我推着轮椅带他领完奖后,他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我也趁机对他说:“晓云,你不是一棵小草,你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唱歌能行,读书也肯定能行。”
第二天,罗晓云交给我一篇《小草》的作文,里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我是一只折断翅膀的小鸟,当我绝望的时候,我遇到了张老师——一位美丽的天使,她是我的春风,她是我的阳光,让我这棵小草渐渐成长……”读着读着,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把这篇作文认真修改后,推荐到县里参加“小作家”征文大赛,结果获得了二等奖。
从县里领奖归来,罗晓云改变了很多,我也趁机给他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并给他讲了一些身残志坚的先进人物事迹。鼓励他敢于面对生活的挫折,让他对生活充满阳光和信心。
在我的指点下,罗晓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好几次竟然在学校和县里的语文知识竞赛中获得了名次。两年以后,不知是谁把消息报给了新闻媒体,当地的报纸和电视台以《你不是一棵小草》为题,对我和罗晓云的事情进行了专题报道,让我这位默默无闻的山村教师成了“名人”。原本让我最为担心的一个学生竟然成就了我的梦想,我接到了县城第一中学的调令。
告别罗晓云和全班学生的那天,我和全班学生一起唱起了《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你不是一棵小草,你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我对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学生的鼓励。其实,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自己,在教学之余,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创作故事作品,当我的作品在全国的故事刊物不断发表时,我也会对自己说:“你不是一棵小草。”
这部微电影让看过的人深受启发,所以在浦江网络圈里疯传。
二.他的故事短而精
他的故事都不长,那篇《温暖的距离》只有几百字:刘明是一家企业的职工,为人有点大大咧咧。工作之余,就是喜欢摄影。不知什么原因,他经常和妻子磕磕碰碰的,最近妻子竟然提出离婚,这让他很是烦恼。
妻子回娘家后,刘明也在不断思考:他不嫖不赌,工作也还过得去,按理说也算是个好男人,可为什么妻子老对自己不满意呢?这天,刘明和几位摄影爱好者一起,来到一个偏僻山村采风。刘明听说村里有对年过八十的夫妻非常恩爱,他就特别留意那对老人的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刘明被云雾缭绕的山村景色陶醉了,他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不停按动着快门。突然,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出现了两位老人,老大爷拎着一只皮水桶,老太太拄着拐杖。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山道旁的泉水坑边取水。
不一会儿,两位老人取好了泉水。两个人一人伸出一只手,抓在水桶的拉手上,拎着装满水的水桶往下走。刘明赶紧拍下了照片。
弯弯的山道上,两位老人走走停停,刘明拍摄了不少照片。快到村口的时候,刘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起初的时候,两位老人抓住拉手的两只手离得比较远;越到后来,两个人的手都往拉手中间靠拢。刘明想,拎水桶的手应该是放在拉手外面才省力,他们怎么都往中间放呢?
看到老人进村,刘明特意去拜访了那对老人。大爷听了呵呵一笑,说:“老伴年纪大了,我该多出点力,所以我把手尽量往中间放一点,可以让她减轻一点重量。”老太太说:“他年轻时候左腿受过伤,我把手放中间一点,可以多为他分担一点重量。”老人的话让刘明感动不已。两位老人看似你一点,我一点,其实都是在心里想着为对方减轻一点。而正是这一点点,两位老人的心相互温暖着,幸福着。
离开那个山村,刘明想了很多:在过去的生活中,他常常是以自己为圆心:除了上班,就是摄影。遇到影友,他就顾自谈天说地,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遇到影友临时召唤,他给妻子打个电话就离家好几天。他在寻求快乐的同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妻子的感受。正是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让家庭的小矛盾逐渐演变成越来越多的矛盾,产生了夫妻之间的隔阂。
到家后,刘明和妻子诚恳地进行了长谈,表示今后将改正自己的缺点。他把那对老人拎水的一组照片取名为《温暖的距离》,端端正正地挂在书房里,用以警醒自己:多为自己心爱的人想一想,哪怕一点点,也可以成就幸福的生活。
他在给我们讲课时说:“故事就是一件事,两三个人,情节多拐几个弯,不要太长,一定要精彩。”
三.他当年的写作梦
张以进读高中时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文学社,他的心中有一个当作家的梦。参加工作以后,他当过代课教师、乡镇报道员、企业工人、报社记者,生活的坎坷让他渐渐远离了那个梦想。但是,他是个不服输的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写作上也从未放弃过努力。
