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何对4名同学痛下杀手从好儿子到杀人犯,马加爵经历了什么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里,李焕英说:“我只要我的女儿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作为母亲的李焕英,不要求女儿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只要女儿健康快乐,这是一种多么朴素而又美好的心态。
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一向老实本分的马加爵竟然因为琐事怀恨在心,无处发泄的他竟然举起屠刀,杀害了自己的四名同学,犯下滔天罪行。案发之后,早已经有所准备的马加爵连夜逃走。
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个月后,马加爵在云南被警方抓获。最后他被执行死刑。马加爵虽然死了,可是他留给人们太多的震撼和疑惑,17年后再看马加爵,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为何会对四名同学痛下杀手?
小结:
马加爵无疑是一个聪慧的人,高考的时候以高分考取云南大学,轰动一时。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却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感情,不懂得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导致自己四面楚歌,最终走上了不归之路。
17年后,我们再重新回顾马加爵的案子,感觉引以为戒的东西实在太多。对孩子,不仅仅要关注他的成绩,还要更加关心他的心理健康。
Ⅱ 观马加爵视频有感
真心佩服小马哥
Ⅲ 剖析马加爵的犯罪原因 真心 谢谢了
案件分析为什么马加爵这么凶残地杀害了与之同窗三载且无重大冤仇的同学呢?马加爵从其平常的表现来讲并不坏,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剖析马加爵的犯罪心理。 (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马加爵犯罪心理的“滋生点”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人的犯罪心理的来源同样是对客观世界消极因素能动反映的结果。马加爵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因素,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从宏观社会环境来讲,尽管整个社会进步在加快,社会更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加大”现象、“人生存和发展的不平等”现象、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现象、社会交往中的“市侩化”现象。这些宏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尽管不可能直接对马加爵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它的影响会通过与马加爵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社会环境折射出来。马加爵家庭的贫困无法为他提供大学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让他时常感到经济压力和在经济地位上的低人一等,其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也决定了马加爵无法在家庭中寻找到能有效与之进行思想沟通的对象,相反他肩负的是家庭希望的重任。在大学环境中,学校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忽视,让马加爵不能从组织、群体中受惠而产生相应的责任心。大学中的“弱势群体”的主体是贫困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经济上的窘迫妨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不能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不能时常进行精神放松,如看电影、跳舞、参加生日聚会等),从农村中学到都市大学,使许多农村贫困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包括卫生习惯都与大学校园主导的“城市文化”格格不入,这些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特别是处于“强势群体”的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显得自强、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大学环境中没有及时了解和研究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自信。相反,在同学关系中存在“恃强欺弱”、“人性谈漠”现象,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是直接引起马加爵不良人格,乃至于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正如一位贫困学生所说,生活上再苦我都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孤独与被他人所侮辱却是无法接受的 (二)马加爵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发生器”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利益倾向的差异,都存在获利阶层和失利群体。