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微电影和微纪录片,而且怎么做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电影新类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观赏性。时长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不仅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更是同传统的“大电影”相对应,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创作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短短的时间内,拍出每个导演的梦想缩影;每个有光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可以用镜头自由地表达这个世界。让思想者思想,呐喊者呐喊,行动者行动,用微影追求梦想。
微纪录片道理一样
其拍摄方式和电影,纪录片,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② 什么叫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作品
作为历史第一部“微电影整合营销”的案例,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轻电影作品,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题材与现代“微营销”相结合,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吴彦祖领衔凯迪拉克首部微电影《一触即发》大获成功之后,不少广告商瞄准微电影市场,其中以威尔瑞公司出品的《私信门》创新最多。这部由保时捷投资的《私信门》走的是情感路线,演绎了经纪人和当红小生、粉丝之间的纠葛故事,取名“私信门”也是搭载网络热点的路线
微电影《私信门》剧照(4张),而之后这种大品牌搭车网络热点的模式成为系列商业微电影营销的制作模板。
编辑本段特征
“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3“微”特征,使的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 互联网延升到了移动设备,“微投影”更是“微电影”的最佳展示平台,更是将“微”特征发挥到极致!
编辑本段门槛
新媒体的内容谁来拍?从理论上讲,谁都可以。从电视台到手机运营商,从影视制作公
微电影 66号公路(20张)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资源和理由参与其中。不过有一点,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可能仍然不是来自街上随便走着举着DV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拍摄新媒体内容的门槛虽然不高,但是随着旧媒体开始考虑跨媒体,真正有竞争力的新媒体内容很可能既需要跨媒体的能力,又需要针对性的制作,而这不是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编辑本段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当今电影和电视所能涉及到的内容,都可能是微电影的话题内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述传统电影和电视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可能平移进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这是新媒体受众收视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决定的。 俗话说:长文章,好作;短文章,难攒。在“移动”状态、“超短时间”限度和“休闲”特征的消费模式下,一个怎样的“微电影”会引起受众的观看情趣甚至付费下载呢?大体具备以下特点--- “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内容”-“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在
微电影剧照(6张)当今娱乐时代,人们主动追求快乐和愉悦、把握“幸福指数”主动权的感性诉求比以往强烈的多!这就要求有迎合消费者该种需求的有极端创意的剧本和主创人员队伍的建设。“剧本”和“编辑”是重要核心。 “有起程转合的内容桥段”-在极端时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设计比画面、色彩和大牌艺人更重要!故事卖点-情节的展开-矛盾冲突的处理手法-大结局的设计,这些起程转合的内容桥段的创意性设计和处理需要有别于传统的方法。“电影快餐”时代的到来,要求微电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设计上要有不同传统方式下的创意组合。 “有互动参与的欲罢不能”-“形式”比“营养”更重要!如何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有“参与”或“把控”的感觉,并能“欲罢不能”地持续参与,是微电影营销能否具有“商业价值”的关键。“怎样参与”比“参与什么”重要的多。就互动性而言,观众的转发推送,续集或系列剧的是否增拍,甚至演员的选择,奖项的评选,都是互动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本段优势
提高观影总人次
尹鸿教授表示,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但《四夜奇谭》却能够达到2.1亿的点击率,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运作态势,大大提高了观影人次。
