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精选
在主旋律电影中,《湄公河行动》无疑是成功的代表,它打开了主旋律文艺创作的新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湄公河行动》 观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一
看完这部片子还是有一些令我震撼的境头,以前看到关于战争的书里说, 解放军看到越南的小孩子会心怀慈悲. 但是那些小孩子会拿着枪就是一枪, 当一个人倒下的时候, 这时候才会有另一个人去开枪打小孩. 这些毒枭真心是没有人性的. 但我看到那个小孩第一次拿出枪, 熟练的射杀那个警员的时候. 我真心是被震惊到了, 虽然之前书本上看到过,但是真正看到影片中画片的表现形式时. 我还是被深深的震惊到了. 原来在我们看来纯真的小孩子真的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让人感到恐惧,同时也让人感到无助. 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当然,还有那两个小孩子玩俄罗斯轮盘. 居然小孩子会玩这种致命的游戏. 让人感到可怕的是, 边上的小孩子居然还在欢呼.这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 把别人的生命都不让生命,这是小孩子应该有的人生态度吗?
这部片子看完,还有很多点想说. 喜欢的可以自己去看.
另外,网络了一下. 有些场景艺术化处理了. 比如最后抓到糯康的场景.但是艺术本来就是高于生活的.所以, 这是一部非常让人震撼的影片. 值得去电影院看. 在电脑上看, 其音响效果就打折扣了.
让我惊喜的是. 我去搜导演林超贤的简介时.看到了他拍的另一部片子--激战.然后看到了一句话. "怕,就是会输一辈子!" 很喜欢这句话,把这句话当我一辈子--七年----的座右铭. 努力拼. 别怕. 有我在! 别怕!
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二
首先,整部影片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湄公河行动》紧紧把握住爱国主义的主旋律,通过讲述国家冲破重重困难为13名无辜惨死的中国公民讨回清白、讨回公道的真实 故事 ,彰显了国家捍卫公民权益的决心和能力,向世界传递了“害我同胞者,虽远必诛”的声音。影片为观众增添了一份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怀,增添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其次,整部影片最大限度还原了案件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也是扎根生活。《湄公河行动》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最大限度忠实于案件真实。作为主旋律电影,它没有过度拔高意境,没有刻意煽情,它用“诚意叙事”打动了观众。影片里的行动小队是精英组成的,但它没有神话行动小队,在面对复杂的国外环境、凶残的毒贩,也有无能为力的失落和行动失败的挫折,也有伤残和牺牲。行动过程中,许多队员受伤了,大师截肢了,哮天犬牺牲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真实,观众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才会为之感动、为之落泪。
最后,整部影片是以精益求精的匠作精神创作的结果。《湄公河行动》从讨论拍摄,到影片上映,历时3年,经历了无数修改,剧本就准备了20多个版本。为了拍好影片,剧组冒着危险远赴金三角地区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他们与金三角地区的警察和我国一线干警深度交流,尽量详细掌握整个事件的全部情况和人物的典型特征,光录音资料就有几十万字。彭于晏等演员接受了枪械训练、泰文及缅甸语学习,甚至连毒贩佩戴的首饰等道具都来自泰国。为了更加真实,影片全部采取实景拍摄。这种精益求精的匠作精神,使电影获得了成功。它紧凑的节奏感给人以强烈冲击,它的角色性格鲜明而富有说服力,让人印象深刻。
总而言之,在主旋律电影中,《湄公河行动》无疑是成功的代表,它打开了主旋律文艺创作的新方式,证明了主旋律文艺创作只要把握住主旋律、扎根于生活以及坚持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就能创作出既能弘扬主旋律又能受到大家普遍欢迎的好作品来。
