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适合成年人看的绘本,都有什么
说到绘本,很多人觉得是给孩子启蒙的图画书,其实并不仅仅如此,很多绘本也很适合大人来看,因成年人对绘本的理解层次不同,所带来的感受和孩子也大不一样。
-1一个人住第9年
作者:几米 几米笔下的《向左走-向右走》是现代都市人对于浪漫爱情的美好憧憬。现代都市的繁华带来了纸醉金迷的享乐,也带来了钢筋混凝土的冷漠。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像蚂蚁一样忙碌。然而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期待着有一天在街尾的拐角处邂逅一份期待已久的爱情。十三年过去了,《向左走-向右走》纍积了超过一百万名读者的感动,而今意义已与从前不同。它是温暖而庞大的共鸣入口,让我们在爱情所带来的震颤中,知道自己并不寂寞。无论此刻你仍在盲然地摸索他的身影,还是那个被寻找的人,爱情,总有一天会来……
⑵ 绘本故事《你很特别》 什么样的微美克人可以被贴金星星
比如是比尔。盖茨啦,建议你在文章中多写一些关于自己的感受,不要光写具体事例,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样的文章,至于感受,你大可以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比如什么“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强调自己的观点,注意不要编的太离谱了,点到即止~~~~~ 希望...
⑶ 你很特别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你很特别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明天读书会活动,按照惯例开头要用绘本导入,目的是增加家长对绘本了解,能够在家里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同时,也是通过简单的话语和画面引发家长对相关教育问题的思考。
在平时积累的绘本里,翻来翻去,《你很特别》映入眼帘,记得这本书有一次看到了没有选,这次又一次看到,那就仔细读读吧。
读了一遍,就让我赞叹真是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畅销童书作家陆可铎。这个故事讲的是一群小木头人微美克人整天只做一件事,互相贴贴纸。木质光滑、漆色好的漂亮木头人总是被贴上星星。木质粗糙或油漆脱落的就会被贴上灰点点。一个叫胖哥的微美克人,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身上被贴太多的灰点,因此,他就不想出门了。他怕又做出什么傻事,那样别人就会再给他一个灰点。他甚至相信大家说的“他不是个好木头人。”
看着图中的胖哥,低着头、弯着身子孤独的画面,让我的心生怜惜。生活中太多这样贴标签的情景了。
我们常常用听不听话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是好孩子。于是,班级中就有这是好学生,这是听话的孩子,这是调皮捣蛋的,这是讨厌的,这是个差生。
家庭里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就是慢!你就是不听话!你就是淘气!你就是让我不省心!你就是不爱学习!
于是,孩子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孩子也逐渐变成了父母口里所说的那个样子,然后父母无尽失望地再补上一句:看看我就说你不成才!让人不省心。
其实,孩子非常渴望得到表扬,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欣赏与肯定。
再如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自己演绎自己的故事,在自己的故事里我们无不是带着别人贴的星星和灰点的。能不能做到享受坦然的自我?能不能完全客观地看待他人?有几人是彻底的潇洒?有几人能真正的坦然、淡然?似乎为人处世都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别人夸好了就觉得是对的,是开心的。好像很多时候是为别人的批评和评价活着。
看了《你很特别》,我忽然发现我们班上同学有点像书中的微美克人。他们无论是暑假,无论是上学,每天都一样,整天都在为了分数而生活,参加技艺班的可以加分,于是有的学钢琴,有的学电子琴,有的吹笛子。参加学习班可以提高分数,于是有的学英语,有的加入语文数学培训班…我也一样,一个星期每天都有学习班。我班的还有一个同学创造了参加13个学习班的记录。
爸妈担心,孩子可不能输在了起跑线上。多参加学习班,考试得高分,一切为了分数,就如微美克人在玩贴纸的游戏。考试得了个100分就像微美克人贴了一张金星贴纸,考试90分以下的就像贴了一张灰点贴纸。多参加一个学习班就如多贴一张金星贴纸,少参加一个学习班就如多贴了一张灰色的贴纸。
那些考满分的,那些能认2千个字的,那些会技艺的,就如贴满了金星贴纸的微美克人一样,很光采,同学们羡慕他,老师关心他,父母以他为光荣,其他家长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
可是像我这样成绩技艺一般的人,就只能默默无闻地过一天算一天了,还有我班里那个差生,就好像塘河里的小鱼,灰溜溜地来,灰溜溜地去了。正如书中的胖哥一样,变得那样自卑。
看到书中出现了那个可爱的露西亚,她的身体上贴不住什么灰色的或金色的贴纸,活得多自在。想想我为了分数,学的多吃力!