为新人创造机会
2010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但有近4/5的电影无缘在院线上映。尹鸿教授表示网络电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乱象”,“现在什么档期都显得十分拥挤,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很多电影拍了之后根本没有机会走向院线,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网络恰恰帮助电影缓解了燃眉之急。此外,网络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银幕的不足,有利于挖掘新人,促进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新导演、新演员能够‘接棒’,就不会出现三部贺岁大片同时消费葛优的不正常现象了。”
广告植入更灵活
在看过《非诚勿扰2》后,不少观众都对片中的植入广告表示反感。其实微电影区别与广告的地方是与观众的互动性,所以简单设计结尾的走向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私信门》的营销中,让消费者主动寻找“穿帮镜头”并依据多少穿帮被找到这种“自爆家丑”的方式,给予消费者电子优惠券和相关的品牌商品、体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消费者的参与激情,并且适当的降低了互动的门槛。不得不说,《私信门》为微电影的营销找到了一条新路。
编辑本段微电影平台
自从微电影火起来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于微电影的平台,尤其国外的vimeo网站以其高质量的微电影视频以及专业的微电影教学视频在全球广受欢迎,然后很遗憾的是,该网站在国内访问不了。 中国最大的微电影平台——V电影 (vmovier) 在中国,微电影平台做的最好的就是——“V电影”(vmovier),有中国vimeo之称,该平台是目前国内最文艺的微电影分享交流平台。里面有顶尖的影评人,微电影制作人等,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该网站实时不断分享全球最新最好的微电影,并提供各种相关微电影拍摄教程,为您省去挑选微电影的同时也告诉您怎么拍摄微电影,让拍摄变得不再神秘。该网站的微电影活动版块则发布一些微电影或者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同时,该网站也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邀请著名影评人,电影人,电影爱好者一同探索微电影的奥秘。并且该网站上有别的网站上看不到的vimeo片源,整体质量绝对是国内最高。同时他们在豆瓣上也有豆瓣小站:V电影_vmovier. 也每天实时更新网站内容。 中国微电影门户网站——爱奇鱼 (AIQIYU) 2010年,爱奇鱼微电影概念形成,2011年网站正式上线——每天上传视频量在200左右。注册用户成倍增加。爱奇鱼(AIQIYU)是国内专注提供免费(微影视频,分享视频,微剧本,微电影教程,微电影活动,个人原创)等频道包容万象微电影、高清网络视频服务的大型专业网站。爱奇鱼微电影内容丰富多元,涵盖青春、草根、创意、原创、网络红人等热门微电影。爱奇鱼提供分享交流微电影的免费平台,微电影剧本,微活动公开发布!添加微电影可以轻松爱奇鱼划分出属于自己的版块空间。成为明星很简单,首先是先成为微影明星。爱奇鱼会让所有喜爱微电影的人们成为微影明星,同时,也让每一个用户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所有影视作品。
③ “文艺片”是什么意思
一个介于商业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的影片类聚,它泛指制片态度严肃,主体表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叙事表现遵从大众化形式,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和风格特征的一类影片。 [1]
定义编辑 播报
文艺片不是艺术片。更多的文艺片,是需要引起人们共鸣的,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影片。它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使观众深刻的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影片拍摄的最终目的。文艺片同时又是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的。
文艺片通过那特有的气息体现它的特有特点。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更平实,更适于人们的接受习惯。
与商业片区别编辑 播报
文艺片相对的就是艺术元素更多一些,商业片元素更少一些,强调的故事的内容上不一样,形式上也不一样,投资上也有根本的区别。
经典举例编辑 播报
例如《十七岁的单车》(2001年)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作品。
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台湾电影节,赢得了银熊奖以及金马奖。随后在法国上映,在国内却被禁止公映。
(1)相对文艺片而言,商业片更加注重票房的收益,文艺片则反其道而行。
文艺片,全称“文学艺术片”,这个词应该是偏正结构,“文学”修饰“艺术”,而不是并列结构。
(2)什么是文艺片?罗卡认为在五六十年代的文艺片是寓教化于娱乐,并且是相对于武侠片、喜剧片、神怪片、警匪片及戏曲片的片种。同时亦重社会伦理、人情世故及主题正确。
④ “凉都草根团”的微电影《开房》中的四个女演员分别叫什么名字这部微电影有什么涵义
微电影《开房》
导演:歆侨辛健
主演:歆侨夏雨
类型:都市、婚姻、情感
