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视音乐鉴赏怎么写呢我们老师就给我看看电影,然后就要写了。。。2000字呢!
你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下手:
1.电影主题,电影所表达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存在什么深刻的社会含义么?
2.人物,电影里面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他们分别在电影中的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又反映了社会上的哪些人。
3.声音,好的电影不只在画面构造和演员演出方面给我们带来震撼,更主要的是要有适合的声音,或者说音效和背景音乐。看看主演有没有他的专属音乐,就是音乐响起就代表主演的出场,也可以说音乐是渲染气氛的前提。
4.画面,就是大概从光、人、景、色等方面分析,可以分析镜头的远近,可以分析构图的设计,可以分析光线和色彩的调试,或者分析镜头的晃动。
5.蒙太奇,看看是否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如有,分析一下。
2. 电影欣赏教案怎么写
1.介绍与电影有关的背景知识
2.电影剧情简介(不要剧透太多)
3.经典片段赏析
4.关于剧情、人物的讨论
5.还可以有电影音乐的鉴赏
3. 如何鉴赏电影《霸王别姬》的背景音乐
电影的开始,是已经迟暮之年的重逢,开篇的锣鼓,黑暗中亮起的灯光,仿佛揭开了沉重的一幕生活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电影的音乐除去插曲、主题歌、戏曲选段,断断续续的大概有四十几段,单是凭音乐,就可以串起一段难忘的回忆。
影片中的一段音乐“断指”,还是年幼的小豆子被母亲切去了多余的六指,那是一个寂静的黑夜了,小豆子凄凉的声音响彻了大院。沉闷的鼓象是一声一声擂在心里,一只京胡凄厉的挣扎,孩子,命运是挣脱不了的。无奈的命运使得他留了下来,小豆子长的象个女孩子那么漂亮,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人生的惊慌。有一个冬天冰冷的夜里,师兄小石头为了小豆子受罚,雪地里长跪不起,背景音乐是轻轻的和唱“啊”,绵绵不绝,配以萧的哀伤的低鸣,提琴的出现感染了幼小的心灵,小豆子透过窗子向外望,细雪绵绵,师兄啊。
背景音乐“门外”:戏班的小兄弟们天天早上在河边喊嗓,稚嫩的声音不明所以的参差不齐着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每天进行着不能忍受的训练,而大门外有着怎样的天地啊,有诱人的糖葫芦、热闹的街市、有儿童向往的一切。于是这段音乐响起时先是压抑得透不过气来,那是好奇的打开了大门,接着是一段拨云见日般晴朗的笛声,门外是一片耀眼的风筝啊。什么教诲、什么师恩,师兄啊,我要逃了,枕头底下压的铜子儿,别忘了啊。
看到成角儿的气派了吗?那架势,过门响起,忍不住心酸。要挨多少罚才能成角儿?两个孩子不由自主的回来了,管家毫无表情的在一旁念颂着:在班结党者罚,背班逃走这罚......已经皮开肉绽、已经泣不成声,另一边,已经做出了选择:生来不是唱戏的命,黄泉路上再投生吧。初春的下葬,正是花开的季节啊。
那时唱戏,女人的角色也要由男性扮演。小豆子被定为旦角,可是有一段戏“思凡”,他总也转不过弯儿来。直到有一天,师兄的烟锅直捅了进来,那是什么样的目光啊,师兄啊 -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一边嘴角血迹斑斑,一边已经兰指轻扬。从此再难分清戏与人生,是真是戏?
有一段音乐是“一辈子”,当年的小石头和小豆子已经小有名气,成了段小楼和程蝶衣,成名的戏是“霸王别姬”,那时的后台音乐是分外的铺张,啼声初试,凤眼轻吊,点妆画眉,粉墨登场,此时的程蝶衣已经陷入虞姬的角色,再也离不开这段戏、离不开霸王。想起初成名时的辛酸,程蝶衣对着镜中的师兄说:“师哥,咱们就好好的唱一辈子戏,不行吗?”段小楼轻轻一笑:“兄弟,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可人要真是疯魔了,在这世上还活得下去吗?”自去了烟花深处。这时的音乐是西皮二黄,过门反反复复的不再进行下去,程蝶衣的眼神也是一样的欲说还休。
霸王别虞姬,君心已不再。虞姬又该去向何方?师兄啊,还记得幼年时看中的宝剑吗?赴了袁四爷的宴,目光涣散,剑气袭人。第一次出现古琴的声声哭泣,伤心处一管萧的出现,分明已经是不知心在何处了。天色微亮时,轻雾迷蒙,醉酒的程蝶衣浓妆艳抹,真的宝剑在手,何不......师兄啊,举杯相邀欢,心里的哭泣你听到了吗?