看到创造微美克人的木匠对胖哥说的话:‘不管微美克人怎样想,重要的是我怎样想,我觉得你很特别,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在乎你。’
伟大的天父啊!你关爱着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我们如何,我们都是你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您赐给的天分,就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那样在学校里不能得高分,却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你很特别》告诉我们不要为得到高分,少一个学习班而自卑,做一个活泼可爱,健康快乐特别的你!
《你很特别》这本书是几年前一个孩子送给我的。那天是教师节,孩子把这本书送给了我,微笑着说:“老师,我觉得你很特别,送给你一本书,祝你教师节快乐!”我拿过书一看,这是一本伴有插图的儿童书,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字“你很特别。”
晚上点着灯,泡了杯咖啡,细细品味起来。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且内涵很深的书。内容是有关一群木头人的生活故事,他们彼此追逐,争相为别人贴贴纸。他们为自己认为出色的人贴上星星贴纸,为那些不起眼常常犯错的人贴上灰点贴纸,渐渐地贴上星星贴纸的木头人自信满满,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再学本领争取再贴星星,而那些常常被人贴了灰点贴纸的木头人自卑极了,他们总是自暴自弃不敢出门……
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这些木头人好像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或别人贴上标签,“我怎么总是犯错?”“这个人很能干啊!”作为教师,我们往往也会对孩子们进行评价,“你很聪明。”“你怎么这么调皮?”“为什么说了几遍的事情还要问?”
在不经意中,我们仿佛就在给他们贴上了不同的贴纸,那些原本出色的孩子常常是被表扬的,因此他们自信满满,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而那些不太起眼的或是调皮闯祸的孩子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得到“灰色贴纸”。正如书中说的“其实,有些人只因为看到他身上有很多灰点贴纸,就会跑过来再给他多加一个,根本没有其他理由。”有时并不是他表现不好,只是惯性评价使然,而他得到的只是批评和责备,他体会不到成功和被人尊敬的感受。也许这就是评价定式吧。试想一个得不到爱和肯定的孩子又怎能体会到快乐和自信呢?
