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电影《出水芙蓉》音乐鉴赏论文
《出水芙蓉》是愉悦的,无论是开头安排卡罗琳的出场,还是在游泳池傍边演绎史蒂夫与卡罗琳的相遇,都最终在音乐与舞蹈中缓缓向我们道来两位主人公自然而又诙谐的相遇。可以说,歌舞片的魅力基础其实就是在于这种天然愉悦的歌舞伴奏的形式,人物之间关系的建立不需要细枝末节的情节设置或某种剧情中的暗示,而是完全可以抛开那些复杂的建置,用与剧情融为一体的音乐与舞蹈去把故事组织起来,因为歌舞天然就具备着愉悦动人的艺术魅力。也正是由于它的故事开头太好建立了,使得它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用大量的故事段落去组织故事高潮的到来。《出水芙蓉》的故事开头的建置过程是如此的仓促,使得开片十分钟时就进入到了故事的发展段落了。但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个建置很仓促,可是它的开头还是非常完美的。它的完美就体现在于它的人物性格的建构与场景的设置上:一开场便是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与舞蹈,我们跟着主人公来到偌大的游泳池旁;通过音乐的伴奏、男子的歌唱与简单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主人公史蒂夫是一名作曲家;这样一个作曲家的身份,让我们觉得游泳池旁的歌舞与他的身份是相互匹配的,是能让一开始坐进电影院的观众与主人公和剧情产生互动的情绪的。就在这种有趣的互动情绪建立起来以后,女主人公卡罗琳出场便更具有更为生动的特性与愉悦感,让卡罗琳,一个来自女子舞蹈学院的游泳教师与开场的游泳池产生了互动,并鲜明的向我们表明这是一部爱情歌舞片。随后二人准备结婚,但作为唱片公司主管的乔治怕这样会影响他的“水上盛典"的曲谱写作,所以雇用女演员玛丽娅假冒史蒂夫的妻子,带着三个红头发孩子来到教堂的婚礼上大闹了一场,从而达到阻止他们结婚的目的。当卡罗琳一气之下离开,回到女子舞蹈学院时,故事的开头建置也就结束了;如此简单并且不拖泥带水,这就是它的高超与巧妙的地方。这样的建置让随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了。
音乐舞蹈:
歌舞片之所以叫歌舞片,它的歌舞才是它的真正主导形式。它是一个不仅仅靠故事建立起来的,而是很多时候靠歌舞来达到情绪唤起的。二十年代时,爵士歌曲的流行成为了百老汇的主流。《出水芙蓉》也同样充满了类似的音乐,并且利用了它所有能利用的方式把歌曲、舞蹈、花样游泳等艺术形式机智而又巧妙地融合进了影片中,编排出了一部美轮美奂的歌舞盛宴,也因此诠释了好莱坞歌舞片表达的经典方式。最后一场“水上盛典”的水上芭蕾是如此的清新自然,气势恢宏,是本片的点睛之笔。雷德·斯克尔顿饰演的史蒂夫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那场搞笑的舞蹈课,他穿着女子芭蕾服装,做着可笑而滑稽的动作时,我们几乎快笑破了肚皮,也因此成为影史上一个经典的片段。音乐与舞蹈在片中每一个喜剧段落中都很好的得到了运用,并时时刻刻在剧情的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歌舞片是简单易懂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大Party,让你在看的过程中想和主人公一起跳起来,一起唱起来,当你有这样的冲动时,这部歌舞片也就成功了。不要去斥责它的浮浅,斥责剧情的俗套,优秀的歌舞片正是在你认为很俗套的时候给你带来你意想不到的快乐与愉悦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滋润,让我们还相信这个世界依然很美好,这或许就是它的可贵之处吧!
Ⅱ 艺术鉴赏——荡气回肠的《豪勇七蛟龙》
这是一首你绝对听过,但是你却说不出曲名的作品。
这首气势磅礴的旋律,是1960年的美国西部电影《豪勇七蛟龙》(又名《七侠荡寇志》)(The Magnificent Seven)的同名主题曲《豪勇七蛟龙》。此曲称得上历久不衰的经典电影乐章。这是伯恩斯坦早期的西部电影音乐代表作,是他写的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曲作者埃尔默·伯恩斯坦,192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与电影配乐,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最佳配乐。埃尔默·伯恩斯坦对于电影配乐最大的贡献是开始了配乐的现代化。在他之前,电影配乐还停留在古典阶段,是他将爵士乐引入到电影配乐中,使电影音乐更加通俗化和流行化。他的知名电影配乐作品包括《杀死一只知更鸟》、《豪勇七蛟龙》、《纯真年代》、《我的左脚》、《恐怖角》、《成为马尔科维奇》等。
电影《豪勇七蛟龙》剧情简单,结局充满了英雄式的悲壮感,后来被认为是最家喻户晓的美国西部片。埃尔默·伯恩斯坦为影片导入美国民谣元素,并且谱写出一曲激昂优美的主题音乐——如马儿飞驰般的进行曲。一连串颇为奋进的跳跃音符在开场便将情绪迅速提至高潮,随后,舒缓的弦乐铺陈开来。曲子的最后,呼应开头,再次进入旋律的最高潮。这首曲目节奏轻快洒脱,气质豪放英勇,刚健豪迈,风采迷人,是一首奔放明朗、豪情万丈的管弦乐作品,旋律上采用美国民谣式音律,塑造出西部豪杰的形象与墨西哥地域色彩,效果极为贴切出色。此曲虽然是半个多世纪前所作,但今天听起来依然荡气回肠。
更有趣的是,许多年后该曲传至大洋彼岸的中国,并迅速取代《拉德茨基进行曲》,成为各大重要颁奖典礼的御用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