已经年迈的师傅逼着两个人和好了,记得菊仙出场了,故作轻松的说:您猜怎么着,小楼现如今是我的人了。可是两个人依然跪着,戏在继续上演着。师傅的灵堂上,昔日拾来的婴儿,今天已经分明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了。世事无常,程蝶衣险些被判了刑,他一副一死方休的架势,却被当庭释放。喧嚷的大街,师兄啊,还记得这把剑吗?第一次,是在成名时见到,第二次,是在你的婚礼时送去,宝剑配霸王,感情如绵绵流水,宝剑也斩不断啊。
昔日拾来的婴儿,分明已经退蛇成龙了,画了一模一样的虞姬,有点立地成角儿的架势。霸王沉甸甸的冠帽在众人手中流水般的传递着,菊仙不知所措的接着了,这是她最可爱的刹那。只有程蝶衣轻轻的拿过了,轻轻的给霸王戴好,轻轻的梳理了。音乐明显的与以往不同,莫非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新的角儿已经出现了?
程蝶衣麻醉自己,不再去想人世间的纷乱,能够帮助他的只有师兄,那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的挣扎,一如小的时候 - 遥远的回忆了,那个寂静的夜晚,小豆子留了下来,后来,成长为程蝶衣。菊仙见到发抖的他,忍不住抱进怀里,京胡的节奏明显的慢了下来,娘,你听见了吗?这世道,是小豆子的命啊。于是再流连当年喊嗓的河畔,只记得当年师傅的教诲 - 从一而终。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程蝶衣看似不经意的走出来,两边是繁华如梦的戏衣,没有再多的犹豫,“一抹碎火,金蛇狂舞”。点燃的戏衣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文革是几代人的噩梦,是一场所谓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是一个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年代,人们相互间说着最为恶毒的话语,狠狠的伤害着彼此。似乎没有人能够幸免,包括芸芸众生中的段小楼、菊仙、程蝶衣。记得菊仙脏乎乎的脸上绝望和哀伤的表情,那是段小楼为了保护她而拼命说着不爱她的话,我不记得当时有一首插曲“不懂”曾经出现,在磁带上看到 -
“你说的话我永远不懂
你的情绪我无法捉摸
两个心又怎么能相通
我的心事你似懂非懂
爱情的事仍无法猜透
未来的路又该如何去走
算了吧,好吗?
为何还要留恋梦中
算了吧,好吗?
人生终究是一场空”
如苦尽甘来一般的重逢竟然是昙花一现,剧情回到电影开始时的一段,两个说话已显老态的人,重新敲锣打鼓的开始了演了一辈子的霸王别姬,一辈子的戏,辛酸的爱情竟象是哄骗,师兄啊,“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你还记得吗?师傅教训我们,要从一而终啊。一把见证命运的宝剑,缓缓的抽了出来,一如岁月的静静流逝,在某个时刻吧哒一声停了下来。热闹处锣鼓嘎然而止,师兄啊,“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将往事留在风中”。戏仍在上演,锣鼓重又齐整整的响起 - “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4. 求一份关于一部电影的电影音乐鉴赏,最好夹叙夹议的,急急急!