书中的胖哥其实是一个敢于尝试,喜欢探索的人,但当他失败的时候得到的不是鼓励的微笑,而是让人鄙视的灰点,一次次的失败让他得到了数不清的灰点,他开始怀疑自己,变得不敢尝试。他甚至觉得他们说的对,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好木头人。突然我的脑海里跳出了小磊的影子,他是我们班的一个小淘气,每次班级里出了点什么岔子都跟他有点联系(也许我说这话的时候就是对他的一种定式评价吧)。瞧,课间把同学打伤,体育课上搞恶作剧,有一次他居然还把班级里小朋友的毽子全弄来,把里面的铜板拆出来去卖,真是令人头疼的孩子。其实,这个时候他的身上已经无形被我贴上了灰点。我看了看书,书中的胖哥想跳得高,结果摔了一跤,随即就有许多木头人来给他贴灰点。他刚想解释,又来了许多木头人给他贴上了灰点,他沮丧极了。细想来,也许我对待小磊的方式是进入了定式评价的误区。
小磊的心情也许和胖哥是一样的,沮丧自卑。为什么我不能多在他身上贴些星星贴纸呢?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许多贴星星比多贴灰点的效果好呢。没有人喜欢一直闯祸,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喜欢探险,不断尝试,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错,但只要我们宽容地理解孩子,正确地疏导他们,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获得自己的成功。
书中改变胖哥的其实并不是露西亚,而是创造他的木匠伊莱,他用自己的爱去包容胖哥的一切,在他的眼中胖哥很特别。他说:“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在乎你。”试想对于一个一直经历失败和挫折的孩子来说,这话对他意味着什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般呵护关心,那每个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那是自信,是宽容,是浓浓的爱。
我开始特别留意小磊,想挖掘他的闪光点。我发现课间他会很热心地为班级排桌椅,拖地板。有一次小文呕吐了,他全然不怕脏,拿起抹布就擦,帮了我不少的忙,我心里真的很感动。我开始在班级表扬他,用我独特的方式肯定他,一枚枚星星贴纸在他身上闪耀。有一次课间,我把他拉进自己的身边,悄悄地说:“小磊,你知道么?你很特别,老师很喜欢你。”他看着我有些诧异,有些羞涩,但眼神中流露出惊喜。渐渐的,他开始表现得更好,每次有了出色地进步他总是会来告诉我,渴望我给他一枚星星贴纸,自信的微笑出现在了他的脸上。虽然有时他还是会得到灰点贴纸,但很明显数量远远小于星星贴纸。看到他的表现,我感到欣慰。
虽然在书中,最后胖哥还是没有明白伊莱的话,“只有当你让贴纸贴到你身上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当你在乎贴纸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你越相信我的爱,就越不会在乎他们的贴纸了。”但他相信伊莱给予他的爱。
我真的要感谢这本书让我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反而会失去自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很特别,至少在爱他的人眼中,区别在于他从你这里得到了什么?孩子们的世界是美丽的,纯洁的,让我们用金色的星星贴纸去引导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榜样,美化他们的.人生吧,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心里时刻闪耀着梦想的彩虹。
我也要对天天妈妈说:“梅花盛开的季节比任何一种花都要来得迟,但却那样独特芬芳”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别急,放平心态,多鼓励孩子,要知道,你是他信心的源泉!
《你很特别》这本书是我和宝贝女儿最喜欢的图书之一。书中讲述了一群被人称作微美克人的小木头人,他们整天只做一件事情,而且每天都一样:他们互相贴贴纸。就这样有的人被贴了太多的金星纸,以致自恃过高;也有的人已经被贴满了灰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自怜。只有一个微美克人露西亚和别人不一样,她身上什么也没有,大家都觉得她很特别。
女儿每每读这本书总问我,她是不是最特别的?我很肯定的回答了她。因为孩子在我心中是最特别的。 现在的孩子,很多事情被家长拿来比较,在比来比去中,不自觉的也开始用别人的评价来认知自己。有的孩子会将评价积累、修正,在长大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也有的孩子一直停留在别人对自己错误的评价中,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好,那样就会生活的不幸福。所以我们作为家长,要做好榜样,不要过多地要求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不要过多的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学习微美克人的创造者木匠伊莱,大声的告诉孩子:“如果你积极、乐观、勇敢、热爱生活,你就很特别!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绘本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你很特别》。这本书主要讲了木匠伊莱制造了很多木头人——微美克人。这些木头人都有一盒星星贴纸和一盒灰点点贴纸,他们每天都互相贴贴纸。星星代表表扬和赞美,灰点点代表批评。
