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柳州风景和风俗的资料
柳州风景:柳州是广西拥有国家级A级景区的城市第二多的城市,旅游人口及收入位列广西第三位,是区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市区内有众多优质旅游资源,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公园景区——柳侯公园 和 大龙潭风景区。
百里柳江景区(由江滨公园、蟠龙山公园、驾鹤小桃园、人工瀑布群、文庙景区、窑埠古镇、江景音乐喷泉、东堤春晓、赵家井、西来寺、金沙角、等景区共同组成),尤以柳江夜景最为代表性。
柳州风俗:柳州人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恋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互相磐考比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祷歌;教育儿童有儿歌和童谣。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为“歌圩”亦称为“歌节”。
(1)云南布依族传承微电影扩展阅读
柳州地方特产:
1、螺蛳粉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
2、炒螺
北海地方特色小炒,主要是采用北海出产的螺加上酸辣笋、蒜蓉、姜丝、紫苏叶等旺火快炒,味美香辣可口。
② 布依族地戏,极具民族特色
在 布依族文化 中,布依戏的产生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却给当地文化带来更多的精彩。其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一种是根据汉族故事或说唱改编,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极具民族特色的布依族地戏吧。
布依族地戏是一种以面具装扮人物,以歌唱来“演故事”为主要形式而夹杂某些戏剧身段和舞蹈动作的民间艺术,属傩戏类。主要流传在贵州中部及西部与汉族杂居地区,尤以贵阳市郊区和安顺一带最盛行,多在春节期间演出。因在平地演唱,不需要搭戏台,因而得名。
相传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开始传入布依族地区,是产生较早和流传较广的一个剧种。演出时,演员根据扮演角色,头戴各种不同面具,身穿各种不同服装,手持刀斧等兵器道具,随着锣鼓、笛子、二胡、月琴等乐器伴奏声进行表演。多用汉语演唱,也有用布依语演唱的,唱词一般为七字一句,多用一唱众和形式。
唱腔激扬高亢,动作粗犷活泼,气氛十分热烈。传统剧目有《杨家将》、《精忠传》、《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等歌颂历代忠君爱国英雄人物,多从汉族戏剧移植,但又不完全相同,经多年演变,内容、唱词、唱腔、服装、道具等都带有布依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特色,故为群众所喜爱。
地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活化石”,主要流行于贵州汉(屯堡人)、布依、仡佬、苗等民族中,被列入了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溪地戏主要分布在该区中部和西部,演出队伍大多为布依族民间艺人组成,其中以大寨地戏队最具代表性。其演唱用当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朴、粗犷自然。歌颂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英雄主义精神,传统剧目包括隋唐薛仁贵征东、宋朝杨家将、岳飞传等。花溪民间地戏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丰厚的底蕴,传承几百年来成为当地布依族同胞劳动之余喜爱的娱乐活动。
起源
花溪地戏源于古代的“扮傩”。“扮傩”是为逐疫鬼,迎神灵,保平安的祭祀仪式。地戏是传入花溪地区最早的戏种之一,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贺长龄编修的《贵阳府志》载:“土人、贵筑、广顺、贵定皆有之,岁首迎山魈,逐村屯为傩,击鼓以唱神歌,所到之家,皆饮食之。”花溪地区的地戏,至今仍有上述的习俗。如唱戏的时间均在正月初开场,演出前要燃香点烛,举行祭祀活动和开财门仪式。
发展现状