《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
《霸王别姬》,一部92年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和巩俐主演的电影,讲述了程蝶衣,一个视戏剧为生命,对爱情无比忠贞的戏剧大师悲剧的一生。他从小被母亲切掉了第六只指头卖进戏班,接受严格的戏剧训练,与戏班的大师兄段小楼相依为命。经历过许多磨难,终于成长为一名红极一时的戏剧大师,程蝶衣本想可以跟心爱的大师兄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谁知道命运赋予他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程蝶衣悲剧的人生穿越多个复杂时期,清政府统治时期,他被宫中大总管猥亵;抗日战争时期,他被迫为日本人唱戏,而在此时,心爱的大师兄段小楼也娶了青楼女子菊仙;抗战胜利后却被国民党当汉奸抓去审判;全国解放后却迎来文化大革命,被当牛鬼蛇神批斗……他悲惨的一生最终在打到“四人帮”后得到结束,而结束的方式是——自杀,死在他的楚霸王段小楼的怀中,就像虞姬一样。
电影当中有许多精彩的配乐,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其中多处音乐更是由中国京剧院乐队和中国中央乐团演奏。
下面就几处精彩配乐做下简单赏析。
故事的开头,程蝶衣的母亲带着幼小的程蝶衣到了戏班,被告知由于他的第六只手指而不能被收留时,母亲狠心地把他的第六只手指给切掉。程蝶衣被带去厨房的时候,响起自左到右的金属“嗡嗡”声表现出主人公心里的压抑,当手指被切掉后,母亲带抱着他去打手印,在此过程中,金属“嗡嗡”声夹杂一下一下低沉的大鼓重击声,渲染一种心惊肉跳的气氛。程蝶衣满手是血地在纸上盖上手印的一瞬间,却响起戏剧表演时的吹奏音乐,暗示程蝶衣的一生将就此跟戏剧联系起来。
就在母亲丢下他一个人走掉的一刻,响起一把高亢的吆喝声,正是修剪子人的吆喝声,在四处回荡着。刀具,抛弃,血,成了程蝶衣此时的回忆。而在故事发展到程蝶衣在宫中的天井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被抛弃的婴儿,他不顾反对,毅然把婴儿带回去。此时,那把修剪子人的吆喝声再次响起,可见,从被抛弃的婴儿身上,程蝶衣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从而产生同情。
那自左到又的金属“嗡嗡”声从程蝶衣一走进戏班大院开始就总是伴着戏班大院出现,无论是小时候平常训练,还是十多年后两主人公再次回到戏班大院。话说,在那个戏班里,除了严格的训练,被往死里打是很平常的事,一阵阵环绕的“嗡嗡”声表现出了主人公对这个戏班大院的恐惧和心里的压抑。
小时候的一件事震撼着程蝶衣的心灵却也因此让他坚定了走戏剧这条道路。那天学徒们都在休息,癞子在吹嘘冰糖葫芦有多好吃的时候适时响起一把属于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受不住诱惑的癞子和蝶衣竟逃出大门。而在出逃的这段时间里,两人去看了场戏,那时的程蝶衣就被台上的楚霸王深深感动着,于是拉着癞子的手,坚定地回去那个可怕压抑的戏班大院。
回到戏班大院自然免不了一顿打。压抑的“嗡嗡”声,学徒们的叫喊声,师傅的骂声充斥着整个空间,而当程蝶衣站出来说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时候,所有声音停止了,转而出现的却是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可见,这一次的惨痛经历,是由这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引起的。癞子由于忍受不了压力而在吃完口袋里最后一颗冰糖葫芦的时候选择了上吊,程蝶衣和段小楼悲伤地送走他的遗体时,那一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又再次响起。癞子的死给儿时的程蝶衣心里造成很大冲击,这次经历在他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永远忘不了这次出逃,永远忘不了这个为戏剧死去的同伴。冰糖葫芦的吆喝声是一个标记,标记这个心里的冲击。所以,在十多年后,当成名了的程蝶衣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戏院的时候,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使他蓦地回头;再次回到戏班大院去探望师傅的时候,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使他不禁被烟呛了一下。