胖哥就是一个身上被贴满灰点点的微美克人,胖哥非常自卑。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身上既没有星星也没有灰点点的人,她叫露西亚。胖哥很羡慕她。露西亚让胖哥去找伊莱。胖哥来到伊莱的工作室。伊莱告诉他:“我非常爱你,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要相信自己,你是很特别的。”胖哥听了,他认为伊莱说得对,他这样想的时候,身上的一个灰点点就掉了下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知道大家想到了什么,我是深深地被感动了。我想,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受到很多的批评和赞美。得到赞美,大家一定不要骄傲,忘乎所以。得到批评也不要灰心丧气,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做得不好的努力去改正,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最特别的。
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本书。记住,它的名字叫《你很特别》。
⑷ __真特别作文,600字以上
前有个微美克人,他什么也不会做,别人在他的身上贴满了灰点点。 有一天,他听了别人的建议,找到了他的创造者。从那里回来后,他身上的灰点贴纸开始一个一个地掉了……
读了《你很特别》这本绘本,让我感悟最深的是他的创造者伊莱的话语:“我都不在乎,你还在乎什么。”是的,连上天都不在乎,你还在乎什么。要有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成就大事业。当别人欺辱、欺负你的时,请你不要大发脾气。我们每人都被别人贴过“灰点点”。不要以为它永远也取不下来,只要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乐观的心态,它们就像你身上的土,一抖就落,反而成了你迈向成功的楼梯。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酒鬼,他的两个儿子也和他一样受穷。每天靠着拣破烂挣钱上学。不同的是,哥哥总拿余下的钱去大吃大喝,弟弟则小心翼翼地攒钱去买书。
两年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哥哥什么坏事都干过进了监狱,弟弟则成了受人尊敬的作家。当记者问他时,他说:“我也有我的苦难,但是,我并不因为这个而停止了我的奋斗。”而《你很特别》这个绘本故事再次证明了这个观点。
每个人都会被贴上“灰点点”,但是如果你不在乎它,不管它,继续奋斗,它就会像泥土一样从你身上抖落下来,让你踏实地向前迈一步……..
是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我也
⑸ 在你很特别中的巨人木匠代表什么角色
保姆兼玩伴。
你很特别,在微美克村里,住着一群小木头人,他们都是木匠伊莱雕刻成的。他们整天只做一件事,就是互相贴贴纸,他们给那些好木头人贴上金星贴纸,给不好的木头人贴上灰点贴纸,为了得到金星贴纸,胖哥吃尽了苦头,直到他见到了木匠伊莱,才明白了什么才是的重要的。
⑹ 我读绘本《你很特别》
绘本基本信息:
书 名:你很特别
作者:(美)陆可铎 著,马第尼斯 绘
出 版 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一.故事结构与内容:
起:微美克人出场——“灰点点”和“亮片片”组成的世界。
承:璞哥出场—— 璞哥不断被贴“灰点点”,他封闭自己,生命失去光彩。
转:露西亚出场—— 璞哥希望如露西亚一样自由,他决定去见伊莱。
合:伊莱出场—— 伊莱给予璞哥“爱”与“信任”,当璞哥相信了自己是特别的时,一个灰点点落了下来。
(1)
起:微美克人出场——“灰点点”和“亮片片”组成的世界。
微美克人是一群小木头人。他们都是木匠伊莱雕刻成的。他的工作室座落在一个山丘上,从那儿可以俯瞰整个微美克村。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被各种各样的评价所包围着:美与丑、高与矮、胖与瘦、聪明与笨拙、有才华与无能、强大与弱小……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得到更多正面的评价:聪明、美丽、有才华、有力量,就像《你很特别》这个故事里介绍的微美克人一样。
故事的开端告诉我们微美克人都是一群木头人,他们都出自于木匠伊莱之手。既然都是木匠伊莱所创造,这也暗示着他们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所谓万物平等。
木匠伊莱又赋予他们不同的相貌与衣着,他们有的拥有大鼻子,有的拥有大眼睛,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矮,他们各自的外在表现的不同,这也为我们揭示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个体,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特色,世界才显现出他的丰富啊!