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三
湄公河好评如潮,我是一个口味于大众相同的人,当然不愿意错过。刚好室友今天约着看电影,那就去呗。我们订的是晚上九点二十的票,但是,人一点也不少,明天可是八号,史上灾难的 back to work 。可见,这部影片还是非常有人气的。
虽然最近刚看“勇敢的心”,也是残暴,但毕竟故事人物国籍年代都离我甚远,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刺激的感受。可是,湄公河,一下子就击中我的神经,从头到尾,就是一种视觉和神经系统交错的冲击感。很多年没看过警匪题材的片子,最近看的就是网剧余罪,说实话,彭于晏出场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余罪。影片开头,就是一个女孩<后面可知道这是彭于晏饰演的方新武的女朋友>吸毒的镜头,这个开门见山的片头,着实让我一下子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便是湄公河上漂浮的中国渔民的尸体,在一片惊愕中,我不自觉的闭上了眼睛。这部电影,残暴。刀枪炸药,分秒入戏。
以前总觉得毒贩离我很远,暴行离我很远,保卫我们的刑警离我很远。然而,电影中,最无辜死去的十三条人命,便是我们自己,那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被训练成最致命的杀人武器,还有,那些视死如归的缉毒警察,还有那条啸天犬,置生死于外,只为了国泰民安。电影上映时候,主要张涵予发表了一篇 文章 ,说歌德颂功没有什么意义,可是,有些人你不说,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大概是这个意思。
以前,不会上网,周围也没有人吸毒,也不认识缉毒警察,于是总觉得毒品离我很遥远。那时候对毒品的唯一认识和恐惧来自电视剧 “红蜘蛛”,开始对毒品听闻色变。后来,开始上网,陆陆续续地加深了对毒品的认识,就是毒品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最近几年,各路明星接二连三被曝出吸毒,更是让人惊愕。
不过,我第一次被毒品吓到,来源于一个诈骗电话。当时大三,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说是公安局的,对方说出了我的名字和其他个人信息,于是我相信了。对方说,有人从云南给我寄的包裹里发现了毒品,我一时惊愕,吓了一跳,说不可能。我说那我直接打110说明情况,但对方说这个是专案什么的,要我拨打一个号码~正在此时,一个校友路过,估计是听到了电话,忙和我说那是诈骗。我因此避免了被骗。那是,第一次,和毒品二字离得那么近。
生活一直平静安宁。可是,湄公河让我看到了安宁盛世之外的另一个真实和黑暗的世界。贩毒原来不只是金钱的交易,甚至是人性和灵魂的交易。原来,最致命的武器不是枪和炸弹,而是良心泯灭后的铁石心肠。原来,缉毒也不是简单的知道谁是毒贩,就可以简单地发个通缉令就可以缉捕归案;原来,正义之间还有政权的干扰。
生活并不是理所当然地美好,而是,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如同电影里的情报卧底方新武,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卧底多年,远离亲人,只为了击破毒贩的窝。缉毒队队长高刚,也是为了事业放弃了家庭吧,每次他看着女儿,除了想念,大概也为不能陪在她身边而感到内疚吧。还有其他的队员,二郎在激战中失去了一条腿,而他本可以避免,只因为对方是个小孩,惊愕犹豫中被一阵狂射……甚至剧中的啸天,也是看得让人心疼~这个团队,让人羡慕的不只是各有神通,而是每个队员骨子里共通的责任和信念。这个团队,真棒。
这部电影,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十三具尸体,而是被打造成杀人机器的小孩。他们本不应该这样,世界本不应该这样。想起电影怦然心动里,布莱斯外公说的话,一个人的品行在儿时就已经定型。我憎恨考验人性的一切,更憎恨,利用人性的残暴。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运,生活在相对光明的世界,有爱的人在身边,而自己也还保留作为人的真和善。谢谢导演,演员还有其他的人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一部电影。