程蝶衣和段小楼成名后,一次两人表演完后在化妆间里,一把流水般的古筝弹奏声静静响起,气氛宁静而舒适,这本是两人温馨相处的时刻,却在这时,一个对程蝶衣的一生影响很深的人——袁世卿出现了。古筝弹奏声突然变强,仿佛预示此人就此插入两人平静的生活。而我们知道,袁世卿的原型正是那个后来被称为“戏霸”的袁世凯,电影把此人塑造成一个热爱戏剧,附庸风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散发一种古典的韵味。因此,除了他刚出现时那流水般的古筝演奏外,他与程蝶衣相处的时刻都会响起那种充满古典韵味的音乐,有一个片段更是响起古琴的演奏。
故事发展到高潮,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被抓去批斗。段小楼为保护自己的性命,竟背叛这两个世上最爱他的人,“供”出了程蝶衣和菊仙,并声称与他们划清界限。此时的配乐从事件一开始就响起低沉的大鼓撞击声,渲染紧张气氛,也表明角色们厄运的来临。在段小楼说到划清界限时,画面映着菊仙绝望的神情,周围的东西被点燃,此刻响起男声混声大合唱,被心爱的人如此背叛,此时的音乐反映出角色心里的绝望。
电影的后期让人不能忽略的,还有那显示时代色彩的革命歌曲的配乐,其中有几处我认为特别妙。被革命事业所吸引的小四离家出走前跟程蝶衣吵架的那一段,一直响着《歌唱祖国》的大合唱,当小四说到“师傅,永没那日子了。”歌声渐渐变强,仿佛在对应他说的那句话,时代已经不同了。而在小四走前说在新时代他绝对能成角的时候,合唱的歌声就像是一种讽刺,当然,后面就立刻说到小四代替程蝶衣演虞姬。
而更讽刺的是,菊仙被批斗后,被段小楼背叛后,穿着旧时结婚的红旗袍上吊自杀,旁边一台收音机却仍播着新时代的戏剧。那一声声赞扬着新社会的京剧与菊仙上吊的身影成鲜明对比,彰显文革对人的祸害。
到了电影结尾,程蝶衣假戏真做,拔起楚霸王的剑自刎,段小楼转过身来,一声“蝶衣!”带出的却又是那首《歌唱祖国》,段小楼惊讶过后最后的表情却是扯着嘴角,欣慰的微笑,可见,对程蝶衣来说,他的一生受时代的摧残实在太多,用菊仙的一句话来说,这时代好像就是跟他过不去似的。或许对他来说,活着已经太累了,他已经再也承受不了社会给他的压力,所以他选择了他演了一生的虞姬的方式,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自刎,这也叫是跟段小楼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吧……
5. 《不能说的秘密》电影的音乐配乐鉴赏文
这是一部同时具有音乐、美术、文学、建筑、动画美感的影片
——《不能说的秘密》
我在几天的时间内看完了四五六七八遍<不能说的秘密> 感叹着周杰伦这个同时具有电影、诗词创作才能的音乐人,我在想,能够导演出那样的电影,一定是对诗歌美术都广有涉猎的人才能够作到吧,我叹服这个我喜欢的音乐人的过人才华.感叹他第一次做电影就如此专业。影片开始以一个几十秒的长镜头从高空推入主角的背影,叶湘伦刚到一个新学校同学在给他介绍学校环境,柔软的对白,绿树成荫,班驳砖墙的老琴房,让我想起宫崎骏的动画,而这部影片也是同样有着宫崎骏动画的温暖美感。那个带有爱情、音乐、色彩,灵异的奇妙故事就这么迷幻的上演了。
影片的开头一直在音乐中讲述叶湘伦与路小雨纯纯的恋情,我以为这仅仅是JAY想要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回忆自己初恋或者仅是拍唯美爱情文艺片,比如一个患哮喘的女生和一个很有才华的男生浪漫的邂逅然后经过一场短暂的恋爱因为第三者而产生误会等到女生病情加重行将就木两人误会解除重新开始女生却重病不治死去。但是看过后开始惭愧低估了周董的才华,深感影片的不入俗套。影片通篇像是十八世纪的古老油画,舒缓的音乐,古旧的钢琴,长满藤草的老房子,喧闹的小巷子,阴雨的天气。很多场景的设计和整个影片的调子都弥漫着安静幽雅的怀旧气氛。像是斗琴,棒球比赛,舞会却又有着清新的时尚气息,斗琴那段拍的很精彩,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镜头快速的穿梭于钢琴的内部,手指在琴键上快速的跳跃旋转,很美!镜头语言用的很巧妙。影片的后半部出乎意料的转入灵异魔幻的色彩。剧情开始变的让人匪夷所思的,直到叶湘伦带着满身的灰尘疲惫的眼神重新出现在小雨的面前,观众的的眼泪一定开始从带着笑容的脸上流下。而当影片完美的落幕,我回味着影片中那些初看没怎么在意的小细节,忧伤才慢慢的漾出来。毕业照片上他们笑的很开心,这是个悲剧还是值得庆幸的呢。叶湘论的真身死在二十年后的一片废墟中,他们的爱情在二十年前继续,变得更加珍贵与长久。
流畅精致,优雅如诗
这是后人对十九世纪那位叫做肖邦的钢琴家的音乐评价,也刚好符合这部影片 !