由“凉都草根团”出品的都市婚姻情感微电影《开房》已于今天早上8点钟在优酷上发布,视频一发出就引起网友在贴吧、微博和QQ空间上的疯狂转载。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部微电影真实地表达了80后的婚姻生活,实在是难得的好作品。
这部微电影主要讲述一对80后夫妻,在生活的压力下,渐渐对爱情失去了激情。在妻子生日头一天,丈夫为了给妻子惊喜,去酒店订了房间,想为妻子庆祝生日。没想到妻子在发现丈夫的开房收据后,误以为丈夫出轨了,因此引发了一连串故事(本网曾作报道)。
作品发布后,网友惊呼“草根团”的进步太让不敢相信了,不管是剧本、摄影,还是制作和配音都比以前的作品出色了很多。而前期的宣传也给这部作品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微电影《开房》相关影评:
闲谈草根团微电影“开房”
作者:凉都怪哥
凉都草根团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微电影《开房》上传网络以来,在凉都本地已经是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好评。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好设备、三没有专业操作团队情况下,自娱自乐中拍出这样一部微电影,已经体现了草根对文艺的向往和勇气了。
微电影《开房》以男主角杨伟为了给妻子过个生日,特意去酒店开房、备鲜花想给她一个惊喜开始,做以老婆怀疑其外面会情人过度到发现酒店开房发票一起小夫妻两一系列的误会、怀疑、争吵。面对莫须有罪名,丈夫又是辩解又是安慰,妻子还是离家出走。抛开前期拍摄、后期制和作配音不谈,该片巧妙之处在于酒店服务员最后机智化解了这一场婚姻危机,从中折射了服务以助人为乐的人性美德。也充分说明了编剧的聪明,商业广告变成了剧情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是一个巧妙的融入。
一对刚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构筑起他们爱巢应该感到温馨幸福才对。不知什么原因,辛苦了一天的老公,回到黑漆漆的家,开灯发现老婆在沙发上玩手机时被吓了一跳,这种场景让人感觉到一种隔膜已久的心里压抑,随即爆发的小宇宙使家里的氛围笼罩在紧张中。此时的男人没有和老婆争吵,而是用大度应对苦瓜脸的老婆,一个劲解释和安慰。看到如此胸怀的男人,不经意会让人莫名生出敬佩。做人难,做男人难,做好男人更难!女人也是觉得没有错,花花世界,到处都充满诱惑,男人,都是喜新厌旧、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怀疑你防备你何错之有?讲你两句理所当然。这就是这个年代夫妻关系一个缩影。
这个简短的故事几乎诠释了现代大多数人的婚姻脆弱性,电影终究是电影,因为剧情可以人为改写,才有了高潮起伏、波澜不惊的结局。现实中呢?事情会如何发展呢?这就是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思考。
现在男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了,面对房贷、车贷他们得加班加点工作,在外面应酬工作上的事,一回家往往忽略家人,时间一长,妻子就会受冷落感。女人,喜欢浪漫憧憬,想起恋爱时轰轰烈烈,现在却不冷不热,难免会觉得丈夫不爱自己,加上中各种现实与虚拟中的婚外情粉墨登场,各种身边范例耳熏目染。久而久之,就无中生有疑神疑鬼、尖酸刻薄起来。剧中杨伟的老婆,应该是独生子女的乖乖女,婚前追星捧月,因爱情不顾家人反对嫁给杨这个穷光蛋,只想望夫成龙,现在看老公一事无成还这样受他冷落自己,哪是滋味,于是,屁大点事,都变成了陈芝麻烂谷子怨言。所以,一个人从苦难到地狱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天堂一下子跌到地狱才是最痛苦。看来婚姻的和谐不仅要相互了解还得门当户对,如果是一时冲动结婚,落差大的一方受气也是正常不过的了。
“不是时间磨灭了我们的爱情,而是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去相互理解。”片尾这两行字幕,不经意道出本片中心思想,物欲横飞的年代,生活中的庸碌与琐碎、无奈与残酷、谎言与欺骗、地位与诱惑等形成一团无形压力困扰着我们每一个奋斗在城市的男人。任何男人有可能是杨伟,任何女人都有可能是杨伟的老婆。那么这就是争议与共鸣的地方,当杨伟们和老婆们的斗争摆到了台面上,是什么让男人如此狼狈让女人如此猜忌怀疑呢?那只有是社会的浮躁使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感,哪怕是夫妻也缺乏起码的信任和理解。佩服杨伟,他以一个真男人绅士风度往回了老婆,由衷祝愿小夫妻两从此相互信任,幸福美满。
本片最经典的一句话::
⑤ 文艺片大概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呢麻烦推荐一部……谢谢啦!
文学艺术影片的简称。文学性和艺术性并存,区别于商业电影。
有人说最成功的文艺片就是商业电影的说法是错误的。电影是第一艺术,集合了文字、图像与声音三种文学表现形式,所以欣赏电影要求有很高的审美性。
国外《海上钢琴师》《罗生门》《欲望巴黎》《心火》《不要回头》《大象》《老无所依》《美国丽人》《拯救大兵瑞恩》《末路狂花》《杀死一只知更鸟》《毕业生》《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雨人》《公民凯恩》
国内《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苏州河》《泥鳅也是鱼》《十七岁的单车》《南京!南京!》《孔雀》《三峡好人》《茉莉花开》《牵牛花》等等
⑥ 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文艺片
一 “文艺片”的含义
“文艺片”:
1. 华语电影特有类型(参见magasa回答)。为了方便区分,暂时把这种类型改称为“文艺戏片”或者“文艺戏”。
2. 被错误地用来描述“艺术电影”。
3. 被用来轻蔑地描述叙事糟糕的电影。
4. 用来描述那些不能用“华语类型电影词汇”归类的电影。
二 为什么“艺术电影”常被错误地描述成“文艺片”?