2004年3月,张以进调到浦江县建设局人秘科从事文秘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张以进爱上了看故事,他订阅了《上海故事》、《故事会》等杂志,有空的时候经常阅读一些故事作品。2006年5月,他在网络中认识了江苏的一位故事作者,这位作者介绍他参加了故事作家丰国需举办的故事创作网校。通过学习,他在故事创作方面取得了突破。当年,他的第一篇作品《为爱打折》在《民间故事》杂志上发表。
在故事创作上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后,张以进的心头再次燃起了当作家的那个梦想。平时他很少游戏,玩乐,总是把时间投入到看书学习和创作上。随着创作水平的提高,他的作品先后在《上海故事》、《百家故事》、《中外故事》、《百花悬念故事》等故事杂志发表,许多作品还被《读者》、《格言》、《微型小说选刊》等杂志转载。在多项全国性的征文征稿大赛中,张以进先后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浙江)廉政小小说大奖赛特等奖、第七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等成绩,坚持不懈地追求,终于让他实现了作家的梦想。
四.另一种快乐人生
故事追求情节,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编织情节,让读者在阅读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是他想得最多的。张以进希望自己的故事温暖、阳光、感恩、励志,正是这样的创作心态,不仅让他开心地进入创作状态,也让他享受故事创作的快乐。
金华报不久前发表了张以进创作的故事《短缺一厘米的爱情》。这个故事讲述一位名叫陈天明的青年,爱上了身材比他高的姑娘柳慧心,姑娘的父亲以陈天明身高只有1.59米为由不同意这门亲事,并提出假如陈天明能够长到1.6米,就同意这门亲事。作为一个成年人,陈天明知道无法再长高了,但他提出了三年让自己长高的条件。三年后,当陈天明把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放到自己头顶时,柳慧心的父亲点头笑了,两厘米厚的小说,让陈天明的身高达到1.61米,他同意了这门亲事。而故事结尾的哲理,更让读者发人深省:一厘米的距离,看似无法逾越,但只要不懈努力,奇迹就有可能发生。这篇故事发表后,张以进接到了很多读者的电话。有位学生特意给他打电话,说他的爸爸把这篇故事剪下后放在玻璃台板下面,鼓励他要不断努力,去创造生活的奇迹。
张以进创作的故事《人生最美好的一步棋》在《上海故事》发表后,先后被《格言》、《思维与智慧》、《读者》等10多家杂志转载,入选福建厦门高三语文试题。
“读者喜爱我的故事,是我最大的快乐。”张以进说,每当在博客和QQ中看到读者的热情评价,他就会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故事创作中的艰辛,这激励着他在故事创作的路上不断追求。
五.不断超越自我
文学创作是孤独的旅行。在故事创作的旅程中,张以进独自摸索、跋涉。好在现在有了网络,让天南地北爱好故事的朋友有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了提高创作水平,张以进经常学习故事创作的理论知识,参加一些故事编辑在QQ群里举办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创作水平,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
“放一放,看一看,写一写。”这是张以进老师调节创作的最好方法。有时候,单位里工作比较忙,他很少有时间去关注故事。这时候,他就会在床头放几本《故事会》、《上海故事》等杂志,看看人家创作的故事。网上有的编辑在讲故事创作课程,他总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认真听课,重要的还摘录笔记,平时多翻翻。而最后一关“写一写”,更是重要,因此,他总是不断地寻找精彩故事。张以进最近发表的故事《神笔》中,描绘了一个作家的成功之路———磨砺成就梦想,一个作家用他一生的努力成就了一支神笔,也成就了他的辉煌事业。是的,生活就是这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张以进在故事创作的路上取得了成绩。
“一指梅花”,这是张以进的网名。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时。张以进说:“一指梅花”是“一枝梅花”的谐音,当初开始写故事时,他想,梅花凌霜傲雪,清香四溢,假如自己的故事能像朵朵梅花一样经历风雨,傲然绽放,让读者感受到清香,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一枝梅花开,清香遍九州。如今,随着张以进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他的快乐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分享着。
作为浦江作协副主席的张老师,向社会作者发出邀请:也许你生长在浦江,淡淡的乡愁总是让你魂萦梦牵;也许你工作在浦江,昨日的记忆总是让你历久弥新;也许你邂逅过浦江,美丽的相约留下你永恒的回味。有1800多年历史的浦江,就这样让我们爱恋、牵挂和珍藏。假如你和浦江有缘,请写下你的文字,让我们在2015年用文学作品一起相聚,一起编撰《浦江文学散文卷》,共同描绘诗画般美丽的浦江。作为总编辑的他正在广泛收集精彩文稿,这本书正在编篡中。
张老师现在是浦江作协副主席,浦江散文集总编辑,在建设局上班的空余时间继续创作,他的写作人生为文学爱好者树立了一个榜样,值得我们网络写作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