6. 《如果爱》电影的音乐鉴赏
如果爱》,与爱无关
在电影院里一连看了两遍《如果爱》。观众多是情侣,看的时候窃窃私语。也许和他们期待的歌舞片不一样,每一场都有提前离场的观众。
我也有一些失望。论剧情的张力和巧妙,《如果爱》不如《甜蜜蜜》;论剧情的复杂和诙谐,不如《金枝玉叶》;论剧中人的心理刻画,又不如《三更之回家》那样细致。香港导演触碰内地题材,前有张婉婷《北京乐与路》遭遇滑铁卢的前车之鉴,陈可辛这次不能不加倍小心。毕竟,香港导演对内地的情形掌握的有限,很容易就陷入隔靴搔痒,乃至猎奇的套路。好在有大明星作阵,打着当代首部华语歌舞片的旗号,《如果爱》的票房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其实,《如果爱》只能算是一部插曲多了一些的故事片,打着歌舞片的旗号,未免有些牵强。真正的歌舞片,如《西区故事》、《红磨坊》,情节应该和歌舞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如果爱》中,歌舞的段落和故事情节泾渭分明,更多的是一种戏中戏的格局。其他地方出现的歌曲,只能算作是插曲。
张学友的歌声,有百老汇音乐剧的感觉,然而演技却不敢恭维,声调忽高忽低,情绪控制不稳,台词的功底明显不够。池珍熙的戏份过于局限,作为串场的人物,担任见证人的职责,算天使还是凡间的人?导演的处理写意不写意,写实又不像写实,所以很看起来有些别扭。
林见东和孙纳的感情戏应该是片中的重中之重,导演也着实下了气力。可是前面的铺垫毕竟太少,林见东的十年痴情就显得不那么合情合理。戏中戏的框架,加上大量的闪回,对于习惯线性叙事结构的观众来说,也造成一定的欣赏阻碍。
此外,片中有些地方显得多余,如导演聂文暂时离开剧组那场戏,曾志伟饰演的监制和工作人员的那段对话就与剧情关联不大。还有就是一些台词,显得莫名其妙。记者会上,当记者集中询问孙纳的一些情况时,林见东的插话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们的问题没有什么建设性的话,我想对我的提问到此为止。”再有聂文发现了孙纳和林见东的感情之后,在戏中戏打了孙纳一巴掌,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剧本如此,还是演员的处理问题。
说归说,不管怎样,片中的几处歌舞还是蛮赏心悦目的,那段表现孙纳转变过程的戏,舞蹈演员的服装非常有创意,舞蹈场面和现实的交叉,交待了一个人的转变过程,节省了叙事的气力,又增加了看点。
打动我的地方,不是事先被媒体炒作的金城武在水中流的那滴眼泪,而是被老外制片抛弃后,躺倒在冰面上的孙纳,配着充满憧憬和迷惘的歌声,你能体会到一个女孩被伤害后心碎成一片片的滋味。还有两个人再回到北京以后,录音机里传出的见东的经年录音,虽然老套,却很有杀伤力。最后一场戏中戏,欺骗了很多人,大多数的观众都以为聂文真的死了,看到聂文重新站起,很多人发出失望的叹息声。其实,如果导演真处理成这样的话,就未免太离谱了。总之,论艺术成就,《如果爱》构不成经典,《甜蜜蜜》仍然是陈可辛的最佳作品。
至于《如果爱》的情节是否影射了演艺圈的潜规则,以及影射了谁这样的问题,我没有多大兴趣。倒是觉得,这故事很像是对当下的一个隐喻。一个急着摆脱贫困的国度,会使用种种不良的手段,急功近利的同时,也留下一道道的伤痕。即便是面子建设得再富丽,没有足够的时间累积,总会在某一处露出马脚,就像影片中成名后的孙纳,仍旧会磨牙一样。电影院里的说话声、打电话声都在给这一切做着现实的注脚。
林见东对孙纳说,不要忘了北京。而现实却是,北京,真正的北京在一点点地消逝。老房子、地下室、护城河、小饭馆,破虽破矣,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从这点来看,《如果爱》的故事与爱情无关,倒是不经意间了营造了一个时代的心灵写照——遗忘和记得
7. 电影音乐赏析
推荐你买本书,杨宣华 :中外经典影片音乐赏析。
