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电影年产量多少
中国电影产量450--600部 印度电影产量世界第一 电影产业是印度文化产业中较为发达的行业。据报道,印度年产电影上千部,是好莱坞的4倍;在全球拥有36亿观众,也远超好莱坞的26亿。印度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每日进入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人之多。在首都新德里,每到周末,各大电影院总是爆满。
『贰』 微电影营销还能火多久
微电影脱离了院线局限和票房压力,脱离了电视广告时段的局限,已被各方看好,微电影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品牌策略的标配。在企业影视广告、体育、户外等多个方面的品牌计划里,很多企业会拿出一部分很小的预算来拍微电影,现服务于纽约广告节的中国首席代表吴金君也看好微电影的前景,“如果一两年之内微电影这个概念还没有定论的话,会有一个新的概念取代它,但概念是什么无所谓,只是我相信它会一直存在”。
华影盛视在2012年的微电影战略则计划制作50部微电影,“视频网站的可选择渠道太多了,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流量,这个市场几乎是无限大的”。赵雨润预测,2012年的微电影产量会从2011年的二三十部增长到100部。而且微电影可以超脱网络这唯一的生存空间,凯迪拉克将90秒的微电影《66号公路》剪辑成30秒的电影片花放在电视台播出。并以此将观众带入互联网,在不同媒介用户中实现效果整合。
微电影似乎刚入世就被给予厚望,然而尚未完全闭合的价值链却是微电影无法回避的障碍。在马旗戟看来,“企业投资、渠道收费、用户收费、三者形成稳定的价值循环链才是未来微电影真正走向市场化的标志”。虽然已有华影盛视对《我多么怀念》的版权出售先例,然而视频网站购买版权的获益空间尚未明确,市场的未来尚无法预测。
微电影基因里浓重的广告气质更增加了用户收费的难度。“吸引观众主动观看,借人际之间完成转发”,这是企业的美好期待,而在用户自主选择内容的微博和视频网站上,影片内容绕过一圈终究还是打动用户的唯一筹码,或许真的如赵雨润所说,“没有不好看的故事,只有不会讲故事的人”,但是看到《金陵十三钗》这种倾注创作者心力的作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失落,迎合观众的品味再也不是如此容易的事。
电影和广告通常是为人所诟病的组合,好莱坞导演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接受将两者以隐晦的方式结合,而微电影则恰恰需要既需要把故事讲好,又需要把产品植入进去,在李想看来,“这种品牌内容的构建是比拍电影本身更加困难”。
将微电影视为有情节的长广告,抑或附带广告的故事短片,站在哪种角度来诠释它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在企业、广告主、影视制作者、视频平台等各方势力都可受益的当下,微电影已借风而起。“微电影的投资猛涨,但收入回报的渠道依然有限”,剧角映画创始人梁巍似乎说出了微电影的痛处,然而倘若广告主要懂得如何讲消费者爱听的故事,电影导演想懂得如何更智慧的与广告结盟,这却是一个最完美不过的时机,市场充分竞争的浪潮褪去,优秀作品的商业价值定会渐渐裸露出来
『叁』 谁能告诉我美国电影每年的生产规模和它的总收入。
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
美国的原有八大电影公司现在只剩下六家,他们是
迪斯尼(05年收购米拉麦克斯公司、06年收购皮克斯公司)、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索尼(收哥伦比亚、米高梅〈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资买下联美公司〉)、环球(收梦工厂〈不包括梦工厂动画公司〉)、华纳兄弟
新线公司近几年来好片不断,一发而不可收,尤其是《指环王》系列,爱死它了,所以把它也算上
还有一家博伟影业公司,它也很大,但是是多家控股的公司,不知道算什么。博伟影业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娱乐集团之一。其控股的电影公司包括有:试金石TOUCHSTONE、好莱坞HOLLYWOOD(以上两家主要制作流行的商业影片,以动作、剧情、喜剧为主)、米拉麦克斯MIRAMAX(专门负责拍摄和发行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及外国语影片)、迪斯尼DISNEY(制作和发行少儿和家庭喜剧影片为主)、帝门DIMENSION(专门制作和发行恐怖及惊悚类影片)等。
『肆』 从电影出现到现在,一共有多少部电影诞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表示,截至到2012年3月31日为止,从1871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在法国诞生至今,共有16000-17000部电影上映。仅1986年一年,全球就有2076部电影上映,是电影上映数量最多的一年,因此1986年也被称为“世界电影年”。
『伍』 中国每年电影产量是多少(数据)
中国电影年产量位列世界第三 中国电影产业去年产量与票房再创 新高。2006年拍摄的故事片总量创纪录地达到330部,而2007年总量突破400部,增幅达21%。中国电影年产量排在印度、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全年票房达30多亿元,较之2006年年度票房增幅超过30%,增幅居全球电影市场之首,票房总量在全球市场排名第11位。
『陆』 中国2010~2012年的电影产量分别多少
中国军事电影:十年产业发展数据分析
进入新千年以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大幕的启动,中国电影的发展格局逐渐发生巨大变化。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中国已一跃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电影市场。产业化生存成为10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词。
