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介绍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出现严重不适应,遇到空前危机,到1997年时,已连续六年亏损,濒临倒闭。 1998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影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启动了改革,历经八年时间,完成八件大事,到2005年初,在全国电影业中第一家完成改革。长影由改革前连续六年亏损到2011年实现税后净利润6500万元,创长影建厂以来历史新高;影片生产由改革前年产3—5部到2011年年产53部,增长了10倍多;总资产由改革前的2.5亿元到2011年末的20亿元,增长了8倍。长影先后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长影改革发展情况。
2. 上甘岭杨德才原型
电影《上甘岭》用身体堵枪眼的杨德才,原型是战斗英雄黄继光。电影《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故事片,也是新中国最优秀的战争影片之一,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接收某阵地后,在缺粮断水的情况下坚守坑道,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以惊人的毅力坚守24天,最终迎来大部队反攻胜利的故事。
(2)电影上甘岭在哪里拍摄扩展阅读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战场主要集中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附近进行。
志愿军先后投入作战的有第15军、第12军等部约4万人。上甘岭战役参战的志愿军部队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在43天的战斗中,仅第15军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得上甘岭成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也从此成为了人民军队乃至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
3. 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过哪些电影
4. 电视剧上甘岭拍摄地
电视剧《上甘岭》的拍摄地主要在河北省怀来县天漠影视基地。
天漠影视基地位于河北省怀来县,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拍摄资源的影视拍摄地。电视剧《上甘岭》选择在这里取景拍摄,主要是因为该地能够提供符合剧情需求的场景和设施。通过在该基地的拍摄,剧组能够真实还原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环境和人物情感,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不仅依托天漠影视基地的自然景观,还精心搭建了各种战斗场景和道具,以呈现上甘岭战役的激烈和残酷。同时,剧组还特聘了老兵和专家学者担任军事顾问和文学顾问,确保剧集在内容和形式上尽可能贴近真实历史。
电视剧《上甘岭》通过在天漠影视基地的精心拍摄,成功再现了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事迹和战术智慧。观众在观看剧集时,不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更能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坚定信念。这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使得电视剧《上甘岭》成为了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佳作。
5. 上甘岭在哪儿拍的
上甘岭战役的相关电影《上甘岭》主要在辽宁丹东和朝鲜拍摄。
电影《上甘岭》是一部反映上甘岭战役的经典影片。为了真实再现这场战役的激烈与残酷,制片方选择了辽宁丹东作为主要的国内拍摄地点。丹东地处中朝边境,地理环境与上甘岭相似,这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里,剧组能够模拟出上甘岭战役中的山地战、坑道战等战斗场景,使观众在观影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和残酷。
除了辽宁丹东,影片的部分场景还在朝鲜境内进行拍摄。朝鲜作为上甘岭战役的实际发生地,具有极高的历史真实性和地理真实性。在朝鲜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以在真实的战场遗址上进行拍摄,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和震撼力。
通过在国内外的实地拍摄,电影《上甘岭》成功地再现了这场战役的壮烈与辉煌,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与顽强。影片中的战斗场景、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发展都紧扣历史真实,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反映上甘岭战役的经典之作。同时,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充分展示了制片方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艺术的追求,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