先说说“艺术电影”吧。电影的“艺术性”这种东西很难量化,因此是见仁见智的。非要定义也可以,大抵分两种。
第一,形式主义的艺术。也就是常说的“实验电影”,探索“电影工具”(cinematic apparatus:镜头,包括构图,景别,镜头运动,镜头长度;镜头关系,即剪辑。)的艺术可能性。比如艾森斯坦的[十月]探索蒙太奇对观众认知的影响, 阿仑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探索剪辑在电影时空构建上的多重可能性。
第二,现实主义的艺术。探索电影“重现现实”的能力。比如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如,让雷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好莱坞的如奥森韦尔奇。
这两类的“艺术电影”相对商业电影来说,故事性被弱化了。形式主义艺术电影尤其如此,故事基本不讲究因果逻辑,往往也是支离破碎的。现实主义艺术电影有故事,通常也是完整的,只是“戏剧性”没那么强,有很多类似“跑题”的段落及看似“啰嗦”的镜头运动(显得更加真实)。
为什么用“文艺片”描述“艺术电影”?原因是“艺术电影”的概念不普及,而“文艺片”又被广泛地用来描述那些不那么“商业”(即故事性不那么强)的电影,因此更近一步被用来描述更加不商业的“艺术电影”也在情理之中。
三 当他们说“文艺片”的时候,说的到底是什么?
上面提到“文艺片”被广泛地用来描述那些不那么“商业”(即故事性不那么强)的电影,这里广泛地把“文艺片”当作一种类型片标签使用的是电影爱好者和影评人,这里的“文艺片”应该像其他电影类型标签一样作为电影产业生产实践的语汇,对电影内容(即类型化的角色设定和情节轨迹)给出明确的指示信息,进而指导观众的观影选择。但多数的情况是,如果你告诉另外一个小伙伴,这是一部“文艺片”,对方对电影内容仍旧是一头雾水。
当前语境下我们耳熟能详的“类型片”,其含义并不是单一的。
“类型片” 的产生大抵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片商用来推广产品,降低风险,普通观众用来指导观影选择的商业行为。它一开始的流通范围是制作发行电影和看电影的人,后来电影学者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归纳总结,并把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商业行为在前,理论研究在后。我们最熟悉的电影类型片,大多属于这一种:西部片,黑帮片/警匪片,喜剧片,恐怖片,惊悚片,科幻片,战争片,动作片/武侠片,体育片,自传片,历史片(如清宫戏)。这类类型片的名称都是简单粗暴,没有歧义,童叟无欺的。
第二种是学者通过研究和观察“发现”并定义,而后因为种种原因在电影评论界及影迷中被广泛使用的。这类“类型片”包括了“文艺戏片”,“黑色电影”[Film Noir] 和“通俗情节剧”[Melodrama]。这类“类型”概念的产生是明显滞后于市场行为的。比如“黑色电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46年夏天,研究的对象却是40年代初的好莱坞电影(参见什么是「黑色电影」?好莱坞有哪些优秀的「黑色电影」?)。其次,这类“类型片”的名称基本上是使用引申含义而非字面含义,因此有较大的歧义。比如,“文艺戏片”并不是字面意思“文学”和“艺术”的简单加成;“黑色电影”并不是说指颜色是黑色的电影;melodrama字面意思是指起源于18世纪的戏剧形式,melo-词根意思表示音乐,字面理解是“配乐戏剧”。发散式的命名原则使得这三种“类型”始终没有明确的,公认的类型定义,而更多地被认为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创作趋势”或“创作模式”。
“文艺片”标签的泛滥化是有实效意义的,因为它恰好补全了“华语类型电影词汇”的空缺。“华语类型电影词汇”中有本土的,如武侠片,香港警匪片,而大部分是外来的。有一个好莱坞经典类型片概念没有进入“华语类型电影词汇”,恰好是melodrama(这里说的是商业版melodrama,而非学术版melodrama),翻译成中文叫做“通俗情节剧”。几乎没有人会把一部华语电影叫做“通俗情节剧”,相反,很多应该属于melodrama的电影都被描述成“文艺片”。(注:正宗的melodrama和“文艺戏片”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不是一回儿事儿;不过两个学术概念推广泛化之后指的恰好是一类电影。)
简单地说,商业版本的melodrama,或者更广泛地被简称为“drama”,是一种角色推动型的电影类型(character-driven genre),相比情节推动型电影类型(plot-driven genre)对角色的脸谱化处理,melodrama 强调角色的“变化”,或者“成长”,而这种“成长”是主人公通过与和其他角色的关系(爱情,友情,亲情)获得的。
“华语类型电影词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去描述这种故事场景设定很“真实”,角色挣扎和情节轨迹很“现实”,更关注“人”而非“戏剧化的情节”的电影。“文艺片”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更好地把“艺术电影”,“文艺戏片”,和“文艺片”的概念区分开来,更准确地使用“文艺片”去描述一种可以明确定义的电影故事类型。
“类型片”说白了都是商业片,只不过melodrama和“文艺片”的商业性不那么重而已。反叙事的实验片=艺术探索,反叙事的故事片=坑爹。
注:简体商业版melodrama/“文艺片”特点。
-主人公是女性的的时候比较多。当然也可以是男的。
-主人公的危机是内部的,通常是首要的生活危机,比如爱,失去(至亲,健康,事业)。
-一个无能为力(powerless)的主人公 v.s. 一个强大的权利机构。比如黑人在白人的世界,移民在本地人的世界,女性在父权主导的世界,等。
- 情感深度上从恶俗(肥皂剧)到深刻(悲剧)不等。
- 截然对立的价值观碰撞。道德困境。
- 一段改变主人公的关系至关重要。
- 角色与角色之间互动提供了故事的张力。
例子,[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主人公危机:aids 晚期。主角目标:自救