微美克人太喜欢关注外面的世界了,他们终日用眼睛向外观察,用分别批判的心来评价他人的是非优劣美丑。判断的结果,就是把这个本来可以丰富美好的世界分化成两部分——“亮片片”和“灰点点”的世界。
他们的生活里,唯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为对方贴“亮片片”和“灰点点”,我感觉他们的生命是那样的贫乏、那样的单调。本来可以丰盈美好的生命,就这样简单地二元分立起来,只是向外寻求与判断,他们怎么不静静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呢?
“木质光滑、漆色好的漂亮木头人总是被贴上星星。”
漂亮的木头人仅仅是拥有一个漂亮的驱壳,但这美丽光华的外表终究会被日子改变,从此可见微美克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短暂的现象,那“星星”的光彩也只是暂时的,等美丽被时光所淹没的时候,“星星”的意义何在?
“木质粗糙或油漆脱落的就会被贴灰点点。”木质粗糙、外表丑陋,就被人贴上灰点点。但,木质的粗糙与光华并不是木头人自己能够决定的,这是制造者在创造他们的时候决定的。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曾经有着光鲜外表的木头人不也要变成破旧的样子吗?
我想:为他贴灰点点的微美克人,一定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他自己也会成为“灰点点”吧。
“亮片片”和“灰点点”不也在影射我们的现实世界吗?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高颜值的人可以成为“网红”,被世人追捧,她们可以仅凭光鲜美丽的外表,在网络聊天室与人聊天、表演吃饭,由此赚取越来越多的“亮片片”、鲜花、掌声、财富。而一些外貌、身体有缺陷或衣着朴素的人,甚至连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都非常艰难……
这个世界上,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终究会被时空所改变,外在相貌只是暂时的。而微美克人却以此为真实,以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们以“亮片片”和“灰点点”评价这个世界,心若如此,不是很蒙昧、很无知吗?
(2)
承:璞哥出场—— 璞哥不断被贴“灰点点”,他封闭自己,生命失去光彩。
然而,那些什么都不会的人,就只有得灰点点的份了。璞哥就是其中之一。他想要跟别人一样跳很高,却总是摔的四脚朝天。一旦他摔下来,其它人就会围过来,为他贴上灰点点。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出众的才艺,他们缺少赢得“亮片片”的资本,而微美克人就为他们贴上了“灰点点”。璞哥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和别人一样拥有“亮片片”,他曾一次次努力地向上跳,但每一次都没有像他想象地那样高高跳起,结果总是摔得四脚朝天。
璞哥的努力没有被微美克人看到,被看到的只是他那失败的结果,于是璞哥的努力都化为一个个“灰点点”。为了跳得很高,他一次次地努力都失败了。
微美克人对璞哥没有劝慰、没有搀扶、没有帮助、没有倾听,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地为他贴灰点点。
我忍不住地为璞哥难过,他虽弱小,但曾为了跳得高做了那么多次努力,但得到的却是一次次地被漠视、被误解、被贴灰点点,多么冷漠无情的人们啊,多么孤独无助的璞哥啊!