花溪区的地戏共有18拨,他们是以下18个村寨的地戏队:花溪大寨、燕楼的思惹、槐州、燕楼村、谷蒙(燕楼村有两泼)、党武的当阳、葵林村、新寨、下坝、湖潮的新民、杨梅、寅贡、车田、芦官、汪官、元方和麦坪的杉木二村。
这些地戏队所演出的剧目都是《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罗通扫白》、《三国演义》、《岳飞传》等历史故事剧。这种表演场合方便人们观看。演者均戴面具,服饰简单,以鼓击节而歌,一人领唱,众人合之,不用任何器伴奏,其风貌近是阳腔。
在花溪区的地戏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大寨地戏队,除天时地利用职权外,他们的演出技巧高于其他戏班,湖潮新民、党武下坝和燕楼思惹三地戏队次之,其他队则各有所长,他们的演出同样受当地人的欢迎。花溪区的地红演唱不用乐器伴奏,只要用一面大鼓和一只铜锣打节奏即可。
③ 布依戏的传承意义
布依族人民在不断的发展中、是善于吸取汉文化养料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民族。他们把移植剧目,视为通向戏剧文化的桥梁。这些剧目,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并用自己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去规范它们,再现它们,并融入布依族文化内涵特质。
布依戏主要由村寨的民间业余戏班加以传承。戏班一般有三十多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戏师为班头,各班每年春节期间必须为本寨,或没有戏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灾祈福、驱鬼逐疫。
在南盘江两岸乡间村寨并长期为布依族人民喜爱、传承的布依戏,曾多次在省、地、县及中央历届或民族戏剧演中,参加演出并荣获奖励。如册亨县弼佑布依戏队的《玉堂春》、兴义县巴结镇布依戏队的《一女嫁多夫》,获省第一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三等奖和表演一等奖(女演员王安秀);安龙县马鞍营布依戏队的《蟒蛇记》、《望山穿》,1958年获安顺地区会演第二名;1984年贞丰县的布依戏《金竹情》在“贵州省少数民族戏曲研究汇报演出”中获“演出奖”;同年,册亨县布依戏队的《罗细杏》,在“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录相观摩调演”中,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节目奖”。这些殊荣,使布依族的戏剧在布依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中,留下了新的篇章。
布依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完善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是,布依戏已经不易看到了,因为许多布依戏演员年事已高,又难以物色到合适的接班人,故而能演者越来越少。
④ 大家给我推荐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的电影或电视剧
最近好看的有影响的电视剧就有很多 :
痞子英雄,终极三国,新版书剑恩仇录,潜伏,新封神榜之武王伐纣,我的青春谁做主,···
这两年武侠电视剧不是很多,这几部还是很可以的 :
大人物,翻云覆雨,大唐游侠转,黄晓明版鹿鼎记,聂远版雪山飞狐,胡歌版射雕英雄传,···
未来很期待的电视剧,暑期可能会上映的,也有几部很不错 :
邓超版倚天屠龙记,仙剑奇侠传3,新版三国演义,大陆版天使钟馗,“水浒人物谱”电影系列(央视可能会每周六晚一集),···
过去几年很值得回味,不看比较后悔的电视剧 :
武林外传,仙剑奇侠传,大宋提刑官1.2,神探狄仁杰1.2.3,金枝欲孽,大唐双龙传,陆小凤传奇系列,洗冤录1.2,帝女花,洛神,大宅门,亮剑,胡军版天龙八部,黄日华版萧十一郎,流星花园,马景涛版倚天,蔡少芬版白发魔女传,蓝色生死恋,醉打金枝,···
很经典的电视剧,应该像扫盲一样扫掉的几部电视剧 :
央视水浒传,周润发上海滩,94射雕,亚视的君临天下1.2,95神雕,98鹿鼎记,tvb蜀山奇侠传1.2,
98天龙,刑事侦查档案1.2.3,还珠格格1.2,何家劲的保镖系列1.2.3,天使钟馗2,新白娘子传奇,···
【此答案由"皇后de尐蛮腰"一字一字打出,并非网上搜索复制黏贴的,因为我是个铁杆电视剧迷。推荐的全都是从我看过的电视剧里面用心挑选出来的。质量保证!版权独有!禁止盗用!发现必定检举 !】
⑤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1、二月二