- 强大的权力机构,药监局,医院:控制药物的流通,主人公和其他患者没有办法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获取药品自救。
- 道德困境:采取非法的手段救人是否合乎道德?
- 一段改变主人公的关系:with Jared Leto
来自知友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敬请采纳。
⑦ 什么是商业电影,什么是文艺电影
商业电影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电影诞生之初,由于它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因而只被电影商人当作牟利的工具。此后,电影的艺术地位渐渐确立,但电影生产的企业化制度也日趋成熟,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制片人和投资者,以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式来摄制迎合大众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从而获取“利市三倍”的商业经营效益。早期好莱坞生产的大量类型电影均属此范畴。
文艺电影,是指那些不纯粹以商业赢利为目的而制作、不以夸张的电影特技和匪夷所思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关注一些深层思考如生命、人性、哲学,以形而上的方式关照电影本质与生命主题的电影。文艺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灵活多变,有时候甚至是对电影本身的一种解构——或者干脆说文艺电影意在呈现一种思考的状态。
⑧ 微电影的特点都是怎样的
微电影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能在段时间内社会大众的认可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说明微电影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品味。微电影的“微”特征在其制作规模、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目前来看,微电影的类型主要有文艺微电影、企业形象片和公益微电影等,它们因传播目的的不同而各自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自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以来,已走过近120年的发展历程。电影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影也出现了小型化和快速化的趋势,这就是微电影。
⑨ 微电影的特点都是怎样的
微单影的特征如下:迷你性“5分钟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难道这不是很神奇吗”;在这个资讯异常发达,信息传播率极快的年代,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坐下来慢慢欣赏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在这个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微型电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视界大腕的专利,而是大众共同的“宠物”,只要拥有简单的摄影设备和处理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做编剧、做导演,只要有兴趣和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互动性——美国传播学者沃伦弗曾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商业性: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手持移动设备,如3G手机,手机电视等,具有无线移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移动视频接收设备)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专业制作商制作或者委托制作、有专业或业余导演和艺人或草根群众参与、以产生话题为目的、适合广告植入、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⑩ 什么是文艺片
文艺片:文学艺术影片的简称。文学性和艺术性并存,区别于商业电影。有人说最成功的文艺片就是商业电影。
电影是第七艺术,集合了文字、图像与声音三种文学表现形式,所以欣赏电影要求有很高的审美性。
一个介于商业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的影片类聚,它泛指制片态度严肃,主体表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叙事表现遵从大众化形式,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和风格特征的一类影片。
(10)文艺微电影含义扩展阅读
代表影片
《李米的猜想》(2008年)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李米的出租车司机,四年来不顾一切寻觅失踪男友的故事。该片获得第二届铁象电影大赏十佳电影、上海影评人奖十佳电影等奖项;周迅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等数十座奖项。
《十七岁的单车》(2000年)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公映。
《苏州河》(2000年)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湾上映遭禁映。
《小武》(1997)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