8. 美国电影《出水芙蓉》音乐鉴赏论文
《出水芙蓉》是愉悦的,无论是开头安排卡罗琳的出场,还是在游泳池傍边演绎史蒂夫与卡罗琳的相遇,都最终在音乐与舞蹈中缓缓向我们道来两位主人公自然而又诙谐的相遇。可以说,歌舞片的魅力基础其实就是在于这种天然愉悦的歌舞伴奏的形式,人物之间关系的建立不需要细枝末节的情节设置或某种剧情中的暗示,而是完全可以抛开那些复杂的建置,用与剧情融为一体的音乐与舞蹈去把故事组织起来,因为歌舞天然就具备着愉悦动人的艺术魅力。也正是由于它的故事开头太好建立了,使得它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用大量的故事段落去组织故事高潮的到来。《出水芙蓉》的故事开头的建置过程是如此的仓促,使得开片十分钟时就进入到了故事的发展段落了。但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个建置很仓促,可是它的开头还是非常完美的。它的完美就体现在于它的人物性格的建构与场景的设置上:一开场便是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与舞蹈,我们跟着主人公来到偌大的游泳池旁;通过音乐的伴奏、男子的歌唱与简单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主人公史蒂夫是一名作曲家;这样一个作曲家的身份,让我们觉得游泳池旁的歌舞与他的身份是相互匹配的,是能让一开始坐进电影院的观众与主人公和剧情产生互动的情绪的。就在这种有趣的互动情绪建立起来以后,女主人公卡罗琳出场便更具有更为生动的特性与愉悦感,让卡罗琳,一个来自女子舞蹈学院的游泳教师与开场的游泳池产生了互动,并鲜明的向我们表明这是一部爱情歌舞片。随后二人准备结婚,但作为唱片公司主管的乔治怕这样会影响他的“水上盛典"的曲谱写作,所以雇用女演员玛丽娅假冒史蒂夫的妻子,带着三个红头发孩子来到教堂的婚礼上大闹了一场,从而达到阻止他们结婚的目的。当卡罗琳一气之下离开,回到女子舞蹈学院时,故事的开头建置也就结束了;如此简单并且不拖泥带水,这就是它的高超与巧妙的地方。这样的建置让随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了。
音乐舞蹈:
歌舞片之所以叫歌舞片,它的歌舞才是它的真正主导形式。它是一个不仅仅靠故事建立起来的,而是很多时候靠歌舞来达到情绪唤起的。二十年代时,爵士歌曲的流行成为了百老汇的主流。《出水芙蓉》也同样充满了类似的音乐,并且利用了它所有能利用的方式把歌曲、舞蹈、花样游泳等艺术形式机智而又巧妙地融合进了影片中,编排出了一部美轮美奂的歌舞盛宴,也因此诠释了好莱坞歌舞片表达的经典方式。最后一场“水上盛典”的水上芭蕾是如此的清新自然,气势恢宏,是本片的点睛之笔。雷德·斯克尔顿饰演的史蒂夫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那场搞笑的舞蹈课,他穿着女子芭蕾服装,做着可笑而滑稽的动作时,我们几乎快笑破了肚皮,也因此成为影史上一个经典的片段。音乐与舞蹈在片中每一个喜剧段落中都很好的得到了运用,并时时刻刻在剧情的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歌舞片是简单易懂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大Party,让你在看的过程中想和主人公一起跳起来,一起唱起来,当你有这样的冲动时,这部歌舞片也就成功了。不要去斥责它的浮浅,斥责剧情的俗套,优秀的歌舞片正是在你认为很俗套的时候给你带来你意想不到的快乐与愉悦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滋润,让我们还相信这个世界依然很美好,这或许就是它的可贵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