对于中国军事电影来说,产业化生存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市场的开放使军事电影的投融资更加活跃,新的资本力量、创作主体的进入为军事电影创新带来了新的活力,不断扩张的电影市场为军事电影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资本与制作的全球化更为中国军事电影的国际传播创造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传统军事电影的计划性生产、相对定型的艺术传统与产业化背景下的市场化生产、企业化运作、娱乐化商品化趋势之间逐渐形成了某种内在的紧张关系,而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模式也对军事电影构成了越来越大的票房压力及“影响力焦虑”。更重要的是,产业化改革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军事电影的投融资、制作、发行、营销与传播模式,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军事电影的意识形态、艺术策略的路径选择,中国军事电影的制作模式开始出现分化。从产业化视角梳理和回顾中国军事电影的10年发展,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年度产量及题材分布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整理,2002年至2011年,中国共生产132部军事题材电影(注:本文数据均不含电视电影),平均年度产量为13.2部。受上世纪末中国电影整体低迷的影响,2002年至2004年间中国军事电影产量已跌到最低谷,分别只有3部、2部、3部影片问世。此后产量才逐渐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至2010年,军事电影年产量分别为8部、16部、14部、7部、22部、19部,2011年甚至达到创纪录的38部。这种明显的增长与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产量的大幅增长保持着同步。2002年至2011年,中国电影故事片年产量分别为100、140、212、260、330、402、406、456、526、558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军事电影产量的增长是中国电影整体产量上升的直接结果。
军事电影数量的增长与军事电影常作为“献礼片”也有直接关系。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纪念之年,军事电影数量都有明显上升。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军事电影产量更是创出新高。这种“翻着日历拍电影”的传统充分说明,军事电影的制作仍然带着强烈的政治性与计划性,与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化与商品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仍属于“特殊类型”的制作。
『柒』 求微电影与传统广告的区别,利弊。请讲详细点
微电影从作用上可以说是加长版的传统广告,利弊区别如下。
1表现形式:微电影是把所宣传的产品结合剧情在画面中出现,和电影的植入式广告是一样的。好处可以通过影片本身的剧情把产品的特色和理念更好地传达给观众。但所产生的效果大小取决于产品和电影结合得好不好。例如有些饮料在微点影中仅仅是频繁出镜,这样是最低级的植入方式,产生的效果不大。对于中国产品最牛逼的植入式广告要数《变形金刚3》里的伊利舒化奶了,其原因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再例如筷子兄弟拍摄的《父亲》系列,宣传雪佛兰的科鲁兹,也仅仅是在演唱会的北京出现了雪佛兰科鲁兹了标致,但雪佛兰在微电影开始缓冲的那段时间会播放传统的雪佛兰科鲁兹的贴片广告,还做了其他网络宣传,微电影算是用于整体网络宣传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微电影的广告效果在把控上有些难度。
传统广告就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把有关该产品最大的信息及优点,简单直接,也由于时间短,所以创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宣传效果。
2,成本。
微电影可以说成本要比传统广告低。微电影多走网络渠道,所以对于影片的画面质量要求不高,关键在创意,只要创意有了,找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拍,找学生拍还是自己拍,效果差别不会太大,但成本可就是天壤之别了。拍摄完成后找主流视频网站做一些推广,可以很快在网络上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往往推广的费用要高于影片本身制作成本。所以微电影可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宣传方式。
传统广告必然要招有资历的制作团队拍,费用很高,在电视上买播出时段价格也是高得惊人,没有雄厚实力的公司是承受不了的。当然对于大公司来说,他们不在乎广告花了多少钱,要的就是高端。
无论是微电影还是传统广告,创意都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你产品的特点、受众群、预算等等综合考虑后进行选择。
『捌』 中国电影历年产量是多少
算上五一档 暑期档 贺岁档!估计每年都有10-15部左右吧~
『玖』 2010年全国电影总产量多少票房多少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2010年中国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较上年62.06亿元增长63.9%,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人民币
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使得中国电影产量已居世界前三甲。除故事片外,2010年中国还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科教影片54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0 部。
『拾』 印度一年产多少部电影
中国电影产量450--600部
印度电影产量世界第一
电影产业是印度文化产业中较为发达的行业。据报道,印度年产电影上千部,是好莱坞的4倍;在全球拥有36亿观众,也远超好莱坞的26亿。印度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每日进入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人之多。在首都新德里,每到周末,各大电影院总是爆满。
印度的电影业很发达,因为印度人很爱看电影,印度是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请注意,是最高,不是最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