最后,是对电影的结局有些困扰。通过结尾高刚和队长的谈话,我认为方新武并没有牺牲,而是回去继续潜伏了。但是我室友认为,方新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毒枭。。。虽然,后来网络发现方新武的化名奇夫,正好是琨沙,一代毒枭的别名,可是一再2007年去世。况且,我觉得名字上的选取,也只是配合卧底情报员这个角色吧。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想,我始终认为,方新武没有叛变,也不会叛变。
作为一个极少看"暴力"电影的人,我还是感到刺激和震撼,无论是激战的场面,还是那些冷冰空洞的眼神。总之,我愿意和周围的人推荐这部电影,非常棒。
Ⅱ 关于俄罗斯轮盘赌的经典片段
俄罗斯轮盘赌是整部猎鹿人中最紧张也不可思议的桥段,我曾经也拿过空的气枪对着脑袋模仿那种感觉,虽然明知没有子弹,但依旧十分紧张,更别说电影里哪个不知哪枪有子弹哪枪没有的纯粹赌博了,至于放在这部电影中,越战的荒谬就体现无疑了,被荒谬的战争逼疯的主人公会沉迷与这个疯子游戏也就不奇怪了,想知道你的运气好不好,玩玩这个吧
Ⅲ 《湄公河行动》| 无法释怀那些吸毒娃娃兵们
看《湄公河行动》后,久久不能平静。半个多月过去了,很多细节还历历在目。
片子中有很多的第一次,都刷新了我对毒品和缉毒警察的认识。
但是最最最无法释怀的,是电影中那些吸毒的娃娃兵们。
儿童吸毒是敏感题材,在中外电影上都少见,我所看过的禁毒宣传片所受过的教育,使我印象中也一直觉得吸毒的人必定是成年人。《湄公河行动》展示了我们从未见过的真实——居然也有人丧尽天良让小孩子吸毒!!!
我以为因父母吸毒致死而成为孤儿已经是最悲惨的,没想到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在大染缸中小小年纪就染上毒瘾的儿童,更悲惨。
他们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和出生环境,他们诞生在地狱,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地狱里的小恶魔而并不自知,这比世间的任何惨剧都更让人无语,让人沉痛。
他们杀人不眨眼。那个长得像张学友的缉毒警察在开枪追击大毒枭儿子的时候,门口出现一个白白净净的大眼睛的小男孩,因为他是孩子,我们的警察迟疑了一下没有动手,那孩子淡定地举起冲锋枪,像玩玩具枪似的,把那个因怜悯他而没有先动手的警察哥哥的血肉之躯,打成了蜂窝煤。
他们视生命如儿戏。在糯康藏身的毒窝里,吸毒的孩子们玩俄罗斯轮盘,赌用枪爆头。抽到空枪就赢了赌注,抽到真枪,立刻血浆迸射。这场面我们大人都惊心动魄,不忍直视,而那些毒娃娃兵们,对于同伴的这种血腥至极的死法熟视无睹,他们击掌叫好,欢呼着去抢赢了的赌注。
他们完全没把人命当回事。商场枪战之后,糯康存心报复,他随便挑了个小孩,给他吸毒,小孩虔诚地跪着,仿佛是在接受天神的恩赐,糯康在烟雾缭绕中对他说:“你是我的勇士。”然后,小孩就跑去缉毒指挥中心去当人体炸弹去了。指挥中心数十数百的缉毒工作人员全部牺牲,死伤之惨烈,和小孩执行任务之从容不迫,形成了鲜明对比。
让人不寒而栗细思恐极的是,那些开枪射击的、玩赌命游戏自我爆头的、背着炸药包当人体炸弹的小男孩们,外表看起来,和我们所认识的那些天真浪漫的可爱小萌娃没什么两样,自始至终,他们的表情自然而然,好像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再正常不过。
这些小孩中,完全看不到哪怕一点点人性本善的样子。
我以前觉得,如果真的有地狱的存在,那应该是各种青面獠牙怪物的聚集地,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忽然想,也许地狱的定义,就是毒品控制了儿童的地方。那里有一群住在儿童躯体里的恶魔,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视生命如草芥。没有爱,没有尊重,没有感恩,没有希望。。。只有对生命的冷漠残酷的践踏。
毒品本身很可怕。
因吸毒而泯灭人性的毒贩很可恶。
而在世界观还没建立时,就被毒品控制,肆无忌惮去作恶,自身因毒瘾而终生活在肮脏堕落之中的儿童,更是可怕可恶得让人绝望,可怜可叹到让人揪心。
缉毒实战中,对于这些毒娃娃兵,警察的态度是纠结的。不打吧,他们作恶起来比成人还要冷血,打吧,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警察哥哥因为那一秒钟的迟疑,风华正茂的年纪,失去了双腿,下半辈子就要在轮椅中度过。如果对手是一个成年人,可能早就被当场击毙了吧。张涵予情急下开枪打了小孩,也只是打了他的胳膊,治疗后他安然无恙。