因为不断地被“负评价”,璞哥不想出门了。
他开始害怕这个世界,害怕自己又做出什么傻事,那样别人就会再给他一个灰点。
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世界失去了信心,他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他害怕在外界被众人毫无理由地伤害。
可见,负评价已深深伤害了璞哥,璞哥不得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也看得出,璞哥对外界的评价是多么在乎。负评价一旦形成一种趋势、一种力量,被评价的人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多的人随众给他越来越多的“灰点点”。
此时的璞哥,真的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木头人,真的认为自己就应该拥有“灰点点”。他很少出门了,出门也只和身上有很多灰点点的人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到内心的安慰和平衡。
和拥有很多灰点点的人在一起,璞哥真的不自卑了吗?不是的,只不过暂时找到一些安慰罢了。再回到一个人的世界,璞哥的生命里将是更深的沮丧、灰暗、自卑。
由此,我想到校园里的“璞哥”。很多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不好被一些老师给予众多负评价,同学们也人云亦云地不断给予这个孩子负面评价。于是,弱势的孩子被负面评价包围了,他们变得自卑、沮丧、消极、悲伤。他们不愿意与世界接触,只敢和与自己一样弱势的群体在一起。他们的世界缺乏温暖与阳光,他们是那么无助和自卑。
(3)转:
露西亚出场
—— 璞哥希望如露西亚一样自由,他决定去见伊莱。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很不一样的微美克人。她的身上既没有灰点点,也没有星星,就只是木头。她的名字叫露西亚。”
当璞哥的生命处在最灰暗最无助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微美克人,正是这个人引领璞哥走向未来,让璞哥看到希望。
她就是露西亚。露西亚特别与众不同,她的身上既没有灰点点也没有星星,露西亚保持着自己被制造出来的原来的真实的样子。
这里正是这个璞哥生命故事的转折点,如果没有露西亚,故事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而露西亚为什么能保持自己原来的样子?这也让读者产生好奇,深深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可不是别人不给她贴贴纸喔,是因为贴纸根本贴不住。”露西亚身上没有贴纸,原因不是来自外界。无论微美克人想给她贴星星还是灰点点,结果都是一样,贴纸无法粘到她的身上!
她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可以不受外面人们的影响? 璞哥被她吸引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饱受灰点点折磨的璞哥,受够了这些记号,他多想自己也能像她一样自由,没有任何记号啊!
于是他请教像精灵一样的露西亚,怎么做才可以像她一样。露西亚只告诉他那时一件很简单的事儿,只要每天去找伊莱就可以了。
这里的露西亚并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每天去见伊莱就可以不被贴上任何记号,只是告诉璞哥,让他自己去看一看,并为璞哥指点了伊莱工作室的方向。从这里可以看出,露西亚是一个聪明的引导者,为璞哥指明了未来道路的方向。
露西亚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不被贴上记号?伊莱又拥有什么样神奇的力量呢?
作为一个读者,我心里也默默对璞哥说:“去吧,璞哥,向着露西亚指点的方向,大胆地前进吧!
相信伊莱一定会帮助你找回自己原来的样子。”露西亚一个转身,踏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也给璞哥留下了疑惑:“但是,他肯见我吗?”自卑的、满是灰点点的璞哥害怕伊莱不会见自己,他还没有去尝试,便习惯性地自我否定了,因为外面的世界一直是那样否定他的。
所以璞哥还是回家了。他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微美克人彼此追逐,争相为别人贴贴纸。对此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他觉得微美克人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璞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见伊莱!这对璞哥来说,真是生命旅程的一次跨越,他多么想获得拥有自由和快乐的力量啊!
4. 合:
伊莱出场
—— 伊莱给予璞哥“爱”与“信任”,当璞哥相信了自己是特别的时,一个灰点点落了下来。
璞哥走上通往山顶的小路,然后走进那间大大的工作室。这里的东西都好大,让他不禁张大了他的木头眼睛。连凳子都跟他一样高。他得踮起脚尖才看得见工作台的台面。而铁锤跟他的手臂一样长。璞哥惊讶得咽了咽口水。
璞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工作室,也没有见过这样大的东西:凳子和自己的身体一样高,工作台的台面需要踮起脚尖来才看的到,铁锤跟他的手臂一样长。这里强烈的对比,让璞哥弱小的心灵不禁胆怯、紧张起来。
因为自己的矮小,他曾得到过许多灰点点,看到陌生环境里如此高大的东西,他怎么能不紧张不胆怯呢?他习惯了被世界否定,害怕再一次受打击,害怕伊莱看到自己的瘦弱矮小以及种种缺陷,所以他想回到自己的世界,不被别人看到。
过去的经验,让他不由紧张害怕,同时自卑又一次悄悄从心中升起,他惊讶地咽了咽口水,心里想:“我不要待在这里。”
他转身想走。这时他听到有伊莱低沉有力的声音呼唤着他。当伊莱高兴地把璞哥抱到工作台上的时候,伊莱发现了别人给璞哥留下的记号。
一段精彩的对话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开始渐渐进入故事要传递的核心意义。璞哥说:“我不是故意的,伊莱。我真的很努力了。”而伊莱回答:“喔,孩子,你不用在我面前为自己辩护。我不在乎别的微美克人怎么想。”
伊莱知道璞哥是自卑的,也知道璞哥想努力说明自己曾经努力过,所以他温柔地安慰璞哥,并表明自己对璞哥的爱与信任,对于创造者伊莱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会给予所有的孩子全部的信任与爱,伊莱告诉璞哥,自己并不在意其他的微美克人如何想,尽量让璞哥获得安全感。
“你不在乎?”
