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虎口脱险中指挥家在剧院里指挥的是什么进行曲
不用说都知道这是《虎口脱险》的电影片段,这段电影里路易斯菲耐德扮演一位指挥家,正在指挥的这首曲子就是《拉克奇进行曲》,以前总是不知道斯坦尼斯拉斯说的那句“柏辽兹是个例外”究竟是什么意思,直到现在才明白了。《虎口脱险》在此处引用这段音乐其实是有意的,因为这是首富有反抗精神的歌曲,用在这样一部反映二战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中再好不过了.http://home.sogua.com/sunsy1985/diary/diary.aspx?id=464054
2. 指挥家的指挥家
Arthur Nikisch(1855~1922)出生于匈牙利,他既非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指挥家之一,也并非最早留下录音的指挥,而是最早出生的对留声机产生浓厚兴趣的指挥大师。他死于电子管录音技术引入前的三年,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老的原声录音媒介去聆听仅存的8件遗作(包括一套完整的贝5的首次录音)。由于录音技术的局限,管弦乐队的气势有所降低,该版本还相应地对作品进行了重新编配。
尽管从录音中很难充分传达出Nikisch指挥艺术的微妙细节,但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一些感性印象,感受到他如何激发他的乐队和听众,如何通过一种严谨,却行之有效的精确手势让演奏取得辉煌生动的戏剧效果。他是个浪漫主义的即兴诠释者,依赖于瞬间的灵感,并在演出中及尽具有生动表现力的方式。从1895年直到逝世,他一直担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Leipzig Gewandhaus)和柏林爱乐的指挥,并深刻影响了整个新生代的年轻同仁们。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同样成为了一个客观的演绎者。他还发展出一种比其他任何指挥家都更为简洁的指挥风格。他那种看似随意的方式,加之在其晚年对排演的忽视的事实(尤其是对他自己的作品),曾一度使人怀疑他作为一个伟大指挥家的声誉。然而在鼎盛时期,他能给予乐队和观众无与伦比的震撼,被频繁地邀请演出。他在莫扎特和瓦格纳作品的演绎上享有盛名。录音对他来说似乎不是特别重要,他花在录音棚中的精力并不比音乐会上的多。有时他的录音可能显得有些有失水准,但通常它们都具有极佳的控制,自然真挚的情感,优雅的乐句和绝好的平衡感和清晰度。
1926年,Strauss来到伦敦,与经过扩充的蒂沃利剧院管弦乐团(Tivoli Theatre Orchestra)合作,指挥他的歌剧玫瑰骑士,这是一个电影版的新制作。首映的第二天,他来到Queen’s Hall指挥蒂沃利合唱团演出了电影版音乐录音中的一组曲目,其中包括原歌剧总谱中所没有的 Presentation March一节。
马里斯 杨松斯
杨松斯作风严谨,对待排练演出极度认真,自称“在向上帝借时间”的杨松斯,对音乐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的音乐听起来热情洋溢、对比鲜明、自然流畅。他最擅长的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同时,对于德奥系古典主义以及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也很有建树。很多指挥家在诠释一部作品时,总会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后来的指挥家带来灵感,被后来的指挥家所效仿。与众多指挥家一样,杨松斯在指挥时也会赋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点。比如众所周知的“拧毛巾”处理,就是在乐句结尾处突然加速,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处理。此外,在突出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上,以及对音色的处理上,也是杨松斯近几年很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杨松斯受到穆拉文斯基和卡拉扬两位大师的点拨,以及自己多年在乐坛上韬光养晦的结果。很多人喜欢将杨松斯和当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西蒙·拉特进行对比,说杨松斯是当代的富特文格勒,而拉特是当代的托斯卡尼尼。杨松斯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富特文格勒一直是杨松斯最崇拜的指挥家,而杨松斯也一直以富特文格勒为自己的标杆。作为当今古典乐坛中流砥柱的指挥家,杨松斯指挥的音乐会场场爆满,而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票房的保持者。
3. 电影"指挥家" 女子乐队演奏的曲目是什么
影片的编导根据情节的发展,配上了许多我们熟知的音乐片段。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古典音乐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编导对于不同时代音乐的喜好。即;尊崇巴赫,喜爱德沃夏克,追随马勒、格什温、斯特拉文斯基。
并且这些配乐和情节是那么契合。举例来说:
影片的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
安东尼娅全家在街头上观赏的音乐并使得她养母头疼的是苏萨的《自由钟进行曲》;
安东尼娅在法兰克和指挥家里弹奏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在富豪募捐会上,安东尼娅和罗宾等组成的乐队演奏的是德彪西的《梦幻曲》;
当安东尼娅得知自己的身世时疯狂的弹奏钢琴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安东尼娅在德国指挥的首场演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和《美国组曲》;
在安东尼娅圣母去世的教堂里管风琴弹奏的是巴赫的《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
在美国第一场演出是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
最后的结束曲是埃尔加的《爱的礼赞》。
4. 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一个音乐指挥家在十几年前的一次重要演奏中,指挥棒被人折断了,从而演奏中断,多年
音乐会 Le concert (2009)
又名: 非常爱乐乐团(港) / 交响人生(台)
5. 约翰·威廉姆斯的介绍
约翰·汤纳·威廉姆斯(John Towner Williams)1932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电影配乐家。12约翰·汤纳·威廉姆斯是波士顿交响乐团坦格尔伍德音乐节的驻会艺术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与电影音乐工作,第一部独立完成的作品为《情圣》。1971年以《屋顶上的提琴手》首获奥斯卡奖。1975年,为灾难恐怖片《大白鲨》配乐。1979年末接任美国波士顿流行乐团的指挥职务。1993年为电影《辛德勒名单》配乐。2000年入主好莱坞露天剧场名人堂,2004年获颁肯尼迪中心荣誉奖。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授予约翰国家艺术奖章。342012年为《林肯传》谱曲。截至2014年2月,约翰·汤纳·威廉姆斯共获得49次奥斯卡奖提名(包括5次最佳歌曲提名和44次最佳配乐提名)、5次获奖,18次格莱美奖提名,4次金球奖,7项英国学院奖。