每一个社会环境都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因素,而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对个体来讲,它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会强加于个人的心理之中,形成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关于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也充分说明了,主体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指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对外界消极因素的选择性反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马加爵自小形成的内倾型性格,这不是他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甚至不能说是影响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证明,内倾型性格的人容易犯罪,外倾型性格的人不容易犯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其实,致使马加爵产生犯罪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他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即性格中的过分自尊与过分自卑的成分 (三)被朋友抛弃,丧失精神依托,是马加爵犯罪心理恶化的“导火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而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需要层次越低,满足需要的动机越强烈,他会产生怨恨,并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他喜欢练肌肉,喜欢动武,他喜欢打篮球,他认为这是他获得尊重的方面。但现实并没有让他的需要得到满足,于是他便退缩到与电脑打交道,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在大学生活中,他仍有精神依托,那就是如他一样贫困而又不怎么出色的同学如邵瑞杰等,他认为这些与他同处不受重视地位的同学才是他真正的朋友,才是他可以依托的精神支柱。邵瑞杰的话对内心极自尊又极自卑的马加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他长期以来努力维系而且深深依赖的社交体系骤然崩溃。原本同类,同归属于一个群体的人这时抛弃了他,马加爵顿时感到自己的无助、失落,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产生了。他深深地感受到“我觉得我太失败了”。他再也忍不住平时积聚的怨恨,他需要发泄。这时,他的犯罪心理极度恶化,产生了犯罪动机,而犯罪动机的产生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推动力。 (四)凶残的犯罪行为,是马加爵犯罪心理巨大释放的必然马加爵在发生“打牌”事情之前,早已是“忍辱负重”,无论是自己的贫穷,无法找回的自尊,快毕业的惶然,还是肩负父母、甚至家族的希望重任,他积聚了太多太多的心理压力,有着极其强烈的反抗心理和怨恨情绪,其犯罪意向十分明显。“打牌”事情发生之后,点燃了他仇恨的烈火,他把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在他认为最好的朋友与同学邵瑞杰身上。犯罪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指出,当个体遭受挫折以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由于认知范围狭窄,找不到自我解脱的方法而迅速产生犯罪动机,引发攻击行为,攻击的对象往往指向使之受挫折者。邵瑞杰就成了马加爵的攻击对象,成为他犯罪心理发泄的指向,正如他所说:“最想杀的是邵瑞杰”。在犯罪目的确定以后,他就着手犯罪设计,精心准备犯罪工具,寻找犯罪机遇,连续三天锤杀了四个人,其强烈犯罪心理渲泄的结果就是这种凶残犯罪行为的发生。
Ⅳ 推荐几部关于心理学的经典电影
“心理学电影”列表
《记忆碎片》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记忆碎片》注定不是非一般的作品,电影故事其实不太复杂,但很难看懂,这是由于它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条倒叙,以彩色呈现,另一条顺叙,以黑白呈现,两条线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天衣无缝地与片头衔接在一起(观看者可注意何时衔接到了一起)。
《记忆碎片》的总摄制经费仅够《珍珠港》举行开幕典礼(500万美元),但它证明了好电影不是金钱堆出来的。
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和最佳电影剧本两项提名,此外还赢得39项国际大奖和26项提名。
《机械师》:精神分裂片,侧重表现精神分裂者的状态,悬念设置更合理
发行时间:2004年
电影导演:布拉特·安德森 Brad Anderson
电影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 Trevor Reznik
詹尼弗·杰森·利
如果你喜欢《拳击俱乐部》(Fight Club)或者《纪念品》(Memento)这一类型的电影,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本片。
《死囚168小时》:对一名死刑犯的心灵挽救
片名"Dead Man Walking"是狱警们发明的俚语,指死囚犯临行前从牢房到行刑地点走的那段路。
导演: 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即《肖申克救赎》中的主角
主演: 苏珊·萨兰登 克莱希·布朗
1995年奥斯卡奖
最佳女主角奖:苏珊·莎兰登
提名最佳男主角奖:西恩·潘
提名最佳导演奖:蒂姆·罗宾斯
提名最佳歌曲奖:布鲁斯·斯布林斯顿
感觉一般 记得看了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搏击俱乐部》:严重失眠症带来的人格分裂
导演: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主演
爱德华·诺顿
布拉德·皮特
海伦娜·博纳姆·卡特
荷尔蒙分泌直线上升
《心理游戏》:治愈童年看见父亲跳楼的创伤
这是大卫芬奇的一部作品,介于《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之间,迈克尔道格拉斯、西恩潘主演 1997年
《安东尼菲舍尔》:一次艰难的心理治疗
导演:丹泽尔·华盛顿 编剧:安东尼·菲舍尔 主演:德里克·卢克
