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到底是谁
孙耀庭。
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天津市静海区西双塘村人,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小名留金。
1916年,孙家辗转托人介绍,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污辱,当上了太监。其时15岁。
1924年直奉战争时,冯玉祥倒戈进京,把末代皇帝溥仪逐出紫禁城。溥仪躲到他姑母荣寿固伦家,随着钻进日本驻华使馆。
孙耀庭出皇宫后,曾在摄政王载沣家里继续伺候婉容。一个多月后,婉容找溥仪去了。从此,孙耀庭结束了太监生涯。
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于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1)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图片扩展阅读:
相关影视作品: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由张之亮执导,莫少聪、温碧霞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穷孩子来喜为求全家丰衣足食而自请净身,却碰上废除帝制而改去学戏,后为逃避军阀追踪而混入紫禁城当了太监,又在不久后被皇帝逐出紫禁城而开始漂泊生涯的故事。该片于1987年10月24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在国内外掀起反清高潮、清王朝大势已去的宣统三年,宫中太监见朝廷衰落,纷纷辞官回乡。河北省东柳木村一个8岁的穷孩子来喜见到本村太监小德张“衣锦还乡”,却顿生羡慕之情,哀求父亲净身,以求得全家丰衣足食,成为无知的牺牲品。
不久,民国推翻满清,废除帝制,宫内不再招用太监,来喜的一场美梦化为泡影。于是,父亲便送他进京学戏。
10年后,来喜学艺有成,在妓院巧遇儿时的玩伴招弟。招弟误认为他是革命党人,有心以身相许并约定一起逃走。在他身份暴露后,招弟痛苦离去,他为逃避军阀追踪重又混入紫禁城当了太监。
当时宫中盛行贪污,他又遭人所害,幸得太监总管丁公公相救才免于难。不久,皇上借一次火灾驱走了所有太监,来喜在京城重逢招弟,二人共同生活了数年。
后来,丁公公来访说服来喜同去侍候被软禁在日本领事馆的溥仪。不料,丁在领事馆门外惨遭日本人杀害,而当来喜再回到招弟身边时,她的革命党丈夫也同时来到把她接走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耀庭
2. 历史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的的晚年又是如何度过的
孙耀庭当了8年太监,离开皇宫后因没有谋生技能只能做些零工和捡废品来生活。解放后政府每月给孙耀庭发放生活费并安排了工作,由此他生活质量被提升,晚年生活也有所保障,后来在1996年94岁时逝世。太监出宫后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因为没有儿女给他养老所以一切事宜都得自己来。孙耀庭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太监也同样如此,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详细描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并在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提起太监,大家的刻板印象都是不是什么好人。中国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太监,但真正是属于十恶不赦的太监其实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太监都是普通的贫苦百姓,因为家境贫苦被迫无奈净身入宫当太监。目的只是为了寻求一份差事能够活下去,所以大部分太监他们的生活其实都是十分辛苦的。孙耀庭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太监,在他是逝世后太监这个群体也就全部消失了。
3. 中国最后一个大太监是谁,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1957年4月19日病逝于天津,终年81岁。
4. 中国的最后一个太监是谁,他爆出了溥仪的什么秘密
中关村,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精端电子科技园区,号称中国的“硅谷”。可谁能想到,如今享誉全国的科技“圣地”,在百余年前,竟是一片鬼哭狼嚎的荒坟野冢之地,埋葬的都是明清时期,因年老被赶出紫禁城的太监。
俗话说“踢寡妇门,挖绝户坟”,太监就是绝户,所以很担心死后葬身之地受到盗扰。自明清时期开始,紫禁城内的太监看中了位于西北的中关村,当时这里人迹罕至,又背靠西山,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因此生前都花大钱买地,建庄园寺庙,以图死后能落得一个清净。
因为太监也称“中官儿”,所以久而久之,此地被称为中官村,后改名为中关村。
后来新中国成立,国家还给了这些太监工作的机会,孙耀庭负责全市的寺庙管理,每个月有16元的生活费,他非常满意也非常感激政府,1996年,孙耀庭在寺中逝世,终年94岁。后来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5.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清朝宫廷见证者,服侍过皇后洗澡,这个人是谁呢
孙耀庭,1902生人,小名留金,家住天津静海西双塘村。孙耀庭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太监。
家境贫寒
孙耀庭在家中排行老二,还有三个兄弟,小时候家里很是贫困,父母靠着给私塾先生打工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同时正是利用父母工作的便利,孙耀庭在私塾免费了读了几年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私塾先生家突然变故,孙耀庭的父母也双双下岗,父母迫于生计,只能领着四个孩子沿街乞讨。
溥仪
第三次进宫
三进宫的孙耀庭,被分入勤务班干一些杂活,在伪满洲,溥仪的性情大变,性格变得暴躁多疑,很多太监了解后都逃了出去,孙耀庭毕竟跟溥仪共事过,所以对待孙耀庭,溥仪的脾气还是有一些收敛。
第三次出宫