主要是祭祀“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杀鸡敬祖,吃两色(白、黑)糯米饭。云南省的布依族,这个节日要过三天,进行以祭“老人房”为中心的祭祀活动。
2、六月六
祭田神、土地神和山神,祭毕用鸡血沾上各色纸旗,或做成大鸟形分别插在各块田中。与此同时,召开“议榔”会议,宣布各种榔规榔约,且由榔头监督执行,借以保护社会财产安全。
3、吃新节
又叫尝新节。因各地的谷米成熟有先有后,过节日期不尽相同。一般在稻谷将成熟时,由家中男子到田中摘来少量谷穗,放在甑中与糯米一同蒸熟后敬祖。望谟、册亨等地,把新糯谷取来后,先煮熟晾干,舂去谷壳,再用开水泡胀蒸成糯饭,布依语称“根金毫模”。
(5)云南布依族传承微电影扩展阅读:
布依族的艺术
1、音乐
布依族常用的乐器有唢呐、月琴、葫芦琴、竹琴、巴勒、洞箫、短箫、姊妹箫、铜鼓、牛骨胡等。铜鼓是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特点的乐器。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鼓身铸有各种花纹图案。
1950年以前,几乎每寨都有铜鼓,隆重节庆必敲击为乐。举行丧葬、祭祀,则只有摩公才能按照仪式的程序敲击铜鼓。
2、舞蹈
布依族的舞蹈主要有《织布舞》、《糠包舞》、《狮子舞》、《龙舞》、《转场舞》、《铙钹舞》、《花裙舞》、《铜鼓舞》、《铜鼓刷把舞》等,舞蹈动作优美动人。
3、戏曲
贵阳、长顺及黔西南册亨县等地区流行布依地戏,多在春节期间组织演出。有专门的戏班子,演员面具多为三国人物及布依摩师等。
⑥ 求一些老的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片名。
诺玛的十七岁〉、
红河花腰彝族风情〈花腰新娘〉、
红河瑶族风情的〈咬指〉,
反映僳僳族、傣族抗英斗争的〈石月亮〉、
《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
《芦笙恋歌》(拉祜族)、
《边寨烽火》(景颇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刘三姐》(壮族)、
《阿诗玛》(彝族
《青春祭》(傣族)、
《鼓楼情话》(侗族)、
苗家儿女》(苗族)、
《神秘的伴侣》(瑶族彝族)、
土家族(《连心坝》),
布依族(《山寨火种》),
瑶族(《瑶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盘山》),
佤族(《孔雀飞来阿佤山》),
壮族(《拔哥的故事》),
独龙族基诺族(《绿海天涯》),
达翰尔族(《傲蕾•一兰》),
傣族(《青春祭》、《孔雀公主》)
彝族(《奇异的婚配》),
⑦ 舒畅扮演阿娅的是那个电影或是电视剧啊
是不是《活色生香》
舒畅 饰演 小雅惠子
是由唐嫣、李易峰、舒畅、陈伟霆领衔主演的民国偶像剧。
该讲述了民国年代两大香业家族因种种原因产生了盘根错杂的恩怨,他们彼此敌视,相互遏制,却因儿女们的情感纠葛,发生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却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⑧ 有没有民俗风情的电影
《边寨烽火》(景颇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刘三姐》(壮族)、
《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维吾尔族)、
《阿诗玛》(彝族
《青春祭》(傣族)、
《盗马贼》(藏族)、
《鼓楼情话》(侗族)、
《黑骏马》(蒙古族)、
《红河谷》(藏族)、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族)、
《益西卓玛》(藏族),
〈天上的草原〉(蒙古族)
《草原上的人们》(蒙古族)、
《金银滩》(藏族)、
《猛河的黎明》(藏族)、
《哈森与加米拉》(哈萨克)、
苗家儿女》(苗族)、
《患难之交》(朝鲜族)、
《神秘的伴侣》(瑶族彝族)、
蒙古族(《祖国啊母亲》),
土家族(《连心坝》),
布依族(《山寨火种》),
瑶族(《瑶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盘山》),
佤族(《孔雀飞来阿佤山》),
壮族(《拔哥的故事》),
独龙族基诺族(《绿海天涯》),
达翰尔族(《傲蕾•一兰》), 冰山上的来客
⑨ 布依族查白歌节的传承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⑩ 谁能介绍几个贵州布依族有关的电影或者电视
我国第一部反映布依族少年成长的电影《朝霞》在电影资料馆首映。
《绝地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