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通一兵的首部译制片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把外国电影翻译成本国语言,再借助配音演员的声音把电影中人物的对白变成本国语言,就称为译制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译制片。例如美国对外国影片就一律采取打英文字幕的方法,并不进行语言的转换。
外国电影传入中国后,语言的障碍不久就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声片的问世,给中国观众观看外国电影带来很大的麻烦。当时观众看外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幻灯字幕、说明书或是现场解说员的解说来大致了解影片的内容;同时也有个别影院安装了“译意风”,可以进行同步翻译。这是解放前城市影院放映外国电影的普遍方式。1945年以后,东北解放区开始放映前苏联电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解决的。
1948年,为了消除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普通一兵》是一部表现苏联士兵在卫国战争中英勇献身精神的影片。而承担将其译制成汉语任务的则是一群完全没有经验的门外汉。他们来自东北解放区的各个文艺团体。其中部队文工团员出身的话剧演员袁乃晨担当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导演的重任。剧本翻译是孟广钧、徐立群,主要配音演员为群众演员张玉昆和吴静。著名演员凌元担任剧务工作。这些译制片的开拓者们反复尝试,甚至想出了很多土方法,终于在8个月后完成了译制工作。同时,他们也为译制片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例如影片中苏联红军冲锋时高呼“乌拉”(万岁),但中文的“万岁”却无法与人物的口型吻合。最终,他们想出了用“冲啊”来替代。
《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推动了译制片的迅速发展,继东影译制片成功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了译制片的工作。从1950年到1953年,4年间中国共引进和译制了180余部外国电影(基本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片),不少著名的故事片导演和演员也参加了外国电影的译制工作。它们为当时由于抗美援朝等原因,在市场上清除美英影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❷ “微电影”这个词专业的讲应该怎么翻译
micro movie
❸ 「微电影」用英语怎么说
回答和翻译如下:
微电影。
Micro film.
❹ 有没有翻译过来的四个坦克兵和狗的电影
有的。波兰1966年二战轻喜剧《四个坦克兵和狗》
❺ 请帮忙翻译一下 微电影体验馆 的日文和韩文是什么,感谢大神们!
微电影体验馆
日文
マイクロ映画体験馆/微映画体験馆
韩文
마이크로 영화 체험관/미크롱 영화 체험 관 이다
❻ 英语翻译:比起微电影《廉吏担柴》,我更喜欢成泰燊主演的电视剧《于成龙》。
I prefer "yu chan," a TV series starring Thai milk, rather than a micro film, "the honest man."
❼ 里面有人和马拔河还有个一等兵,央视第一剧场翻译成“鬼头大兵”的电影,怎么能找到
1,美军在二战中去,因为它的运动的任何地方,都大,他们被称为“兵”,你看日本的称号(EGL矮,东洋萝卜兵,小鬼)不明白?
2,可能来自“拯救大兵瑞恩”。
外国影视作品和小说,现实甚至大多数美军士兵都比较魁梧的身材。亚洲人和中国数字本身比较短的形状,因此相对来说可能并不占优势。
❽ 一部美国的抗日电影,讲述一群美国士兵被日军俘虏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泰国翻译官,名字我忘了。
《桂河大桥》
剧情简介 · · · · · ·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缅甸边境的一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亚利克•基尼斯 Alec Guinness 饰)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于是尼科森等人被关了禁闭,但是没了尼科森的带领,战.俘们表现消极,而且因日本设计方面的不足,建桥工作陷入了停滞。日军无奈只好放出了尼科森等人,获释后尼科森感到在破坏一切都战争里何不做点建设,于是开始投入到建桥的工作。与此同时,逃出去的美军俘虏希尔兹(威廉•霍尔登 William Holden 饰)接受盟军一个特别任务,就是大桥建成之日将它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