后来,孙耀庭被查出患有肺病,溥仪由于害怕被传染,便安排孙耀庭回京,这也是孙耀庭的第三次出宫,同时,孙耀庭的太监生涯就此终结。临走前,溥仪还给孙耀庭特批了500元的治疗费。晚年的孙耀庭回忆说:“当时的500块可是巨款啊,能买110袋美国面粉呢。”
离开长春后,孙耀庭四处流浪,最后来到了拥有400多名太监在北京万寿兴隆寺居住养老。
新中国成立后,他靠着政府的接济,每月有固定的生活费,后来在寺庙中从事管理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他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有人根据他的口述,汇编成了《末代太监孙耀庭传》一书,1988年,他的自传被改编成电影。1996年,孙耀庭最终以96岁高龄在北京广化寺去世。
6.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小德张。
小德张有几分鬼聪明,他了解到慈禧太后是一个大戏迷,当戏子唱戏最容易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于是就走后门投身宫廷的戏班子,小德张进戏班子后拼命学艺,有了一些本事,在演出时总是显得极为卖力,让他的名字为慈禧太后所熟知。
为了讨得老佛爷的欢心,小德张苦练三年基本功,每次演戏都使出浑身解数,慈禧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于是,亲自赐名他“小德张”。从此,小德张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一九零八年十月,光绪、慈禧太后相继死去,由光绪帝的正室隆裕皇后执政。李莲英年纪已老主动隐退,小德张即顺理成章地被提升为太监的总头——“总管太监”。一九零九年,小德张升任清宫大总管,官至二品顶戴。
(6)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图片扩展阅读:
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声宣告了清朝的灭亡,隆裕太后宣布宣统皇帝退位。根据优待条件,清皇室还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小德张依然继续当“太监总管”。一九一七年,小德张敏锐地感觉到清朝气数已尽,就背离主子,走出宫门,退居天津。
新中国成立时,小德张仍是一名地主兼资本家。五十年代初,工厂、商店都改为公私合营,他本人也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行列,以卖油炸果子为业。由于小德张的态度较好,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宽大,得以终年,一九五八年在天津病死。
7. 品读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自阉净身做太监,结果大清灭亡了
病毒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自阉净身做太监,结果大清灭亡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是自取灭亡
8. 值得一看的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讲了什么内容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讲述了清朝最后一个太监来喜的人生。讲述了穷人来喜为过上幸福生活不惜成为一个太监却因清朝统治的衰败而被赶出紫禁城后的悲惨遭遇与其坎坷的一生。
9.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最终结局如何
孙耀庭当了8年太监,离开皇宫后因没有谋生技能只能做些零工和捡废品来生活。解放后政府每月给孙耀庭发放生活费并安排了工作,由此他生活质量被提升,晚年生活也有所保障,后来在1996年94岁时逝世。太监出宫后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因为没有儿女给他养老所以一切事宜都得自己来。孙耀庭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太监也同样如此,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详细描述了他的人身经历并在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提起太监,大家的刻板印象都是不是什么好人。中国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太监,但真正是属于十恶不赦的太监其实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太监都是普通的贫苦百姓,因为家境贫苦被迫无奈净身入宫当太监。目的只是为了寻求一份差事能够活下去,所以大部分太监他们的生活其实都是十分辛苦的。孙耀庭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太监,在他是逝世后太监这个群体也就全部消失了。
10.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
孙耀庭(1902—1996) 小名留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人。宣统元年(1909年)净身。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统宣布退位。孙还乡先后在本村傅学舜、傅学兰私塾学习。 后通过他大嫂认识的原醇亲王府(北府)太监贺德元介绍,于1916年,到原清朝摄政王府,其时,正赶上原清朝载涛贝勒处要人,孙耀庭就去了载涛处当差,载 涛给孙起名顺寿。1917年孙耀庭离开载涛处,回到老家,不久又通过宫内北花园太监首领欣衡如,进了紫禁城,伺候九堂副督领侍任德祥,后又伺候端康皇太 妃、“皇后”婉容。1924年11月5日随溥仪从紫禁城回 到原摄政王府。载沣让孙耀庭回了老家。不久他又回到北京北长街的出宫太监的居所万寿兴隆寺居住。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后,孙耀庭曾去长春溥仪处当差。 后因患病离开长春回到北京。“文化大革命”后,他住进广化寺一直到逝世。他在91岁时曾书写“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条幅,以表达自己的情怀。他是中国 最后一位太监。 出版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后被改编为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1988)、《中国最后一个太监Ⅱ告别紫禁城》(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