级别:PG-13(暴力、粗口及虐待儿童情节)类型:传记、黑人电影片长:117分钟发行:福克斯探照灯公司FoxSearchlightPictures
上映日期:2002年12月20日
官方网站:www2.foxsearchlight.com/antwonefisher
《美丽心灵》:进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 偏执型精分患者
2001年12月13日
导 演: 朗·霍华德 Ron Howard
2001年12月13日 ( 美国 )
本片荣获8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夺得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配角4项大奖。
算是大的观众群
《火柴人》:患有强迫症的骗子的行骗生涯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演员
尼古拉斯·凯奇
山姆·洛克威尔
貌似有喜剧成分 没看过 但凯奇出演的作品不用怀疑。
大象elephant (2003)
心理学看点:西方的马加爵事件 — 教育 / 犯罪心理学
艺术性:*****
观赏性:***
导演: 格斯 范 山特 演员大部分是波特兰当地的高中生
I.D./ IDENTITY/杀人游戏(2003)
心理学看点:DID(Dissociate Identity disorder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多重人格障碍)
艺术性:***
观赏性:****
导 演: 詹姆斯·曼高德
十个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破旅馆中,等待着越来越深的恐惧降临:十个人,正在一个接一个被有计划的谋杀……在死神面前,他们恐惧、颤抖,人人陷入疯狂的猜测中,理性正在慢慢远离。
La pianiste/钢琴教师/(Austria)(2001) 心理学看点:千载难逢的一部狠片,继《蓝丝绒》以后最卓越的性心理变态电影杰作
2001戛纳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及评委会三项大奖
同名半自传体小说作者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Das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实验(2001)
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
心理学看点: 社会心理学实验 — 人性的残暴
艺术性:****
观赏性:***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由《劳拉快跑》男主角主演,讲一次科学实验:找二十个普通良民,随机分成两组,八个狱卒十二个囚犯,来模拟一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最后组织实验的几个科学家都被“狱卒"们抓了起来,项目负责人被杀。."实验"揭示了这样一种残忍的人类本性,在持续增长的压力之下,人性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教授们的预计,每一个事件导致了不可避免的灾难
/圣女贞德(1999)
法国凯撒奖八项提名
心理学看点:人的信仰何来? 精神分裂
艺术性:****
观赏性:****
别弄错版本
本能(1992)
心理学看点:弗洛伊德性与暴力的本能
艺术性:***
观赏性:****
为了欣赏沙姐著名的坐椅子情节而看的,只是惊艳而已。
沉默的羔羊(1991)
1992奥斯卡获奖片
心理学看点:变态心理学
艺术性:****
观赏性:*****
除了KB气氛的营造,影片的社会命题也很有嚼头。pol.ice为了捉一名杀人狂魔而不得不求助于另一名杀人狂魔,这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荒诞与讽刺意味。影片一直在寻找人类社会的KB之源,最后得出了一个“由于秩序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反过来危及秩序的犯罪病例”的结论,这使得影片从另一层面上讲又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本片获第六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五项大奖
rain man/雨人(1988)
1989奥斯卡获奖片
心理学看点:浓墨重彩地展现了自闭症的典型症状
0观赏性:*****
挺闷的开头
Blue Velvet /蓝丝绒(1986)
1987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心理学看点:展现了各种性心理扭曲的场景
/爱德华大夫(1945)
1946奥斯卡提名
心理学看点:失忆症
艺术性:***
观赏性:***
其他:
《灵异第六感 》— 儿童心理
《歌西卡》 — 失忆
《失忆》— 短时记忆缺失
《失眠
《心灵捕手》 (1997) — 精神分析
《第八日》(1996) — 唐氏综合症
《梦旅人》— 精神病-歇斯底里
《美国精神病》I、I I — 犯罪心理学
《穆赫兰道〉《妖夜荒踪》《后窗》希区柯克 经典就是经得住时间洗刷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肖申克的救赎》
《七宗罪》
《再见,俊》(金荷娜)
《催眠》
《迷墙》
《费城》
《男孩不哭》
《心灵捕手》
《晚娘溺水的鱼》
《七宗罪》
《亚特兰蒂斯之心》
《切肤之爱》
《阴阳师
《简单的血腥》
《移魂女郎》
《天堂的小孩》
《谁说我不在乎》
《东邪西毒》
《激情黑寡妇》
《弦动我心》
告诉她 阿莫多瓦
卡多什 以色列
忧郁星期天
37.2度/巴黎野玫瑰
猜火车
发条橙 库布里克
洛丽塔 杰珠.埃恩斯
大逃杀 北野武
第六感 布鲁斯.威利斯
理发师的情人 意大利
鹅毛笔
罗丹的情人 伊莎贝拉.阿佳妮;厄.德帕迪约
日瓦戈医生
西伯利亚理发师
黑暗中的舞者 比约克;凯瑟琳.德纳芙
跳出我天地 比利.埃略特
性.谎言.录音带
活着 葛优
我和我的朋友 (挪威)
儿子的房间 (意)
高跟鞋 阿莫多瓦
我的秘密之花 阿莫多瓦
无颜
罗生门 黑泽明
悲惨世界
韩国:
《老男孩》 惊人的黑色惊人的暴力惊人的浪漫
等杀人3部曲
《老师的恩惠》老师可以育人亦可害人,血腥但值得人们深思。
《爱的蹦级 》同性 这部算不算呢 拍的肯定没问题
《漂流欲室》用一种毁灭一切的方式,证明了爱情是唯一崇高的东西,金基德的水,岛情节
《杀人回忆》它证明了电影可以做零缺憾,永远的韩国电影第一。
Ⅳ 电影《马加爵》洪峰作品下载或在线的~
上www.YOUKU.com上有~!
Ⅵ 马加爵为什么杀人
忍无可忍 涉世太浅 不能控制住自己 也就是情商不高 这是根本原因!
