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剧的图片(要有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角色的图片,分类)
生分为:老生、小生
老生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丑分为:文丑、武丑饿
以为图片插不进去了,没办法。自己也可以到网上搜的。
⑵ 京剧电影工程10大经典剧目都有哪些
第一批10部:《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穆桂英挂帅》《谢瑶环》《赵氏孤儿》《乾坤福寿镜》《勘玉钏》
第二批暂时7部:《红楼二尤》《大闹天宫》《贞观盛世》《四郎探母》《捉放曹》《群英会•借东风》《文姬归汉》
-爱听戏曲网站长
⑶ 求《霸王别姬》的京剧和电影的介绍&图片
京剧《霸王别姬》于1921年改编,剧本是根据明代沈采所著传奇《千金记》,并参考杨小楼与尚小云、高庆奎在1918年演出的《楚汉争》剧情,由齐如山、吴震修撰写的。整出的《霸王别姬》有20余折,后来梅先生对这出戏进行精简,全场压缩到两个小时左右,很多大段唱腔都被去掉。
基本剧情: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互争天下。刘邦拜韩信为元帅,屯兵于九里山前,调度各路诸侯,十面埋伏。使李左车诈降于楚,诱项羽深入重地,围于垓下。张良又遍吹洞箫,命军卒学作楚歌,声韵凄凉。风送入楚营,而楚将楚兵闻之,皆动思乡之念。一夜之间,尽行解散;所未去者,止有八百余人,及周兰、恒楚二将。项羽无可如何,惟思冲出重围,以图再来。乃入帐中,与虞姬作别。虞姬即项羽之妻,历年战争,均在营中随侍。项羽逞举鼎拔山之勇,身经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奈徒恃勇力,卒中韩信之计。势促时穷,不得不割舍此爱妻,以免拖带弱息之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置酒与虞姬共饮,泣下数行,作歌以寄慨。虞姬亦歌而和之。黎明时,周兰、恒楚,催促动身。虞姬明知百万敌军,断非一弱女子所能出险,诳得项羽佩剑,立拼一死以断情丝。项羽幸无后顾之忧,逃至乌江口,亭长驾船相迎,项羽不肯渡江。盖自起义有八千子弟相从,至此无一生还,实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遂自刎焉,仍得与虞姬在地下结好合之缘也。
1922年2月15日《霸王别姬》在北京第一舞台首演,梅兰芳饰虞姬,杨小楼饰项羽,当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数十年,经过梅兰芳的不断改革创新,加强了艺术效果,几代传人,常演不衰,流传至今,是梅派保留剧目。
该剧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歌舞并重,除庄重、优美、感人唱腔外,情绪舞蹈、武术舞蹈同表演舞蹈有机结合。当剧情发展到项羽被困垓下,预感大势已去,愤愤高歌吟叹:“力拔山兮奈若何”时,虞姬见项羽慷慨悲歌为大王饮酒解愁曼舞一回,恰到好处穿插带表演性质较完整的、大家熟悉的“剑舞”,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霸王别姬 的影视评论
http://..com/question/5508620.html
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0%D4%CD%F5%B1%F0%BC%A7&t=3
⑷ 中国五大戏剧的图片是哪几种
我国273个戏曲剧种中, 有5个戏曲剧种脱颖而去,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
京剧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评剧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区演出时常常靠着山堆个土台子,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靠山吼"。"豫剧"之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用的。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宁夏、青海、新疆等十几个省区,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
越剧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⑸ 求京剧好看的图片,真人的,或者手绘的都好,最好是青衣花旦的
分别是《锁麟囊》的薛湘灵
《春闺梦》里的张氏。
《四郎探母》里的铁镜公主。
⑹ 以前看到过好多张这种京剧的图片,现在百度图片找好久都找不到了,求大神发来。。
恩,就这些了==
⑺ 经典戏曲电影
京剧;《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霸王别姬》《铡美案》
评剧;《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
河南曲剧;《卷席筒》
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豫剧;《花木兰》,《花枪缘》
⑻ 求京剧青衣、刀马旦、花旦图片、求唯美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⑼ 求京剧图片
楼主请查收
http://bbs.joy.cn/showtopic-2464015.htm
最后几张
⑽ 给你一张戏曲图片,如何分辨是越剧还是京剧扮相服饰有何明显不同吗
一般越剧演员绝大部分都是女的,化妆比较清淡,旦角一般都戴假发套;京剧的化妆会更浓,眼线比较粗,显得眼睛轮廓很大,旦角大多数是贴片子加头饰。
而且,京剧演员头上勒水纱是要把眼角吊起来的,越剧演员现在已经不这么做了。
服饰上,京剧的服装一般还是比较传统的;越剧的服装,尤其是旦角的衣服基本都改良了,里面衬的水衣都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