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朔的哪些作品被拍成电影了
王朔小说作品如下:
1、《动物凶猛》(1991)
《千万别把我当人》中讲述了一个所谓活着的义和团传人的故事,还有一个不知所谓的“中赛委”,读来让人难忍发笑。我们可以把这篇《千万别把我当人》看作王朔对历史上某一时期人民生活状态的揭示与讽刺,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主要人物以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子。
2. 作家余华哪些作品被拍成了电影
一、作家余华被拍成电影的作品有——
1、《活着》 张艺谋导演 葛优主演
2、《许三观卖血记》 韩国演员河正宇自导自演 2015年上映
二、作品简介:
1、《活者》剧情简介:
福贵(葛优饰)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巩俐饰)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
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让春生到屋里坐。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好好的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最后,福贵说馒头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2、《许三观卖血记》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每当无奈时,就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
小说的具体情节非常生活化,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词汇,不过,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么,只要存在着感觉,就已经足够了!
三、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3. 世界公认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认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的有这十部:《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童年》、《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利斯朵夫》《飘》。
第一名:《战争与和平》
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是第一部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他们衍生出来的影视作品也同样了不起。1956年上映的电影版本《战争与和平》,获得第14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1968年,前苏联将《战争与和平》巨著拍成长达六个半小时的鸿篇巨制,影片获得莫斯科电影节金奖、第26届金球奖最佳外国片和第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72年,英国BBC拍摄长达20集的电视剧《战争与和平》。2007年,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西班牙合拍电视剧《战争与和平》,被中国央视引进后剪为9集播出。2016年1月14日,英国BBC重新制作6集《战争与和平》。苏联音乐巨匠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史诗剧作《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