同学嫌贫爱富 看不起他 当众侮辱他 说他偷东西 造假
最后 我建议你去贴吧看看
Ⅶ 找一部一部多重人格的电影
那你应该看看岩井俊二的《式日》
还有就是尼古拉斯 凯奇有一部
1.大象elephant (2003)
心理学看点:当众媒体凭主观臆想纷纷炒作马加爵事件的时候,人们尤其应该静下心来看看这部电影。
艺术性:*****
观赏性:***
剧情梗概:
影片根据1999年震惊世界的美国哥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案改编,讲述了在美国一所普通中学发生的一场恶性枪击案的过程以及前几个小时的事情。约翰逃课未果,被父亲逼着回到学校上学;艾利亚喜欢摄影,在校园内外拍一些人物和风景照片回到学校自己洗印,米雪儿受人冷落,心情低落,到校图书馆帮助做工;乔丹刚刚交了一个新女朋友凯丽,被尼科尔等女孩子议论纷纷;而此时的埃里克和阿莱克斯由于经常受到别人欺负,无意间通过互联网买到了枪,他俩在家里午睡之后,决定到校园里大开杀戒,他们经过简单策划之后,身穿美军野战装走进了教学楼,孩子们的命运被改变了,惨剧在这个阴云密布的下午发生了。
2.I.D./ IDENTITY/身份(2003)
简介:风雨交加的夜晚,11个人先后被迫困守在一家破旧的汽车旅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人死去,而死者的身边总能找到下一个死者的房门号码。于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分析彼此的共同点,震惊地发现,所有人都是同年同月同日所生。究竟凶手是其中的哪一个,或者凶手另有其人?
心理学看点:DID(Dissociate Identity disorder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多重人格障碍)
艺术性:***
观赏性:****
3.Gothika/歌西卡(2003)
心理学看点:犯罪心理学,失忆
4.insomnia/失眠 (2002)
心理学看点:又是一部Christopher Nolan拍摄的与心理疾病有关的惊悚片,这一次地理环境特殊——永远是白昼,严重失眠的警探如何与老谋深算的疑犯展开猫鼠之战?
5.异度空间/ Inner Senses(2002)
心理学看点:影片更多是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待超自然现象,所以鬼魂是否是真实的并不重要
6.American Psycho/美国精神病I、II (2000、2002)
心理学看点:一个年轻人在白天是标准的都市雅皮,到了夜晚却会变成一个疯狂的连环杀手。
7.La pianiste/钢琴教师/The piano teacher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The Piano Player /Die Klavierspielerin (Austria)(2001)
简介:年届不惑的女钢琴教师自小受到母亲的控制和压抑,两人像是一种复杂的共生体,怨声载道地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直到一位年轻聪明的男学生出现……
心理学看点:千载难逢的一部狠片,继《蓝丝绒》以后最卓越的性心理变态电影杰作
艺术性:*****
观赏性:***
8.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2001)
心理学看点:影片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Nash的真实生平改编,巧妙地展现了偏执型精分患者的幻觉世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天才,一个传奇的精分患者。
艺术性:****
观赏性:****
9.Das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实验(2001)
心理学看点:为了可观的实验酬劳,20个应征者随机分成两批扮演囚犯或看守,然而短短几日之内,模拟监狱顿成人间地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不可避免地走向恶化的呢?当一类人对另一类人具有无限权力的时候,人性的残暴则毕露无遗,且看这部根据经典社会心理学实验改编的社会成人版电影如何去演绎。
艺术性:****
观赏性:***
10.The Beach/海滩 (2000)
心理学看点:假如在一个与世隔绝、风景如画的海滩凝聚起一些优裕、乐天的游客,有没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天堂?仅仅指出人性的贪婪是远远不够的。个人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有待看过的朋友一起来讨论
艺术性:****
观赏性:***
11.Memento/失忆(2000)
心理学看点:短时记忆缺失
12.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圣女贞德(1999)
心理学看点:贞德是精分?/人的信仰何来?
艺术性:****
观赏性:****
13.the six sense/灵异第六感(1999)
心理学看点:儿童心理学
14.Good Will Hunting/心灵捕手(1997)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析
15.The game/心理游戏(1997)
心理学看点:他学着父亲的样子跳下了楼。而这正是康拉德设计这一游戏的最精彩情节,他就是要哥哥以亲身经历来治愈心理创伤,将情感从死去的父亲身上转移到面前所有的亲朋好友身上。
16.Le Huitième Jour/第八日/幻海情缘/The Eighth Day (1996)
心理学看点:一个自小患有唐氏综合症,一个是事业成功而社会生活失败的推销商,且看两个人不寻常的友情如何改变彼此的生活。
17.梦旅人/Picnic (1996)
心理学看点:继《情书》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岩井俊二又推出了这部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作品。影片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由此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18.Basic Instinc/本能(1992)
心理学看点:弗洛伊德 性与暴力的本能
艺术性:***
观赏性:****
19.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1991)
心理学看点:变态心理学
艺术性:****
观赏性:*****
20.rain man/雨人(1988)
心理学看点:浓墨重彩地展现了自闭症的典型症状
艺术性:****
观赏性:*****
21.Blue Velvet /蓝丝绒(1986)
心理学看点:展现了各种性心理扭曲的场景
22.Spellbound/爱德华大夫(1945)
心理学看点:失忆症
艺术性:***
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