哪怕他们再可恶,我们的缉毒警察还是在行动中强调:能不伤害,尽量不伤害。
不是我们圣母,而是因为孩子是最单纯的存在,单纯到分不清生死之别。而对于所有生命体的同理心同情心,也是在成长中一点点累积和塑造的。他们还来不及变好,就被当成了作恶的工具和武器。
他们的作恶,更多的不是成年人们的明知故犯,而是真的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回想起来,其实我自己小时候,寒暑假在农村的外婆家,是亲眼见过杀鸡杀猪的,但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只是好奇,觉得有热闹可看了。大人们也并不避讳,尤其是杀猪的时候,几个壮汉强行按住垂死挣扎的猪,被切开的口子,献血喷薄而出,大脸盆接着猪血,大人们说猪血和豆腐一样好吃,我于是在大人们丰收般满足的口吻中向往着美食。被杀的猪叫得震耳欲聋,幼年的我只是觉得吵,并没有体会到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它正在经历着什么。
从小时候以踩死毛毛虫为乐,到现在买新鲜的活鱼都有希望它来世不要再当鱼的恻隐之心,我不是越活越幼稚了,而是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
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我现在也无从考究。但我很庆幸,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能一路平平安安走到现在,虽然有各种缺点,但基本也可以毫不脸红地自认是一个善良的人。用一个网友的话说就是:
在我们敢用命去赌的年龄里,我们被课本和考试留在了学校,现在的我们已经不会轻易去碰毒品,我们会知道善良、正义、生命、家庭、朋友、事业这些东西更重要。
从这个角度,循规蹈矩的人生,看似千篇一律,但是却也在无形中挡住了很多潜在的风险。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着的、安宁的、小确幸的普通人生。
除了庆幸,也感到压力倍增。一个小孩子平安健康长大,要逃过多少可能的风险啊。
当妈以后,忍不住地变得矫情,看各种新闻都觉得万箭穿心:看不得毒奶粉报道,看不得人贩子虐待儿童,看不得学生宿舍被舍友投毒,看不得青少年聚众打架致残,看不得少女被强奸。。。看完这部电影,又看了关于毒品的资料和话题,更看不得各种在校学生被引诱或者被陷害而吸毒的故事和新闻。毒品危害如此之大,而染上毒瘾又是如此之容易(现在很多的新型毒品都是一次成瘾),真是让人紧张啊。
每个人看完了《湄公河行动》,都要感谢缉毒警察,他们在和平时代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我们的安全,但真的够吗?面对如此强大如此邪恶的魔鬼——毒品,光靠缉毒警察真的够吗?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做不了别的,除了严以律己,更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每一个身为父母的人,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远离可能存在的风险,才是以实际行动,对他们最真切的致敬啊。
感谢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现世安稳是因为有人在浴血奋战地守护着。更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像缉毒警察守护我们一样,守护我们的孩子。
——这是一部好片子,没看过的,都快去看看吧!!!电影片尾的寄语,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希望也能感动到你们:
Ⅳ 观看湄公河行动观后感900字
看完《湄公河行动》的首映,这部电影啊,真是exciting。全程无尿点,观影体验畅汗淋漓,堪称本年度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湄公河行动 观后感 9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900字篇一
近日上映的警匪动作巨制《湄公河行动》,是国庆档唯一一部警匪大片。
因该片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 故事 。
因是改编自五年前的真实大案,更加受到观众的期待。
