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真我GT7Pro贾樟柯电影滤镜介绍
功能介绍
真我影像探索家贾樟柯,打造专业级电影质感滤镜。
使用条件/注意事项
1.打开滤镜:
相机>滤镜>贾樟柯电影滤镜或相册>编辑>滤镜>贾樟柯电影滤镜
2.打开水印:
①相机>右上角三点>设置>水印>定制>画框水印
②相机中拍照时滤镜选择贾樟柯电影滤镜,相册中更改无法添加该水印。
注:需同时满足以上两点,且只支持照片加水印。
② 如何用醒图调出电影质感的照片
老舍说过,生活是种律动,必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我们拍照,就是用光影记录生活,今天分享几个电影质感的修图方法,让我们把生活拍成电影,享受生活的馈赠。
我们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却都是同样平凡的小人物。让我们拿起手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镜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属于我们的电影。
③ 教你调出电影封面色调
熟悉我教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调色思路都是来自已有的图片,然后分析他们的色调来调整自己的图片,我们先来分析看看这些图片的特点。同样,我们从两个角度去分析,第一个角度:抛开色彩的黑白灰上,第二个角度:色彩关系。
黑白灰关系上:这些照片在整体的明暗关系上是没有什么共同点的,但是细看的话会发现它们在主体和次体存在明暗共同点,那就是中间的主体偏亮,而周围次要的都进行了压暗,这样好处是利用主次之间的明暗对比实现突出主体的效果,我们第一眼目光就会被亮处的主图吸引住了,所以第一个特点①主次之间的明暗对比,压暗周围,提亮中心。
除此之外,它们的黑白对比也非常强烈,不存在照片发灰,都是非常有质感的,所以第二个特点②黑白对比强烈。
色彩关系上:我们看看下图每张照片截取的色块,分别都是截取高光和阴影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三幅照片都利用了高光和阴影的冷暖对比,所以第一个色彩特点③高光和阴影冷暖对比。
在颜色的运用上,每幅照片的色相颜色都不是一样的,但是在饱和度上都是高饱和的。所以第二个颜色上特点④整体颜色饱和度是较高的。
除此之外这些封面图片的清晰度都很高,质感都很高,所以最后一个特点⑤高清晰度。
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修图案例对比图:
· 正 · 文 · 来 · 啦 ·
首先打开原图,选择滤镜—camera raw滤镜进行操作。原图有点偏暗,所以提升点曝光。树叶等暗部细节不是很清晰,所以提升阴影和黑色,让暗部显现出来。这时由于提升了暗部,照片是会有点发灰的,所以提升点自然饱和度,能让颜色更通透些。左图为调整后,右图为调整参数。
这里色彩我们选择camera raw中的HSL调整,这里我们只调整色相,饱和度不用HSL,直接利用自然饱和度整体调整。色相上:我们动了绿色浅绿色和蓝色,绿色主要在树叶等高光天空部位,而蓝色主要在地面等暗部,因为我们后期想要营造高光暖-暗部冷的冷暖对比,所以将绿色往黄色暖色调整,蓝色往青色冷色调整,为后面冷暖对比做铺垫。
这步操作也是为了实现冷暖的对比。
冷—暖这一步我们主要是实现高光和阴影的冷暖对比,在做这步之前一定要思考一些,冷暖对比哪里是冷?哪里是暖呢?我们先把高光和阴影定下来,高光处于上面的天空树木这块,而阴影则在地面这块,由于前面的操作,将树叶处理成了黄色暖色,所以将高光天空定为暖色,而地面暗部定为冷色。利用camera raw中色调分离,在高光天空部分加黄色,在阴影靠树叶的地面加黄色,地面我们后面另外加冷色。选择camera raw上方的渐变滤镜分别对天空和地面进行操作。对天空部分拉一个渐变滤镜,然后将色温往黄色移动,同时提升曝光。相反,对地面拉一个渐变滤镜,将色温往蓝色冷色移动,同时降低曝光,加点黑色。这是渐变滤镜的冷暖效果。
进入PS主界面,选择色彩平衡工具。这一步加强冷暖的效果,到这里基本实现了③高光和阴影冷暖对比。
接下来要突出主体,中心这一步还需要打开滤镜—camera raw滤镜,利用效果-裁剪后晕影选项实现①主次之间的明暗对比,压暗周围,提亮中心。参数如图。调整后:
进入PS主界面,利用曲线工具—S曲线实现②黑白对比强烈④整体颜色饱和度是较高的。S曲线即可以加强对比,也能使得颜色饱和度变得更高。再来一个暗部加灰曲线使得更具电影的感觉。最后合并一下图层,选择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然后参数给2.3左右即可,然后将图层模式改变为线性光,这步可以加强图片的清晰度。最后给照片加个标题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