“我不在乎,你也不应该在乎。给你星星或点点的是谁?”“他们和你一样,都只是微美克人。他们怎么想并不重要,璞哥。”“重要的是我怎么想。我觉得你很特别。”
伊莱是有智慧的,为了让璞哥重新获得自信与快乐,他给予璞哥最需要的东西——信任!
他告诉璞哥别人的想法根本不重要,那只是微美克人的评价而已,而这些微美克人是和你一样的平等的,所以不要在乎他们的想法。
因为是我创造了你,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与众不同的,你就是特别的!
在这里,伊莱全然否定外界对璞哥的评价,目的就是消除记号为璞哥带来的所有痛苦记忆以及伤害,用自己的信任,感染璞哥,让璞哥重新建立自信。
然而受过去经验的影响,璞哥依然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木头人。
“我很特别?为什么?我走不快,跳不高。我的漆也开始剥落。你为什么在乎我 ?”
他怀疑伊莱所说的话,同时也习惯性自我否定着。“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在乎你。”伊莱再一次强调自己对璞哥的信任,伊莱温和而坚定地向璞哥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璞哥,请你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是我创造的孩子,我爱你,我在乎你。
我的爱胜过一切,相信我吧。”曾经,多少次的努力换来了被人贴上灰点点,在他一次次失败和伤心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安慰他、关怀他,他被奚落、被鄙视,可怜的璞哥,他的心是那么灰暗和无助。
此时的璞哥听到伊莱的话,听到伊莱一次次表达着他对自己的信任,一种奇妙的、从未有过的感情,从璞哥的心中缓缓升起。
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故事的真意也一步步揭开了。
“为什么贴纸在她的身上都贴不住呢?”创造者温柔的说:“因为她决定要把我的想法看得比别人的想法更重要。只有当你让贴纸贴到你身上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
是的,你在乎世界的评价,那些评价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而你不去在乎他,你的心自然会纯净无着,保持着心灵原本的样子。
伊莱一次次重复,不要在意那些别人的看法,不在意它们,贴纸自然无法贴住自己。伊莱在一步步地推翻着曾经占据在璞哥心中的负信息,同时一次次强调自己对璞哥的爱。
“你愈相信我的爱,就愈不会在乎他们的贴纸了。”璞哥,相信伊莱吧,这个世界上有伊莱爱着你,你的诞生本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即使所有人都抛弃了你,你也不要伤心,因为伊莱会爱你啊!
这是一个造物主对自己的孩子的承诺,他不以分别评价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他给予大家的,是无边的爱与信任。在造物主的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基督爱世人。我想,本书的作者肯定是基督信徒。
故事的结尾意味深长。
璞哥并没有停下脚步,但他在心里想:我想他说的是真的。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一个灰点掉下来了。
璞哥,当你相信伊莱的爱,相信自己的创造者如此在乎自己、爱自己,也就相信了自己的特别价值,相信了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在你出门的时候一个灰点点掉下来了。
生命如一棵树,静静地矗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没有哪一棵树与你拥有一样的姿态;生命如一片叶子,自由地沐浴着阳光与雨露,没有哪一片叶子与你拥有一样的姿态;生命如一朵花,快乐地吐露着自己的芬芳,没有哪一朵花儿与你拥有一样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