科普一下真实事件的背景:是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劫持枪击事件,致使13名船员全部遇难,此事就是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
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nawkham,又译“诺坎”),造成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的“105”案件,是由糯康及其集团骨干成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的。
这种跨国的复杂案件拍摄起来可想而知是有难度的。
电影《湄公河行动》拍成如今这部优秀的影片,不难推测,是做了诸多功课的。
【情报员方新武彭于晏】
不少人看《湄公河行动》时被彭于晏的泰语惊艳到了。
电影拍摄时,彭于晏的泰文和缅甸话获得专业老师盛赞,大家都很惊讶他只听录音就可以学成这样。
原来每天晚上收工后,彭于晏都一边做运动一边戴着耳机听录音,练多久就听多久,才把两种语言讲成现在戏里的样子。
电影中那个被吊打的毒贩就是彭于晏的泰语老师。
【缉毒队长高刚张涵予】
张涵予饰演一位智勇双全的缉毒警察,拍摄时他需要在东南亚的炎热天气下,背着20公斤的装备在密林里极速奔跑,被有“魔鬼导演”之称的林超贤“虐得很爽”,据张涵予自己说“这辈子的汗都流在湄公河了”。
张涵予其实并不是一个擅长动作戏的演员,他在一次采访中有说道接拍这部戏之前他一直以为会有特效和棚拍,没想到林超贤竟然要求他穿着厚重的防弹衣,背上手雷和上了真子弹的真枪,还要跟狗比谁跑得快!还让他背着20公斤的装备去跟人家打架,还得拳拳到肉!显然,张涵予为了达到导演的要求做了大量的训练,看来这次拍摄完《湄公河行动》这部大戏之后,他可以转型考虑武打演员了!
【警犬哮天】
《湄公河行动》是哮天的“处男作”,高难度动作镜头背后当然需要名师指点,哮天的训练员乃是世界知名驯狼师andrew simpson,有超过20年驯养 经验 ,包括《权力游戏》、《复仇勇者》、《狼图腾》等,几乎所有狼出现的电影电视剧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功劳!
看《湄公河行动》可能会对哮天犬产生很疑问。
哮天(警犬)追捕逃犯,跳入车里撕咬逃犯,丢炸弹,以及能够靠跑动速度躲避诡雷,是否可行?事实上,作为一只专业的警犬,那场丛林攻坚战,毒贩在地上铺的是跳雷,跳雷是防步兵跳雷的简称,那是战争中出现的一型步兵杀伤雷,布设时会从地雷的引信处引出一根拌索,当人员经过时触发拌索,地雷利用弹簧机关向上跳起爆炸,冲击波和弹片主要集中在一人多高的半空中。
在这个高度,人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招架能力的。
这个时候必须要警犬出马,警犬的速度比人类更快,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触动多条拌索,地雷跳至半空中爆炸,而那个高度对警犬来说是完全没有杀伤力的,更不会伤到警犬。
相信对“湄公河惨案”真实案件关注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湄公河行动》。
这部电影对于真实案件的还原程度极高,精准的抓住了观众们可能关注的点,如果说国庆档唯一不能错过的片子,就非《湄公河行动》莫属了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900字篇二
由于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想这些桥段是不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
影片刻画的毒贩阵营的小孩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来说的就是电影中的三幕关于小孩子的场景。
第一幕是毒枭糯卡所在的营地上的小孩子围在一起玩俄罗斯轮盘赌。
参与游戏的小孩轮流对准自己的头部扣下左轮手枪的扳机,在惊险过关之后,小孩吁了一口气之后表情立刻变得轻松愉快。玩了几轮之后,有一个小孩不幸中枪,围观的小孩顿时热闹起来,像是庆祝同伴的死亡。
第二幕是在专案组在商场追击毒枭的过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将接近毒枭小头目,在靠近毒贩时遇见一个小孩子,小孩子从提手包中拿出枪扫射特警。小孩表情冷峻无情又带着点不屑一顾,而特警遭遇扫射最后只能截肢保命。
第三幕中的小孩成为了人肉炸弹。首先毒枭给了一个小孩白粉吸食,并对他说你是我的勇士。随后就这个小孩就出现了中缅老泰四国联合调查中心的大楼中,被调查组警察发现携带炸药之我在观影的时候会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愤怒,觉得这些小孩太单纯,对死亡无所畏惧,对生命缺乏尊重。但是再仔细想想,小孩子去做这些事情根本就不知道缘由因果,真正可恶的是那一群毒贩,是毒贩利用小孩子的单纯去诱导他们作案。影片中扫射特警的那个小孩并没有死,具体他去哪儿了电影中也没有透露。如果他被放了出去,以后长大之后会不会变成大毒枭,会不会变得心狠手辣?如果这个小孩子被善意对待,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会不会戒掉毒品,会不会善意的去对待别人呢?在缉毒过程中,肯定会有警察因公殉职。就算像电影中的那位特警包住性命,却也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正是因为有这些为正义奉献的人们,才有我们的幸福与安全。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正竭尽全力,把黑暗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也许看不到吸毒贩毒对我们普通民众生活有多少影响,正是因为有人将吸毒贩毒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隔离开来。而这些人,也为湄公河大案中十三名无辜的中国公民讨回了清白。
最后,向缉毒警察致敬,是你们为我们挡住了黑暗。
后来,小孩淡定的掏出枪对警察进行扫射,最后大楼内发生爆炸,伤亡众多。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900字篇三
看完《湄公河行动》的首映,这部电影啊,真是exciting。全程无尿点,观影体验畅汗淋漓,堪称本年度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
得益于公安部的钦点,创作团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电影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湄公河行动》并不是传统警匪片的玩儿法,而更像是特工片。片中不仅 有小强和波恩式的孤胆英雄,也有碟中谍式的高科技团队合作。动作场面也是花样百出,商场枪战、近身格斗、虎口夺人、城市飙车、丛林攻坚一应俱全,临近结尾 的高潮戏更是拍出了cod和神海的范儿,很是过瘾。值得一提的是,《湄公河行动》奉献了近年来华语电影最暴力的演出,放在美国也是妥妥的r级。电影开始没 多久,就是一场萌萌的小宝审讯毒贩的戏码,小宝也不多说废话,上手就割静脉,毒贩立马崩溃。随着剧情的展开,糯康集团的残忍更是超出了所有的人想象。不仅 有暴力凌虐、人棍、滥杀无辜等昆汀式基本款,更有堪比《上帝之城》的童子军毒贩肉弹,触目惊心。看完不得不感慨,后台硬才是硬道理啊。对付如此暴力的反 派,主角团更是毫不留情,以暴制暴令人大呼过瘾。
除开火爆的场面,电影在人物塑造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张涵予是传统伟光正的硬汉,而彭于晏则是有着黑暗过去的卧底,二人合作基情四射,偶尔逗贫之余还能卖个萌。特警团队也是形色各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主角出彩,群像也能立得住,在华语片中真是非常难得。
精良的制作、出彩的表演、成熟的类型构架加上超高的完成度,使得《湄公河行动》极具爆款潜质,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都在360度花式吊打《我的战争》,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看了“观看湄公河行动观后感900字”的人还看了
1.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1000字范文
2. 观电影湄公河行动有感
3.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五篇
4.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600字范文
5. 湄公河行动电影观后感
6.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